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時無兩,衣錦還鄉
一品棄子,從邊軍小卒到鎮國大將 作者:兔子警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藏營中,莊閑的名氣一時無兩。
阮隊率,以及阮不才、趙三江都沒有再找過他麻煩。
即便遠遠看見,也是轉頭就走。
離月末還有十來天時間。
莊閑除去日常暗哨值守,平時但有空閑,便抓緊時間操練。
張虎臣那組也將人員配齊,以三三為小組,六人為大組進行配合演練。
在屬兵戰力提升的同時,莊閑特地提了一壇酒,找到了古炎武,請教戰陣戰法,
同時還請求,將自己的人,臨時加入到了他的隊伍中,進行調兵遣將的練習。
一來二往,兩人也越發熟絡。
在與古炎武實踐操練的同時,逐漸透露出的一些前世軍事理論,讓古炎武眼前一亮。
而莊閑前世喜好孫子兵法、尉繚子等武經七書,卻隻能在紙上,畫著小人推演戰陣。
如此一拍即合下,兩人常常秉燭夜談,探討行兵布陣,縱橫穿插之法。
......
“凡用兵之法,三軍之眾必有分合之變...”
“這句倒是總結得很到位!”
“...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九天之上!妙絕!”
中軍大帳之中,一名壯碩男子,膀大腰圓,目光如炬。
身披金甲,發髻懸束,氣宇軒昂。
正是地藏營最高將官,蔣校尉當麵。
“這些都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
蔣校尉麵上露出欣賞之情,嘴上卻是有些不信地問道:
“此子才十二,半大小子,兵法上怎麽能有如此造詣...”
古炎武雙眸有神,淡然抱拳:
“說是孩童的時候,撿到一本書,花了許久時間,才把字認全了。待到長大一些,自學領悟了真意。”
“那書可還在?”
古炎武搖頭:“說是有一年,去河中洗澡,已經遺失。”
“嗨,可惜!”
站在一旁的姑射仙一臉疑惑,一來是沒有想到,這個少年兒郎竟然還有這種際遇。
半個月前就差人調查過他的背景,本身品性不錯的情況下,竟然還具備了行軍布陣的天賦。
二來,眼前兩個男人,似乎特別相信那小子。難道是因為他年紀小?
“咳咳!”
姑射仙輕咳兩聲,詢問道:“有一次,在營中遇見,他向我提過想要學習騎術,不知道有沒有跟你說過?”
古炎武笑了笑:“那他可是問對人了,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
“姑軍侯可是一騎紅塵碎江河,長槍橫挑萬裏山的馬上名將!”
蔣校尉似在沉凝,而姑射仙聽了略顯不喜地說道:“注意言辭,嘴不想要,我可以替你撕爛他!”
“我當時讓他找蔣校尉,說蔣校尉的騎術舉世無雙。”
蔣校尉:......
古炎武:姑奶奶,有的事可真不興往外說啊!
“古隊率,月末後,他若是選擇繼續回地藏營,便將騎術傳與他。”
古炎武一臉驚異:“真傳?”
“真傳!”
......
這一日,莊閑屬兵癱軟地躺在演武場上,大汗淋漓。
“什長,我們真的有機會學到騎術嗎?”
“是啊,軍中的騎兵可是香餑餑,吃得好,用得好,騎著高頭大馬,衝陣殺敵,好不威風!”
“軍伍中,哪個漢子不想縱馬衝陣!”
莊閑放鬆緊繃的肌肉,雙手叉腰,同樣喘著粗氣說道:
“我找了古隊率幾次,聽他口氣有些鬆。”
“等到這次從衛山城回來,晉升了隊率,估計十有八九能成。”
“當真!”
幾名老軍,一臉興奮地爬起來看著莊閑:“我們當真有機會當騎兵?”
莊閑搖搖頭:“這不保證,先別抱太大希望。把自身實力夯紮實了。”
“哦...”
聽聞,幾名兵卒又有些垂頭喪氣。
謝淩雲咳了一聲,罵道:“你們這些混球!好好操練,等著我們從城裏回來,一切自見分曉!”
“到時候若是不爽,可以申請調離!”
“不敢不敢!”
...
謝淩雲見一群人惶恐的模樣,翹起嘴角,看向莊閑:
“明天就到了二十九天,是明晚回家,還是後天一早?”
莊閑笑道:“後天吧,一早就走,到時候去城衛營換了身份牌,再買一些肉食、酒水回去。”
“好極,那我等幾個兄弟便一同出行。”
謝淩雲這次也算衣錦還鄉,不知道他那個賭鬼父親,再見他時,會是什麽樣的嘴臉。
“阮不才與趙三江不知道是哪天離開,好多天沒有看見了。”
一名老軍突然提及,將幾人思緒引了回來。
一直話很少的張虎臣,說道:“趙三江借以家中有事,提前休沐出了營,此時應該已經到了城內。”
“而阮不才...聽人說,三天前,被家裏人領下了山,說是定州阮氏有事差遣,已經趕往定州府了。”
莊閑略微皺眉,按照自己的計劃,在將來,人生軌跡注定與這兩人沒有什麽交集。
卻在聽到他們的事情後,莫名地有些心焦。
下意識地問道:“阮隊率最近可有什麽異常?”
張虎臣搖了搖頭:“那次事件後,基本上都沒有找過我們。”
“原則上看,我們是屬於他隊伍裏的兵,但是除了日常,固定的暗哨值守外,他從不安排任務。”
莊閑點了點頭,練兵這一塊,都是他自己負責,阮誌澤不找他,反倒落得安心。
可能對方知道,沒多久自己也要晉升隊率,犯不著再跟自己對著幹吧。
“阮氏...”
莊閑心底暗點了一句,在他掌握的蛛絲馬跡中,阮氏與即將發生的事,脫不了幹係。
阮誌澤與阮不才,亦有可能牽扯其中。
......
衛山關,縣廨之中.
廳堂上圍坐了七八個中年及老者。
“範頭領,最近北梁可有消息?”
堂中站著一人,身高七尺有餘,雙臂粗壯,手背暴起青筋,左手提著一把製式長刀。
若是莊閑在場,興許能認出,此人即王麻子的姐夫。
“縣尉大人,上次派去接頭的暗子,至今沒有消息。而天牧郡運來的糧草,即將抵達衛山城。”
“所以,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便沒有再派人去尋接頭的北梁人。”
縣尉默默點頭,眼眉銳利地掃視一番:
“半月之後,糧草上山,便是北境變天的開始。此刻若是大家還有顧忌,可提前退出,舉家離開定州。”
片刻,場內依舊無聲...
阮隊率,以及阮不才、趙三江都沒有再找過他麻煩。
即便遠遠看見,也是轉頭就走。
離月末還有十來天時間。
莊閑除去日常暗哨值守,平時但有空閑,便抓緊時間操練。
張虎臣那組也將人員配齊,以三三為小組,六人為大組進行配合演練。
在屬兵戰力提升的同時,莊閑特地提了一壇酒,找到了古炎武,請教戰陣戰法,
同時還請求,將自己的人,臨時加入到了他的隊伍中,進行調兵遣將的練習。
一來二往,兩人也越發熟絡。
在與古炎武實踐操練的同時,逐漸透露出的一些前世軍事理論,讓古炎武眼前一亮。
而莊閑前世喜好孫子兵法、尉繚子等武經七書,卻隻能在紙上,畫著小人推演戰陣。
如此一拍即合下,兩人常常秉燭夜談,探討行兵布陣,縱橫穿插之法。
......
“凡用兵之法,三軍之眾必有分合之變...”
“這句倒是總結得很到位!”
“...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九天之上!妙絕!”
中軍大帳之中,一名壯碩男子,膀大腰圓,目光如炬。
身披金甲,發髻懸束,氣宇軒昂。
正是地藏營最高將官,蔣校尉當麵。
“這些都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
蔣校尉麵上露出欣賞之情,嘴上卻是有些不信地問道:
“此子才十二,半大小子,兵法上怎麽能有如此造詣...”
古炎武雙眸有神,淡然抱拳:
“說是孩童的時候,撿到一本書,花了許久時間,才把字認全了。待到長大一些,自學領悟了真意。”
“那書可還在?”
古炎武搖頭:“說是有一年,去河中洗澡,已經遺失。”
“嗨,可惜!”
站在一旁的姑射仙一臉疑惑,一來是沒有想到,這個少年兒郎竟然還有這種際遇。
半個月前就差人調查過他的背景,本身品性不錯的情況下,竟然還具備了行軍布陣的天賦。
二來,眼前兩個男人,似乎特別相信那小子。難道是因為他年紀小?
“咳咳!”
姑射仙輕咳兩聲,詢問道:“有一次,在營中遇見,他向我提過想要學習騎術,不知道有沒有跟你說過?”
古炎武笑了笑:“那他可是問對人了,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
“姑軍侯可是一騎紅塵碎江河,長槍橫挑萬裏山的馬上名將!”
蔣校尉似在沉凝,而姑射仙聽了略顯不喜地說道:“注意言辭,嘴不想要,我可以替你撕爛他!”
“我當時讓他找蔣校尉,說蔣校尉的騎術舉世無雙。”
蔣校尉:......
古炎武:姑奶奶,有的事可真不興往外說啊!
“古隊率,月末後,他若是選擇繼續回地藏營,便將騎術傳與他。”
古炎武一臉驚異:“真傳?”
“真傳!”
......
這一日,莊閑屬兵癱軟地躺在演武場上,大汗淋漓。
“什長,我們真的有機會學到騎術嗎?”
“是啊,軍中的騎兵可是香餑餑,吃得好,用得好,騎著高頭大馬,衝陣殺敵,好不威風!”
“軍伍中,哪個漢子不想縱馬衝陣!”
莊閑放鬆緊繃的肌肉,雙手叉腰,同樣喘著粗氣說道:
“我找了古隊率幾次,聽他口氣有些鬆。”
“等到這次從衛山城回來,晉升了隊率,估計十有八九能成。”
“當真!”
幾名老軍,一臉興奮地爬起來看著莊閑:“我們當真有機會當騎兵?”
莊閑搖搖頭:“這不保證,先別抱太大希望。把自身實力夯紮實了。”
“哦...”
聽聞,幾名兵卒又有些垂頭喪氣。
謝淩雲咳了一聲,罵道:“你們這些混球!好好操練,等著我們從城裏回來,一切自見分曉!”
“到時候若是不爽,可以申請調離!”
“不敢不敢!”
...
謝淩雲見一群人惶恐的模樣,翹起嘴角,看向莊閑:
“明天就到了二十九天,是明晚回家,還是後天一早?”
莊閑笑道:“後天吧,一早就走,到時候去城衛營換了身份牌,再買一些肉食、酒水回去。”
“好極,那我等幾個兄弟便一同出行。”
謝淩雲這次也算衣錦還鄉,不知道他那個賭鬼父親,再見他時,會是什麽樣的嘴臉。
“阮不才與趙三江不知道是哪天離開,好多天沒有看見了。”
一名老軍突然提及,將幾人思緒引了回來。
一直話很少的張虎臣,說道:“趙三江借以家中有事,提前休沐出了營,此時應該已經到了城內。”
“而阮不才...聽人說,三天前,被家裏人領下了山,說是定州阮氏有事差遣,已經趕往定州府了。”
莊閑略微皺眉,按照自己的計劃,在將來,人生軌跡注定與這兩人沒有什麽交集。
卻在聽到他們的事情後,莫名地有些心焦。
下意識地問道:“阮隊率最近可有什麽異常?”
張虎臣搖了搖頭:“那次事件後,基本上都沒有找過我們。”
“原則上看,我們是屬於他隊伍裏的兵,但是除了日常,固定的暗哨值守外,他從不安排任務。”
莊閑點了點頭,練兵這一塊,都是他自己負責,阮誌澤不找他,反倒落得安心。
可能對方知道,沒多久自己也要晉升隊率,犯不著再跟自己對著幹吧。
“阮氏...”
莊閑心底暗點了一句,在他掌握的蛛絲馬跡中,阮氏與即將發生的事,脫不了幹係。
阮誌澤與阮不才,亦有可能牽扯其中。
......
衛山關,縣廨之中.
廳堂上圍坐了七八個中年及老者。
“範頭領,最近北梁可有消息?”
堂中站著一人,身高七尺有餘,雙臂粗壯,手背暴起青筋,左手提著一把製式長刀。
若是莊閑在場,興許能認出,此人即王麻子的姐夫。
“縣尉大人,上次派去接頭的暗子,至今沒有消息。而天牧郡運來的糧草,即將抵達衛山城。”
“所以,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便沒有再派人去尋接頭的北梁人。”
縣尉默默點頭,眼眉銳利地掃視一番:
“半月之後,糧草上山,便是北境變天的開始。此刻若是大家還有顧忌,可提前退出,舉家離開定州。”
片刻,場內依舊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