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後,康熙陪著婉妍坐在軟塌上,難得悠閑的看著話本,婉妍瞧著康熙把手放在她的小腹上,直接拍下去了。
“阿諢,你還說不讓別人知道,你這樣明顯的舉動,傻子都能看到的。”婉妍說道。
“在帳篷裏麵,除了咱們自己的人外,誰還能知道,別小題大做了。”康熙看著婉妍說道。
歸寧的日子很舒坦,佟家人知道了婉妍有喜的消息,趕緊讓她去歇著了,康熙被打發陪在了婉妍的身側。
佟太後則與佟家人坐在了大帳內,商量著婉妍未來的方向。
佟國賴看著佟太後,想想婉妍的孩子可能是個阿哥,太皇太後難保不會做什麽。
“最近幾個月,馬佳氏應該要生了,這個孩子能吸引太皇太後的目光。”佟太後直接說道。
“我聽說,惠貴人也有喜了?”佟國賴問道。
呃呃呃!
佟太後尷尬起來:“阿瑪,我都不知道,您是怎麽知道的?”
“明珠那邊有些耀武揚威了,我套出來的消息,老大、老二,你們二人給我注意些,出征在外,更要嚴防死守,貴主兒有喜的消息,若是能再隱瞞更長的時間才好。”佟國賴想到太皇太後,就覺得要幫襯孫女兒一把。
當初,佟太後是流過兩個小阿哥的,最後的一個小阿哥,若不是佟國賴與太皇太後做了交易,帝位大概會更換別人了。
“阿瑪,您說那位還會插手?如今,蒙古的宮妃們隻有忻妃,玄燁不喜歡,更不會過去歇著,太皇太後強行壓著去了幾次,第二日,明晃晃的賜藥了。”佟太後無奈的說道,“玄燁太固執了。”
“阿克墩,你讓玄燁和婉妍都過來。”佟國賴琢磨了一會,決定親自勸說康熙。
阿克墩離開了帳篷,佟國賴和佟國賴夫人開始叮囑這家裏人,趁著婉妍有喜,把府邸內安插在各處的眼線檢驗一遍,看是否有人被收買了。
佟太後已經幾年沒有動用這些眼線了,難保不會有人倒戈了。
“額娘的想法不錯,宮內的奴才忠心是善變的,若是沒有一直用錢來鋪路,可能就沒辦法保持忠心的。”佟太後對內務府奴才們太過了解了。
“娘娘,您的意思呢?”佟國賴夫人看著佟太後問道。
“照著阿瑪和額娘的意思作罷,我會盡量進行安排的。”佟太後承諾到。
婉妍隨著康熙走進了帳篷,正好聽到佟太後的話,婉妍困惑的看向長輩們。
大家的神色嚴肅,好似在商量著重大的事件的。
“婉妍,你有喜的消息已經封鎖了,不過,一個月後,萬歲爺禦駕親征前,會直接給爆發出來,若是在臨走前說出來,你這個孩子算是穩了。”佟國賴瞧著婉妍說到底。
婉妍愣住了:“瑪法,您是說,必須要拖到要準備離開再說?”
佟國賴直接點頭:“對,為了娘娘和你,家裏安插了一些眼線,有幾年沒有動用這些人了,難保這些人不會有什麽異心,趁著機會,能把這些人都給檢測一下的。”
“好!”婉妍聽從佟國賴的想法,安心的點頭了。
“郭羅瑪法,我覺得太過冒險了,婉妍暫時沒辦法護住自己的。”康熙寧可婉妍依賴自己。
“萬歲爺,您把承乾宮圍成了鐵桶,一般人是絕對不會衝著承乾宮發難的,所以,他們都是在等待一個機會,趁著禦駕親征的機會放,把事情處理了,等婉妍生產後,不是能讓小阿哥或者小格格們安全嗎?”佟國維看著康熙說道。
在佟國維的心裏,康熙永遠都是那個需要嗬護的小侄子,首次見到康熙時,佟太後還無法親自照顧兒子。
“舅舅,我不想讓婉妍被推到最前麵的。”康熙希望婉妍能不那麽顯眼,一直安穩的生活在他的身邊才是。
“萬歲爺,老二的想法不錯,若是以後還有出征的機會,您能為了婉妍,再不會參與出征嗎?”佟國綱問道。
“不能!”康熙挫敗道。
康熙的身上壓力太大了,所以,不可能隨時會陪在婉妍的身邊的。
“阿諢,我覺得瑪法說的對,趁著機會能檢驗一遍,孩子們以後環境就安全了,再說,皇後剛剛流產,太皇太後為了您的顏麵,應該不會對我的孩子動手的。”婉妍想著太皇太後一直詢問,婉妍是否有喜了,應該就是想讓康熙能有一個出身更高的格格。
“為了我的顏麵?”康熙樂嗬起來,“婉妍,是為了蒙古諸部的顏麵吧,一直說忻妃是個好生養的,非要讓我去。”
在佟太後和佟家人的麵前,康熙徹底的放下了帝王的架子,整個人都放鬆了很多呢。
“萬歲爺,這個是您需要處理的事情,我聽說,太皇太後得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是這樣嗎?”佟國賴瞧著康熙問道。
康熙點點頭:“按說,皇瑪嬤這段時間,應該去五台山禮佛了,嘴上說是要來歸寧,我總覺得是要交代後事。”
話音落下,婉妍沉默了,按說,太皇太後的壽命應該更長的。
“萬歲爺,應該是孟和親王提出了什麽樣的條件,讓太皇太後想到了後事。”婉妍說道。
康熙看著佟國賴:“應該是世子的事情,皇額娘那邊不想摻和蒙古的渾水,所以,蒙古福晉們若是說什麽事兒,皇額娘都很少會參合。”
“太皇太後應該是指了道路,赫舍裏氏與蒙古右翼關係更好了,應該是提前動用了蒙古諸部的關係。”佟國賴給康熙分析道。
“皇瑪嬤曾經說過,她是支持嫡子做太子的,應該是想把在蒙古右翼部落的權利,都交給太子,赫舍裏氏現在是皇後,其子降生後,太皇太後和右翼蒙古的人大概會逼迫我立下太子的。”康熙冷笑起來。
在鼇拜和老臣們的幫襯下,在康熙大婚前,就已經撤掉三藩了。
婉妍還未見過這裏的鼇拜,聽說已經去關外居住了,不是道重大的事情,都不會出來的。
“郭羅瑪法,我準備讓鼇中堂過來。”康熙看著佟國賴說道。
“阿諢,你還說不讓別人知道,你這樣明顯的舉動,傻子都能看到的。”婉妍說道。
“在帳篷裏麵,除了咱們自己的人外,誰還能知道,別小題大做了。”康熙看著婉妍說道。
歸寧的日子很舒坦,佟家人知道了婉妍有喜的消息,趕緊讓她去歇著了,康熙被打發陪在了婉妍的身側。
佟太後則與佟家人坐在了大帳內,商量著婉妍未來的方向。
佟國賴看著佟太後,想想婉妍的孩子可能是個阿哥,太皇太後難保不會做什麽。
“最近幾個月,馬佳氏應該要生了,這個孩子能吸引太皇太後的目光。”佟太後直接說道。
“我聽說,惠貴人也有喜了?”佟國賴問道。
呃呃呃!
佟太後尷尬起來:“阿瑪,我都不知道,您是怎麽知道的?”
“明珠那邊有些耀武揚威了,我套出來的消息,老大、老二,你們二人給我注意些,出征在外,更要嚴防死守,貴主兒有喜的消息,若是能再隱瞞更長的時間才好。”佟國賴想到太皇太後,就覺得要幫襯孫女兒一把。
當初,佟太後是流過兩個小阿哥的,最後的一個小阿哥,若不是佟國賴與太皇太後做了交易,帝位大概會更換別人了。
“阿瑪,您說那位還會插手?如今,蒙古的宮妃們隻有忻妃,玄燁不喜歡,更不會過去歇著,太皇太後強行壓著去了幾次,第二日,明晃晃的賜藥了。”佟太後無奈的說道,“玄燁太固執了。”
“阿克墩,你讓玄燁和婉妍都過來。”佟國賴琢磨了一會,決定親自勸說康熙。
阿克墩離開了帳篷,佟國賴和佟國賴夫人開始叮囑這家裏人,趁著婉妍有喜,把府邸內安插在各處的眼線檢驗一遍,看是否有人被收買了。
佟太後已經幾年沒有動用這些眼線了,難保不會有人倒戈了。
“額娘的想法不錯,宮內的奴才忠心是善變的,若是沒有一直用錢來鋪路,可能就沒辦法保持忠心的。”佟太後對內務府奴才們太過了解了。
“娘娘,您的意思呢?”佟國賴夫人看著佟太後問道。
“照著阿瑪和額娘的意思作罷,我會盡量進行安排的。”佟太後承諾到。
婉妍隨著康熙走進了帳篷,正好聽到佟太後的話,婉妍困惑的看向長輩們。
大家的神色嚴肅,好似在商量著重大的事件的。
“婉妍,你有喜的消息已經封鎖了,不過,一個月後,萬歲爺禦駕親征前,會直接給爆發出來,若是在臨走前說出來,你這個孩子算是穩了。”佟國賴瞧著婉妍說到底。
婉妍愣住了:“瑪法,您是說,必須要拖到要準備離開再說?”
佟國賴直接點頭:“對,為了娘娘和你,家裏安插了一些眼線,有幾年沒有動用這些人了,難保這些人不會有什麽異心,趁著機會,能把這些人都給檢測一下的。”
“好!”婉妍聽從佟國賴的想法,安心的點頭了。
“郭羅瑪法,我覺得太過冒險了,婉妍暫時沒辦法護住自己的。”康熙寧可婉妍依賴自己。
“萬歲爺,您把承乾宮圍成了鐵桶,一般人是絕對不會衝著承乾宮發難的,所以,他們都是在等待一個機會,趁著禦駕親征的機會放,把事情處理了,等婉妍生產後,不是能讓小阿哥或者小格格們安全嗎?”佟國維看著康熙說道。
在佟國維的心裏,康熙永遠都是那個需要嗬護的小侄子,首次見到康熙時,佟太後還無法親自照顧兒子。
“舅舅,我不想讓婉妍被推到最前麵的。”康熙希望婉妍能不那麽顯眼,一直安穩的生活在他的身邊才是。
“萬歲爺,老二的想法不錯,若是以後還有出征的機會,您能為了婉妍,再不會參與出征嗎?”佟國綱問道。
“不能!”康熙挫敗道。
康熙的身上壓力太大了,所以,不可能隨時會陪在婉妍的身邊的。
“阿諢,我覺得瑪法說的對,趁著機會能檢驗一遍,孩子們以後環境就安全了,再說,皇後剛剛流產,太皇太後為了您的顏麵,應該不會對我的孩子動手的。”婉妍想著太皇太後一直詢問,婉妍是否有喜了,應該就是想讓康熙能有一個出身更高的格格。
“為了我的顏麵?”康熙樂嗬起來,“婉妍,是為了蒙古諸部的顏麵吧,一直說忻妃是個好生養的,非要讓我去。”
在佟太後和佟家人的麵前,康熙徹底的放下了帝王的架子,整個人都放鬆了很多呢。
“萬歲爺,這個是您需要處理的事情,我聽說,太皇太後得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是這樣嗎?”佟國賴瞧著康熙問道。
康熙點點頭:“按說,皇瑪嬤這段時間,應該去五台山禮佛了,嘴上說是要來歸寧,我總覺得是要交代後事。”
話音落下,婉妍沉默了,按說,太皇太後的壽命應該更長的。
“萬歲爺,應該是孟和親王提出了什麽樣的條件,讓太皇太後想到了後事。”婉妍說道。
康熙看著佟國賴:“應該是世子的事情,皇額娘那邊不想摻和蒙古的渾水,所以,蒙古福晉們若是說什麽事兒,皇額娘都很少會參合。”
“太皇太後應該是指了道路,赫舍裏氏與蒙古右翼關係更好了,應該是提前動用了蒙古諸部的關係。”佟國賴給康熙分析道。
“皇瑪嬤曾經說過,她是支持嫡子做太子的,應該是想把在蒙古右翼部落的權利,都交給太子,赫舍裏氏現在是皇後,其子降生後,太皇太後和右翼蒙古的人大概會逼迫我立下太子的。”康熙冷笑起來。
在鼇拜和老臣們的幫襯下,在康熙大婚前,就已經撤掉三藩了。
婉妍還未見過這裏的鼇拜,聽說已經去關外居住了,不是道重大的事情,都不會出來的。
“郭羅瑪法,我準備讓鼇中堂過來。”康熙看著佟國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