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仙朝,帝都,金鑾殿。
朝會的氣氛,因一份來自遙遠邊疆的八百裏加急戰報而變得詭異莫名。
龍椅上,大夏皇帝夏胤麵容沉靜,眼神深邃,讓人看不出喜怒。他將手中那份由三公主夏清瑤親筆書寫、蓋有青陽城城主印璽和玄甲軍統領印信的捷報緩緩放下。
“青陽城大捷!”侍立在側的秉筆太監尖著嗓子,將捷報內容高聲宣讀出來:
“赤炎帝國悍然撕毀盟約,勾結叛逆吳家、雲嵐宗修士及王家餘孽,發兵十萬,奇襲青陽!幸賴陛下天威庇佑,城主林皓自秘境尋得奇珍及時趕回,以一己之力,陣斬雲嵐宗真傳趙炎及其黨羽,力敵赤炎元嬰大將,配合臣女預先埋伏之玄甲奇兵,終將來犯之敵擊潰!陣斬赤炎大將,斃敵無數!
“赤炎皇子倉皇遁逃!更兼城主林皓神乎其技,以尋得之‘地脈玄晶’、‘星隕寒鐵’、‘千年木心’修複並強化護城大陣,青龍顯聖,護佑全城!此戰,揚我國威,震懾宵小!然,審訊俘虜得知,此乃赤炎‘焚天計劃’之先導,意在窺我虛實,圖謀南境!
“臣女懇請陛下,明察秋毫,整軍備戰,以禦豺狼!”
捷報宣讀完畢,偌大的金鑾殿陷入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下一刻,如同冷水滴入滾油!
“大捷!天佑大夏!”
“陣斬元嬰大將?!林皓城主真乃神人也!”
“青龍大陣重現!青陽固若金湯!”
主戰派的將領和部分大臣激動得滿臉通紅,揚眉吐氣,歡呼雀躍!這可是多年來對赤炎帝國的首次大勝!還是以弱勝強!
然而,另一股陰冷的氣息也在彌漫。
“哼!”一聲冷哼如同毒蛇吐信,壓過了歡呼。隻見一位身著紫色蟠龍親王袍服、麵容儒雅卻眼神陰鷙的中年男子出列,正是當朝靖王,主和派的魁首——夏弘!
“陛下!”靖王夏弘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帶著濃濃的質疑,“此捷報,未免太過離奇!金丹斬元嬰?聞所未聞!伏兵?三公主殿下何時有權調動需兵符方能出動的玄甲軍?還預先埋伏?此乃逾越!林皓此人,崛起不過數月,先敗吳趙,再斬元嬰,如今又成修複古陣之功臣?未免太過‘幸進’!臣懷疑,此戰或有誇大其詞,甚至……養寇自重之嫌!公主殿下私自調兵,恐有不臣之心!而那林皓,功高震主,非國家之福!”
他話音一落,立刻有數名依附於他的大臣出列附和:
“靖王所言極是!金丹斬元嬰,荒謬絕倫!定是公主殿下為推脫私自調兵之責,誇大其詞!”
“林皓此人,來曆不明,晉升過快,恐是禍非福!”
“赤炎帝國兵鋒雖盛,然其使者日前還遞交國書,言及願與我大夏重修舊好,以結秦晉之宜。三公主殿下此舉,豈非破壞兩國邦交,陷我大夏於戰火?臣懇請陛下明鑒,重啟和親之議,化幹戈為玉帛!方為社稷之福!”
汙水,一盆接一盆地潑向夏清瑤和林皓。主和派顛倒黑白,極力貶低戰功,將力挽狂瀾說成別有用心,將積極備戰汙蔑為破壞和平。和親的論調再次被拋出,仿佛獻出公主才能換來太平。
龍椅上的夏胤,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目光深邃,依舊未發一言。整個金鑾殿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主戰派怒目而視,主和派氣焰囂張。
就在這暗流洶湧、靖王嘴角甚至勾起一絲得意弧度之時——
“好一個‘化幹戈為玉帛’!好一個‘養寇自重’!靖王叔,諸位大人,真是……舌燦蓮花啊!”
一個清冷如冰泉,卻蘊含著雷霆之怒的女聲,陡然從殿外傳來!
夏清瑤的聲音如同九天冰泉,瞬間凍結了金鑾殿上喧囂的汙蔑。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那緩緩開啟的、鑲嵌著金釘的巨大殿門。
逆著殿外透入的明亮天光,一道身著金鳳宮裝、身姿挺拔如雪中青鬆的身影,緩緩步入。她麵容清麗絕倫,眉宇間卻籠罩著揮之不去的疲憊與風霜之色,然而那雙清澈的眼眸,此刻卻燃燒著足以焚盡一切魑魅魍魎的怒火與決絕!正是大夏三公主——夏清瑤!
她孤身一人,步履沉穩,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靖王等人心頭。她無視了那些或驚愕、或怨毒、或心虛的目光,徑直走到禦階之下,對著龍椅上的夏胤,深深一禮:
“兒臣夏清瑤,奉旨巡視北疆軍務,星夜兼程而返!途中聞青陽捷報,更聞朝中竟有奸佞顛倒黑白,汙蔑忠良,妄圖再行賣國和親之舉!兒臣鬥膽,未經宣召,闖殿麵君!隻為呈上鐵證,滌蕩乾坤!請父皇恕罪,更請父皇明鑒!”
她的聲音清朗,字字如刀,響徹大殿,將靖王方才潑出的汙水盡數頂回!
靖王夏弘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旋即強自鎮定,厲聲道:“清瑤!你私自調兵已是逾矩!如今又擅闖金鑾,咆哮朝堂,成何體統!你眼中還有父皇,還有祖宗禮法嗎?!”
“禮法?”夏清瑤猛地轉身,鳳目含煞,直刺靖王,“靖王叔口口聲聲禮法,可敢當著滿朝文武、當著大夏列祖列宗的麵,捫心自問,你與赤炎帝國暗通款曲,出賣軍機,圖謀我大夏南境萬裏河山之時,心中可曾有過半分禮法?!可曾有過半分對大夏子民的愧怍?!”
“你……你血口噴人!”靖王臉色煞白,指著夏清瑤的手指都在顫抖,氣急敗壞,“陛下!陛下明鑒!清瑤她失心瘋了!竟敢如此汙蔑當朝親王!其心可誅!”
“汙蔑?”夏清瑤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如同寒冰綻放,“本宮若無鐵證如山,豈敢在父皇麵前,指證一位尊貴的親王?!”
她猛地抬手,聲音拔高,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請父皇,請諸位大人,看清楚了!”
鐵證如山!
吳媚霜口供與信物! 夏清瑤掌心一翻,一枚留影玉簡懸浮而起,靈光閃爍!玉簡中投射出清晰的畫麵:被禁錮的吳媚霜在魂力壓迫下,麵容扭曲,斷斷續續卻清晰地供述:
“……是靖王府……密使……傳遞青陽布防……與雲嵐宗接頭……赤炎使者……許諾南境三郡……歸靖王……”同時,一枚從吳媚霜身上搜出的、刻有獨特雲紋和微小“弘”字印記的玉玨虛影呈現!
王家餘孽屍首與證詞! 兩名寒鋒衛抬著一具蓋著白布的屍首上殿(王珩屍體),夏清瑤冷聲道:“此乃青陽城外接應赤炎大軍的王家餘孽王珩屍首!其弟王濤屍首已毀。其生前留影證詞在此!”
又一枚玉簡亮起,王珩臨死前驚恐的麵容出現:“……是靖王府……管事……王貴……給我們……赤炎聯絡方式……和……破壞大陣節點的……圖紙……”
伏兵之權! 夏清瑤取出一枚雕刻著盤龍、散發著淡淡皇道威壓的金色令牌虛影:“此乃父皇欽賜‘如朕親臨’巡查金令!北疆軍務緊急,本宮持此令,有權在邊境遭受威脅時,就近調動部分駐軍及玄甲軍,以行非常之事!調兵文書在此,兵部存檔可查!何來私自調兵?!”她將一份蓋有兵部大印和玄甲軍虎符印記的調令文書虛影呈現。
致命一擊——通敵密信與信物! 夏清瑤的目光如同利劍,死死鎖定臉色慘白如紙、額頭冷汗涔涔的靖王夏弘。她緩緩從儲物戒中取出一個密封的玉盒,打開。裏麵赫然是數封以特殊密文書寫、但已被破譯的信箋!
信箋末尾,蓋著一個獨特的、燃燒的火焰徽記,與赤炎皇室的徽記一般無二!內容直指傳遞青陽軍情、商議割讓南境三郡、以及……和親實為麻痹大夏的緩兵之計!
一塊通體赤紅、溫潤剔透、中心天然蘊藏著一縷跳動的金色火焰紋路的玉佩!玉佩的樣式古樸,帶著濃烈的赤炎帝國皇室風格!
“這些密信,由本宮安插在靖王府的暗衛,冒死從其書房密室中取得!”夏清瑤的聲音如同重錘,砸在每個人心上,“至於這塊‘赤炎心火玉’……”她拿起玉佩,靈力注入。
嗡!
玉佩上的金色火焰紋路驟然亮起,散發出熾熱而精純的氣息,更有一道微弱的、與赤炎帝國地脈相連的獨特波動散發開來!
“此乃赤炎帝國皇室核心成員方能擁有的身份信物!非嫡係親王或受封太子者不可得!靖王叔!”夏清瑤猛地將玉佩舉起,對著麵無人色的靖王,厲聲喝問,“請問,此物為何會在你的密室之中?!你與赤炎帝國,究竟是何關係?!這割讓大夏南境三郡、以和親為幌子行緩兵之實的密約,又是不是你親手簽訂?!”
轟!
整個金鑾殿徹底炸開了鍋!如果說前幾樣證據還讓一些牆頭草心存疑慮,那這赤炎皇室核心信物和割地密約的出現,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鐵證如山,無可辯駁!
“通敵!靖王通敵賣國!”
“割讓南境三郡?!狼子野心!”
“原來和親是毒計!是緩兵之計!”
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們群情激憤,怒發衝冠!看向靖王的目光充滿了刻骨的仇恨!之前被蒙蔽的中立大臣也紛紛倒戈,怒視靖王及其黨羽!
“不……假的!都是假的!是偽造!是夏清瑤這賤人陷害本王!”靖王夏弘徹底失態,狀若瘋魔,指著夏清瑤嘶吼,想要撲過去搶奪證據,卻被殿前金甲武士死死攔住。
“夠了!”一聲蘊含無上威嚴的怒喝如同驚雷炸響!龍椅上的夏胤終於拍案而起!他臉色鐵青,眼中燃燒著帝王的震怒與深深的失望!他死死盯著癱軟在地、醜態百出的靖王夏弘,又看向下方那手持鐵證、挺直脊梁的女兒,最後目光掃過那些麵如死灰、瑟瑟發抖的靖王黨羽。
“夏弘!”皇帝的聲音冰冷刺骨,帶著宣判的意味,“朕待你不薄,封你親王,賜你富貴!你竟敢勾結外敵,出賣祖宗基業,圖謀朕的南境!更欲獻朕的女兒,行此緩兵毒計!你……罪無可赦!”
“來人!”皇帝大手一揮,聲震殿宇,“將靖王夏弘,及其一幹黨羽,即刻拿下!打入天牢!著三司會審,嚴查其通敵賣國、結黨營私之罪!查抄靖王府!凡涉案者,無論身份,一律嚴懲不貸!”
“遵旨!”如狼似虎的金甲武士轟然應諾,瞬間將癱軟在地的靖王及其死黨拖死狗般拖了下去,求饒聲、哭嚎聲響成一片。
夏胤的目光轉向夏清瑤,眼中的震怒化為複雜,最終化為一絲讚許和如釋重負:“清瑤……你……辛苦了。此戰大捷,肅清朝堂奸佞,你……功在社稷!”
他又看向那份捷報,沉聲道:“傳旨!”
“青陽城守軍,浴血奮戰,保家衛國,功勳卓著!所有陣亡將士,追封厚恤,其家眷由朝廷奉養!”
“城主林皓,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陣斬強敵,修複古陣,居功至偉!敕封‘青陽侯’,世襲罔替!食邑三千戶!賞上品靈石百萬,皇室秘庫珍寶三件!”
“三公主夏清瑤,洞察先機,調度有方,肅清朝綱,功不可沒!賜監國公主金印,參讚軍機要務!總領對赤炎帝國備戰事宜!”
“自即日起,大夏仙朝,進入全麵備戰狀態!整軍經武,秣馬厲兵!凡有再提和親辱國者,視同通敵,立斬不赦!”
“陛下聖明!大夏萬年!”滿朝文武,無論是主戰派還是驚魂未定的中立派,此刻心悅誠服,山呼萬歲!陰霾掃盡,一股同仇敵愾、銳意進取的鐵血氣息,在金鑾殿上轟然升起!
夏清瑤深深一禮,清麗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連日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帶著疲憊卻無比明亮的笑容。和親的陰雲,終於被徹底撕碎!
朝會的氣氛,因一份來自遙遠邊疆的八百裏加急戰報而變得詭異莫名。
龍椅上,大夏皇帝夏胤麵容沉靜,眼神深邃,讓人看不出喜怒。他將手中那份由三公主夏清瑤親筆書寫、蓋有青陽城城主印璽和玄甲軍統領印信的捷報緩緩放下。
“青陽城大捷!”侍立在側的秉筆太監尖著嗓子,將捷報內容高聲宣讀出來:
“赤炎帝國悍然撕毀盟約,勾結叛逆吳家、雲嵐宗修士及王家餘孽,發兵十萬,奇襲青陽!幸賴陛下天威庇佑,城主林皓自秘境尋得奇珍及時趕回,以一己之力,陣斬雲嵐宗真傳趙炎及其黨羽,力敵赤炎元嬰大將,配合臣女預先埋伏之玄甲奇兵,終將來犯之敵擊潰!陣斬赤炎大將,斃敵無數!
“赤炎皇子倉皇遁逃!更兼城主林皓神乎其技,以尋得之‘地脈玄晶’、‘星隕寒鐵’、‘千年木心’修複並強化護城大陣,青龍顯聖,護佑全城!此戰,揚我國威,震懾宵小!然,審訊俘虜得知,此乃赤炎‘焚天計劃’之先導,意在窺我虛實,圖謀南境!
“臣女懇請陛下,明察秋毫,整軍備戰,以禦豺狼!”
捷報宣讀完畢,偌大的金鑾殿陷入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下一刻,如同冷水滴入滾油!
“大捷!天佑大夏!”
“陣斬元嬰大將?!林皓城主真乃神人也!”
“青龍大陣重現!青陽固若金湯!”
主戰派的將領和部分大臣激動得滿臉通紅,揚眉吐氣,歡呼雀躍!這可是多年來對赤炎帝國的首次大勝!還是以弱勝強!
然而,另一股陰冷的氣息也在彌漫。
“哼!”一聲冷哼如同毒蛇吐信,壓過了歡呼。隻見一位身著紫色蟠龍親王袍服、麵容儒雅卻眼神陰鷙的中年男子出列,正是當朝靖王,主和派的魁首——夏弘!
“陛下!”靖王夏弘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帶著濃濃的質疑,“此捷報,未免太過離奇!金丹斬元嬰?聞所未聞!伏兵?三公主殿下何時有權調動需兵符方能出動的玄甲軍?還預先埋伏?此乃逾越!林皓此人,崛起不過數月,先敗吳趙,再斬元嬰,如今又成修複古陣之功臣?未免太過‘幸進’!臣懷疑,此戰或有誇大其詞,甚至……養寇自重之嫌!公主殿下私自調兵,恐有不臣之心!而那林皓,功高震主,非國家之福!”
他話音一落,立刻有數名依附於他的大臣出列附和:
“靖王所言極是!金丹斬元嬰,荒謬絕倫!定是公主殿下為推脫私自調兵之責,誇大其詞!”
“林皓此人,來曆不明,晉升過快,恐是禍非福!”
“赤炎帝國兵鋒雖盛,然其使者日前還遞交國書,言及願與我大夏重修舊好,以結秦晉之宜。三公主殿下此舉,豈非破壞兩國邦交,陷我大夏於戰火?臣懇請陛下明鑒,重啟和親之議,化幹戈為玉帛!方為社稷之福!”
汙水,一盆接一盆地潑向夏清瑤和林皓。主和派顛倒黑白,極力貶低戰功,將力挽狂瀾說成別有用心,將積極備戰汙蔑為破壞和平。和親的論調再次被拋出,仿佛獻出公主才能換來太平。
龍椅上的夏胤,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目光深邃,依舊未發一言。整個金鑾殿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主戰派怒目而視,主和派氣焰囂張。
就在這暗流洶湧、靖王嘴角甚至勾起一絲得意弧度之時——
“好一個‘化幹戈為玉帛’!好一個‘養寇自重’!靖王叔,諸位大人,真是……舌燦蓮花啊!”
一個清冷如冰泉,卻蘊含著雷霆之怒的女聲,陡然從殿外傳來!
夏清瑤的聲音如同九天冰泉,瞬間凍結了金鑾殿上喧囂的汙蔑。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那緩緩開啟的、鑲嵌著金釘的巨大殿門。
逆著殿外透入的明亮天光,一道身著金鳳宮裝、身姿挺拔如雪中青鬆的身影,緩緩步入。她麵容清麗絕倫,眉宇間卻籠罩著揮之不去的疲憊與風霜之色,然而那雙清澈的眼眸,此刻卻燃燒著足以焚盡一切魑魅魍魎的怒火與決絕!正是大夏三公主——夏清瑤!
她孤身一人,步履沉穩,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靖王等人心頭。她無視了那些或驚愕、或怨毒、或心虛的目光,徑直走到禦階之下,對著龍椅上的夏胤,深深一禮:
“兒臣夏清瑤,奉旨巡視北疆軍務,星夜兼程而返!途中聞青陽捷報,更聞朝中竟有奸佞顛倒黑白,汙蔑忠良,妄圖再行賣國和親之舉!兒臣鬥膽,未經宣召,闖殿麵君!隻為呈上鐵證,滌蕩乾坤!請父皇恕罪,更請父皇明鑒!”
她的聲音清朗,字字如刀,響徹大殿,將靖王方才潑出的汙水盡數頂回!
靖王夏弘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旋即強自鎮定,厲聲道:“清瑤!你私自調兵已是逾矩!如今又擅闖金鑾,咆哮朝堂,成何體統!你眼中還有父皇,還有祖宗禮法嗎?!”
“禮法?”夏清瑤猛地轉身,鳳目含煞,直刺靖王,“靖王叔口口聲聲禮法,可敢當著滿朝文武、當著大夏列祖列宗的麵,捫心自問,你與赤炎帝國暗通款曲,出賣軍機,圖謀我大夏南境萬裏河山之時,心中可曾有過半分禮法?!可曾有過半分對大夏子民的愧怍?!”
“你……你血口噴人!”靖王臉色煞白,指著夏清瑤的手指都在顫抖,氣急敗壞,“陛下!陛下明鑒!清瑤她失心瘋了!竟敢如此汙蔑當朝親王!其心可誅!”
“汙蔑?”夏清瑤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如同寒冰綻放,“本宮若無鐵證如山,豈敢在父皇麵前,指證一位尊貴的親王?!”
她猛地抬手,聲音拔高,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請父皇,請諸位大人,看清楚了!”
鐵證如山!
吳媚霜口供與信物! 夏清瑤掌心一翻,一枚留影玉簡懸浮而起,靈光閃爍!玉簡中投射出清晰的畫麵:被禁錮的吳媚霜在魂力壓迫下,麵容扭曲,斷斷續續卻清晰地供述:
“……是靖王府……密使……傳遞青陽布防……與雲嵐宗接頭……赤炎使者……許諾南境三郡……歸靖王……”同時,一枚從吳媚霜身上搜出的、刻有獨特雲紋和微小“弘”字印記的玉玨虛影呈現!
王家餘孽屍首與證詞! 兩名寒鋒衛抬著一具蓋著白布的屍首上殿(王珩屍體),夏清瑤冷聲道:“此乃青陽城外接應赤炎大軍的王家餘孽王珩屍首!其弟王濤屍首已毀。其生前留影證詞在此!”
又一枚玉簡亮起,王珩臨死前驚恐的麵容出現:“……是靖王府……管事……王貴……給我們……赤炎聯絡方式……和……破壞大陣節點的……圖紙……”
伏兵之權! 夏清瑤取出一枚雕刻著盤龍、散發著淡淡皇道威壓的金色令牌虛影:“此乃父皇欽賜‘如朕親臨’巡查金令!北疆軍務緊急,本宮持此令,有權在邊境遭受威脅時,就近調動部分駐軍及玄甲軍,以行非常之事!調兵文書在此,兵部存檔可查!何來私自調兵?!”她將一份蓋有兵部大印和玄甲軍虎符印記的調令文書虛影呈現。
致命一擊——通敵密信與信物! 夏清瑤的目光如同利劍,死死鎖定臉色慘白如紙、額頭冷汗涔涔的靖王夏弘。她緩緩從儲物戒中取出一個密封的玉盒,打開。裏麵赫然是數封以特殊密文書寫、但已被破譯的信箋!
信箋末尾,蓋著一個獨特的、燃燒的火焰徽記,與赤炎皇室的徽記一般無二!內容直指傳遞青陽軍情、商議割讓南境三郡、以及……和親實為麻痹大夏的緩兵之計!
一塊通體赤紅、溫潤剔透、中心天然蘊藏著一縷跳動的金色火焰紋路的玉佩!玉佩的樣式古樸,帶著濃烈的赤炎帝國皇室風格!
“這些密信,由本宮安插在靖王府的暗衛,冒死從其書房密室中取得!”夏清瑤的聲音如同重錘,砸在每個人心上,“至於這塊‘赤炎心火玉’……”她拿起玉佩,靈力注入。
嗡!
玉佩上的金色火焰紋路驟然亮起,散發出熾熱而精純的氣息,更有一道微弱的、與赤炎帝國地脈相連的獨特波動散發開來!
“此乃赤炎帝國皇室核心成員方能擁有的身份信物!非嫡係親王或受封太子者不可得!靖王叔!”夏清瑤猛地將玉佩舉起,對著麵無人色的靖王,厲聲喝問,“請問,此物為何會在你的密室之中?!你與赤炎帝國,究竟是何關係?!這割讓大夏南境三郡、以和親為幌子行緩兵之實的密約,又是不是你親手簽訂?!”
轟!
整個金鑾殿徹底炸開了鍋!如果說前幾樣證據還讓一些牆頭草心存疑慮,那這赤炎皇室核心信物和割地密約的出現,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鐵證如山,無可辯駁!
“通敵!靖王通敵賣國!”
“割讓南境三郡?!狼子野心!”
“原來和親是毒計!是緩兵之計!”
主戰派大臣和將領們群情激憤,怒發衝冠!看向靖王的目光充滿了刻骨的仇恨!之前被蒙蔽的中立大臣也紛紛倒戈,怒視靖王及其黨羽!
“不……假的!都是假的!是偽造!是夏清瑤這賤人陷害本王!”靖王夏弘徹底失態,狀若瘋魔,指著夏清瑤嘶吼,想要撲過去搶奪證據,卻被殿前金甲武士死死攔住。
“夠了!”一聲蘊含無上威嚴的怒喝如同驚雷炸響!龍椅上的夏胤終於拍案而起!他臉色鐵青,眼中燃燒著帝王的震怒與深深的失望!他死死盯著癱軟在地、醜態百出的靖王夏弘,又看向下方那手持鐵證、挺直脊梁的女兒,最後目光掃過那些麵如死灰、瑟瑟發抖的靖王黨羽。
“夏弘!”皇帝的聲音冰冷刺骨,帶著宣判的意味,“朕待你不薄,封你親王,賜你富貴!你竟敢勾結外敵,出賣祖宗基業,圖謀朕的南境!更欲獻朕的女兒,行此緩兵毒計!你……罪無可赦!”
“來人!”皇帝大手一揮,聲震殿宇,“將靖王夏弘,及其一幹黨羽,即刻拿下!打入天牢!著三司會審,嚴查其通敵賣國、結黨營私之罪!查抄靖王府!凡涉案者,無論身份,一律嚴懲不貸!”
“遵旨!”如狼似虎的金甲武士轟然應諾,瞬間將癱軟在地的靖王及其死黨拖死狗般拖了下去,求饒聲、哭嚎聲響成一片。
夏胤的目光轉向夏清瑤,眼中的震怒化為複雜,最終化為一絲讚許和如釋重負:“清瑤……你……辛苦了。此戰大捷,肅清朝堂奸佞,你……功在社稷!”
他又看向那份捷報,沉聲道:“傳旨!”
“青陽城守軍,浴血奮戰,保家衛國,功勳卓著!所有陣亡將士,追封厚恤,其家眷由朝廷奉養!”
“城主林皓,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陣斬強敵,修複古陣,居功至偉!敕封‘青陽侯’,世襲罔替!食邑三千戶!賞上品靈石百萬,皇室秘庫珍寶三件!”
“三公主夏清瑤,洞察先機,調度有方,肅清朝綱,功不可沒!賜監國公主金印,參讚軍機要務!總領對赤炎帝國備戰事宜!”
“自即日起,大夏仙朝,進入全麵備戰狀態!整軍經武,秣馬厲兵!凡有再提和親辱國者,視同通敵,立斬不赦!”
“陛下聖明!大夏萬年!”滿朝文武,無論是主戰派還是驚魂未定的中立派,此刻心悅誠服,山呼萬歲!陰霾掃盡,一股同仇敵愾、銳意進取的鐵血氣息,在金鑾殿上轟然升起!
夏清瑤深深一禮,清麗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連日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帶著疲憊卻無比明亮的笑容。和親的陰雲,終於被徹底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