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長安城外,湧現大批難民。”


    “諸位有什麽良策?”


    李世民坐在大雄寶殿,垂聲問道。


    其實,有了朝廷的應對,這次旱災,損失和曆史一比,顯得微不足道。


    而且百姓也大都得以保全。


    這便是“提前得知天機”的好處,當然,更顯得李世民這位聖明之君的德範。


    長孫無忌出班:


    “陛下,目前朝廷各道、州、縣的賑災工作,正有條不紊。”


    “二殿下提出的專款專用、專人監督果然奏有奇效,各地都上報,賑災款足夠支應到明年開春。”


    “至於前來長安城的難民,其實已有範例。”


    “據臣所知,城南有人布施,難民們食可果腹,衣可禦寒,待明年開春後,投入勞動,便萬事無憂。”


    李世民點點頭。


    城南布施點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


    一粥一飯一衣,以抗饑寒。


    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善人。


    而且那位大善人,就在這太極殿裏。


    想到這一點,李世民就很欣慰。


    他故意道:


    “哦?可有查明,是誰在城南布施?”


    這個時候,高士廉搶先答道:


    “回陛下,臣親自去城南一片看過。布施點豎的旗幟,隻有一個唐字。”


    “經過臣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一切皆是二殿下所為。”


    一些不知情的大臣,麵麵相覷。


    二殿下這也太財大氣粗了一些吧?


    上次捐贈糧食百萬、白銀五十萬、另有牛羊、紅薯若幹,號稱是傾盡所有。


    這哪來的錢,又在城南布施?


    還搞得有聲有色……


    這讓大夥兒都很難做啊!


    畢竟,要做到李奇這樣實在是太難了,可是,即便做不到,你也得往那個方向去努力吧?


    不然陛下怎麽看你?


    李世民皺了皺眉:


    “是奇兒?”


    這個時候,就應該輪到李奇出場,來唱這出戲了。


    可是這會兒李奇正在太極殿內補覺。


    剛巧睡著了。


    “二殿下今日沒上朝麽?“


    一班文武大臣,仿佛擊鼓傳花一樣,從前麵開始往後麵看。


    等到好不容易看到李奇在睡覺時,眾人都哭笑不得。


    多好的立功表現,怎麽就睡著了?


    站著李奇前麵的大臣,推了推李奇:


    “殿下,上朝呢!”


    “殿下!”


    李奇猛然一驚,失聲道:


    “上吊?誰上吊了?”


    李世民見這幕,又好氣又好笑,道:


    “奇兒,朝中奏對,你卻呼呼大睡。”


    “按律當革職查看!”


    “不過,考慮到你在此次旱災的賑災工作中,有突出貢獻,功過相抵,就不予論功了。”


    李奇一點都不介懷。


    他大手一揮:


    “父皇真是明察秋毫!”


    李奇的功勞太多、為朝廷做的貢獻也太大,真要論功行賞,那麽李承乾的位置就有些尷尬了。


    不過,李世民現在算是對李奇特別寬允。


    雖未封王建府,但卻住在李世民此前的府邸!


    李世民話鋒一轉:


    “既然城南的布施做得卓有成效,那麽城北、城東是否也可以同步開展?”


    當然可以了,我的陛下。


    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有錢!


    就二殿下這麽一搞,沒個幾十萬銀子誰受得了。


    不過這話沒人敢說。


    很快,城東、城北也有樣學樣,開始布施起來。


    難民們得到安置,一切平穩如常。


    這一年的年關,有驚無險的度過。


    李奇在日記裏寫道: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到年尾。”


    “大旱之年在朝庭的有序賑災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餓殍遍野的情況。”


    “大唐,即將翻開新的一頁。”


    “這些天我也懶惰了,竟然缺了那麽多天不曾提筆,要知道,抽獎雖然是個概率事件,但是總好過沒有啊!”


    “今天是第一百篇日記。”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我這個學渣居然寫了一百篇日記?”


    “不知道抽獎係統會不會送我一個春節大禮包,以迎接真正的貞觀之治!”


    “哦對,從明年元月一號開始,年號就要改成貞觀了吧?”


    “魏征那家夥別忘記了,改天有機會,我還是去提醒他一番。”


    寫完今日的日記,李奇很安然的合上本子。


    然而抽獎並沒有出現。


    取而代之的是:


    “宿主寫滿一百篇日記,抽獎升級,每五十篇日記開啟抽獎一次,獎勵也將全麵更新。”


    “升級時間:預計三天三夜,合計三十六個時辰。”


    李奇無語中。


    寫滿一百篇,就來個這?


    你要升級,不能抽完這次獎再升級麽?


    而且,要隔五十篇日記才抽獎一次,是不是太坑了?


    有這種升級的?


    看著明明就是倒退!


    開曆史的倒車啊!


    李奇很無奈。


    他既不能阻止這個抽獎係統升級,也不能改變它的升級序列。


    換句話說,係統就是大爺。


    它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


    太極殿。


    李世民夜裏依然在批閱奏章,長孫皇後端著一碗蓮子羹進來。


    “陛下,更深露重,早些休息才是。”


    “無妨。”


    李世民頭也不抬,他此刻正同步閱覽著李奇的日記。


    這種偷看別人日記的行為……


    上不得台麵。


    所以見長孫皇後到來,李世民連忙更換了一本奏章,有模有樣的批閱起來。


    心中卻暗道:


    貞觀?


    這兩個字卻是不錯,用來做明年的年號,也挺合適。


    怎麽看這意思,這個詞,還是魏征提出來的?


    李世民現在對李奇這種未卜先知的本領已經習以為常。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這是出自易經裏麵的詞,表示以正示人,講究遵循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正。


    嗯,不錯。


    李世民點點頭,看來,改年號這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抬起頭,見長孫皇後還在。


    不由得道:


    “觀音婢,可是有事?”


    長孫皇後笑了笑:“沒事就不能陪陪你?”


    李世民站起來,拉過長孫皇後的手,道:


    “國事繁忙,又逢大災,我的確疏忽你了。”


    長孫皇後卻不以為意:


    “還好陛下英明,大唐雖遇百年大旱,民生卻依舊向好。我聽說,奇兒捐贈無數,這孩子算是一心為國。”


    “嗯,這小子表現還不錯。”


    李世民回應道。


    長孫皇後就著話題:


    “陛下,是不是該冊封奇兒為王,他現在住的還是秦王府,那塊牌匾,也該換成他自己的吧?”


    李世民心中一動。


    他焉能不明白這話背後的意思:


    冊封李奇為王,就是要向朝中文武百官表明:太子不會落在李奇頭上,雖然還未立太子,但是遲早肯定是長子李承乾的。


    想了想,李世民道:


    “好!就冊封他為賢王,開府建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