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的心情好極了。


    連帶著,老李和長孫皇後的情緒也很棒。眾人臉上全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感覺、這場麵,跟過年似的。


    李世民招了招手,喊過李奇:


    “奇兒,你醫好了麗質,算是大功一件。說吧,想要什麽賞賜,隻要不太過分,朕都可以允你!”


    李奇笑著問:


    “父皇,當真不能給兒臣一支三千將士的軍隊?”


    聽見這話,長孫皇後和李承乾都轉過頭,投來好奇的目光。


    要三千將士作甚?


    李世民瞥了一眼李奇,再一次無情的拒絕:


    “這件事不用再議了。”


    長孫皇後湊了過來,疑惑問道:


    “奇兒,你要三千將士做什麽?”


    李奇義正嚴辭:


    “自然是給麗質報仇!狗日的突厥人,我們還沒去打他們,他們居然敢來長安逞凶!士可殺不可辱,這個仇,非報不可!”


    李麗質感動的看著李奇。


    還是二哥對我好啊!


    知道我受傷了,立馬從江南趕回來,第一時間為我治傷。


    所有太醫都覺得,我這傷無法痊愈。


    可是二哥卻偏不信,硬是讓我複原如初。


    現在,又要為我報仇。


    隻是突厥人太狡猾了,二哥還是別去的好。


    想到這兒,李麗質道:


    “二哥,算了。突厥太遠了,這個仇以後再報。”


    長孫皇後警惕的看著李世民:


    “二郎,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瞪了李奇一眼。


    你小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下好了,還沒出發,就要紙包不住火了。


    他有些訕訕道:


    “前幾日在朝堂上,兵部尚書李靖提出,此時正是出兵突厥的好時候。朕仔細想過,此言不虛,所以便同意了。”


    “那關奇兒什麽事?”


    長孫皇後明顯不好糊弄。


    李世民想了想,無奈的道:


    “朕委派奇兒為監軍,隨征討突厥的大軍一同出發,前往草原。”


    長孫皇後大驚:“什麽?!”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以為你兒子是你?


    奇兒自小體弱多病,才被寄養在山野之間,這件事你不是不知道。


    現在,你居然把他送到戰場上去?


    你這是巴不得他去死嗎?


    長孫皇後無法理解。


    她堅決道:


    “這件事,我不同意!”


    李奇和李世民對視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說,你老婆,你自己搞定。


    反正哥們必須上戰場。


    不給狗日的突厥人一點顏色瞧瞧,還真當我大唐是紙老虎呢!


    李承乾此時也走近了近,對李奇道:


    “二弟,你當真要去征討突厥?”


    李奇隻好解釋了一嘴:


    “那是李靖將軍的事情,我隻是個監軍,跟著去學習的,順便看個熱鬧。”


    長孫皇後瞪了一眼。


    然後訓斥道:


    “監軍也不行,戰場之上,凶險萬分。你從未經曆過戰場殺伐,萬一一個不小心,可就……可就回不來了!”


    “這件事,反正我不同意。”


    李奇歎了口氣,然後勸說道:


    “母後啊,其實事情沒那麽嚴重。兒臣是跟著李靖將軍的大營,基本上是看不到突厥人的。就算想要打仗,那也沒有機會呀!”


    “再說了,這事父皇已經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親口允諾的,如果這個時候撤回旨意,豈不是讓父皇很沒麵子?”


    “君無戲言,就要變成君在說笑。”


    李世民冷冷的道:


    “別胡說八道!”


    長孫皇後卻不接這個茬,而是問道:


    “陛下當真在滿朝文武麵前,命奇兒監軍?”


    李世民聽見陛下兩個字,就知道長孫皇後是真的生氣了。


    但是,這種事也抵賴不了啊。


    他隻好道:


    “是的。李靖帶兵征討突厥的唯一請求,便是要奇兒隨軍通行。他親口說的,若有奇兒相助,兩個月內,突厥大事可定!”


    長孫皇後皺著眉頭:


    “這個李靖,莫非和奇兒有什麽過節?竟然要這樣來害奇兒?”


    害。


    這怎麽能是害呢?人家李軍神很欣賞你兒子的好嗎?認為你兒子我是個福將。


    這可是至高無上的玄學榮譽。


    也可以說,哥們就是氣運之子!


    李世民摟了摟長孫皇後,然後低聲道:


    “觀音婢,這事無需太過操心。奇兒本身武功非凡,等閑大內侍衛,都近不了身。”


    “他跟著李靖出去見見世麵,也挺好的。”


    總算是李麗質複原的喜事,衝散了李奇要出征這朵陰雲,長孫皇後很快也就釋然了。


    有李靖照顧,料來是出不了什麽岔子的。


    等眾人散去,李奇拉著李承乾這位太子大哥,感歎道:


    “大哥,你上過戰場沒?”


    “沒。”


    李承乾很實誠。


    事實上,他們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撿現成的,稍微長大點的時候,大唐已經平定了中原戰亂。


    李奇歎了口氣:


    “我也沒,你說,我會不會死在突厥?”


    李承乾:“二弟怕死?”


    李奇白了李承乾一眼:


    “廢話!怕死是人的本能,你不怕死嗎?”


    李承乾認真的想了想,然後點頭道:


    “果然,我也怕死。”


    李奇見這麽一個問題,李承乾居然還要思考半刻,不由得道:


    “大哥,我雖然怕死。但是這次突厥人做得實在太過分了,他便是在西北搶點東西,我都能忍,可是他卻殺進長安來,殺到我們的家人身上,你說,我該不該去征討他們?”


    “該!”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肯定是該啊!


    李承乾狠狠的點點頭。


    隻不過,他旋即想到,那個要上戰場的人不是自己,不免又有些遺憾。


    有時候,李承乾很羨慕李奇。


    說下江南,就下江南。


    帶著長孫衝和房遺愛兩人,當天就出發,頭也不回。


    聽說江南女子個個婉約,也不知真假。


    而現在,說去征討突厥,立馬就要走了。


    如此風風火火的人生,看上去才是充實的人生。反觀自己,還在國子監和夫子討論,以法治國的事情。


    無趣。


    想到這兒,李承乾不禁感慨道:


    “二弟,有時候我是真羨慕你。”


    “別!”


    李奇立馬打斷了李承乾的話,並且糾正他即將跑偏的錯誤思想:


    “大哥,你是太子,江山社稷未來都在你肩上扛著。你別像我一樣,吊兒郎當沒個正形。”


    “對了!”


    說到這兒,李奇想起一事,或許可以讓李承乾無聊的日子,增添一絲樂趣。


    他謹慎的道:


    “大哥,你若是有空,又無聊,不如幫我去找找一種叫石油的東西。那玩意一般藏在地底,需要通過工具,才能采集。”


    “不過,你需要幫我找到位置即可。”


    李承乾兩眼一抹黑:


    “石油?”


    這可是個新鮮玩意。


    光是這個詞,李承乾敢保證,就是自己第一次聽到。


    李奇便把石油的特征、以及可能出現石油的地點,給李承乾說了一通。


    並承諾道:


    “大哥,你若是找到這玩意,我保證從突厥給你帶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紀念品回來!”


    李承乾:“什麽紀念品?”


    李奇故作神秘,道:


    “先賣個關子,等我從突厥凱旋,你自然就知道了。”


    從皇宮回來後,李奇找到武則天。


    這次從江南回來,沒幾天,又要上突厥戰場。


    人生這件事,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啊。


    李奇打算和武則天說一下這個情況,雖然他沒有義務要這麽做,但是李奇三思之後,決定還是和武則天談一談。


    要不然這女娃娃翻牆出去,進了宮,那算誰的?


    “武姑娘……”


    “殿下有事找我?”


    武則天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在賢王府的這些日子,思春和思秋兩人,教會了她鬥地主。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遊戲。


    聽思春說,這個遊戲也是賢王殿下發明的。


    有時候武則天就在想,賢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大到經國之才,小到這等小玩意,怎麽都能裝在同一個腦袋裏呢?


    李奇示意武則天坐下來。


    他想了想,道:


    “前幾日長安城來了一支波斯商團,這個事你知道吧?”


    武則天點點頭,她雖然足不出府,但是也聽說過。


    聽聞這支波斯商團帶來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可惜自己不能出去看。


    隻聽李奇又道:


    “這支波斯商團中,有突厥細作潛伏,在長安行凶傷人。”


    “啊?!”


    武則天大驚。


    直覺告訴她,這件事一定不簡單。


    否則長安城每天大大小小的案子,賢王殿下怎麽可能會關注到這麽件事情?


    所以,是傷的人和殿下有關?


    李奇也沒注意武則天的表情,繼續道:


    “那個人,你也熟悉。”


    “前陣子還在王府中住了一陣子,和你以姐妹互稱。”


    武則天聽見這話,登時站起。


    然後不可思議的道:


    “殿下是說公主?公主被突厥細作所傷?傷得可嚴重?”


    李奇點頭。


    然後有些感傷的道:


    “非常嚴重,麗質這孩子,整個臉都被火油燒傷。朝廷將整個太醫院都搬過去了,依然沒法醫治好這個傷。”


    “幸得天助,麗質才安然無恙。”


    武則天聽得驚心動魄,不由得問道:


    “後來是哪位神醫救了公主殿下?”


    咳……咳咳……


    這位神醫不就是本王嗎?


    李奇不想在這種事情上居功,他輕咳兩聲:


    “這個不重要。”


    “我想說的事情有兩件,第一,你沒事盡量別出門。但是在府裏悶的話,可以讓思春和思秋陪你出去轉轉,確保安全。”


    “突厥人太過分,都敢到長安逞凶了。”


    “所以,本王不日就將出征,一舉徹底蕩平突厥!”


    武則天咽了咽口水。


    要打仗了?


    朝廷不是有很多將軍嗎,怎麽會要殿下上戰場?


    殿下看上去,隻比自己大兩三歲而已,還是個孩子。


    孩子怎麽能上戰場呢?


    武則天喃喃道:


    “殿下,你說……你要帶兵出征,攻打突厥?”


    “不錯!”


    李奇點點頭,道:“所以,接下來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在王府中。不過你放心,我會交代好下人,盡量滿足你的所有合理需求。”


    武則天倒不關心這個。


    在賢王府中,她的自由度很高,除了李奇的後院不能進之外,其他地方,想去哪看看玩玩都沒有問題。


    而且,吃的穿的,都是上好的。


    賢王府的下人似乎也都很大方,個個都很有錢似的。


    她關心的是,大唐若是與突厥開戰,必定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


    殿下若去,萬一……


    不,一定沒有這種萬一。


    殿下是無所不能的。


    這天底下,又怎麽會有事情能夠難住殿下呢?


    在賢王府一眾下人的日夜熏陶之下,武則天對李奇的印象,也從“這位殿下有點東西”變成了“殿下就是全知全能的”。


    所以她當然不希望李奇出意外。


    否則,這偌大的賢王府又該何去何從?


    李奇簡單和武則天交代了一些事,便回到自己的後院。


    征討突厥的大軍這幾日間早已整頓完畢。


    從長安出發的,不過是中軍一支。


    尉遲恭和侯君集前兩日便已出發,分別為左右先鋒,先趕至吐穀渾地帶。


    那裏是大唐的版圖,自己的地方。


    李靖則等著李奇一起,率三千親兵,出長安。


    長安城牆下,李世民率一眾文武親自相送。


    要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而且是平定突厥這種戰場。


    李世民左右交代:


    “奇兒,出去了,記得一切要聽李靖將軍的話。”


    “他是大唐軍神,有極高的戰場素養的危險預判,你隻要跟在他身邊,多聽多看多學,就行了。”


    李奇很不情願的應道:


    “兒臣遵旨。”


    李世民搖搖頭,無奈的道:


    “這可是關係身家性命的大事,你得記牢了。”


    李奇歎了歎,然後指著不遠處的李靖。


    道:


    “父皇,你不如去交代李軍神畢竟好。我估計他應該記得很牢固。”


    李世民沒有搭理這話。


    他看了看三千將士,軍旗獵獵,迎風作響。


    這一戰,事關大唐榮譽、事關大唐版圖。


    如果一舉平定了突厥,將整個西域納入大唐,那麽他李世民離千古一帝的位置則又更近了一些。


    若非形勢不允許,李世民都巴不得自己能親上戰場。


    李靖騎著一匹棗紅色烈馬,走在頭前。


    他轉過身,向李世民致禮。


    然後高呼道:


    “大唐無雙!出發!”


    身後的三千將士山呼海嘯,李奇身在其中,自然也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


    他隻覺得血脈奔張,立馬就要上場殺幾個人。


    望著徐徐遠去的隊伍,李世民暗暗歎道:


    “但願這小子能夠平平安安。”


    “我給李靖的密旨,如果用不上,那便好了。可是如果真用不上,這小子該會有些遺憾吧?”


    “他在日記裏說的那個什麽狙擊槍,當真能兩千步之外取人性命?”


    “那豈不是比上次那個手槍還要厲害?”


    誰都不知道,李世民暗中給了李靖一道密旨。


    聖旨寫得很清楚,若是李奇執意要求領三千軍進入突厥腹地,李靖必須配合。


    雖然李靖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但是一想賢王殿下是陛下的兒子,難道陛下還會害他?


    不存在的。


    大軍開拔,直接往吐穀渾地帶奔赴。


    李奇也騎著馬,走在李靖的邊上。


    “李軍神,那日在朝堂之上,本監軍沒有細問,你為何一定要本王做這個監軍?”


    李靖微微一笑。


    他當然沒有李淳風和袁天罡兩位老道的本事,能夠推算一個人的前世今生,甚至能夠推算一國的國運。


    不過,李靖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


    他想了想,道:


    “殿下,末將若是說,這是一種信念,殿下可以理解嗎?”


    “不解!”


    李奇才懶得去理解。


    你就直接告訴我,是啥原因就得了。


    咱倆都要在同一個戰壕裏扒飯吃了,都要把後背互相交給對方了,還不能坦誠一點嗎?


    李靖看了李奇一眼,然後道:


    “殿下自入長安以來,可曾數過,自己做了多少件壯舉?”


    “末將並非有意要揣測殿下,隻是閑來無事時,對殿下做下的樁樁件件,數了一數。這一數不要緊,末將發現,殿下之能,的確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通天手段。”


    李奇皺了皺眉,仍舊不解:


    “李軍神,你這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


    年紀大了,說話不得穩重一點嗎?


    化腐朽為神奇?


    哥們向來就是腐朽的讓它腐朽,神奇的讓它更神奇。


    隻聽李靖笑著道:


    “誇張嗎?末將覺得,一點也不誇張。”


    “殿下初入長安時,先是在經商一道上,表現出過人的天賦。無論是大唐酒莊還是李記火鍋,都成為長安人人談論的焦點。”


    “然後,我大唐遭遇罕見旱災,各地求援,國庫空虛。”


    “是殿下帶頭義捐,這一捐就是大手筆,整個長安無人能出殿下其右。不僅如此,殿下更是親自率人在城外施粥,所以這長安大善人的美名,也算是名副其實。”


    “在這之後,陛下調殿下入戶部,短短半月不到的時間,稅賦改製、大唐錢莊橫空出世,末將雖然不懂這些,但也知道,在這之前,從無他人想到這些。”


    李奇摸了摸自己的頭,是嗎?


    李靖似乎還有話要說,對李奇的功績,那可真是“罄竹難書”啊。


    “當然,這些東西和末將關係不大。”


    “真正讓末將對殿下刮目相看的,是兩樣東西。”


    “其一是馬蹄鐵,其二是掌心雷。”


    “這兩樣東西,讓末將相信,殿下必定是知戰場的,甚至是個中高手。隻不過因為年齡的原因,不曾親至戰場而已。”


    哎喲!


    我說李軍神,這可真是個誤會。


    哥們是真不懂戰場。


    哥們曾經是去過幾個戰場,海島、雨林、沙漠、雪地、山穀。不過,那都是百人大戰,和咱們這個戰場一比,就顯得有點規模小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隊友也隻有三人。


    見李奇怔怔的不說話,李靖不由得出聲問道:


    “殿下,末將可有說錯?”


    “啊?”


    李奇回過神來,然後歎了口氣,這就是“世人都以為我很厲害,但其實我很菜”的現場演繹嗎?隻聽李奇淡然道:


    “李軍神觀察細致入微,既然如此,不如就調撥三千將士與我?”


    李奇的話題很快就轉移到這個上麵來。


    畢竟,難得出來一趟。


    隻讓自己做一個小小監軍,負責看,實在是太沒意思了。


    所以,李奇魂牽夢繞都要搞到一支小部隊。


    到時候,把隱刃作為自己的親兵,那可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六親不認了。


    見李靖兀自沉吟,李奇心中一動,莫非有戲?


    他立馬補充道:


    “李軍神,三千不行,五千也可以。本監軍不會介意的。”


    嗯?


    李靖:殿下你是不是想得有點多?


    陛下聖旨上的旨意是寫的,“若賢王想要三千將士,自可給他便是。”可沒說五千將士這回事啊!


    李靖搖了搖頭:


    “殿下不必心急,咱們先和左右先鋒兩路大軍匯合了再說。”


    征討突厥之戰,注定是一場大戰。


    也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所以李靖要親自統籌全局,哪一個部分負責哪一塊的作戰計劃,彼此之間如何協調,機動配合,這些都考驗著一位戰場老將的能力。


    而整個大唐,這種能力,最強的莫過於李靖了。


    大軍在七天後,終於抵達吐穀渾。


    李奇這七天裏的日記,大多都很敷衍。


    第一天。


    “今日大軍開拔,雄赳赳氣昂昂,果真和想象中的畫麵還是有些不同的。”


    “我問李軍神要三千將士,他沒給。”


    第二天。


    “今日陽光燦爛,天空萬裏無雲。”


    “我問李軍神要三千將士,他說等到了地兒再說。”


    第三天。


    “今天陰天,微風,秋高氣爽。”


    “我問李軍神要三千將士,他送給我一個自己體會的眼神,氣爽了!”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一直到第七天,李奇的日記才算恢複正常節奏。


    “終於到了吐穀渾了,見到了侯君集和尉遲恭。也不知父皇怎麽想的,這種撈功勞的事情,為什麽不派程咬金來?侯君集早晚要造反的……”


    “好吧!雖然他現在還沒這個跡象。”


    “不過我怎麽看,怎麽覺得,這小子就是要走造反的路子?”


    “回長安後,我還是看看怎麽和父皇暗示一下吧。”


    “李軍神和他們召開了一個高級軍事會議,很榮幸,我在一旁旁聽。要論軍法、戰場鬥智,沙盤推演,我可能真不擅長。”


    “我就惦記著,我那三千將士。”


    “算了,明日再找李軍神提一提這事。現在地方也到了,他總不至於不認賬吧?”


    初到吐穀渾的第一夜,李奇睡得很安穩。


    他想象中的蚊蟲叮咬景象,並沒有出現。


    大概是因為也沒有帶六神花露水的原因,這些蚊蟲覺得挑戰不大,所以懶得光顧了。


    李奇的營帳,就在李靖邊上。


    是整個大軍中,戒備最嚴、防守力量最強的中間位置。


    三千玄甲軍拱衛,真的做到了,一隻蚊子也飛不進來。


    翌日一早。


    李奇睡得正香時,被賬外的士兵給喊醒:


    “監軍殿下,請起床用膳。今日大軍將繼續往西開拔,將軍讓屬下傳話給監軍,三千將士之事,還談不談?”


    聞言,李奇的睡意瞬間就無了。


    他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躍了下來,衣服都沒來得及換,便掀開營帳的簾子。


    然後抓住那個小兵,問道:


    “你剛剛說什麽?”


    “啊……”


    那個小兵隻是傳個話而已,絲毫沒感覺到,這幾句話裏有什麽問題啊。


    怎麽看殿下似乎很激動的樣子?


    他隻好又重複了一遍。


    李奇眼中放光,大聲道:


    “李軍神果然是信人啊,走!”


    那小兵支支吾吾的指了指李奇,道:“殿下……衣服……穿衣服……”


    李奇低頭一看,穿的還是睡衣。


    他當即返回,口中同時道:


    “你回一下將軍,就說本監軍3分鍾之內必定趕到!”


    小兵轉過身,眉頭緊皺。


    三分鍾……是多久?


    很快,李奇便梳洗完畢,進了中軍大帳。


    見李靖兀自盯著沙盤在看,李奇非常興奮的跑了過去,道:


    “李軍神,我的三千將士呢?”


    李靖抬起頭,道:


    “殿下,什麽三千將士?”


    這是要玩賴啊!


    你堂堂一個三軍統領,率三十萬大軍征討突厥,居然說話不算話的?


    李奇當即道:


    “軍神,剛剛士兵傳話,說你想和我談談三千將士的事情。”


    “哦,對對。”


    李靖仿佛恍然大悟的樣子,非常欠揍。


    隻見他指著沙盤的某個位置,道:


    “殿下來看,探子來報,這兒是突厥的前鋒大營,這兒有一條河流,除此之外,三麵都是小山丘,並不好發起騎兵作戰。”


    李奇:?


    你跟本王說這個幹啥?


    我也沒想要發起騎兵作戰啊!


    我隻是想偷偷摸摸去斬個首就回來,其他的事情,自然還是軍神你來辦啊。


    隻聽李靖繼續道:


    “殿下,若是末將給殿下三千將士,殿下有沒有把握吃下這支前鋒?”


    啊這……


    李奇眼睛也盯著沙盤看,可惜卻看不出什麽來。


    他有些心虛的道:


    “李軍神,你要我帶三千人,吃掉突厥的一支前鋒?”


    “那支前鋒有多少人?”


    李靖仔細想了想,仿佛要現場數人頭一般,半晌才道:


    “應該是一萬人左右。”


    應該?一萬人?


    還能靠點譜嗎,這是打仗啊,不是過家家。


    李奇歎了口氣,道:


    “以三千人對付一萬人,的確有些挑戰。這場戰役,如果是李軍神你來指揮,想必問題不會太大,但是,如果是我來負責的話……”


    李奇一遍圍著沙盤,一遍若有所思,片刻後繼續道:


    “如果是我來負責的話,李軍神,這條小河邊上,可有逃生之路?”


    “殿下想的是逃生?”


    李靖大感意外。


    在他看來,李奇擁有種種神奇本領,怎麽可能會是貪生怕死之輩?


    隻聽李奇義正嚴詞的道:


    “我做事比較喜歡周全思考,逃生隻是所有思考中,最後的一環。如果擺明了打不過,還硬要拚死死在戰場,就死得太不劃算了。”


    李靖聞言,眼睛一凝。


    主將如果是這種心態,隊伍就不好帶了。


    他想了想,有些遺憾道:


    “殿下,這三千將士,恕末將不能調撥給殿下了。”


    what?


    這是什麽節奏?


    說變臉就變臉?


    李奇瞪大眼睛,非常難以理解的問道:


    “李軍神,這是為何?”


    隻聽李靖淡淡的道:


    “一軍主將,尚未出戰,便想著逃生路線。試問,這三千將士可有一戰之心?倘若人人都想著,一會該怎麽逃,兩軍相交,我軍又如何能一鼓作氣?”


    李奇深以為然。


    這個道理他是懂的。


    雖然沒有帶過兵,但是故事李奇可聽過不少。


    什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什麽背水一戰,什麽將士同心,身先士卒,這些戰場故事,李奇能背出來一籮筐。


    他之所以想著逃生路線,完全是出於自身的本能。


    想了想,李奇道:


    “李軍神,我剛剛可能沒有表達清楚。”


    “這樣吧,你給我三千將士,我在此立下軍令狀,一定拿下突厥前鋒!”


    李靖眉毛一揚:


    “當真?軍中無戲言,殿下即便是陛下的皇子,也一視同仁。”


    李奇很鄭重的點點頭。


    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一些譜了。


    有三千玄甲軍,加上隱刃的突襲,掌心雷的無差別覆蓋,以及自己狙擊步槍的遠程斬首,這些動作配合起來,突厥人恐怕都要懵逼吧?


    一萬人又如何?


    想到這兒,李奇道:


    “自然當真。本監軍既然隨軍出征了,就不再是賢王殿下,而是李軍神你帳下的一名監軍而已。若沒有完成任務,自然是提頭來見!”


    李靖聞言,心中一個哆嗦。


    提頭來見我可不敢要……


    我還是多派些人,偷偷的跟著你吧,免得真的出了意外,隻怕提頭來見的不是你,而是我啊!


    陛下還能饒過我這條老命?


    “好!”


    “既然殿下有此決心,這三千玄甲軍,便調撥給殿下指揮。”


    “七天!”


    “給殿下七天時間,若是七天之內,無法拿下突厥前鋒,末將便要做其他的打算了!”


    李奇咬咬牙,狠著心道:


    “七天就七天。”


    “上帝七天創世界,哥們七天還拿不下一個小小突厥前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