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和玄奘兩人嘀嘀咕咕的,這一幕讓李世民感到很意外。


    奇兒是不是話太多了?


    和高僧竟然也相談甚歡?


    他在日記裏曾經說過,皇室子弟鬥爭流血,不會是想要出家吧?


    要是李奇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一定會指著鼻子罵:


    哥們好不容易混成皇子,還不是太子那種,不用擔心被算計彈劾,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想睡睡。


    多好的日子!


    怎麽可能想不開要去出家?


    玄奘奇怪的看著李奇:


    “殿下怎麽知道,貧僧要西行取經?”


    李奇神秘兮兮的道:


    “我會看相。”


    “當真?”


    “你還真信?其實是我猜出來的。”見玄奘一本正經,李奇隻好解釋道:“玄奘大師抱負遠大,對佛學窮原竟委,去往天竺,求取佛家經籍,是必然的事情。”


    玄奘心中一動。


    他壓低聲音道:


    “殿下可否幫貧僧一個忙?”


    “但說無妨!”


    李奇一口應下。


    就憑這位爺在西遊記裏出過場,就值得一幫。


    玄奘小心翼翼的道:


    “殿下能否幫貧僧拿到通關文書?”


    “就這?”


    李奇沒想到這個忙這麽簡單。


    他想都不想,便打包票道:


    “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


    眾人走至太廟,終於保持肅穆,不再嘀咕。


    玄奘開始做法。


    李世民率滿朝文武,三品以上的大員,親自為李建成、李元吉,以及數十萬英勇戰士,致哀!


    李奇也夾在其中。


    他對這些談不上太多感同身受。


    但是依然默不作聲。


    實在是場麵太嚴肅了,就算是有個屁,最好也得憋著。


    否則肯定沒好果子吃。


    下葬儀式終於走完,李世民叫上玄奘、李奇、李承乾以及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回朝。


    “玄奘大師,此番有勞了。”


    “阿彌陀佛!”


    玄奘合十唱號,道:“陛下體恤將士,親自為他們致哀,這是大唐興旺之兆!”


    李奇不動聲色的看著這一幕。


    沒想到唐玄奘居然也是個馬屁精?


    李世民點點頭。


    他突然問李奇:


    “奇兒,這一路,我見你和玄奘大師相談甚歡,可是有意佛緣,出家修行?”


    “啊?”


    李奇吃了一驚。


    自己不過和玄奘聊了兩句而已,怎麽就相談甚歡了?


    他連忙道:


    “父皇,兒臣那是第一次見玄奘大師,心中好奇,所以多問了些問題。”


    “至於出家……”


    “那是不可能的。兒臣的誌向,是上馬安天下,下馬治國家!”


    為了不出家,李奇隻好扯一扯大旗。


    他總不能和李世民說,哥們的誌向是躺平,用睡後收入,過一個豐腴的人生。


    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若不是看你小子的日記,還真要被你這番話給騙了。


    上馬安天下?


    下馬治國家?


    還挺會對仗的嘛!


    李世民轉頭問玄奘:


    “玄奘大師,你覺得朕的這個兒子如何?”


    玄奘呆了一下。


    自己剛剛還托李奇幫忙拿通關文書。


    這個問題可得好好回答。


    要不然,文書肯定要泡湯。


    想了想,玄奘模棱兩可道:


    “陛下,二殿下極有慧根,未來必定有一番作為。”


    “呐……你看看你看看,必有一番作為。父皇,這要出了家,當了和尚,肯定就沒什麽作為了。”


    李奇連忙補刀:


    “再說,佛法無邊,回頭是岸。我雖然對佛祖他老人家很敬仰,但是佛祖也勸我們回頭嘛。”


    玄奘臉脹得通紅,有些為難的解釋道:


    “二殿下,那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李奇打了個哈哈。


    笑著道:


    “一樣一樣,都一樣的。”


    李世民見李奇沒個正形,終於開口:


    “行了。朕不過是問問你,並不是要你真的落發為僧。玄奘大師的境界,又豈是你這個小兒能理解的?”


    李奇深以為然的點頭。


    所言極是啊!


    “父皇,既然說到著,兒臣鬥膽,想替玄奘大師求一個通關文書。”


    “通關文書?”


    李世民疑惑的看著李奇。


    隻聽李奇道:


    “不錯!”


    “玄奘大師有誌前往天竺,求取佛家經籍,並將之帶回大唐,廣播佛理。”


    李世民轉問玄奘:


    “大師,可有此事?”


    眼下大唐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並不太好。


    西行出國……


    可能並不太方便。


    玄奘連時道:


    “回陛下,貧僧確有此打算。”


    李世民皺著眉頭,沒有回答。


    底下長孫無忌出班道:


    “陛下,目下我大唐和吐蕃關係一般,西行必經吐蕃,是否……”


    言下之意,誰都清楚。


    李奇知道,曆史上玄奘就是偷偷溜出去的。


    反正遲早是要出去,幹嘛不下一個通關文碟?


    想到這兒,李奇道:


    “父皇,兒臣有話說。”


    “講!”


    “是,父皇。”


    李奇緩了緩,道:“兒臣愚見,玄奘大師此行,必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


    “佛教傳入中土,時間並不久遠。”


    “而且各有分支,甚至佛教內部對佛理的闡述都有分歧。這很不利於佛教的發展。”


    “取回真正的佛經,普及佛理。”


    “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李奇雖然對佛教沒什麽感覺,心中也從不信仰什麽。(作者不信佛不信佛,是瞎寫的瞎寫的,阿彌陀佛!)


    但是這番話說得很成熟。


    如果換個人,李世民並不覺得意外。


    可是這個人竟然是自己的兒子?


    這就難以理解了。


    場上最驚奇和激動的,莫過於玄奘了。


    他甚至想呐喊出來:


    二殿下懂我!


    懂我佛啊!


    二殿下果真是有大慧根之人,如能入我佛教,必定成就一代聖僧!


    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奇兒,這些事情,你是怎麽知道的?”


    額……


    媽的果然是話多必失,這個教訓自己咋就忘了呢?


    他想了想,道:


    “這幾日去國子監進學,兒臣廣有涉獵,從書上看來的。”


    論撒謊,哥們還沒輸過。


    唬你們一愣一愣的!


    李世民點點頭,一錘定音:


    “既然你這麽說,這個通關文書辦了就是。玄齡,你來處理。”


    “其他人都退了吧!”


    “承乾、奇兒,你們倆留一下!”


    李世民單獨留下了李承乾和李奇,要說的,肯定就是家事了。


    兩人都沒有聲張。


    李世民幽幽的歎了口氣,道:


    “你們母後這兩日又犯病了,過去看看她吧。見到你們倆,她或許心情會好一些。”


    李奇心中一動,想起了那枚紫金仙桃。


    他當即道:


    “父皇,請容兒臣先回府一趟,拿個東西便立即進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