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國庫有多虛,戴胄可謂是曆曆在目。


    他調任戶部尚書一職後,第一件事便是查閱曆年賬簿、稅收、預算及支出。


    連年征戰,本就入不敷出。


    再加上去年的旱災,朝廷又是開倉放糧,又是下撥賑災款,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極致。


    所以,國庫沒錢了。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戴胄微微歎了口氣:


    “陛下是難得的明君,這國庫之虛,乃是積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李奇看了戴胄一眼。


    我問你國庫虛不虛,你跟我說陛下是難得的明君?


    所以邏輯關係應該:


    老李是明君,導致國庫空虛?


    可以啊,戴大人!


    李奇悠悠的道:


    “戴大人,我今天把這些都看完了。”


    “什麽?!”


    戴胄一驚。


    全部看完?


    自己當初可是花了整整三天三夜才看完的,一天如何能看完?


    李奇歎了口氣:


    “戴大人,你說話能不能不要一驚一乍的?”


    “現在天黑了,你這樣,我會懷疑戶部衙門是不是鬧鬼呢!”


    戴胄有些失態道:


    “殿下恕罪。實在是……這所有賬簿,微臣當日足足用了三個日夜,才算看完。”


    李奇:“那是你笨。”


    他話題一轉,繼續道:


    “我餓了,要回家吃飯了。”


    “戴大人,我就問你一句話,你想不想讓國庫充盈起來!”


    “想!”


    戴胄毫不猶豫。


    他調任戶部的主要任務,就是搞錢。


    如果能搞到錢,幹什麽他都願意。


    李奇點點頭:


    “那行。你今晚加個班,把長安城裏的商戶挨個統計一下,明天我找你。”


    說罷,也不由分說,直接出了衙門。


    童方不知從何處湊了過來。


    他現在相當於李奇的貼身保鏢,雖然李奇不需要。


    但是童方也沒辦法,聖命難違。


    李奇見著童方,不由得唉聲歎氣:


    “童大哥……”


    “殿下萬莫如此稱呼屬下,直呼屬下姓名即可。”


    這裏可是戶部衙門。


    不是賢王府。


    在家裏,殿下愛怎麽叫,童方都無所謂。


    但是在這兒……


    要是被人聽見殿下叫自己童大哥,自己這條小命保準無了。


    甚至太子殿下到時候都要來問問:


    你是賢王殿下的大哥,那我算什麽?


    李奇無奈,隻好道:


    “方方啊,你們大內侍衛裏麵,有沒有特別厲害的女高手?”


    啊……方方……


    還不如童大哥呢。


    得,為了小命要緊,方方就方方吧!


    童方想了想,回道:


    “回殿下,大內侍衛裏,全都是男的。”


    “而且女的也太不靠譜了,你看那個聶隱娘,這陣子人影都沒看見。”


    李奇白了童方一眼。


    能讓你看見?


    那我的布置不就白瞎了嗎?


    李奇淡淡的道:


    “行了,回家吧!”


    賢王府。


    今兒的晚膳沒有祭出火鍋,秋姨簡單弄了幾個小炒,還熬好了一鍋湯。


    說是王爺勞累了一天,好好補一補。


    這座賢王府內,除了李奇,全都是下人。


    有時候會讓李奇有些寂寞。


    他獨自坐在大廳內,思考著怎麽充盈國庫的事情。


    見效快的法子……


    首先是課稅。


    農民的稅必須降下來,工商業的稅收要提上去,以往的稅製明顯不合理。


    不過也能理解。


    曆朝曆代都是以農噎為生產主業,不在農業上課重稅,能有錢進?


    所以李奇準備對稅製先改革。


    這是第一刀。


    這一刀的阻力無疑會很大,所以靠鐵血手腕推行下去。


    李奇想的很清楚。


    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不會動搖大唐的根基,反而能為朝廷贏得民心。


    畢竟這年頭,農民是生意人的幾萬倍!


    至於第二刀……


    李奇也有些想法,不過不著急。


    先看看第一刀能不能見血再說。


    第二天。


    李奇起的很早,沒有遲到,甚至早早的就坐在了戶部衙門的前廳。


    前來應卯的官員見到李奇,心裏全都咯噔一下。


    “殿下好!”


    “好!好好工作,早上最可能摸魚,我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


    被訓話的官員一臉懵逼,卻又不敢當麵問。


    什麽是摸魚?


    於是乎,這一上午,戶部衙門裏的未解之謎變成了:什麽是摸魚?


    甚至有官員特意找了兩條魚回來。


    親自摸了摸。


    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啊!


    戴胄坐在李奇的左側,給李奇沏了一杯茶,李奇沒喝。


    衙門裏也沒什麽好茶。


    難喝得半死。


    “戴大人,言歸正傳,今日咱們就來聊聊戶部的老大難問題吧!”


    “微臣願聞其詳!”


    戴胄心中笨不抱什麽期望的。


    一個十五歲的孩子,還在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能夠對戶部的工作有什麽建設性意見?


    但是這一刻,


    戴胄心中卻莫名有了一絲期待。


    賢王殿下說不定真的有良策呢?


    李奇想了想,問道:


    “我要的商戶名單冊呢?”


    “在這兒!”


    戴胄及時呈了過去。


    長安是整個大唐商賈雲集之地,所以稅製改革,從長安起,在眼皮子底下操作,最容易成功。


    一旦見效,全國推廣。


    李奇翻閱了一下,道:


    “不錯,戶數還不少。”


    “戴大人,你說,我如果把商人的稅,由三十稅一,提高到十稅一,會怎麽樣?”


    戴胄猛然一驚。


    “殿下想要改革稅製?”


    “談不上。”


    李奇仍舊淡淡的道:“我進長安前,一直在莊子裏生活,知道百姓的苦。”


    “農民種地,一年到頭,可能就存下一包糧食。”


    “商人販賣,一個月便能掙大把的銅錢。”


    “可是你看看,農民繳納的稅,比商人還重!你說,這公平嗎?”


    “我想把商人的稅製,由三十稅一改為十稅一。同時,農民的稅製由十稅一,調整為三十稅一。”


    這……


    戴胄的腦袋瓜子嗡嗡作響。


    稅製改革,涉及國之根本。


    這樣做,隻怕國庫會更加空虛啊!


    天底下的商人就那麽點,可是農民千千萬,每個人少交一個銅錢,朝廷就要損失好大一筆!


    戴胄不敢妄下定論。


    他有些驚訝的看著李奇:


    “殿下,茲事體大。”


    “這件事,是不是和陛下商量商量,討論討論?”


    李奇擺了擺手:


    “討論?”


    “按照流程來說,是應該提交議案,召集群臣一起商量。不過父皇既然把我調進戶部,顯然就是不想走這麽繁瑣的程序。”


    “戴大人,你,信不信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