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五福晉二十九
【綜】清穿,女主很會生 作者:z吖吖鴉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祺被老九氣的鬱結心情逐漸消散,他與幾個兒子相處時間都頗多,庶長子弘昇極為粘他,至劉佳氏失寵以後,性格也變得有些敏感、軟弱。
三個嫡子年紀雖小,卻已展現出不凡的智商,尤其是弘晸,基本算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且能迅速理解所學內容的意思。
若非福晉提醒孩子們還年幼不宜張揚,他早已迫不及待想要向兄弟們炫耀了。
不過福晉也承諾,待孩子們年滿十歲,便可隨意炫耀,到那時,孩子們的優秀之處也將更加顯而易見。
殊窈看著父子幾個互動也不多話,弘昇早就被殊窈安排的人養的不像是皇家子嗣。
殊窈就是要劉佳氏親眼看著她的希望破滅,看著親兒子與他離心,又沒有能力,那張臉上的痘痘,一次次快消完又長起來,看到希望又失望。
原主若是見到這樣的劉佳氏,想必很解氣吧!
殊窈:“爺,要不要提前培訓醫女,以備將來隨兩位格格陪嫁,無論她們留京或是遠嫁蒙古,都能多一份保障。”
胤祺心中暗自讚許,自福晉掌管後院以來,府中確實安寧了許多,銀錢也充裕起來,除了劉佳氏偶爾生事。
如今福晉又為小格格們如此周到考慮,且從不爭寵,實乃賢妻。相比之下,他自覺比其他兄弟更有福氣。
胤祺輕聲道:“福晉安排便是。”
殊窈見狀,心中頗為滿意。這幾年對胤祺的潛移默化確已見效,許多事務她隻需吩咐下人去辦即可。
溫憲公主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安排,康熙知道她心情不好,特意帶著她跟著巡視,路途中還是因中暑和心有鬱結而亡。
這次可不止中暑,太後娘娘因此生了很大的氣,舜安顏被打了一頓板子,以後的前途也止步於此。
索額圖倒是因著被太子警告,安分了一段時間,就是不知道會維持多久。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康熙四十七年如期而至。
殊窈與妯娌們的生意及海貿經營日益壯大,為避免引起康熙的注意,眾人合議將後續擴張的部分轉入暗處操作。
與此同時,蒙古地區因長期與殊窈等人組建的商隊保持通商,現今已轉向大規模養殖牲畜,養馬業逐漸縮減。
而弘晸的事業早已悄然展開,他暗中與十福晉的娘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後者為他提供了急需的馬匹資源。
若非胤?行事不仁,在十福晉孕期遭妾室暗算致胎動不安時,僅是輕描淡寫地將其妾室禁足便作罷,弘晸或許難以如此迅速地說服十福晉。
畢竟,十福晉的嫡子益於殊窈的鼎力相助才得以保全。此後,十福晉時常帶著孩子造訪殊窈,隨著歲月的流逝,孩子們漸漸長大,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日益深厚。
戴梓早就被殊窈安排人,假死脫身接到弘晸的地盤上,弘晸年僅十歲,便已暗中掌控五百火銃軍,一千騎兵,以及三千步兵。
若非因年幼尚無法大肆拉攏朝臣,其勢力之能,足以醞釀一場政變。看來,一切仍需靜待時機,待到二廢太子之時再做打算。
弘晸知道今年是一廢太子之時,為了胤祥不受牽連,弘晸準備以發現高產糧食,讓胤祥跟著他們三兄弟一起研究,有這個功勞康熙就算冷待胤祥也不會處置他。
弘晸為何會為胤祥費心呢,還是弘晸因著一些事,覺得胤祥比較好用,又懂分寸。
“福晉,不好啦!”春荷急匆匆的快步進來,“福晉,我們的府邸被軍隊圍了。”
殊窈臉色一變:“什麽?也不知道弘晸他們能不能回府?富察嬤嬤、齊佳嬤嬤,你們帶著前院的人一起,看好後院那些女人,不要讓她們胡言亂語,亂走動,都在院裏待著抄佛經。”
“是,福晉。”
殊窈深吸一口氣,淡定的繼續吩咐:“春荷、春棠,你們倆管好正院,就跟平時一樣。以五爺的性子不會闖禍,估計所有皇子府都被圍了,不要慌,等爺回來就知道發生何事了。”
“是,福晉,奴婢們知道了。”
侍衛匆匆步入莊子中,跪稟道:“參見各位爺,二爺(弘晸序齒二阿哥),京城局勢突變,眾多府邸被軍隊包圍,據我們的人密報,皇上已下旨廢黜太子。”
胤祥聞言,臉色驟變,難以置信地驚呼:“什麽?怎會如此?皇阿瑪怎能這樣對太子二哥?”
弘晸迅速穩住情緒激動的胤祥,沉穩地道:“十三叔,莫要激動。近年來太子二伯與皇瑪法之間的嫌隙日益明顯,此番巡視塞外定有事情引發了皇瑪法和二伯之間的最後一根弦。”
侍衛繼續稟報:“回稟各位爺,事情起因於十八阿哥的病逝,太子殿下對此未有哀悼之情,甚至飲酒作樂,這一係列行為一起爆發。”
弘晸對著侍衛吩咐道:“你暗中繼續追蹤情況。”
“是,奴才遵命。”
弘晸看著胤祥道:“十三叔,等皇上回來你切莫多話,不然怕是會受到牽連,多想想兩位姑爸爸和你府裏的那些人。”
胤祥緩和一下情緒,思緒飛轉,“我知道,你不要擔心,你們準備回府嗎?”
弘晸點點頭道:“要的,府裏大哥不頂事,我們兄弟作為男子,怎麽也要回府安穩人心。”
胤祥:“既然這樣,我們一起走吧,如今的京城怕是有人會趁亂做些什麽,不安全。”
弘晸:“也好,我帶了人保護,就先送十三叔回府吧!”
胤祥知道弘晸不簡單,也不推辭,點頭應允。
弘晸三兄弟送胤祥回府後,加快腳步回到自家府邸。
“站住,什麽人?”
侍衛上前一步道:“我們主子是五貝勒府三位嫡子,剛從莊子上回來,不知是發生了何事?”
守衛行了一禮:“給三位阿哥請安,奴才等奉皇上之命,看守各府,許進不許出。既然三位阿哥已經回來,請速速進府吧。”
弘晸點了點頭:“帶著東西,我們進府。”
“是,奴才遵命。”
守衛的人隨即讓開了道路。
三個嫡子年紀雖小,卻已展現出不凡的智商,尤其是弘晸,基本算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且能迅速理解所學內容的意思。
若非福晉提醒孩子們還年幼不宜張揚,他早已迫不及待想要向兄弟們炫耀了。
不過福晉也承諾,待孩子們年滿十歲,便可隨意炫耀,到那時,孩子們的優秀之處也將更加顯而易見。
殊窈看著父子幾個互動也不多話,弘昇早就被殊窈安排的人養的不像是皇家子嗣。
殊窈就是要劉佳氏親眼看著她的希望破滅,看著親兒子與他離心,又沒有能力,那張臉上的痘痘,一次次快消完又長起來,看到希望又失望。
原主若是見到這樣的劉佳氏,想必很解氣吧!
殊窈:“爺,要不要提前培訓醫女,以備將來隨兩位格格陪嫁,無論她們留京或是遠嫁蒙古,都能多一份保障。”
胤祺心中暗自讚許,自福晉掌管後院以來,府中確實安寧了許多,銀錢也充裕起來,除了劉佳氏偶爾生事。
如今福晉又為小格格們如此周到考慮,且從不爭寵,實乃賢妻。相比之下,他自覺比其他兄弟更有福氣。
胤祺輕聲道:“福晉安排便是。”
殊窈見狀,心中頗為滿意。這幾年對胤祺的潛移默化確已見效,許多事務她隻需吩咐下人去辦即可。
溫憲公主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安排,康熙知道她心情不好,特意帶著她跟著巡視,路途中還是因中暑和心有鬱結而亡。
這次可不止中暑,太後娘娘因此生了很大的氣,舜安顏被打了一頓板子,以後的前途也止步於此。
索額圖倒是因著被太子警告,安分了一段時間,就是不知道會維持多久。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康熙四十七年如期而至。
殊窈與妯娌們的生意及海貿經營日益壯大,為避免引起康熙的注意,眾人合議將後續擴張的部分轉入暗處操作。
與此同時,蒙古地區因長期與殊窈等人組建的商隊保持通商,現今已轉向大規模養殖牲畜,養馬業逐漸縮減。
而弘晸的事業早已悄然展開,他暗中與十福晉的娘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後者為他提供了急需的馬匹資源。
若非胤?行事不仁,在十福晉孕期遭妾室暗算致胎動不安時,僅是輕描淡寫地將其妾室禁足便作罷,弘晸或許難以如此迅速地說服十福晉。
畢竟,十福晉的嫡子益於殊窈的鼎力相助才得以保全。此後,十福晉時常帶著孩子造訪殊窈,隨著歲月的流逝,孩子們漸漸長大,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日益深厚。
戴梓早就被殊窈安排人,假死脫身接到弘晸的地盤上,弘晸年僅十歲,便已暗中掌控五百火銃軍,一千騎兵,以及三千步兵。
若非因年幼尚無法大肆拉攏朝臣,其勢力之能,足以醞釀一場政變。看來,一切仍需靜待時機,待到二廢太子之時再做打算。
弘晸知道今年是一廢太子之時,為了胤祥不受牽連,弘晸準備以發現高產糧食,讓胤祥跟著他們三兄弟一起研究,有這個功勞康熙就算冷待胤祥也不會處置他。
弘晸為何會為胤祥費心呢,還是弘晸因著一些事,覺得胤祥比較好用,又懂分寸。
“福晉,不好啦!”春荷急匆匆的快步進來,“福晉,我們的府邸被軍隊圍了。”
殊窈臉色一變:“什麽?也不知道弘晸他們能不能回府?富察嬤嬤、齊佳嬤嬤,你們帶著前院的人一起,看好後院那些女人,不要讓她們胡言亂語,亂走動,都在院裏待著抄佛經。”
“是,福晉。”
殊窈深吸一口氣,淡定的繼續吩咐:“春荷、春棠,你們倆管好正院,就跟平時一樣。以五爺的性子不會闖禍,估計所有皇子府都被圍了,不要慌,等爺回來就知道發生何事了。”
“是,福晉,奴婢們知道了。”
侍衛匆匆步入莊子中,跪稟道:“參見各位爺,二爺(弘晸序齒二阿哥),京城局勢突變,眾多府邸被軍隊包圍,據我們的人密報,皇上已下旨廢黜太子。”
胤祥聞言,臉色驟變,難以置信地驚呼:“什麽?怎會如此?皇阿瑪怎能這樣對太子二哥?”
弘晸迅速穩住情緒激動的胤祥,沉穩地道:“十三叔,莫要激動。近年來太子二伯與皇瑪法之間的嫌隙日益明顯,此番巡視塞外定有事情引發了皇瑪法和二伯之間的最後一根弦。”
侍衛繼續稟報:“回稟各位爺,事情起因於十八阿哥的病逝,太子殿下對此未有哀悼之情,甚至飲酒作樂,這一係列行為一起爆發。”
弘晸對著侍衛吩咐道:“你暗中繼續追蹤情況。”
“是,奴才遵命。”
弘晸看著胤祥道:“十三叔,等皇上回來你切莫多話,不然怕是會受到牽連,多想想兩位姑爸爸和你府裏的那些人。”
胤祥緩和一下情緒,思緒飛轉,“我知道,你不要擔心,你們準備回府嗎?”
弘晸點點頭道:“要的,府裏大哥不頂事,我們兄弟作為男子,怎麽也要回府安穩人心。”
胤祥:“既然這樣,我們一起走吧,如今的京城怕是有人會趁亂做些什麽,不安全。”
弘晸:“也好,我帶了人保護,就先送十三叔回府吧!”
胤祥知道弘晸不簡單,也不推辭,點頭應允。
弘晸三兄弟送胤祥回府後,加快腳步回到自家府邸。
“站住,什麽人?”
侍衛上前一步道:“我們主子是五貝勒府三位嫡子,剛從莊子上回來,不知是發生了何事?”
守衛行了一禮:“給三位阿哥請安,奴才等奉皇上之命,看守各府,許進不許出。既然三位阿哥已經回來,請速速進府吧。”
弘晸點了點頭:“帶著東西,我們進府。”
“是,奴才遵命。”
守衛的人隨即讓開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