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長安城。


    皇宮之中。


    李世民臉色鐵青,前幾日剛剛收到李靖傳回來的戰報,得知李奇的“戰場奇跡”,他很是為自己的兒子自豪了一把。


    甚至在太極殿上,公然讚賞李奇。


    說賢王是大唐軍神接班人,未來帝國的棟梁!


    可是,就在昨天!


    李世民看了李奇的日記,這才知道,這小子竟然帶著三百人去執行什麽“斬首”任務。


    這不是瞎胡鬧嗎?


    李奇瞎胡鬧那是因為年紀小,不懂戰場的可怕,更不知道三十萬突厥大軍是什麽概念。可是你李靖知道啊!


    你李靖久經沙場,南征北戰,什麽樣的情況沒見過?


    就這種任務,無論派給誰,那基本上都相當於是:沒指望這支斬首小隊能夠活著回來。


    這樣的事情,怎麽能給堂堂賢王去做?


    你李靖是何居心?


    好吧!


    雖然奇兒是回來了,而且任務完成得很漂亮,還把突利這老烏龜給綁回來了。


    但是,萬一有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


    萬一呢?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如果真的出現了萬一,豈不是說,自己這麽優秀的兒子,就沒了?


    李靖,好膽!


    所以這一刻,李世民很憤怒。


    但是這種憤怒又不能對人言,前方戰場的情況,戰報都還沒回來,你怎麽就提前知道了?


    不好解釋。


    所以咱老李隻能生悶氣。


    “陛下,長樂公主求見!”


    禦書房外,有太監通傳。


    李世民收起日記副本,藏好。然後起身,走出案桌,道:


    “讓麗質進來吧!”


    李麗質自從傷勢恢複後,很是乖巧了一陣子,也不鬧著出宮玩了。


    為的就是讓老李省點心。


    不過,在宮中待久了,她又覺得無聊了。


    “兒臣拜見父皇!”


    “起來吧!”


    李世民和煦的道,“今日來找朕,是不是又想著出宮玩去?”


    李麗質撇撇嘴:


    “才不是。”


    “宮外太危險了,兒臣自然知道分寸。對了父皇,二哥有消息沒?他什麽時候回來?”


    說起你二哥啊……


    是得下道旨意讓他回來,要不然指不定還出什麽幺蛾子。


    李世民笑著道:


    “你二哥挺好的,立個幾個大功。這一次西征突厥,恐怕功勞最大的就是你二哥了。”


    “真的?”


    李麗質眼睛裏麵閃爍著小星星。


    她驕傲的道:


    “我就知道,二哥是最厲害的。”


    李世民沒有作聲。


    不得不說,李奇崛起的速度太快。


    滿朝文武之中,除了幾位禦史,其他人對李奇的觀感都很好,甚至公開讚賞。


    比如程咬金,自不必多說。


    戶部、工部、禮部的尚書對李奇也是讚譽有加,恨不得把李奇安排到自己的衙門上班。


    兵部就不用說了,李靖西征突厥,點名要李奇隨行。


    這等影響力,有時候讓李世民也暗暗心驚。


    相比較之下,太子則就顯得沉默得多。


    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世民目前還不好說,隻能判斷的是,賢王應該對權利毫無眷戀之心。


    甚至有點討厭帝王這個位置。


    所以,李世民有時候根本就看不懂李奇。


    天底下,竟然還有人討厭做皇帝?


    真是咄咄怪事。


    李麗質見老李半晌不接話,隻好自己道:


    “父皇,兒臣想出宮一趟,去二哥府上,找武姐姐玩。”


    “嗯?”


    李世民眉毛一擠,“什麽武姐姐?”


    李麗質噘著嘴,道:


    “武姐姐是二哥的好朋友呀,一直就住在二哥附上。以我看,二哥遲早會把武姐姐取為妻,到時候就是賢王府的王妃了。”


    李世民心間一凜。


    奇兒還有這等秘密?


    在府中私自藏了一個嬌滴滴的小美人?


    他當即問道:


    “麗質,你見過那位武姐姐?”


    “嗯!”


    李麗質毫不設防,直接道:“上次去二哥府上小住,我便和武姐姐一起玩來著。武姐姐很聰明,人又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二哥總是不讓武姐姐出府。”


    李世民頷首。


    他了解自己這個兒子,如果真是喜歡的人,恐怕不會這麽對待。莫非這女人還有其他來頭?姓武?好像那個日記裏曾經提起過……


    李世民笑著道:


    “可是你二哥現在不在家,你去他府上,會不會不太好?”


    李麗質滿不以為意。


    她傲嬌的道:


    “那有什麽。二哥以前就說過,我隨時想去小住都可以,不用和他打招呼。”


    得,你二哥一句客氣話。


    你倒是真不見外。


    李世民想了想,這丫頭在宮裏待得煩了,不放出去溜溜恐怕每天都會來麻煩自己,到時候耳朵邊淨是嗡嗡嗡的聲音,也是個麻煩事。


    這樣想著,李世民便道:


    “也好!明日吧,明日朕派一隊金吾衛護送你過去。”


    李麗質聞言,大喜道:


    “真的?兒臣謝謝父皇!父皇最疼兒臣啦!”


    說罷,便歡天喜地的出了禦書房。


    李世民心中暗暗歎了口氣:真希望這幾個兒女永遠都長不大啊,兄妹幾個相處和睦,自己也能省心不少。


    目前來看,趨勢還是不錯的。


    翌日,李麗質便在一隊金吾衛的護送下,直接進了賢王府。


    客居賢王府上的人,除了武則天,還有王勃和孔穎達。


    兩人這些日子,正在為《長安日報》的創刊號埋頭苦幹。


    從選題,到撰寫,都親力親為。


    李奇曾經說過,希望回來就能看到已經成型的長安日報,內容審核無誤後,就去工部借一下印刷工具,直接海量開印。


    首先就要確保長安人手一份。


    這是賠本的買賣。


    至少在王勃和孔穎達看來,殿下做這件事情,完全是一心為公,不圖名不圖利。


    兩人自然不知道,李奇就是為了圖前。


    一旦等長安日報發行成規模了,裏麵大大小小的廣告塊,都是錢啊!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輿論的引導。


    有這份報紙喉舌握在自己手裏,什麽禦史,都是小兒科。


    自己在民間發起的輿論,就能讓一位當朝大員社死,甚至要被逼得引咎辭職。


    時間就這麽一晃而過。


    大約五天後,長安城外,終於迎來浩浩蕩蕩的三百玄甲軍。


    為首的號兵大聲喊道:


    “殿下西征斬首,羈押突厥可汗突利進長安!”


    “殿下西征斬首,羈押突厥可汗突利進長安!”


    聲音遠遠傳出去,很快就引起全部百姓的注意。


    突厥的可汗被抓了?


    殿下西征?


    哪位殿下?


    沒聽說過長安城哪位殿下帶兵西征啊,西征的不是軍神李靖嗎?


    雖然很多百姓很疑惑,但是還是很自覺的讓開一條道。


    李奇騎馬而入,一身明晃晃的盔甲,仿佛一位少年將軍,威風凜凜。


    人群中,很快就有眼尖的吃瓜人,立馬認出了李奇。


    “是賢王殿下!”


    “賢王殿下竟然帶兵西征?”


    “沒想到,咱們長安大善人也是一位揮斥方遒的將軍啊!”


    “賢王無所不能!”


    “抓回突厥可汗,當浮一大白!”


    “走走走,李記火鍋走起,今日某請客,咱們不醉不歸!”


    李奇聽著群眾們斷斷續續傳來的議論聲,真想大聲說一句:


    會說,你就多說兩句。


    進了長安城,很快,百官們也驚駭相傳。


    說是賢王殿下抓了突厥的可汗回京!


    這可是亙古未有的壯舉啊?


    西征隊伍才開拔多久,怎麽就把人家的可汗給抓了?


    莫非突厥的可汗親自上戰場一線,所以才被大將軍給逮住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開始人心惶惶。


    賢王殿下回來了,這下又要搞事情了。


    這位殿下就沒有消停過,每天不折騰一點事情出來,似乎就渾身不舒服。


    沒多久,便看見前方有太監領著幾位大內侍衛,匆匆趕來。


    “賢王殿下,陛下有旨,傳賢王殿下進宮麵聖。”


    李奇翻身下馬,看了那公公一眼:


    “我可不可以回去先洗個澡?”


    “啊這……”


    那位公公顯然沒有料到,李奇會這樣回話。


    他雖然知道,這位殿下從來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陛下召見你,你卻說要去洗澡,這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那公公隻好委屈的道:


    “陛下和朝中百官,此刻正在太極殿上等著殿下。”


    你去不去,你自己看著辦。


    反正奴婢是不敢催,也不敢問,你要去洗澡了,我就如實奏明陛下就是。


    李奇沉吟一小會兒,便道:


    “那走吧,別讓父皇等太久了。”


    那公公終於鬆了一口氣。


    李奇就這樣身著盔甲,進了宮,上了太極殿。


    殿內。


    群臣紛紛側目,就連太子李承乾也滿心羨慕的看著李奇:還是二弟好啊,下江南,出突厥,想幹啥就能幹啥,而且還都能幹出成績。


    嗯,還好二弟交代給我的石油勘探工作有些眉目。


    否則,我豈不是樣樣都被比下去了?


    李奇當朝而跪: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非常滿意的看著李奇,那眼神分明再說:眾卿家,都瞧瞧,啊,仔細瞧瞧,這就是朕的兒子。朕隻是派他去監軍而已,他卻親手把突利那隻老烏龜抓回來了。


    你們的兒子,能辦到這一點嗎?


    “起來吧!”


    李世民麵上仍然裝作古井無波,淡淡的道:


    “你進城就大喊大叫,怎麽,突利可汗被你請到長安做客了?”


    李奇會意。


    立馬就回話道:


    “回父皇。”


    “這事吧,說來就巧了。兒臣隨李軍神前往突厥采風,但是漫天隔壁草原,實在是無趣的很。於是兒臣就自己找了條路,去到了突厥王庭。”


    “你還別說,突利那隻……可汗還是非常好客的。”


    “聽說兒臣來自長安,死皮賴臉非要跟著來。說大唐帝國乃天下第一強國,長安富庶,冠絕天下,非得來看看。”


    “兒臣心想,我大唐廣納四海之客,來就來吧。”


    “但是兒臣又怕他迷路,隻好勉為其難,向李軍神告假,親自送突利來長安了。”


    額……


    殿下你在說什麽?


    突利好好的突厥可汗不做,要來長安做階下囚?


    雖然大家都知道,殿下是胡說八道。


    但是卻沒人指出來。


    誰看不出來,殿下正和陛下在唱一出雙簧呢!


    李世民很滿意的道:


    “如此甚好。既然突利可汗已經到長安了,就交給大理寺招待一下吧。也不能顯得咱大唐失了禮數。”


    嗯?


    招待外賓不應該是鴻臚寺的事情麽?


    怎麽分派給大理寺了?


    李世民沒有細問李奇是如何深入突厥腹地的,這種事情,到時候李靖的戰報裏自然會如實呈現,聽李奇這裏胡說八道,也不知道哪一些是真,哪一些是假。


    他頓了頓,又道:


    “奇兒,你既然回長安了,便不必再趕赴突厥戰場了。”


    “這一趟跟著李靖,也算是見識學習到不少東西了吧?就留在家裏,好好沉澱消化一下。”


    李奇本就不想再出去了。


    聽見這話,自然是配合得十分完美:


    “兒臣遵旨!”


    交割完突利,李奇終於回到府中。


    隻是剛剛踏進府門,便聽到一聲熟悉的“二哥”傳來。


    然後李奇就看見,李麗質和武則天兩人,攜手從西廂房的院子裏走了出來。


    這是什麽節奏?


    麗質怎麽會住在賢王府?


    什麽時候的事情?


    李奇愣了好一會,才不解的道:


    “麗質,你……”


    李麗質搶答道:


    “你不在家,我在宮裏悶得慌。所以就和父皇說,要出來找武姐姐玩啦。”


    李奇愕然:


    “所以,你告訴父皇,武姑娘在我府上的事情?”


    “對啊!”


    這又不是什麽大事,為什麽不能告訴父皇?


    李麗質天真的看著李奇。


    隻見李奇臉色變了變,然後問道:


    “父皇可有說什麽?”


    李麗質想了一下,老李那天似乎並沒有說過多的話,“父皇沒說什麽,就派了一隊金吾衛送我過來。”


    李奇心中稍微安定。


    看樣子,老李對武則天應該並不感興趣啊。


    也對,人都沒見過,哪來的興趣呢?


    不過這個名字還是盡量少出現在老李的麵前,免得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想來看看了。到時候看一眼,看出事情了,算誰的?


    想到這兒,李奇才道:


    “麗質啊,父皇公務繁忙。你沒事少去打擾他老人家。”


    “嗯哼~”


    李麗質不置可否。


    她奔過來,挽著李奇的手,道:


    “你從突厥回來,給我帶什麽禮物沒有?”


    李奇很遺憾的道:


    “本來是帶了個大禮,但是父皇把那份大禮送給大理寺了。”


    “大禮,大理寺?”


    李麗質不解:“二哥,為什麽大禮要送給大理寺?”


    李奇很正式的答道:


    “因為大理寺,就叫大理啊!”


    李麗質被李奇搞得有些頭暈,她撓了撓頭,道:


    “哎呀,我不管了。”


    “你既然回來了,今天咱們就去長安街逛逛吧?”


    跟著李奇出去,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不過,李奇今天並不想逛街。


    他搖搖頭,道:


    “我剛剛回長安,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這樣吧,等幾日,等二哥忙完這幾日,一定帶你去東西兩市,咱們放開玩、放開吃、放開買。”


    “一言為定!”


    李麗質伸出手指頭,李奇隻好勾了上去: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是老烏龜。”


    回到自己的後院後,李奇終於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


    他很快就把王勃和孔穎達兩人叫了過來。


    算下來,這得有大半個月時間了,這兩位才子總該折騰出一些東西了吧?


    孔穎達手上拿著一份文稿,恭敬的遞了上去:


    “殿下,這是屬下和子安一起商議的《長安日報》創刊號全文,請殿下過目。”


    李奇接過文稿,細細研讀。


    不得不說,王勃的才華真不是蓋的,用來寫社論真是有點浪費了。


    不過,為國做貢獻,也談不上什麽浪費不浪費的了。


    “論吏治的分權管理?”


    “長安宵禁的取消試行辦法?”


    “大唐外交邦國策略之一二?”


    李奇細細讀下去,返現孔穎達和李奇兩人,的確是下了苦功夫。


    就這份報紙,拿到朝堂上議論都完全不跌份。


    當然,要成為老百姓津津樂道,且樂於傳播的道具,就還差了點東西。


    讀完後,李奇才抬起頭。


    見孔穎達和王勃滿懷期待的看著自己,李奇讚許道:


    “非常不錯。”


    “二位的大才,放在這小小的長安報社實在是有些委屈了。我答應你們,等咱們長安報社支棱起來後,二位若想入朝為官,本王一定大力舉薦。”


    孔穎達和王勃連忙謙遜的道:


    “屬下能夠跟著殿下,做這麽一份前無古人的壯舉,已經心滿意足。”


    隻見李奇點點頭。


    然後轉折道:


    “不過嘛……”


    孔穎達和王勃一聽這個不過,立馬就精神一震。


    果然!


    還是有問題,殿下隻是匆匆看了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


    而他們兩個,來來回回琢磨了十幾遍,確認沒有任何問題後,才敢把這份《長安日報》遞到李奇的手上。


    還是嫩了些啊!


    李奇笑著道:


    “你們倆也不用緊張,這份報紙的內容很好,專業過硬。”


    “我隻是提一個小小小小的建議。”


    “你們得知道,咱們這報紙,不是上朝給父皇、給文武百官看的。而是給長安城百萬百姓看的,他們能看得懂吏治,看得懂邦交?”


    “顯然是不能的。”


    “所以,咱們這份報紙,想要讓百姓們都熱衷於看和討論,就必須得加點東西。”


    這番話說出來,孔穎達和王勃兩人都是猛然一驚。


    對啊!


    自己怎麽就沒想過受眾是誰呢?


    老百姓們就算要看,也八成是不太懂這些內容的。


    那怎麽辦?


    豈不是白忙一場?


    隻聽李奇繼續道:


    “我打個比方啊!”


    “比如,你們寫寫平康坊的花魁們,一些風流韻事。”


    “又或者是東西兩市有什麽八卦,甚至可以抹去姓名,寫寫當朝大員偷看隔壁鄰居洗澡的故事,這些事情,老百姓們肯定愛看。”


    孔穎達:……


    王勃:殿下你看看我滿臉的黑線……


    我們好歹也是才子啊!


    能寫這種市井小文?


    不可能的!


    不過,兩人對視一眼後,立馬就領悟了李奇的精神:這是要通過這些市井小文,激發百姓們的閱讀欲望,然後讓長安日報火爆長安。


    等一下!


    還有一個致命問題,這年頭,並不是人人都識字的啊。


    很多百姓家裏,可能都是目不識丁,一個識字的都沒有。


    尤其是大人。


    小孩倒還好說,現在私塾裏開蒙,多少也能讀一些字了。


    孔穎達咂摸著李奇的話,道: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


    “恐怕我們不僅得寫一些市井小文,還得寫的百姓們看得懂、樂意看,行文不能引經據典或太過高深。”


    李奇眼神一亮。


    這位衝遠兄弟的悟性很高嘛!


    一點就透,還能舉一反三,把報社交到孔穎達手中,果真沒有選錯人。


    他拍了拍孔穎達的肩膀:


    “衝遠啊,你悟性不錯。”


    “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曲線救國,也是一種救國的方式。為了打響咱們長安日報的名氣,為了更好的成為朝廷與民間的溝通橋梁,咱們就必須放下身段,不能全是陽春白雪。隻有這樣,百姓愛看了,朝廷重視了,這份長安日報,才算是站穩腳跟。”


    殿下的話,果然發人深省啊!


    李奇走後,孔穎達和王勃對視一眼,兩人都是同一個感覺。


    這位殿下年紀輕輕,卻旁征博引。


    無論是討論時政、還是議論民情,李奇總能角度清奇卻又切中要害。


    這讓兩人有一種“我要向殿下深度學習”的錯覺。


    “子安,咱們殿下,可真不是尋常人啊!”


    王勃點點頭:“衝遠,你這話可算是說對了。”


    “廢話不多說,咱們趕緊開搞吧!”


    “按照預計的發行時間,咱們這已經拖了後腿了。”


    孔穎達老成持重:


    “無妨,創刊號第一期嘛,總要多磨一磨,等到以後熟練了,就好很多了。”


    兩人按照李奇的“點化指引”,開始在政論、時論之外,增添很多市井小文。


    這些小文,當然都是現編的。


    至於有沒有雷同,那純屬巧合,當不得真。


    兩日之後,李奇帶著《長安日報》的第一期,登上了工部衙門的大門。


    工部尚書段綸得知李奇造訪,親自相迎。


    “哎喲,賢王殿下親臨,稀客,稀客啊!”


    李奇直奔主題:


    “段大人,我想借你們工部的活字印刷機器用一下。”


    “當然,如果印刷工人也能一起借我用用,那就再好不過了。”


    段綸:咱們這位殿下搞事情的節奏根本就停不下來啊!這才回長安幾天?三天有沒有?又要整什麽大動作了?


    他嘴上熱情的道:


    “沒問題,殿下想要用什麽,盡管吩咐就是。”


    李奇遞出手上的手稿,一字一頓道:


    “我要發行大唐第一份、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份報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