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天幕番外10
【綜】清穿,女主很會生 作者:z吖吖鴉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我們偏題了,言歸正傳。我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石佳沁窈的兩位弟弟,四位轉世之人的舅舅,似乎有可能也是生而知之的人。】
【大家已經知道水泥,而這個世界研究出水泥的就是石佳蘇勒,不僅如此,凡是水利與農業方麵,蘇勒都取得重大成就。比如(圖片),這些都是蘇勒研製而成。】
【石佳沁窈的另一位弟弟石佳達春,是從武的,短短幾年間就從武狀元到將軍,後期還幫助烏林珠(蕭太後)拿下蒙古與沙俄,這件事後麵再說。】
【說回衛青與霍去病,他們在清朝的名字分別是弘昕(衛青)、弘旭(霍去病)。兩人轉世後的性子變化不大,一個沉穩內斂,文武雙全;另一個活潑好動,騎射、武藝、人緣都不差。】
【因此,弘旭(霍去病)混的更開,跟誰都能聊幾句,有些老阿哥們雖然看不慣四爺胤禛,但都與弘旭合得來。】
【像八爺黨的胤禟、胤?就喜歡跟弘昕、弘旭玩,康熙巡視蒙古,弘旭與蒙古小輩比武、騎馬射箭,胤禟、胤?都還幫忙呐喊助威,又一起吃燒烤打獵。】
【連大阿哥胤禔、十四胤禎都認可他們的優秀。更別說康熙。】
【弘旭曾對胤禟說過的一些話:九叔,你喜歡經商咋不去戶部為國庫賺錢呢,以你的本事指不定到時候鐵帽子都能弄一個。】
【九叔,你直接去找皇瑪法說,兒子想為大清做貢獻,去戶部為國庫賺錢,皇瑪法指不定樂意的很。】
【烏林珠也說過:皇瑪法多好說話,九叔你要主動才有機會,侄女我在閨中都知道你被禦史彈劾與民爭利,那樣還不如起戶部發光發熱呢。】
【可見轉世重生的幾人有多混的開。】
贏政眼饞極了,怎麽就沒人轉世來大秦幫幫寡人呢?
贏政忍不住嘀咕:“這也太多助力了,便宜那位四貝勒了。”
又指揮著官員:“趕緊記下那些圖紙。”
劉邦:“怎麽能人異士都去大清了呢?”
劉徹高興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去病,可以呀,孤就知道你的性子和能力,隻要不是小氣的人,都會喜歡。”
衛青也滿含欣慰與笑意,在大清的去病一定可以平安到老,這一世也是,他不會再讓去病英年早逝。
霍去病驕傲挺胸,另一個自己很棒,可以幫到舅舅。
康熙再次看見別的世界的自己,喜歡轉世重生來的人,心裏充滿無奈,隻能不停安慰自己,沒關係隻要不是大明來的,他都受的住。
胤禟抿著唇,思緒有些複雜,連八哥都沒有為他考慮過,讓自己去戶部。
胤礽眼中透著欣賞:“皇阿瑪,弘旭與烏林珠的主意很不錯,九弟的能力去戶部還真合適。”
胤祉:“太子二哥,有沒有可能,九弟就可以跟著八弟混,不樂意去戶部為國庫賺銀子,不然侄兒為何不斷勸解?”
胤禟不幹了,三哥真陰險,怎麽能這樣理解。
“三哥,弟弟和弘旭的立場不同,沒有接受意見去戶部肯定還有別的原因,你不知全貌,不要胡說。”
胤禔是欣賞武將的,更何況衛青和霍去病的轉世,他不意外自己和他們合得來。
“吵什麽,皇阿瑪都說了,另一個世界的事不要拿到這個世界來說。”
“爺就想知道這次天幕講述的世界,我們是什麽下場?所以,都別吵吵,耐心看天幕。”
眾人不說話了,他們也想知道,再怎麽樣應該也比上個世界好吧?
【弘昕(衛青)、弘旭(霍去病)暗中還參與了不少大事,康熙四十七年,曆史上這是第一次廢太子。】
【同樣的時間,胤礽差點被廢,在這關鍵時刻,胤礽與其子弘皙被刺殺康熙的刺客重傷,毀了容貌。】
【原本都以為這是一場意外,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深思。】
【那就是大千歲胤禔,在胤礽被刺殺的消息傳出不久後,也遭受了刺殺,而且同樣毀了容貌,不會沒有太子胤礽傷的重。】
【後來才知,這個主意是弘昕、弘旭想出來的,至於接受與否看胤礽自己。】
【胤礽又不傻,察覺到自己的處境後,想給追隨他的人一個善終,接受了計劃,順利退出奪嫡之爭。】
【隻是讓人意外,一向與胤礽不合的胤禔,做了同樣的選擇,都說大千歲大智若愚,選的時機太好了。】
贏政對這個辦法很欣賞:“一下子沒了兩個大的競爭對手,又和他們關係不錯,以後能使喚他們幹活,完美。”
“扶蘇,看見沒有,哪怕他們使的陽謀,也不會讓人反感,學著點。”
扶蘇乖乖的點點頭,他在努力學,不想再看見父皇失望的眼神。
胤礽心裏悶悶的,若不是被逼無奈他何至於此,若有合適人提前給他出這個主意,他也會考慮的。
隻是如今,他有了別的打算,也不需要用毀容來自救。
胤禔又心酸又難受,若不是到了不得不作出決定的那一步,那個世界的自己怎麽會反應那麽快?
胤禔緩了緩自己的情緒,嚷嚷道:“什麽叫我大智若愚,我一直很聰明的好嗎?哼……這是在嘲諷我呢?”
原本其他人心裏都不知滋味,被自己的皇阿瑪逼到這一步,他們看著心裏也不舒服。
結果……大哥果然是“大智若愚”,看不清自己。
康熙掃了一眼兒子們的表情,沒說什麽,他心裏清楚,不管哪個世界,隻要沒人提前造反成功,或是自己早逝,廢太子都避免不了的。
胤礽看向皇阿瑪,發現他很穩的住,自己心裏難受,他見不得皇阿瑪舒坦。
“皇阿瑪,你怎麽看,指不定又是轉世之人繼承皇位呢!您說,那些人怎麽將皇阿瑪看的那麽清,知道怎麽會討你喜歡。”
“您說,他們是不是早就知道您是什麽樣的人?”
康熙:“…………”
胤禔:“老二說的不錯,這要萬一遇上反清的人混入其中,皇阿瑪也喜歡的話,那大清江山怕是危險了。”
【大家已經知道水泥,而這個世界研究出水泥的就是石佳蘇勒,不僅如此,凡是水利與農業方麵,蘇勒都取得重大成就。比如(圖片),這些都是蘇勒研製而成。】
【石佳沁窈的另一位弟弟石佳達春,是從武的,短短幾年間就從武狀元到將軍,後期還幫助烏林珠(蕭太後)拿下蒙古與沙俄,這件事後麵再說。】
【說回衛青與霍去病,他們在清朝的名字分別是弘昕(衛青)、弘旭(霍去病)。兩人轉世後的性子變化不大,一個沉穩內斂,文武雙全;另一個活潑好動,騎射、武藝、人緣都不差。】
【因此,弘旭(霍去病)混的更開,跟誰都能聊幾句,有些老阿哥們雖然看不慣四爺胤禛,但都與弘旭合得來。】
【像八爺黨的胤禟、胤?就喜歡跟弘昕、弘旭玩,康熙巡視蒙古,弘旭與蒙古小輩比武、騎馬射箭,胤禟、胤?都還幫忙呐喊助威,又一起吃燒烤打獵。】
【連大阿哥胤禔、十四胤禎都認可他們的優秀。更別說康熙。】
【弘旭曾對胤禟說過的一些話:九叔,你喜歡經商咋不去戶部為國庫賺錢呢,以你的本事指不定到時候鐵帽子都能弄一個。】
【九叔,你直接去找皇瑪法說,兒子想為大清做貢獻,去戶部為國庫賺錢,皇瑪法指不定樂意的很。】
【烏林珠也說過:皇瑪法多好說話,九叔你要主動才有機會,侄女我在閨中都知道你被禦史彈劾與民爭利,那樣還不如起戶部發光發熱呢。】
【可見轉世重生的幾人有多混的開。】
贏政眼饞極了,怎麽就沒人轉世來大秦幫幫寡人呢?
贏政忍不住嘀咕:“這也太多助力了,便宜那位四貝勒了。”
又指揮著官員:“趕緊記下那些圖紙。”
劉邦:“怎麽能人異士都去大清了呢?”
劉徹高興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去病,可以呀,孤就知道你的性子和能力,隻要不是小氣的人,都會喜歡。”
衛青也滿含欣慰與笑意,在大清的去病一定可以平安到老,這一世也是,他不會再讓去病英年早逝。
霍去病驕傲挺胸,另一個自己很棒,可以幫到舅舅。
康熙再次看見別的世界的自己,喜歡轉世重生來的人,心裏充滿無奈,隻能不停安慰自己,沒關係隻要不是大明來的,他都受的住。
胤禟抿著唇,思緒有些複雜,連八哥都沒有為他考慮過,讓自己去戶部。
胤礽眼中透著欣賞:“皇阿瑪,弘旭與烏林珠的主意很不錯,九弟的能力去戶部還真合適。”
胤祉:“太子二哥,有沒有可能,九弟就可以跟著八弟混,不樂意去戶部為國庫賺銀子,不然侄兒為何不斷勸解?”
胤禟不幹了,三哥真陰險,怎麽能這樣理解。
“三哥,弟弟和弘旭的立場不同,沒有接受意見去戶部肯定還有別的原因,你不知全貌,不要胡說。”
胤禔是欣賞武將的,更何況衛青和霍去病的轉世,他不意外自己和他們合得來。
“吵什麽,皇阿瑪都說了,另一個世界的事不要拿到這個世界來說。”
“爺就想知道這次天幕講述的世界,我們是什麽下場?所以,都別吵吵,耐心看天幕。”
眾人不說話了,他們也想知道,再怎麽樣應該也比上個世界好吧?
【弘昕(衛青)、弘旭(霍去病)暗中還參與了不少大事,康熙四十七年,曆史上這是第一次廢太子。】
【同樣的時間,胤礽差點被廢,在這關鍵時刻,胤礽與其子弘皙被刺殺康熙的刺客重傷,毀了容貌。】
【原本都以為這是一場意外,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深思。】
【那就是大千歲胤禔,在胤礽被刺殺的消息傳出不久後,也遭受了刺殺,而且同樣毀了容貌,不會沒有太子胤礽傷的重。】
【後來才知,這個主意是弘昕、弘旭想出來的,至於接受與否看胤礽自己。】
【胤礽又不傻,察覺到自己的處境後,想給追隨他的人一個善終,接受了計劃,順利退出奪嫡之爭。】
【隻是讓人意外,一向與胤礽不合的胤禔,做了同樣的選擇,都說大千歲大智若愚,選的時機太好了。】
贏政對這個辦法很欣賞:“一下子沒了兩個大的競爭對手,又和他們關係不錯,以後能使喚他們幹活,完美。”
“扶蘇,看見沒有,哪怕他們使的陽謀,也不會讓人反感,學著點。”
扶蘇乖乖的點點頭,他在努力學,不想再看見父皇失望的眼神。
胤礽心裏悶悶的,若不是被逼無奈他何至於此,若有合適人提前給他出這個主意,他也會考慮的。
隻是如今,他有了別的打算,也不需要用毀容來自救。
胤禔又心酸又難受,若不是到了不得不作出決定的那一步,那個世界的自己怎麽會反應那麽快?
胤禔緩了緩自己的情緒,嚷嚷道:“什麽叫我大智若愚,我一直很聰明的好嗎?哼……這是在嘲諷我呢?”
原本其他人心裏都不知滋味,被自己的皇阿瑪逼到這一步,他們看著心裏也不舒服。
結果……大哥果然是“大智若愚”,看不清自己。
康熙掃了一眼兒子們的表情,沒說什麽,他心裏清楚,不管哪個世界,隻要沒人提前造反成功,或是自己早逝,廢太子都避免不了的。
胤礽看向皇阿瑪,發現他很穩的住,自己心裏難受,他見不得皇阿瑪舒坦。
“皇阿瑪,你怎麽看,指不定又是轉世之人繼承皇位呢!您說,那些人怎麽將皇阿瑪看的那麽清,知道怎麽會討你喜歡。”
“您說,他們是不是早就知道您是什麽樣的人?”
康熙:“…………”
胤禔:“老二說的不錯,這要萬一遇上反清的人混入其中,皇阿瑪也喜歡的話,那大清江山怕是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