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看來有些東西還真的是怎麽躲都躲不過去,眼前可不就是這一遭嘛,而且這事情甚至比想象當中還要複雜不少,單看現在這架勢就能窺見些什麽,尤其是他聽這來人放下的狠話,竟絲毫不把人的性命放在心上,好像求生求死全落在了他的一念之間,便是死了都不得安生,聽聽人家這口氣,可是比他還要大上不少。


    雖說呂岩早就知道今日之事有些齷蹉,可他真的沒有料到這其中當先露頭的竟是一位鬼道人物,而且聽這些人話語中的意味,他們所謂的那主上竟號以王尊,也不知道他們那鬼王是真的不知死活,還是確有這個實力,這鬼道王者的名頭是那麽好叫的嘛!


    前番便稍有所提,天理往複之間,存在就是真理,這陰魂之類自也占了一份天數,而那些初初殞命的陰鬼實在孱弱得很,須得積累陰煞之氣才算是成就鬼修,隻是大多數陰魂卻是不會選擇這一道,因為鬼修再是隕落,便是魂飛魄散,連那轉世之機也無有了。


    而那鬼修一途分為兵、將、帥,對應煉精化氣一道,等級甚是森嚴,而後就是仙、王、帝三大階位,其間另有低,中,高之別,卻是對應修行的另外三個階段。


    隻是這鬼修一途甚是難明,極易被邪念牽引遁入魔道,而要論鬼道便當屬掌管地府的一幹大能,如今地府之中修為最高的便是那後土神隻和五大鬼帝了,至於十殿閻君則是稍遜一籌,而萬千鬼仙則再次,其下便是一幹陰兵、鬼將、鬼帥了,可人家這是受天道承認的,為的也是補全六道輪回鎮壓黃泉血海,自有一番功德應驗。


    然而世間亦是有不少孤魂野鬼機緣巧合之下踏入這鬼修一途,卻又無有正統修行法門,每多滯留人間啖食人肉為禍人間,再不濟就是相互吞食陰魂借以修行,行的也隻是些個左道。


    這些孤魂野鬼有的可能一時得了些道行,也就敢黑天欺負欺負普通人罷了,修為再高點的就尋個地煞氣重的野山洞窟勉力修行,卻甚少有這般猖狂的人物,膽敢自立為鬼道王者不說,還想著聚斂香火,絲毫都沒有將玄德一門和天庭放在眼裏的意思,顯是有所依仗,對玄德一門的境遇也甚為了解,呂岩心頭嘀咕一聲,難不成他的運氣這麽好,就真的讓他遇到了這麽一位在野的鬼王。


    可這也不應該啊,按理來說地府和天庭斷然不會容忍這等禍亂六道的家夥存在才是,其實他呂岩還真的有些小覷天下人了,天庭地府雖說是大道鴻鈞欽定,可也就是得了個名頭上的好處罷了,不服管教者不在少數,要不然百多年以前也不會有大鬧天宮那處好戲了。


    說來對方這些鬼怪口中的邙山鬼王倒是確有這麽一號人物,且於這邙山之地還有不小的名頭,不過其初有展露也隻在這百多年的功夫,呂岩不曾聽過這人的名號卻也無可厚非。


    當然起初這邙山鬼王也不喚這名號,許也是後來冠之此名的罷,至於其真名何如旁人也無從得知了,那麽對其的跟腳就更無從得知,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個人物,起初就是一副不顯山不漏水的樣子,也很少招惹那些名門大派,至少表麵上看起來絲毫也不起眼。


    可再當旁人對這邙山鬼王有所察覺的時候,竟發現這北邙山一境數百裏之地的陰魂全都被他收服到了麾下,列位看客現在可能就要說了,這北邙山不過區區幾百裏的地界,也是窮山惡水人煙稀少,何至這般大驚小怪。


    其實則不然,須知北邙山列作崤山餘脈,那麽便作終南秦嶺之餘,亦是昆侖祖脈之餘,向來都是曆代王侯將相陵寢的首選,甚至還有幾位人間帝王和外族王者葬在這北邙山上佳的寶穴上頭,另外的那些平民之墓就更多了,當然他們隻能將墓安在淺層了,由此說這北邙山是墓連墓,墓挨墓,墓蓋著墓都不為過。


    可不管他們將墓安在哪裏,全都為的是能夠沾一沾此地的那龍脈地氣,他們求得或是國祚綿延,或是榮華富貴,又或是子孫萬代,至於能不能應驗就不是一個小小的筆者所能將明的了,反正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從來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就是了。


    絮絮叨叨了這麽久,尺幅也過去了近半,如之如之奈若何啊,本意不過是要強調這邙山鬼王遠不是尋常鬼修所能比的,要講故事還是要先將內情交代一下。


    尤其是這邙山鬼王將此地的陰魂之屬盡數收服以後,號有千萬之眾,其間還多有軍魂之類,餘者怨鬼冤鬼影從者眾,到了後來這邙山鬼王還傳下了不少法門,可堪造就的鬼仙也不在少數,這方圓百多裏大有勢成絕域之態,鬧出來的聲勢不可謂不大,卻終是露出了一絲獠牙之態。


    有人甚至猜測其可能就是葬在這北邙山上的某個帝王得了些造化以後化生而成,而且其日後和呂岩還有一番仇怨糾葛,這邙山鬼王所圖的可不是這區區的一隅之地,是以在這裏多交代了幾句,強調之處應該劃個重點才是!


    事歸正途之後,卻是見得此間鄉眾早已是恓惶滿滿了,他們那裏遇見過這等陣仗,尤其是他們聽見這鬼怪的那番惡言之後,隻覺這天都塌了半邊,一邊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邊就是如豬馬牛羊一般被圈養於此,還要強逼著把自家兒女獻出去,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啊,他們寧願自己去死都不願意這樣,可現在麵對這情勢又有何辦法,恐怕他們的家老現在也是束手無策罷!


    鄉眾且懼且悲,那他們那位家老就是七分惶恐三分驚懼了,他所受的是土地神的庇護,自也偶有聆聽教誨,待得也是這邙山地界,自然聽過這位鬼王的名號,一時他本來還有一些的底氣卻是不由得泄了大半。


    其實他早就對徐鵬神尊的境況有所覺察,不是情況到了最賴的地步,神尊也不會到現在都沒有現身,難不成真的要靠他的這一點微末之能和身前這法域的力量來抗擊外敵不成,想也不用多想顯是毫無一點生機可言!


    他這把老骨頭身死是小,誤了他劉家一族的性命就是大事了,可要真的順了這些惡客的意,不說辜負了神尊多年來的庇佑之恩,他劉家日後的前途也是堪憂,說白了就是苟延命數罷了,反正現在就是必須要麵對一個問題,到底是立馬死還是幾年十幾年後死,反正都是個死,至於呂岩其人早給遺忘再一邊了!


    呂岩眼見這位劉家真正的主事人都一時失了方寸,他這心裏卻是不禁大是搖頭,一心期盼他人終究不是個辦法,有些力量還是應該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說是命運。


    不過呂岩轉念一想,若是真的異位而處,他怕還真的不一定有這位劉家老人做的好,最起碼人家是將分內之事做到了極致,記得他曾經聽到過一句話,好像說的是弱小就是原罪罷,雖然有些赤果果血淋淋,卻就是那麽真實,呂岩心有了一點感悟,此應該就是紅塵曆練的些許感悟吧,既然他領了‘全權代理’這麽大的一個頭銜,那麽剩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他罷!


    不過他倒是對來人口中那所謂的邙山鬼王起了興趣,也不是這鬼王之名有多響亮,說來他稍時也在這終南之地修行多年,也算是在這裏廝混的極熟了,可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麽一號,怎麽張季連從來都沒跟他提起過。


    不過也是,怎麽說他玄德一門在這三界之地也是叫的響的,背後站著的也大有人在,眼裏能看到的也隻有那麽幾個大勢力,況且他張季連也實在沒有料到呂岩還會與這等人物打上交道,而且還是衝著他玄德一門落難撿便宜來的,還真得是嗑瓜子磕出個臭蟲楞充大人兒。


    呂岩雖沒聽說過這邙山鬼王的名號,再拋開對方言語之中的意味有幾分真假暫且不談,卻是不妨他對著鬼王大起興趣,且他這心裏也是愈發的凝重了起來,如是不出他所預料的話,方才出聲的那鬼怪應該是一位鬼仙中人,這麽一來反正思忖之下,對方剛才的話語倒真的有了幾分真實性。


    須知鬼修一道莫測萬分,比之他們練氣修真一道來說更顯艱難,他呂岩修行十多年迄今為止還未曾遇到過這等鬼仙,喔,初時他在那揚州之地遇到的牛頭馬麵二人倒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那時他的見識修為都稍淺,並不能真正明白何以謂之曰鬼仙。


    現在回想一下,卻是記起了張季連曾經說過的一番話,鬼仙者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識內守,一誌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誌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佛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一味閉目寂坐,冥心寂照,則靜中尋靜,悟人頑空寂滅矣.而未滅盡定,隻煉得一個強定之陰神,到氣盡時,陰神一出.便為靈鬼,謂之鬼仙。從修煉角度上看,鬼仙為修煉之最下乘。


    人生欲免輪回,不入於異類軀殼,嚐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也。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為鬼也。知之修煉,超凡入聖,脫質而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者也。


    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至於金仙大道,卻是早已不落窠臼,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是為化外之列,不入此五等。


    想到這般,呂岩卻是抬頭朝著頭上的那層陰雲深深的看了一眼,滿目汙穢不堪,還真得是不甚入流,看著倒很是唬人,卻終是落了痕跡。


    而煉成鬼仙者,除了一路修行上來的那些陰鬼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修行有成的練氣之士,隻一昧的閉目枯坐,修的也隻是那祖性,由此在劫難麵前哪能相抗,隻得在命數將盡的時候屍解入了這鬼仙之道,不管怎的也是個變相的長生,可終究是蠅營狗苟,不得大道難成氣候。


    鬼仙鬼仙,一曰鬼而一曰仙,卻是難逃這兩個字,曰鬼之曰便是清靈之鬼,不得純陽淨得陰氣,就算他積累萬年依舊還是個鬼道,根本不敢白日顯現而出,反是積累越重越是不敢輕易顯現,如不然找上頭來的必是那滾滾的天雷,此應該就是道經之中所言的‘但修祖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罷。


    不過鬼仙鬼仙到底沾了個仙字,哪怕再是下乘,也有了些許超凡之能,自也有了不少神通,喔,此應該還不能算是什麽神通,也就是個鬼通罷了,也就是些個煉化陰氣攝魂奪魄能力。


    而呂岩現在可是堂堂正正度過諸般劫難煉成的金丹人仙,性命之道具得自在,雖還未真正窺見大道,卻是自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誌,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自也有了諸般神通。


    兩者之間就好比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比較,再如就是一個在門裏一個在門外,一個是窺見大道一個是鏡花水月,根本就是不能比不能比啊。


    一念既起,此些念頭畫麵不過隻在電光之間便流轉開來,可筆者卻連篇累牘多有贅言,實在是罪過罪過,索性的是呂岩有了計較,心念一動間給那位劉家老人傳音片刻,而他麵上卻是絲毫都不動聲色,暗中朝著那劉家老人打出了一道靈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遊之呂祖純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波怪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波怪叟並收藏東遊之呂祖純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