第446章 合奏
誰家師尊把徒弟當道侶養啊 作者:大大大大老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池中錦鯉擺動尾鰭晃動水麵,濺起的水珠冷不丁落在身上,林忱才如夢初醒。
他這是,又一次溺斃在師尊的目光中了。
“師尊說的是。”
林忱轉過頭來,雙手浸入池中,指尖順著指縫一點點將沾上的魚料揉搓洗淨。
縱使修士結丹後容貌大多定格不變,可周身氣質卻會因為自身閱曆的沉澱而蛻變。
他是如此。
可師尊的變化,似乎卻是因他而起。
當然,也有百歲之後才結丹的修士會選擇以靈力維係年少時的容貌。
隻是若到了年紀仍無法突破境界,除服用駐顏丹外,大多修士都不會耗費自身靈力做這事。
穆箴言噤了聲,視線始終膠著在池邊那道青色身影上,沒有繼續林忱這個突如其來的話題。
林忱浸在池水中的腕骨泛著玉色光澤,瑩潤如脂、透亮似玉,恰似他給人的感覺。
良久,穆箴言才收回目光,垂下的長睫在眼瞼下投出一片陰影。
他的視線落向膝上驟然浮現的古琴上,這琴通體漆黑如墨,形製精美,然材質卻十分尋常。
他指尖撫過琴身,起手挑弦時的力道極輕。
霎時間,一縷清越的琴音從琴弦縫隙間流淌而出,如同山澗細流匯入溪澗,在靜謐的院落裏悠悠回蕩。
林忱洗手的動作一頓,望著池中忽然齊齊停在水麵的錦鯉,眸光放空。
這道琴聲沒有尋常琴曲那般哀婉,亦不張揚,而是透著一種朦朧的空靈感。
初聞時,琴音仿若隔著林海飄來的薄霧,縹緲無定。
再聽時,卻似有清越之聲穿透層林,在耳畔蕩起回響。
池中的錦鯉動了,繞過池邊觀賞竹隨風搖曳的倒影,尾鰭竟隨著琴音的節律翕動。
林忱仰頭看了一眼逐漸暗下的天色,澄澈的雙眸映著天光,笑容溫和。
師尊彈琴的次數不多,起初是為了教他,後來是隨自己而彈,可每一次給他的感覺都不一樣。
這次感覺更甚,泠泠琴聲的轉調仿佛他的心境一般。
從朦朧混沌漸至清晰明朗,最終是徹底明悟,透著一種豁然開朗的清靈感。
林忱望著撫琴的白色身影,對方膝上那把流音琴本是尋常形製,可經他指尖撥弄,竟似連琴弦都浸染了周身矜貴氣韻,變成了仙品。
他臉上笑容清淺,忽地席地而坐,鳳淵琴驟然浮現於膝上。
曆經看透生老病死的俗世曆練,林忱的琴音早已不複當年模樣。
與穆箴言即興合奏,無需對方引領,也能配合得十分融洽。
暖黃的餘暉灑落,將二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兩道琴音一前一後,如被風拂過的雲絮,帶著幾分纏綿的餘韻,嫋嫋纏繞在梁柱之間。
一曲終了。
林忱指尖動作停滯時,才明白穆箴言忽而彈琴並非是一時即興。
而是用琴聲這種直白的方式,既應答了方才的問話,又帶著他再次領悟了過往所悟之境。
壓製了數十年的境界,竟在他頓悟的瞬間一舉衝破桎梏,正式邁入元嬰後期!
林忱氣沉丹田,吐出一口濁氣。
體內早已醒來的元嬰小人像個貪吃鬼,瘋狂汲取著湧入蓮台的靈力,將其逐寸轉化為周身的混沌二氣。
識海內的紫府世界,山川河流的脈絡亦變得更加清晰。
林忱收起鳳淵琴,在穆箴言身旁坐下。
他笑著開口:“我的修為若是不壓製,從種下源種、吸收枯榮古樹的法則之力那日起,便可到達元嬰後期。”
穆箴言眸光深邃如墨,手指撥動著突然出現在石桌上的青瓷茶盞,靜靜地等著他的續言。
林忱繼續說道,澄澈的眸光中帶了一絲困惑:
“師尊也知道,因心中所悟跟不上修為的提升,我才會選擇去俗世一趟。爻光界六十多年,我不敢說看透萬物,也算小有所得。”
“可距離化神,分明隻有一步之遙,我卻總覺得差之甚遠。”
穆箴言將泡好的靈茶推到林忱麵前,嗓音低沉而清晰:
“你的意境尚未圓滿,雖能強行渡劫晉升化神,卻非你該走的路。”
林忱淺嚐一口靈茶,眼尾上挑,眼底多了幾分意猶未盡的色彩:“師尊有話不妨直說。”
穆箴言回了兩個字:“南境。”
“南境?”林忱舌尖輕抵上頜,將這個詞細細琢磨了一遍。
乾元大世界四境內,除了南境,其餘三境他都去過了。
“可是南境即將會有什麽東西出現?”
“嗯,”穆箴言輕輕點頭,道,“你結丹之日,我曾前往宗內藏經閣,閱遍其中所有關於本界的古籍,曾見到一則關於‘神碑戰場’的記載。”
林忱恍然大悟,原來結丹那日,他問師尊自己金丹為何與眾不同,對方說過幾日來看他,合著是翻書去了。
想也是,師尊在上界降生便是元嬰期,不曾經曆過碎丹成嬰這一步。
至於降生在乾元大世界,雖是從頭開始,可不過兩百年就能重修至大乘境界,又哪裏會全然清楚關乎結丹的事?
可不就得去翻閱本界的相關古籍了嘛?
穆箴言看到林忱眼尾不自覺揚起的笑意,哪裏會不知他心中所想?也沒點破,接著說道:
“‘神碑戰場’是本界誕生之初衍生出來的域外戰場,你亦可理解為特定時間開啟的秘境,區別在於,此戰場會根據闖入者修為投放到不同地方。”
“更詳細的信息,你大可問那隻貓,亦或是回宗後詢問掌門師兄。”
林忱麵露困惑:“我們離開大世界六十多年,師尊是如何知道‘神碑戰場’即將開啟的?”
穆箴言沉思片刻,方道:“我之神域,是本界百倍有餘,盡在我神識籠罩範圍之內。”
林忱:“......”
所有聲音仿佛在這一刻凝滯,院內陷入了絕對的寂靜。
讓你好奇,讓你問,答案可還滿意?
林忱十分有理由懷疑,師尊說得這麽委婉,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多想。
可這如何能讓他不多想?
每一次以為更進一步的時候,對方拋出的一丁點兒信息,就能把他整個淹了。
他這是,又一次溺斃在師尊的目光中了。
“師尊說的是。”
林忱轉過頭來,雙手浸入池中,指尖順著指縫一點點將沾上的魚料揉搓洗淨。
縱使修士結丹後容貌大多定格不變,可周身氣質卻會因為自身閱曆的沉澱而蛻變。
他是如此。
可師尊的變化,似乎卻是因他而起。
當然,也有百歲之後才結丹的修士會選擇以靈力維係年少時的容貌。
隻是若到了年紀仍無法突破境界,除服用駐顏丹外,大多修士都不會耗費自身靈力做這事。
穆箴言噤了聲,視線始終膠著在池邊那道青色身影上,沒有繼續林忱這個突如其來的話題。
林忱浸在池水中的腕骨泛著玉色光澤,瑩潤如脂、透亮似玉,恰似他給人的感覺。
良久,穆箴言才收回目光,垂下的長睫在眼瞼下投出一片陰影。
他的視線落向膝上驟然浮現的古琴上,這琴通體漆黑如墨,形製精美,然材質卻十分尋常。
他指尖撫過琴身,起手挑弦時的力道極輕。
霎時間,一縷清越的琴音從琴弦縫隙間流淌而出,如同山澗細流匯入溪澗,在靜謐的院落裏悠悠回蕩。
林忱洗手的動作一頓,望著池中忽然齊齊停在水麵的錦鯉,眸光放空。
這道琴聲沒有尋常琴曲那般哀婉,亦不張揚,而是透著一種朦朧的空靈感。
初聞時,琴音仿若隔著林海飄來的薄霧,縹緲無定。
再聽時,卻似有清越之聲穿透層林,在耳畔蕩起回響。
池中的錦鯉動了,繞過池邊觀賞竹隨風搖曳的倒影,尾鰭竟隨著琴音的節律翕動。
林忱仰頭看了一眼逐漸暗下的天色,澄澈的雙眸映著天光,笑容溫和。
師尊彈琴的次數不多,起初是為了教他,後來是隨自己而彈,可每一次給他的感覺都不一樣。
這次感覺更甚,泠泠琴聲的轉調仿佛他的心境一般。
從朦朧混沌漸至清晰明朗,最終是徹底明悟,透著一種豁然開朗的清靈感。
林忱望著撫琴的白色身影,對方膝上那把流音琴本是尋常形製,可經他指尖撥弄,竟似連琴弦都浸染了周身矜貴氣韻,變成了仙品。
他臉上笑容清淺,忽地席地而坐,鳳淵琴驟然浮現於膝上。
曆經看透生老病死的俗世曆練,林忱的琴音早已不複當年模樣。
與穆箴言即興合奏,無需對方引領,也能配合得十分融洽。
暖黃的餘暉灑落,將二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兩道琴音一前一後,如被風拂過的雲絮,帶著幾分纏綿的餘韻,嫋嫋纏繞在梁柱之間。
一曲終了。
林忱指尖動作停滯時,才明白穆箴言忽而彈琴並非是一時即興。
而是用琴聲這種直白的方式,既應答了方才的問話,又帶著他再次領悟了過往所悟之境。
壓製了數十年的境界,竟在他頓悟的瞬間一舉衝破桎梏,正式邁入元嬰後期!
林忱氣沉丹田,吐出一口濁氣。
體內早已醒來的元嬰小人像個貪吃鬼,瘋狂汲取著湧入蓮台的靈力,將其逐寸轉化為周身的混沌二氣。
識海內的紫府世界,山川河流的脈絡亦變得更加清晰。
林忱收起鳳淵琴,在穆箴言身旁坐下。
他笑著開口:“我的修為若是不壓製,從種下源種、吸收枯榮古樹的法則之力那日起,便可到達元嬰後期。”
穆箴言眸光深邃如墨,手指撥動著突然出現在石桌上的青瓷茶盞,靜靜地等著他的續言。
林忱繼續說道,澄澈的眸光中帶了一絲困惑:
“師尊也知道,因心中所悟跟不上修為的提升,我才會選擇去俗世一趟。爻光界六十多年,我不敢說看透萬物,也算小有所得。”
“可距離化神,分明隻有一步之遙,我卻總覺得差之甚遠。”
穆箴言將泡好的靈茶推到林忱麵前,嗓音低沉而清晰:
“你的意境尚未圓滿,雖能強行渡劫晉升化神,卻非你該走的路。”
林忱淺嚐一口靈茶,眼尾上挑,眼底多了幾分意猶未盡的色彩:“師尊有話不妨直說。”
穆箴言回了兩個字:“南境。”
“南境?”林忱舌尖輕抵上頜,將這個詞細細琢磨了一遍。
乾元大世界四境內,除了南境,其餘三境他都去過了。
“可是南境即將會有什麽東西出現?”
“嗯,”穆箴言輕輕點頭,道,“你結丹之日,我曾前往宗內藏經閣,閱遍其中所有關於本界的古籍,曾見到一則關於‘神碑戰場’的記載。”
林忱恍然大悟,原來結丹那日,他問師尊自己金丹為何與眾不同,對方說過幾日來看他,合著是翻書去了。
想也是,師尊在上界降生便是元嬰期,不曾經曆過碎丹成嬰這一步。
至於降生在乾元大世界,雖是從頭開始,可不過兩百年就能重修至大乘境界,又哪裏會全然清楚關乎結丹的事?
可不就得去翻閱本界的相關古籍了嘛?
穆箴言看到林忱眼尾不自覺揚起的笑意,哪裏會不知他心中所想?也沒點破,接著說道:
“‘神碑戰場’是本界誕生之初衍生出來的域外戰場,你亦可理解為特定時間開啟的秘境,區別在於,此戰場會根據闖入者修為投放到不同地方。”
“更詳細的信息,你大可問那隻貓,亦或是回宗後詢問掌門師兄。”
林忱麵露困惑:“我們離開大世界六十多年,師尊是如何知道‘神碑戰場’即將開啟的?”
穆箴言沉思片刻,方道:“我之神域,是本界百倍有餘,盡在我神識籠罩範圍之內。”
林忱:“......”
所有聲音仿佛在這一刻凝滯,院內陷入了絕對的寂靜。
讓你好奇,讓你問,答案可還滿意?
林忱十分有理由懷疑,師尊說得這麽委婉,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多想。
可這如何能讓他不多想?
每一次以為更進一步的時候,對方拋出的一丁點兒信息,就能把他整個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