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5兩章為過渡章節,不喜可以跳過!


    回門後的第二天清晨,薄霧如輕紗般籠罩著ga部家屬院,槐樹的枝葉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祁同偉早早醒來,坐在床邊,目光空洞地望著窗外。這些天,兒時的記憶如同潮水般不斷在他腦海中翻湧,父母的音容笑貌、鄉親們的淳樸臉龐,還有那間充滿回憶的老屋,都在無聲地呼喚著他。


    林小婉輕手輕腳地走到他身後,環抱住他的腰,溫柔地說:“要是想家了,咱們今天就回去吧。”


    祁同偉反手握住她的手,感受到掌心的溫度,點點頭,眼中泛起一絲濕潤。


    他知道,林小婉最懂他的心思,也最明白他對故鄉那份難以割舍的眷戀。


    吃過簡單的早餐,祁同偉和林小婉便前往機場。


    飛機在跑道上緩緩滑行,而後騰空而起。


    祁同偉望著窗外逐漸變小的城市,心中五味雜陳。從踏入ga係統的那一刻起,他便在這條充滿挑戰與誘惑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如今已在京城站穩腳跟,可故鄉的一切卻始終如影隨形。


    飛機穿越雲層,機身微微顛簸,祁同偉的思緒也飄回到多年前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的場景,那時的他,背著簡單的行囊,懷揣著夢想與對未來的忐忑,一步一步走出大山,卻沒想到,這一走,便是與故鄉的漫長別離。


    抵達漢東京州市機場時,已是午後。走出機場大廳,熟悉的潮熱空氣撲麵而來,帶著漢東特有的氣息。


    祁同偉深吸一口氣,這座城市承載著他的青春歲月,在漢東政法大學求學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那些挑燈夜讀的時光、與同學激烈討論的場景,一一在眼前浮現。


    祁同偉沒有過多停留,便帶著林小婉前往火車站。


    站台上,人群熙熙攘攘,列車進站的轟鳴聲由遠及近。登上開往漢東岩台縣的火車,找到座位坐下後,祁同偉看著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田野、河流、村莊,這些熟悉又陌生的畫麵,讓他的心情愈發複雜。


    火車行駛在鐵軌上,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如同他此刻起伏的心跳。


    他想起在京州實習時的種種艱辛,為了能留在這座城市,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可最終卻因種種無奈,不得不離開。而如今,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心境已截然不同。


    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火車緩緩駛入岩台市火車站。


    走出車站,天色已有些暗沉。祁同偉招了一輛出租車,報出老家村子的名字。


    出租車沿著蜿蜒的公路疾馳,窗外的景色漸漸由城市的燈火輝煌變成鄉村的寧靜祥和。


    遠處山巒的輪廓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像是一幅水墨畫。


    村口的老槐樹依然挺立,粗壯的樹幹上布滿了歲月的紋路,顯得更加滄桑。


    枝幹上纏繞的紅布條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不知是哪位村民求願留下的,為這棵古老的槐樹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進村的水泥路是這幾年新修的,平整而寬闊,可路邊的稻田、遠處的青山,都還保持著記憶中的模樣,仿佛時間在這裏靜止了一般。


    車子停在老屋前,祁同偉深吸一口氣,緩緩走下車。


    老屋的院門虛掩著,他輕輕推開,發出 “吱呀” 的聲響,驚飛了屋簷下的幾隻麻雀。


    院子裏,青苔爬滿了石板路的縫隙,仿佛給地麵鋪上了一層綠色的絨毯。


    牆角的月季開得正盛,粉紅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曳,顯然有人經常照料。


    正屋的木門斑駁陸離,門上貼著的門神畫像早已褪色,露出底下泛黃的紙張,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屋內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牆上掛著的黑白照片蒙上了一層薄灰,照片裏年輕的父母正微笑著看向鏡頭,那笑容是如此的溫暖,讓祁同偉的鼻子不禁一酸。


    “同偉!真的是你啊!”


    院外傳來一聲驚喜的呼喊。祁同偉循聲望去,是隔壁的王叔,頭發已經全白,背也佝僂了許多,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像是被歲月刻下的痕跡。


    王叔三步並作兩步走進院子,渾濁的眼睛裏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上下打量著祁同偉:“都成大幹部了!這些年在外麵受苦了吧?” 說著,眼眶就紅了。


    “王叔,讓您操心了。” 祁同偉快步上前,握住王叔粗糙的手,那手上的老繭和裂痕,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多虧您幫我照看老屋。”


    “說這話見外了!”


    王叔抹了把眼睛,聲音有些哽咽,“你爸媽走得早,我就把你當自家孩子。快進屋坐!”


    屋裏,陸續來了幾個村民。


    李嬸端來一籃新鮮的土雞蛋,雞蛋還帶著餘溫,上麵沾著一些泥土,顯得格外質樸;


    張大爺拎著自家釀的米酒,酒香四溢,一進屋就彌漫開來。


    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同偉出息了”“給咱村爭光了” 的誇讚聲此起彼伏。


    正熱鬧間,村長匆匆趕來。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腳上的布鞋沾滿了泥土,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同偉啊,可把你盼回來了!”


    祁同偉起身,恭敬地將村長迎到主位坐下,“村長,這些年村裏還好吧?”


    村長歎了口氣,臉上露出愁容:“唉,還是老樣子。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裏就剩些老人和孩子。地也荒了不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有些村民遇到事,也不知道該怎麽解決,容易走彎路。”


    說到這裏,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聽說你在外麵見多識廣,能不能給村裏指條明路?”


    祁同偉沉思片刻,說道:“村長,我記得咱們村的水質特別好,土壤也肥沃,完全可以發展特色農業。


    比如種植有機蔬菜、水果,現在城裏人就喜歡這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市場前景肯定不錯。咱們還能利用互聯網,把農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有,咱們村的自然風光這麽美,老槐樹、青山綠水,完全可以開發鄉村旅遊。


    搞些農家樂,讓城裏人來體驗農村生活,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咱們村。我在漢江的陳書記經常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村民們聽了,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張大爺興奮地說:“同偉說得對!咱村這麽好的條件,以前咋就沒想到呢!”


    祁同偉看著鄉親們熱情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嚴肅地說道:


    “我能有今天,離不開大家的幫助。上大學的時候,要不是你們你家湊點錢、他家送袋米,我根本讀不起書。


    這份恩情,我一直記在心裏。以後村裏有什麽困難,隻要是合理合法的事,盡管開口,我一定全力幫忙。


    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有人違法犯罪,我身為警察,第一個就抓他!”


    他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村民,繼續說道:


    “現在是法治社會,大家一定要多學習法律知識。


    以後遇到土地糾紛、鄰裏矛盾,不要衝動,更不能用違法的手段解決問題。


    我可以幫大家聯係法律援助,也會想辦法在村裏辦一些法律講座,教大家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隻有遵紀守法,咱們村子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村長感動地說:


    “同偉啊,你有這份心就夠了。


    你在外麵好好工作,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


    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記在心裏,一定不會給你丟臉。”


    告別村民後,祁同偉和林小婉提著祭品向山上走去。


    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兩旁的野花野草肆意生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父母的墓地在半山腰,四周種滿了鬆柏,高大挺拔,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


    墓碑前的石桌上擺放著幾個褪色的陶瓷碗,顯然是村民們前來祭拜時留下的,這讓祁同偉感受到了鄉親們的深情厚誼。


    墓碑上的字跡清晰工整,刻著 “慈父祁正國 慈母李秀蘭之墓”,右下角刻著祁同偉的名字,每一筆都飽含著他對父母的思念。


    祁同偉蹲下身子,用毛巾仔細擦拭著墓碑,每一下都仿佛在觸碰著記憶中的父母。


    “爸,媽,我帶著小婉來看你們了。”


    他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顫抖,“這些年,我常常想起小時候,您倆省吃儉用供我讀書,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說到這裏,他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泣不成聲,“我多希望你們能看到現在的我,能享享清福啊……”


    林小婉默默點燃香燭,將鮮花擺放在墓前,又燒了些紙錢。山風掠過,紙錢的灰燼打著旋兒飄向遠方,仿佛帶著他們的思念飛向天堂。


    “爸,媽,你們放心,我會照顧好同偉。” 林小婉對著墓碑輕聲說道,“我們以後會常回來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義:祁同偉組織送媳婦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瀾疏水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瀾疏水潤並收藏名義:祁同偉組織送媳婦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