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進了院子,並沒有喬苓預想中的大型淚崩的場麵。


    院子裏靜悄悄的,問過朱氏才知全家人都在地裏幹活過一會才回來。


    朱氏隨手撲了撲衣裳上的灰,丟下一句要去做飯就把喬苓一家人晾在那了。


    喬苓暗忖,舅母就是舅母,依舊如此威武。


    村裏人尚且上趕子刷存在感,朱氏卻眉頭都沒挑一下,該幹什麽幹什麽。


    顧氏把院門掩上,搬了兩張小馬紮放在堂屋的屋簷下,一人給了一把小魚酥,讓喬鬆帶著妹妹別亂跑。


    挽起袖子就和喬先林忙活開了。


    喬先林眼一掃,直接去了院角。


    柴晾幹了,劈柴碼垛。


    顧氏拿了一把鐵鍬直奔豬圈,把那頭不怎麽肥的豬趕到角落,鏟糞。


    農家裏頭,隻要眼裏有活,哪哪都是活。


    爹娘都忙活開了,喬苓自然也不好意思閑著。


    她知道舅母在灶房裏頭也整不出什麽好吃食,她卻不敢拿食材進灶房。


    舅母的性子她還是能猜到一些的。


    現在拿食材進去,她不僅不會高興,極有可能還會反問一句:


    “怎麽,日子過好了就瞎顯擺了?我家的飯菜你們咽不下去了?”


    院子裏有塊菜畦,種了一壟紅薯,另一壟種了蘿卜。


    喬苓挽起褲腿和袖口,摘了一大把紅薯葉蹲在水井邊收拾。


    朱氏在灶房裏悄悄探頭望了一眼院子,擰起眉頭看著鍋裏的高粱大豆飯。


    平時家裏晚上哪有什麽幹飯吃,全吃稀得能照臉的糊糊。


    小姑子一家來了,總不好讓他們也跟著吃糊糊吧。


    湊了些高粱和大豆蒸個幹飯,可是菜怎麽弄?


    家裏連撮肉渣子都拿不出來。


    算了,反正家裏什麽光景他們心裏又不是沒數,煩惱這些做什麽。


    想是這麽想,手卻沒有遲疑的把櫥櫃裏的雞蛋籃子端出來。


    又從櫥櫃最上層抱了一個小壇子,拿起裏麵的勺子使勁刮了一番才刮出來兩勺紅糖。


    院門口傳來紛踏的腳步聲和交談聲。


    幾人推開院門,人還沒進門就聽見兩道清脆響亮的童音伴隨著兩個小身形飛撲而來。


    “外婆,外公,舅舅,表哥!”


    兩個小豆丁像兩隻小炮彈一樣衝過去,一個抱住外婆,一個抱住外公。


    顧氏喬先林和喬苓紛紛放下手裏的活迎上去。


    “桂香和先林來啦!哎喲,我的小心肝可不能往外婆身上貼。外婆身上全是土,別把你的衣裳弄髒了。”


    喬苓笑著給每個人打了招呼,接過外婆手裏的鋤頭跟大夥一起去堂屋。


    喬苓一家的到來讓顧家很是高興,幾個月前聽說見潭村那邊好幾個村子都遭了澇災,他們在家裏急得飯都吃不下。


    以為閨女會帶著丈夫孩子來這邊避難,因為黃坡村離得遠,地勢又高。


    沒誠想等了好多天也沒等來。


    心裏做了最壞的設想,莫不是…


    等得心急的顧家一邊跟著村裏人冒雨挖渠排水搶救莊稼,一邊派了顧大河去雙陽鎮見潭村那邊親自查看情況。


    顧大河回來時神情悲痛,說是根本走不進村子,到處都被衝毀了。


    山體滑坡,橋梁衝塌。這麽多天了水還漫到腰處,水麵時不時飄過家畜屍體,還有泡得發漲的人.屍。


    一時間顧家傷心欲絕,兩老日日以淚洗麵。


    最後還是朱氏發了一通大火,一腳踹翻了長凳,把同坐吃飯的顧大河摔了個四腳朝天。


    “你們這幾天都在幹什麽?人還沒死就先給人家哭喪了?小姑子他們家報喪的消息還沒來,你們倒是在這咒上了?”


    朱氏心裏是做了最壞的打算,可是一天沒人上門報喪,她就是不信那對老實淳樸的小姑子夫婦和幾個懂事有禮的孩子遭到了不測!


    她是看不上他們一家子被家裏打壓得不敢反抗的廢物德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可是真要說一家子就這麽沒了,她不信!


    朱氏一通火發完,顧家像溺水人抱住了浮木。


    朱氏罵得對!


    一天沒人來報喪,他們就還活著!


    同時又聽說見潭村山洪暴發那晚不少人連夜出村逃難,說不定他們是跟著家人一起逃難去了。


    顧家人抱著這樣的信念,終於在一個月後等來了信客上門。


    古代交通不便,也沒有即時的通訊工具。大多利用動物或者人力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送和交流。


    傳遞消息方式很多。


    飛鴿傳書、烽火狼煙、驛傳等方法。


    但是偏遠山區這些都不適用,一種特殊職業應運而生。


    信客。


    信客一般都是由十裏八鄉中的有信用有見識的男子擔任。


    他們一般在固定的省份、沿著固定的路線雲遊,到各處的家鄉會館,為鄉親們收寄來往信件,有時是口信。


    喬苓讓劉嬌嬌寫了一封家書讓信客送去顧家報平安,同時也寫了在永旺鎮目前的生活狀態。


    那時候喬苓手裏也沒什麽錢,付了酬勞之後又讓信客隨信捎了一兩銀子給顧家,就說是孝敬外公外婆的。


    信客的好處就是信譽有保證,不會昧了錢財。


    一兩銀子不是什麽巨款,大額銀子也沒人敢托信客,畢竟人性經不起考驗。


    顧家沒一個識字的,聽信客念完信個個又哭又笑。


    連朱氏都偷偷抹了眼淚,她那樣信誓旦旦作為家裏的信念支撐,她心裏比誰都慌。


    可是她卻不能表露分毫,什麽悲觀情緒都隻能默默壓在心底。


    如今聽到報平安的消息,她心裏的大石終於落地,活著就好,活著就好。


    至於信客遞給婆婆那一兩銀子,她眼皮子都沒抬。


    雖說信客送信雇主付了酬勞,不用留飯。


    但是收信的人家為了表示感謝,一般都會留信客吃頓飯,天色晚了有時也會留宿。


    一家人圍著信客打聽那永旺鎮在哪,鎮上生活水平如何。


    信客有問必答,也說了見到喬苓時她的穿衣打扮精神麵貌。


    朱氏麵無表情地在院子裏逮了一隻最肥的老母雞。


    從屋簷下掛著的曬菌子取下來一串。


    午飯上桌時,一家人看著那盆菌子燉雞,眼睛瞪得老大。


    那些母雞可是朱氏的寶,平時就指著它們下蛋攢了一籃子等趕集的時候提去鎮上擺攤賣錢。


    如今一聲不吭的殺了一隻待客,那真是破天荒。


    顧氏他們以前回娘家也沒見她殺過一回雞。


    朱氏抿了抿嘴,不自在的說:


    “看什麽,這雞不下蛋了,不殺留著給它養老送終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稻花香田園旺:娘子巧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餓貨小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餓貨小圓並收藏稻花香田園旺:娘子巧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