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雖然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也是李奇。


    但是李奇畢竟是賢王殿下。


    他的安危,不僅關係到他自己,也關係到李靖和侯君集、尉遲恭三人。


    可以說,他們四個,現在就是命運共同體。


    不過,如果李奇有足夠的理由,李靖也不是不能大膽一試。


    戰機萬變,用軍之道,首要在奇!


    而殿下的名字,也是一個奇,這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意?


    李靖問李奇,憑什麽?


    也是想知道,如果李奇真要領一支小部隊,深入突厥腹地,究竟打算怎麽幹。


    隻見李奇琢磨了一陣,然後才道:


    “李軍神,要說行軍打仗,我可能真沒什麽經驗。”


    “你要問我憑什麽完成這個任務,我大概隻能回答,憑感覺。”


    “突利那個老小子,派人前往長安,重傷了麗質,這個仇,你說,要不要報?”


    李靖:……


    殿下,咱不帶這樣走偏話題的啊。


    本將明明是問你準備怎麽斬首?


    你跟我這兒談什麽報仇?


    征討突厥,平定天下,乃是大唐帝國的國略,怎麽能是兒女情長的報仇呢?


    這可不能混為一談。


    見李靖沒有回答自己,李奇又轉頭問尉遲恭和侯君集:


    “兩位將軍,你們說,這個仇該不該報?”


    “該……”


    尉遲恭小聲的道。


    這種選擇題還用考慮嗎?


    要是說不該,就得罪了整個皇室,那還玩個屁。


    誰都知道,長樂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是陛下和皇後最寵愛的小女兒,太子和賢王對公主也是愛護有加。


    這種場麵下,我尉遲頭再鐵,也不敢說不該啊!


    李奇攤攤手,道:


    “你看,尉遲將軍就是性情中人。”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真性情!”


    “李軍神,你就說吧,這個任務難道你還有第二人選?”


    李靖搖搖頭,然後道:


    “殿下,其實我們有第二套作戰方案。”


    既然第一套方案李奇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想法,那就隻能作罷。否則,真的把李奇丟進突厥人的包圍圈,他李靖這條命恐怕先就保不住了。


    豈料,李奇卻沒有興趣聽第二套方案。


    他直接打斷李靖道:


    “李軍神,我就按第一套作戰方案來。至於你們,你自己是三軍統帥,你決定就好。”


    啊這……


    李靖有些尷尬的道:


    “殿下,和突厥先鋒作戰結束後,那三千將士已經歸隊,指揮權不再在殿下手中。殿下仍舊為征討大軍的監軍。”


    “什麽?”


    李奇聞言,死死的看著李靖:“我說李軍神,你這就太不夠意思了吧?這三千玄甲軍,不應該是調撥給我,直到突厥平定嗎?”


    李靖苦笑著搖搖頭:


    “並沒有。”


    李奇:“這個可以有。”


    李靖往深處想了想,道:


    “就算可以有,三千人潛伏進突厥腹地,動靜太大,很容易暴露。倘若殿下真的要潛進突厥,本將也隻能調撥三百人給殿下。”


    聽見這話,尉遲恭當即就不同意了。


    大將軍你在玩呢。


    三千人都是個死,但是好歹也有人保護殿下逃出來。


    三百人夠幹什麽?


    直接去送菜嗎?


    他立即道:


    “大將軍,萬萬不可。”


    “三百將士進入突厥腹地,就算到了突厥王庭,也絕對沒有什麽作為,隻有取死一道。這擺明就是送死的行動,萬萬不行的啊!”


    尉遲恭就差說出“這擺明就是要讓殿下去送死”的話來。


    還是硬生生給省略了。


    這話說出來,誅心。


    對李靖來說,就很不好交代了。


    侯君集在旁邊,也很心急。


    怎麽這事越討論越偏了呢?


    剛開始還是議論議論,現在直接變成討論三千人還是三百人,好像已經決定要孤軍深入了?


    誰決定的?什麽時候決定的?


    我老侯一直都在啊,怎麽感覺錯過了一個億?


    侯君集也苦口婆心道:


    “殿下,此計劃太過冒險。不說能不能建功,即便建功了,那麽這支孤軍也絕對是要犧牲在突厥王庭的,絕無生還的可能。”


    “還請殿下三思!”


    “還請大將軍三思!”


    李靖其實早就三思過了。


    不過李奇倒的確沒有仔細考慮,現在想想,突厥人幾十萬大軍,就在庭州和沙陀一帶活動,自己跑到人家後麵,攻打人家的王庭……


    聽上去刺激歸刺激,但的確是危險。


    即便是帶著那把輕型狙擊槍,也照樣是危險。


    執失思力隻需要往回調撥幾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自己給淹死。


    但是,如果自己人帶得多了,動靜太大。


    又的確不是潛伏作戰的風格。


    一時間,李奇倒有些左右為難了。


    李靖等了好一會,才開口問道:


    “怎麽樣,殿下,還想斬首嗎?”


    李奇盯著李靖看了一眼。


    激將法?


    可惜哥們對這些早就不受刺激了,他淡然道:


    “李軍神,三百人也可。不過,我有一個條件,這三百人,必須是我親自挑選。”


    嗡……


    瘋了瘋了。


    大將軍和殿下都瘋了。


    竟然真的要以三百人深入突厥腹地,去斬首突厥首領突利!


    這怎麽可能?


    尉遲恭已經顧不得以下犯上了,他抱拳道:


    “大將軍若執意執行第一作戰計劃,末將請願,和殿下一起隨行!”


    反正早死也是個死,晚死也是個死。


    倒不如和殿下一起死,這樣自己的後代說不定還能獲得一點恩賜。


    李靖毫不留情的拒絕道:


    “尉遲將軍,你另有重要作戰任務。”


    “斬首計劃,你就別跟著摻和了。”


    這話直接把路給堵死了,搞得在一旁正準備請願的侯君集尬在當場,不知道該不該附議一下。


    尉遲恭大急道:


    “大將軍,你可想過,這個斬首計劃的後果?”


    他故意把後果兩個字說得重一些,就是希望提醒李靖,後果不太妙啊!


    殿下若是出了意外,咱們全部完蛋。


    還平個毛線的突厥?


    大家拚死拚活,不就為了掙一份軍功,圖個世代富貴嗎?


    你這把命都給拚沒了,而且是這樣毫無價值的沒了,大大的不劃算啊。


    李靖卻似乎並沒有聽懂似的,他的注意力一直在李奇身上。


    良久才道:


    “好!”


    “殿下可在三軍之中,自由選擇三百人,無論選到誰,本將都放人給殿下!”


    完犢子了。


    李靖的一錘定音,讓尉遲恭和侯君集有些犯難。


    從中軍大帳出來後,尉遲恭和侯君集兩人便愁眉不散。


    “尉遲,要不咱們給陛下上一道奏折吧。”


    “這件事,咱們阻止不了大將軍,隻能是讓陛下下旨,才有可能阻止。”


    侯君集憂心忡忡。


    尉遲恭歎了口氣,道:


    “從這兒到長安宮裏,最快最快,也得三天時間,來回就是六天。等陛下的旨意下來,隻怕殿下已經快到突厥王庭了。”


    侯君集:“那該怎麽辦?”


    尉遲恭想了想,突然做了一個劈脖子的動作。


    侯君集嚇了一跳,驚道:


    “你要殺了大將軍?”


    啥玩意?


    尉遲恭白了侯君集一眼,罵道:


    “你這什麽理解能力?”


    隻聽侯君集更加驚恐的看著尉遲恭:“不是大將軍,難道你……你要……”


    尉遲恭點點頭,眯著眼,道:


    “不錯,就是殿下。”


    “為今之計,我們隻有打暈殿下,然後五花大綁,把殿下綁在大將軍的營帳裏,才能確保殿下的安全。”


    原來是打暈。


    虛驚一場。


    侯君集皺著眉頭道:


    “可是,襲擊殿下,是以下犯上的重罪,甚至可以被貫以謀反的罪名。尉遲,你真的覺得,這是一個好法子?”


    尉遲恭搖搖頭。


    然後沒好氣的道:


    “這當然不是好辦法。但是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麽其他辦法不成?”


    兩人全然沒有考慮過,就憑他們兩個,別說打暈李奇了。


    就是打,都打不到。


    開玩笑,堂堂劍道高手,能讓你們倆給打暈了,那號稱天下莫能禦的青蓮劍法,不要麵子了?


    尉遲恭和侯君集在商討餿主意的時候,


    李奇已經召集隱刃小隊,和主要骨幹,商量前往突厥王庭斬首的計劃。


    而另一邊,長安。


    等了三日的戰報,終於在某個清晨,被一聲高亢的“大捷!征討突厥之戰,首戰大捷!”的傳報聲,抵達了皇宮。


    文武百官,今日上朝格外的早。


    人人都知道,首戰大捷,這是一件滔天的大事。


    朝堂之上,肯定是要議一議的。


    李世民在接到戰報後,足足看了七遍,逐字逐句的讀。


    讀完之後,依舊有點懵。


    原本看李奇的日記時,還算是打了個底,知道是怎麽回事。


    隻是覺得李奇寫得過於玄乎而已。


    但是,李靖的戰報,寫得更他媽的玄乎。


    這幾個人在突厥幹什麽?


    比吹牛大賽嗎?


    什麽就殿下單獨率三千將士,圍攻一萬突厥先鋒,未損一兵一卒,將一萬突厥先鋒盡數屠滅!


    李靖啊李靖,你是戰場老將,也是大唐的兵部尚書。


    為人向來穩重,怎麽也會寫出這樣荒誕不羈的戰報?


    你當是寫評書呢?


    李世民很生氣,這樣拍馬屁也太離譜了。


    隻是再一想:李靖似乎並不是一個善於拍馬屁的人啊!


    當年自己起事,李靖都是保持中立的一個態度,既不偏向太子,也不向自己靠攏。這樣的一個人,可以說,是本朝除了魏征以外,最鐵正的大員了。


    他會拍賢王殿下的馬屁?


    那還不如直接拍咱老李的馬屁呢!


    李世民一時間有些想不太透,他帶著那封戰報,直接上朝。


    既然自己判斷不準,不如就讓大家來評判評判。


    奇兒也說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太極殿。


    文武百官已經就位,大家臉上都洋溢著一層淡淡的喜色,誰都知道,征討突厥首戰告捷,這是大事,這是好事,這是大好事。


    今兒這個朝會,一定是其樂融融。


    君臣一家親的局麵。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了一眼群臣,道:


    “眾位愛卿,想必大家一大早也聽到了,西邊傳來捷報。”


    “李將軍統帥三軍,已經抵達玉門關,並且和突厥人正麵交鋒了,首戰告捷,而且是大捷!”


    眾臣一齊作揖恭賀:


    “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李世民擺擺手。


    臉上並沒有多高興的笑容,反而道:


    “雖然是大捷,但是,李靖傳回來的捷報,朕卻有些看不太明白。眾愛卿也一起看看,這該不會是突厥人估計使詐,傳回來的假捷報吧?”


    這話一出,群臣皆驚。


    什麽情況?


    真假戰報難道還區分不出來嗎?


    李軍神的筆跡、印章、以及暗號,這些東西,都是突厥人模仿不來的啊。


    再說,突厥人除非把三十萬大唐軍隊全部給吃掉了。


    才有可能搞什麽假捷報。


    要不然,搞這種東西也沒有任何意義啊。


    太監從李世民手中拿過戰報,先是給了程咬金等武將傳閱。


    程咬金:嗯?咦?臥槽!嘶……


    這不太可能吧?


    秦叔寶:我皺眉、我再皺眉、我緊皺眉……


    這不太可能吧?


    李孝恭:這……這……這……


    這不太可能吧?


    等到太監把戰報傳閱給文臣時,那群文臣看著武將們臉上精彩紛呈的表情,紛紛猜測:李將軍到底在裏麵寫了什麽?


    這麽難理解的嗎?


    怎麽看上去,這群武將似乎沒看懂的樣子?


    唉。


    還是得多讀書啊。


    不過,很快這一幕在文臣裏麵也開始上演了。


    房玄齡:嗯!有勇有謀!等一下!不太對……


    這怎麽可能呢?


    杜如晦:我倒要看看,你們為什麽都見了鬼一樣。等一下!這是怎麽回事,比見鬼了還要令人不敢相信……


    這怎麽可能呢?


    緊接著,高士廉、魏征等人全都一副見了鬼的表情。


    難道這封戰報真的是假的?


    等到戰報重新回到李世民麵前的案桌時,李世民才道:


    “眾愛卿也都看了一遍這封戰報,誰來說說,李靖這是老糊塗了,還是朕眼花了?!”


    沒人敢說話。


    還是魏征先開了口,他思慮片刻,便很肯定的道:


    “回陛下,這封戰報有兵部尚書大人的簽章,更有侯將軍與尉遲將軍的親筆簽名,不僅如此,戰報的末尾,也有我朝的戰報暗記。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封真的戰報。”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這些。


    若是這些東西都沒有,他都不用問,立馬就會歸結為假傳戰報。


    他淡淡的問道:


    “既然是真的,何以會寫出這樣的戰況?”


    “知節、書寶,你二位也是久經沙場之輩,跟著朕南征北戰,可有聽說過這等戰績。”


    程咬金猛的搖頭。


    “別說聽說過,就是想,也不敢這樣想。”


    秦瓊也附議道:


    “此事的確多有蹊蹺。但是,尚書大人向來穩重,在朝中從無虛言。他既然能夠親筆寫下這些,微臣認為,此事可當真!”


    嗯?


    眾人齊刷刷的轉頭看向秦瓊。


    這種無稽之談,怎麽可能當真呢?


    文官列陣的高士廉當即反問道:


    “秦將軍,請問,以三千敵一萬,怎麽做到己方無一傷亡,而盡滅敵軍呢?”


    秦瓊想了想,終於苦澀的搖搖頭:


    “我辦不到。”


    “別說無一傷亡,若是時機不對,即便拚盡三千人,我也未必敢說,能保證消滅一萬敵軍。”


    這是實話。


    事實上,程咬金也是這麽想的。


    以三千人對一萬人,能打贏的,即便拚光了家底,那也算是戰場上的一方人物。


    至於三千人一個沒受傷,害,隻能說,膽子限製了我的想象力。


    高士廉上奏道:


    “啟稟陛下,秦將軍也說,即便是他率三千將士,拚光性命,也未必能克敵一萬。”


    “而賢王殿下從未經曆沙場,又如何能辦到?”


    “臣有理由懷疑,這是兵部尚書李靖,故意在拍賢王的馬屁!”


    說的對!


    不少大臣不自覺的點點頭,高士廉把大家想說而不敢說的話,都說了出來。


    除了這個解釋,沒有其他解釋了啊!


    其他任何解釋,都站不住腳。


    李世民隻問了一句:


    “你的意思是說,李靖看上去很像一個拍馬屁的人?”


    “就算他要拍馬屁,拍賢王的馬屁又有何用?朕還在呢!”


    這話說得可就嚴重了。


    再說下去,就要變成賢王勾結兵部尚書以及朝中大將,控製大唐三十萬大軍,意圖謀反!


    風向很不對啊!


    如果細想下去,讓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自然不會往這一方麵想,第一李奇根本就不是那樣的人,第二李靖也根本不是那樣的人。


    第三,即便這兩人要勾結,又怎麽會以這種明目張膽的方式暴露自己?


    這個時候,站在百官最前麵一直沒有說話的太子李承乾,卻突然開口:


    “父皇,兒臣有本!”


    “講!”


    “兒臣認為,此事既然是二弟出手,那麽極有可能就是真的。”


    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淡淡的問:


    “為什麽?”


    李承乾想了想,直言道:


    “不為什麽,因為二弟就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放眼大唐天下,能與二弟爭輝者,能與二弟比肩者,都罕見。”


    這個評價來自當朝太子,這事就有點意思了。


    這說明本朝的皇子之間,是真的親如手足,並沒有彼此勾心鬥角。


    否則,這個時候,李承乾隻要稍微提一句,賢王是不是有什麽想法,就能把李奇推到風口浪尖。


    李世民沉思許久,半晌終於道:


    “既然戰報沒有疑意,傳朕旨意,平西之戰首戰大捷,長安取消宵禁一天,以示慶賀!”


    “臣等,遵旨!”


    散朝後,李世民特意留下了李孝恭。


    這位自己的堂兄,也曾是戰場上的一方巨擘,因為身體原因,這次沒有參與平定突厥的征討。


    不過,這並不妨礙李孝恭卓絕的軍事素養。


    見李世民單獨留下自己,


    李孝恭自然心知肚明:


    “陛下,可是想問,賢王殿下究竟是如何辦到這一點的?”


    “不錯。”


    李世民點點頭:“朕拿到戰報後,親自推演,無論如何,都做不到三千將士無損傷這個程度。”


    “你也是戰場老手,如果是你,假設用盡一切手段,能否達成如此戰績?”


    李孝恭如實答道:


    “不能。”


    事實上,剛剛看完戰報後,李孝恭便在腦海中極力推演。


    最後無力的發現:


    不管用什麽計謀,三千將士總不能不出站吧?


    難道一萬突厥大軍就這麽直愣愣的傻站著讓你射箭,每人隻要四支箭,萬箭穿心,一萬人哢嚓全掛?


    這不可能嘛!


    李世民幽幽的歎了口氣。


    看來,事情的真相,隻能等李靖和李奇回到長安再說了。


    ……


    如此過了兩日,李奇終於選出了三百勇士。


    這三百勇士,連同李奇的親兵,李奇自己,合計三百三十三人,就是這支敢死隊的全部人員了。


    李靖沒有給李奇時間。


    他對李奇唯一的要求便是,無論是否斬首成功,請活著回來。


    軍中的掌心雷,優先配給這三百將士。


    每人至少攜帶五枚。


    即便這樣,仍舊要省著用,因為誰也不知道前路會遇到什麽情況。


    三軍演練場。


    李奇站在高台上,做最後一次訓話:


    “勇士們!”


    “今日,咱們便要出發,前往突厥王庭,直搗他娘的黃龍。本王問一句,你們,怕不怕?”


    眾將士扯著嗓子喊:


    “不怕!”


    李奇又道:


    “這一次,我們隻有三百人,要躥到突厥人三十萬大軍的背後,隨時都可能會死。你們,怕不怕?”


    眾將士更是熱血翻滾:


    “不怕!”


    賢王殿下親自領隊,就算是死,又有何懼?


    李奇很滿意的點點頭。


    然後繼續道:


    “好!”


    “人生自古誰無死,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怕個球!男人,就該幹點男人該幹的事情,和一群突厥兵殺來殺去太費勁,咱們直接要了突厥的王!”


    “殺王!殺王!”


    眾將士齊聲跟著喝道。


    聶隱娘和薛仁貴站在李奇左右,兩人心思各異。


    聶隱娘想的是:


    殿下怎麽說話如此粗魯?


    薛仁貴則是激動莫名。


    居然能跟著殿下去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這事足以載入史冊!


    足以讓這三百大唐勇士青史留名!


    李奇命人奉酒。


    他親自一碗一碗端到每一個士兵手上,這讓三百勇士心中更是生出“要為殿下效死”的豪邁之情。


    李奇端起大碗,昂然道:


    “此去!凱旋!”


    “凱旋!凱旋!凱旋!”


    眾將士一齊高喝。


    喝完出征酒,三百三十三人,直接出發,隱沒在茫茫的草原上。


    中軍大帳。


    李靖盯著麵前的沙盤,怔怔出神。


    派一支奇兵,深入敵人後方,直搗突厥王庭,若能建功,必有奇效。


    這肯定會牽製住執失思力的兵力部署。


    這是其一。


    其二,如果突厥王庭有變,那麽對整個突厥大軍的士氣打擊,將是不可想象的。


    到時候,自己的左右兩路大軍,勢如破竹。輕取突厥,不在話下。


    整個計劃之中,最大的變數就在於這支奇兵。


    他們該怎麽生還?


    這也是一直令李靖頭疼了問題。


    侯君集和尉遲恭聯袂而至,兩人最終放棄了打暈李奇的想法,這個法子實在是糟糕。


    所以,他們倆想找李靖商量商量。


    “大將軍!”


    “你們來啦?”


    李靖沒有回頭,招招手,道:“來,過來看看,執失思力的大軍,分為五個陣營,主力部隊集中在沙陀這。”


    “如果殿下攻打王庭,你們說,執失思力會派遣那支部隊回援?”


    尉遲恭沒心思分析哪支部隊。


    不管哪支部隊,都會像包餃子一樣,把賢王給包圓了。


    隻聽尉遲恭道:


    “大將軍,咱們的後手是什麽?”


    敢讓賢王殿下領三千人就開拔進突厥腹地,尉遲恭和侯君集都相信,一定是李靖還有後手。


    李靖終於抬起頭。


    後手?


    什麽後手?


    他淡然道:


    “你們可知道,孤軍深入,為什麽叫孤軍?”


    “孤,就是沒有後手的意思。”


    “如果一定要問後手,你們倆率左右兩路大軍,對突厥人發起猛烈進攻,就是後手。”


    尉遲恭微微一想,仿佛明白過來。


    隻要牽製住突厥大軍,相對來說,李奇那邊就會安全許多。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


    “大將軍,你確定,三百人能拿下突厥王庭?”


    “既然是王庭所在,想必守衛力量不會太差吧?不說數萬大軍,幾千軍總是有的。殿下即便抵達王庭麵前,又如何攻進去?”


    侯君集也看著李靖。


    隻見李靖很淡定的道:


    “這個問題,應該是殿下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從此刻開始,我們忘記這支孤軍。”


    “全力備戰!”


    “三日之後,我大唐的先鋒部隊,要將唐旗插在執失思力麵前,有沒有問題?”


    李靖突然嚴肅而正式的說話,讓侯君集和尉遲恭兩人都是心間一悚。


    他們雙雙高喝:


    “沒有問題!”


    “下去吧,做一下戰前動員。大軍今日往前開拔三十裏,我們的動靜越大,殿下的危險就越小。”


    為今之計,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


    李奇領著三百三十二人,匍匐前進。


    他們沒有騎馬,全靠步行。


    急行軍突襲到王庭,就算日夜兼程,也需要數日的時間。


    薛仁貴跟在李奇身邊。


    “殿下,屬下生平沒有幾個佩服的人。但是殿下絕對算一個!”


    “別謙虛,你的本事不比我小。”


    李奇笑著道。


    真要論行軍打仗,薛仁貴甩她李奇一條街。


    人家可是貨真價實妥妥的一代名將。


    薛仁貴卻搖搖頭:


    “不,殿下,你知道嗎,像這種長途奔襲斬首的行動,一般來說,都是有去無回。”


    “屬下還從未聽說過,自古而今有哪位王爺居然親自帶隊。”


    “這不僅需要膽量,更需要魄力。”


    “而殿下就是那個兼具膽量和魄力的人!”


    李奇斜著頭看了薛仁貴一眼:


    “老薛,我怎麽沒發現,你拍起馬屁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這也是你們隊長教的?”


    薛仁貴笑著訕訕的看了一眼後頭的聶隱娘,然後小聲道:


    “那不能。”


    “隊長這人啥都好,但是不會溜須拍馬。咦……不對,我剛剛所言,都是發自肺腑,並沒有阿諛奉承。”


    李奇笑了笑。


    他突然想到剛剛薛仁貴說的有去無回,不由得道:


    “老薛,既然你知道這種事情常常都是有去無回,怎麽看上去還挺高興的?”


    送死送的這麽happy,你也算毒一份了。


    薛仁貴卻振振有詞:


    “若是跟著別人,那指定是有去無回。但是,跟著殿下,我總覺得,我們必定能功成身退。”


    你這是哪來的自信啊?孩子。


    我自己現在心中都沒譜。


    李奇其實心裏對死亡有著天然的恐懼,但是在聽到這個作戰計劃時,卻又生出豪情萬丈。


    他不是作戰指揮隊那塊料。


    但是要論放冷槍,搞搞小動作,李奇卻很擅長。


    李奇拍了拍薛仁貴的肩膀:


    “放心吧!”


    “你們既然舍生忘死的跟著我,我怎麽也要把你們安全帶回大唐!”


    三百三十三人,分成了三支小隊伍。


    李奇、薛仁貴、聶隱娘各領一支。


    這樣撒進草原中,就更加微不可察了。


    偌大的突厥,經過東突厥和西突厥的合並,地盤非常大,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廣人稀。


    如果不主動接近城池,也很少會有和突厥兵碰麵的機會。


    就這樣,一直走。


    中午休息了一刻鍾時間,喝水吃點東西後,隊伍繼續上路,一直走到近傍晚時分,最前麵的聶隱娘才握拳停下。


    示意所有人保持靜默。


    三個小分隊呈畸角之勢,一支停下來了,另外兩支也很快就停了下來。


    很快,就有人跑來傳話:


    “回殿下,前方發現一支突厥小隊,人數不清。”


    李奇壓壓手,很快就躥了前去。


    他蹲在聶隱娘身邊,低聲問道:


    “隱娘,什麽情況?”


    聶隱娘低著頭,小聲的道:“殿下,剛剛發覺前方有動靜,是一小股突厥騎兵。”


    “屬下初步判斷,應該是傳遞消息的突厥兵。”


    “許是突厥王庭有了什麽旨意,要傳到沙陀大軍那邊。”


    李奇眯著眼。


    突厥王庭旨意?


    他想了想,問道:


    “隱娘,你覺得能不能搞一下?”


    搞……


    聶隱娘有些猶豫的看著李奇:“殿下的意思是,把這支傳信的騎兵截殺在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