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此舉乃賢王殿下所為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 作者:桃子柚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奇已經把第一份大字報的內容給了崔之允,很簡單,很富有懸念感。
“大唐首屆才藝大選”
“皇家欽定、才名冠長安!”
一整張大海報上,就這幾個大字。
當然,下麵附有一行小字,寫明了谘詢地點和報名地點。
至於李奇自己,則開始讓人放風出去,說這屆才藝大選如何如何了得,得去讚助一下,冠個名啥的,哪怕出點錢呢!
李奇最終還是還是沒有叫大唐達人秀。
畢竟這些才藝,不是耍雜技。
回到王府,李奇暗自沉思。
也不知道隱刃小隊到了哪裏,是不是對吐穀渾發起了奇襲?
效果如何?
有沒有傷亡?
蘇定方這家夥會不會覺得蹊蹺,看出點什麽端倪?
這是隱刃小隊的首次出任務,李奇不免有些擔憂。
但是,這份擔憂卻又不能對人言。
他此刻能做的,便是把才藝大選這件事搞好,通過這件事,再組建自己的情報網。
翌日早朝。
李世民照例詢問全國大事。
戶部尚書戴胄匯報了一下錢莊的運營進度,除了長安外,目前錢莊已經在其他六座城池開設分點。
未來一個月內,會往江南方向開去。
計劃到年底,基本上保證大唐境內,每一座城池,至少有一個錢莊。
而且,除了攬儲和匯兌之外,目前針對商人的貸款也提上日程。
這個進度李世民很滿意。
這說明,戶部的運轉已經進入到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隻要不出大的差子,就沒有問題。
緊接著,禮部尚書盧寬匯報了一下自己的工作。
“陛下,才藝大選的細則已經初步擬定。”
“微臣與賢王殿下正在商議,何時啟動。”
李世民微微點頭。
他對這事純粹就是看個熱鬧,既然李奇要弄,就讓他去弄。
即便弄不成什麽樣,也不會有什麽損失。
這個時候,
工部尚書段綸上奏道: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呈上來!”
李世民攬攬手,立馬便有太監將段綸的奏章取了回來。
隻聽段綸道:
“昨日工部刻活字三千,經過初步排版應用,證實活字印刷乃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創舉。”
“假以時日,我大唐人人有書可讀。”
李世民看著奏章,聽著段綸的陳述,不由得眉頭緊皺。
妙啊!
竟然能從雕版印刷中,想出這等主意。
隻是一個小小的改動,不知省卻多少費心費力的事情,這是誰發現的?
段綸?
還是崔之允?
李世民抬起頭,興奮道:
“段卿,此舉當真已經驗證過?”
“回陛下,這是剛剛印出的冊子。文字雜亂,並不成書。但是排版公整,赫然一冊。”
段綸說著,又呈上了一本冊子。
這是臨時印出來的做測試用的,所以並沒有排布字的順序。
不過,一晚上的時間,印一本書?
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
房玄齡當即便忍不住問道:
“段大人,你是說,這個什麽活字印刷,一晚上就印成一冊?”
段綸點點頭:
“這隻是初步試驗,若是真的開印,一晚上就是印成千百冊,也不是沒有可能。”
房玄齡大吃一驚:
“這如何可能?”
段綸便將活字印刷的應用原理耐心闡述了一遍,眾大臣聽完,紛紛驚呼:
創舉,此乃我朝第一大創舉!
房玄齡更是毫不吝嗇讚美:
“段大人此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陛下,臣以為,當為段大人賞!”
讀過書的人,自然明白,這一小小的改進,對於整個大唐的文化建設來說,有多重要。
意義有多深遠!
李世民欣然允諾:
“段卿獻此奇技,自然該賞……”
話音未落,便聽得段綸心驚肉跳的打斷道:“陛下且慢,此舉非臣所為。”
“而是另有其人!”
李世民眉頭一皺:“哦?”
在他想來,另有其人八成也就是工部的能工巧匠了。
段綸的功勞多少總是免不了的。
隻聽段綸頓了頓道:
“回陛下,獻出活字印刷術的,乃是當朝賢王殿下。”
“賢王殿下說,才藝大選想發一些告示,手寫麻煩,雕版印刷又太費勁,所以告訴微臣此法,令微臣先行試用。”
這話一出,滿朝嘩然。
這種妙法竟然是賢王發明出來的?
賢王不是熱衷於搞錢嗎?
怎麽在這種事情上,也有這麽深的研究?
李世民也大感意外。
他千想萬想,也沒想到那個人會是李奇。
這小子,到底還有多少秘密?
李世民又想到那本神秘的日記本。
自從上次李奇摔暈醒來之後,就有了這本日記本。而這種種的神奇,也都是在那之後才發生的。
莫非這背後真有什麽高人指點?
李世民當然想不到魂穿這種事情,就是再向老天爺借十個八個膽子,他也不敢往這上麵想。
愣了愣神,李世民終於道:
“既然是賢王所獻,這賞賜就先欠著。不過,段卿你依舊有功。”
“能夠在這麽短時間內,把想法變成現實,也很難得,朕自當賞罰分明!”
啊這……
陛下果然是分明啊!
功勞最大的賢王賞賜擱置,做順水人情的段綸卻要當場就賞……
太分明了。
也就是賢王殿下今日不在,否則這事決不會如此草草收尾。
不過,很多大臣開始有些心思活泛了。
賢王李奇的表現實在是太亮眼了,相比之下,太子殿下好像顯得毫無建樹。
日後誰會登上這大寶之位,還真是難說的很啊!
散朝後。
禮部尚書盧寬立馬找到段綸。
“段大人,恭喜啊!”
段綸笑著道:“盧大人,你那個才藝大選,有殿下參與,必定成為長安第一大盛事。到時候,盧大人功不可沒!”
盧寬連忙擺手,道:
“本官也不過是為賢王殿下鞍前馬後而已。”
說罷,他突然話鋒一轉,問道:
“段大人,殿下讓你出的告示,約莫幾天可好?”
在他想來,李奇遲遲沒有下令開始造勢,想必就是在等這個什麽告示了。
段綸笑了笑,道:
“一個晝夜即可!”
“殿下說,這叫大字報,可以沿街散發,人手一份,倒是不一定要貼在告示欄。”
盧寬愣了愣。
大字報?
那是個啥?
“大唐首屆才藝大選”
“皇家欽定、才名冠長安!”
一整張大海報上,就這幾個大字。
當然,下麵附有一行小字,寫明了谘詢地點和報名地點。
至於李奇自己,則開始讓人放風出去,說這屆才藝大選如何如何了得,得去讚助一下,冠個名啥的,哪怕出點錢呢!
李奇最終還是還是沒有叫大唐達人秀。
畢竟這些才藝,不是耍雜技。
回到王府,李奇暗自沉思。
也不知道隱刃小隊到了哪裏,是不是對吐穀渾發起了奇襲?
效果如何?
有沒有傷亡?
蘇定方這家夥會不會覺得蹊蹺,看出點什麽端倪?
這是隱刃小隊的首次出任務,李奇不免有些擔憂。
但是,這份擔憂卻又不能對人言。
他此刻能做的,便是把才藝大選這件事搞好,通過這件事,再組建自己的情報網。
翌日早朝。
李世民照例詢問全國大事。
戶部尚書戴胄匯報了一下錢莊的運營進度,除了長安外,目前錢莊已經在其他六座城池開設分點。
未來一個月內,會往江南方向開去。
計劃到年底,基本上保證大唐境內,每一座城池,至少有一個錢莊。
而且,除了攬儲和匯兌之外,目前針對商人的貸款也提上日程。
這個進度李世民很滿意。
這說明,戶部的運轉已經進入到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隻要不出大的差子,就沒有問題。
緊接著,禮部尚書盧寬匯報了一下自己的工作。
“陛下,才藝大選的細則已經初步擬定。”
“微臣與賢王殿下正在商議,何時啟動。”
李世民微微點頭。
他對這事純粹就是看個熱鬧,既然李奇要弄,就讓他去弄。
即便弄不成什麽樣,也不會有什麽損失。
這個時候,
工部尚書段綸上奏道: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呈上來!”
李世民攬攬手,立馬便有太監將段綸的奏章取了回來。
隻聽段綸道:
“昨日工部刻活字三千,經過初步排版應用,證實活字印刷乃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創舉。”
“假以時日,我大唐人人有書可讀。”
李世民看著奏章,聽著段綸的陳述,不由得眉頭緊皺。
妙啊!
竟然能從雕版印刷中,想出這等主意。
隻是一個小小的改動,不知省卻多少費心費力的事情,這是誰發現的?
段綸?
還是崔之允?
李世民抬起頭,興奮道:
“段卿,此舉當真已經驗證過?”
“回陛下,這是剛剛印出的冊子。文字雜亂,並不成書。但是排版公整,赫然一冊。”
段綸說著,又呈上了一本冊子。
這是臨時印出來的做測試用的,所以並沒有排布字的順序。
不過,一晚上的時間,印一本書?
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
房玄齡當即便忍不住問道:
“段大人,你是說,這個什麽活字印刷,一晚上就印成一冊?”
段綸點點頭:
“這隻是初步試驗,若是真的開印,一晚上就是印成千百冊,也不是沒有可能。”
房玄齡大吃一驚:
“這如何可能?”
段綸便將活字印刷的應用原理耐心闡述了一遍,眾大臣聽完,紛紛驚呼:
創舉,此乃我朝第一大創舉!
房玄齡更是毫不吝嗇讚美:
“段大人此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陛下,臣以為,當為段大人賞!”
讀過書的人,自然明白,這一小小的改進,對於整個大唐的文化建設來說,有多重要。
意義有多深遠!
李世民欣然允諾:
“段卿獻此奇技,自然該賞……”
話音未落,便聽得段綸心驚肉跳的打斷道:“陛下且慢,此舉非臣所為。”
“而是另有其人!”
李世民眉頭一皺:“哦?”
在他想來,另有其人八成也就是工部的能工巧匠了。
段綸的功勞多少總是免不了的。
隻聽段綸頓了頓道:
“回陛下,獻出活字印刷術的,乃是當朝賢王殿下。”
“賢王殿下說,才藝大選想發一些告示,手寫麻煩,雕版印刷又太費勁,所以告訴微臣此法,令微臣先行試用。”
這話一出,滿朝嘩然。
這種妙法竟然是賢王發明出來的?
賢王不是熱衷於搞錢嗎?
怎麽在這種事情上,也有這麽深的研究?
李世民也大感意外。
他千想萬想,也沒想到那個人會是李奇。
這小子,到底還有多少秘密?
李世民又想到那本神秘的日記本。
自從上次李奇摔暈醒來之後,就有了這本日記本。而這種種的神奇,也都是在那之後才發生的。
莫非這背後真有什麽高人指點?
李世民當然想不到魂穿這種事情,就是再向老天爺借十個八個膽子,他也不敢往這上麵想。
愣了愣神,李世民終於道:
“既然是賢王所獻,這賞賜就先欠著。不過,段卿你依舊有功。”
“能夠在這麽短時間內,把想法變成現實,也很難得,朕自當賞罰分明!”
啊這……
陛下果然是分明啊!
功勞最大的賢王賞賜擱置,做順水人情的段綸卻要當場就賞……
太分明了。
也就是賢王殿下今日不在,否則這事決不會如此草草收尾。
不過,很多大臣開始有些心思活泛了。
賢王李奇的表現實在是太亮眼了,相比之下,太子殿下好像顯得毫無建樹。
日後誰會登上這大寶之位,還真是難說的很啊!
散朝後。
禮部尚書盧寬立馬找到段綸。
“段大人,恭喜啊!”
段綸笑著道:“盧大人,你那個才藝大選,有殿下參與,必定成為長安第一大盛事。到時候,盧大人功不可沒!”
盧寬連忙擺手,道:
“本官也不過是為賢王殿下鞍前馬後而已。”
說罷,他突然話鋒一轉,問道:
“段大人,殿下讓你出的告示,約莫幾天可好?”
在他想來,李奇遲遲沒有下令開始造勢,想必就是在等這個什麽告示了。
段綸笑了笑,道:
“一個晝夜即可!”
“殿下說,這叫大字報,可以沿街散發,人手一份,倒是不一定要貼在告示欄。”
盧寬愣了愣。
大字報?
那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