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了。


    生米煮成熟飯這一段,當然不是真的。不過,李奇依然在暖閣過了一夜。


    沒人知道,這一夜,暖閣花魁的閨房中發生了什麽。


    但是,趙德言很興奮。


    一大早,他的盯梢就來匯報了,說賢王殿下進了暖閣,一宿未出。


    既然一宿未出,能發生什麽事情,用腳趾頭也能想到。


    趙德言當即拔腿便從後門出了府院,直奔裴寂的大宅子。


    這件事,他做不了主。


    接下來該怎麽辦,還得裴老大人拿主意。既然已經彈劾過一次李奇,那麽他趙德言,就已經站在李奇峰對立麵。


    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宰相府。


    通傳之後,趙德言便被人領著進了裴府正廳,裴寂微眯著眼,手中端著一個茶杯。


    下首位置,恭敬的站著一人。


    有客?


    趙德言有些意外,這個點,除了自己,居然還有其他人?


    “德言來了?”


    “下官見過裴老!”


    趙德言彎腰執禮。


    裴寂點點頭,然後對那人道:“你先下去吧,不要輕舉妄動。這小子在陛下心中,地位非同小可。”


    “上一次行刺,已經敗露。”


    “若是他再次遇刺,恐怕陛下不會如此輕易揭過此事。”


    那人似乎很不服氣。


    道:


    “那小子斷我們生路,就算是死,我也要拉他一起墊背!”


    “況且這一次,我花重金請了高手。”


    “即便他護衛再多,也難逃一死!”


    裴寂麵露不悅。


    以他的身份地位,早就應該言出法隨。可是,麵前這人不僅頂撞自己,甚至還擅作主張。


    高手?


    嘿嘿,若是能殺死那小子,那便罷了。可是,即便殺死又如何?


    商稅改製已經是板上釘釘。


    誰也無法改變這一點了,想要發財,就必須另辟蹊徑。


    隻見裴寂冷冷的道:


    “我最後再說一遍,別動他,別動他。”


    “坊間傳聞,咱們這位賢王殿下,本身就是劍道高手,你上次派去八個人,他卻隻帶了一名護衛,結果呢?”


    那人明顯對這種坊間傳聞不感冒。


    他戲謔道:


    “宰相大人,這種話你也能信?就算是當朝的幾位將軍,隻怕也做不到這一點,更別論他一黃口小兒!”


    “一定是陛下派了高手,暗中護衛!”


    裴寂似乎不想過多談論這個問題。


    他仿佛下最後通牒一般:


    “總之,我言盡於此。你若自求死路,老夫也保不住你!”


    “不送!”


    兩人話不投機,但是趙德言還是聽出來了。


    剛剛那人是誰?


    賢王遇刺,竟然是他的手筆?


    就在趙德言胡思亂想的時候,裴寂抿著一口熱茶,道:


    “一大早來找老夫,是事情有進展了?”


    趙德言喜道:


    “不錯。一切按照計劃進行,賢王殿下昨夜在暖閣過夜,徹夜未歸。”


    “據咱們的眼線回報,殿下今日辰時才離開的平康坊,確認無誤。”


    裴寂眼神銳利,卻又透著一絲幽冷。


    他淡淡的道:


    “彈劾賢王的折子,我昨夜已經替你寫好。不過……”


    “今日一早,我又燒了它。”


    趙德言心中一驚:“這是為何?”


    他心裏直打鼓。


    老大人啊,你可不能坑我啊。回頭殿下若是查起來,肯定能查到我,這要是知道我背後主使這一切,恐怕殿下能親自帶人殺進趙府!


    裴寂幽幽的歎了口氣。


    然後瞅了趙德言一眼,道:


    “德言,滿朝皇子之中,你覺得,誰最有賢能?”


    這個問題嘛……


    很明顯,賢王殿下啊!


    否則,陛下怎麽會冊封賢王殿下為賢王?


    趙德言如實道:


    “以下官愚見,賢王殿下在眾皇子中,才能無雙。他進戶部,國庫便開始充盈。他去禮部,又搞出聲勢震天的才藝大選,現如今,滿長安言必稱才藝,對百姓的教化引導的確很有效。”


    “下官還聽說,這位殿下詩才無雙!”


    “而且在百姓心目中,賢王殿下慷慨賑災,是長安一等一的大善人。”


    裴寂不自覺的點點頭。


    他突然又問:


    “那你說,像這樣的人,我們去抹黑他,能夠有多黑?”


    “即便彈劾他留宿青樓,與風塵女子有染。然後呢?”


    “你覺得陛下會重罰他?”


    那必然是不會的。


    陛下對賢王殿下的偏袒之心,已經是人盡皆知!


    趙德言聽到這兒,大概也知道了裴寂不會彈劾賢王了。


    這是好事,省得自己提心吊膽。


    趙德言搓了搓手,道:


    “大人,那咱就不針對賢王殿下搞事情了?”


    “嗯!”


    裴寂點點頭,接話道:


    “咱們不僅不能針對賢王殿下,還得力捧!殿下搞出這個才藝大選,對我大唐來說,也是大功一件!”


    額……


    這算是什麽操作?


    彈劾不成,就去跪舔?


    不至於吧!


    不至於啊!


    趙德言迷惑的看著裴寂,問道:


    “裴大人,這個……”


    裴寂卻並不打算解釋,仿佛一心為公似的,道:“明日早朝,你向陛下上奏,誇讚賢王,列述賢王種種事跡,並懇求陛下重賞賢王。”


    “哦,對了,包括長孫家、程家等幾位公子也擁在賢王身邊,百姓對賢王有口皆碑這些事,要一並誇讚。”


    趙德言:這不會是個坑吧?


    不過,誇賢王殿下,不算是得罪他吧?


    這麽說來,還能和賢王殿下搞好關係?


    趙德言當即道:


    “沒問題,下官知道該怎麽做。”


    ……


    李奇回家了。


    這一宿,睡得還算踏實。


    暖閣之中,蘇小小借故出去,找別的姐妹共枕去了。李奇則獨自一人,躺在蘇小小的閨房,這種體驗很獨特。


    今日應該是才藝大選的第二波海選。


    李奇沒打算去。


    他坐在自己的書房中,細細想著,自己可什麽事情,是得罪人,讓人惦記,甚至讓人欲除之而後快的。


    想了半天,也沒個頭緒。


    李奇攤開日記本。


    “近日有些懶惰,上一篇日記竟然是七天前!”


    “罪過,罪過啊!”


    “才藝大選如期舉行,一切還算是順利。朝廷的辦事能力,那可不是蓋的。”


    “該死的趙德言,又在搞幺蛾子動作了。這背後,一定是裴寂在搞鬼,我不就提了一下給商人加稅嗎?能怎麽樣?”


    “我自己兩間店,不是照樣納稅?”


    “也不知道老李什麽時候把趙德言派到突厥去,這家夥,得在西域完成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在長安,是折騰不出什麽花兒來的。”


    “蘇定方他們,應該已經到了吐穀渾吧?”


    “但願一切順利。”


    “好了。今日就到此,再堅持寫七篇,看看會有什麽新的驚喜。”


    李奇合上了日記本。


    他長長的伸了個懶腰,準備再補一個覺。


    暖閣睡是好睡,但畢竟不是家啊!


    隻是還沒等李奇上床呢,門外便傳來一陣急忙的請示聲:


    “殿下,宮裏來人。說陛下有旨,請殿下即刻進宮。”


    “又來?”


    李奇雖然掛職戶部侍郎,但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嚴格來說,已經是無官一身輕。


    不用早朝了。


    上次這麽急著叫自己的時候,是趙德言要彈劾自己。


    這一次,恐怕也是八-九不離十啊!


    效率可以。


    自己昨夜才在暖閣過夜,今天彈劾就來了。這種感覺就好像,趙德言在平康坊裝了一個攝像頭。


    李奇無奈,隻好進宮。


    太極殿。


    李世民特意看了李奇一眼,見李奇渾不吝的睡眼惺忪,不由得道:


    “來人,給賢王搬一張椅子。”


    這話一下子就把李奇給驚醒了。


    開玩笑呢吧老李?


    我這一沒病沒傷,二不是歲數大了,給我搬椅子,要做什麽?


    太子大哥尚且站著,老裴大人尚且站著,六部尚書尚且站著,我可不能坐。


    李奇當即道:


    “回父皇,兒臣站著就行!”


    李世民有意無意的道:


    “站著?我怕你一會睡著了容易摔倒。”


    李奇當即精神煥發:


    “睡著?不可能睡著的。百官商榷天下大事,兒臣自然要小心聆聽。”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兒臣不可能睡著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好小子,你金句倒是不少啊!


    李世民這才正式道:


    “各位愛卿,有何事可論?若是無事,朕想和各位商議商議,新修改的征兵令。”


    “玄成,上次你說的話,朕記在心中,確實有道理,所以已經對征兵令進行了修訂。玄成不妨仔細看看。”


    玄成,就是魏征。


    專門唱反調,哦不,專門潑冷水的諫議大夫。


    魏征聞言,看都沒看新的征兵令,便道:


    “陛下,臣並非對征兵的細則有疑問,而是對征兵的時間不敢苟同。”


    “天下初定,百姓恢複生產。”


    “我大唐此刻,可謂百廢待興。如果把壯丁都抽掉,無人從事生產,國家國力久久不振,長遠來看,無異於殺雞取卵!”


    李世民黑著臉。


    他當然也知道魏征說的有理。


    隻不過,平定突厥,是本朝對外的第一要務。


    李世民心急了一些。


    但是,當麵被魏征打臉,這種滋味還是不好受的。


    場上無人說話,氛圍突然有些壓抑。


    老實說,現在的確不是征兵的時間,你好歹養精蓄銳個兩年啊。


    兩年之後,直搗黃龍!


    一舉蕩平整個突厥,再設個安西都護府,多美的事兒。


    李世民眼瞅到李奇,心中突發奇想:


    這小子向來懂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麽鬼主意?


    “奇兒,你對魏大人的建議作何評價?”


    李奇由衷的道:


    “魏大人乃百官楷模,兒臣佩服得緊。這征兵令的確有問題,但是滿朝文武,卻無人敢議,唯有魏大人一心為公,直言敢諫!”


    “如此正直忠良之臣,兒臣以為,當賞!”


    賞你個頭!


    老子喊你出來說話,是讓你支持一下朕,不是讓你誇魏征的。


    這塊又臭又硬的石頭,朕當然知道他是忠心體國。


    否則,早不知死多少遍了。


    反倒是魏征,看向李奇,大有一種賢王知我心的感覺……


    這個時候,趙德言終於站出來了。


    他朗聲道: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講!”


    “魏大人固然值得賞賜。不過,微臣以為,賢王殿下更應當大賞!”


    嗯?


    李奇挖了挖耳朵,自己這是出現幻聽了?


    昔日彈劾自己逛青樓的趙大人,居然為自己請賞?


    李奇很迷惑。


    他朝著殿外看去,很想看看,今日是不是太陽出西邊出來。


    也沒有啊……


    日出東方,唯我……啊呸,搞竄了。


    李世民也深感意外,他沉著道:


    “賢王殿下如何當賞?你倒是仔細說說。”


    趙德言似乎胸有成竹,就等這一刻。


    他甚至有意無意看了一眼李奇,眼神在說:殿下,看見沒,我是來交好的。希望殿下忘記之前的不愉快,讓咱們重新開始好不好?


    隻聽趙德言道:


    “回陛下,微臣之所以說殿下當賞,乃是因為殿下值得。”


    “眾所周知,去歲天下大旱,民不聊生,賢王殿下慷慨解囊,傾其所有,所捐贈銀錢、食物乃本朝之最,在民間,更有長安大善人之稱謂。此乃其一。”


    “其二,因為賑災撥款,國庫空虛。”


    “戶部戴大人為此晝夜焦慮,但是賢王殿下掛職戶部侍郎後,大刀闊斧改革稅製,並以錢莊之法,廣納天下之財,一時國庫充盈。”


    “其三,這兩日,長安城滿城熱議才藝大選,百姓紛紛誇讚朝廷之舉。”


    “微臣知道,這也是賢王殿下一力促成。”


    “其四,賢王殿下獻馬蹄鐵,讓我軍戰馬減少損失近三成,此舉功德無量。”


    “其五,微臣曾聽聞,賢王殿下改進了雕版印刷,采用活字印刷法,大大減少雕版費用,減少印刷工期,為天下讀書人造福。”


    “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若是賢王殿下不得封賞,試問這滿朝諸公,還有誰更值得?”


    趙德言這洋洋灑灑說下來,群臣心中都是一驚。


    原來賢王殿下做過這麽多事情?


    相比之下,太子殿下就顯得有些星光黯淡,晦澀不明了。


    就連李世民,也微微皺眉。


    這小子這麽能幹?


    這不統計不知道,趙德言這麽一說,還真是。


    自己對這小子的封賞,好像的確少了些,隻是封了個慣例的親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而李奇此刻也頗有些不好意思。


    這忽如其來的騷操作,讓他準備好的“反彈”無用武之地。


    李奇原本就計算好,趙德言若是彈劾他留宿青樓,與風塵女子有染,他便要大力反彈。


    一是狀告趙德言跟蹤監視本朝親王;


    二是狀告趙德言與青樓女子合謀,陷害本朝親王。


    現在好了,故事的發展完全出乎李奇的意料。


    李世民有些尷尬道:


    “既然如此,奇兒,你想要什麽賞賜,不妨說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