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金鬥甕的秘密
抓鬼奇才:嬌弱夫人是鬼中團寵 作者:青遙未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淑珍本來隻是取笑李昭辭,卻見李昭辭這麽大反應,臉也白了:“我...我們哪能做什麽?!這晦氣的東西!我們看還不想看!”
當年這帶著皇上旨意的薑氏金鬥甕到他們這兒,她都沒在意,全是下人去做的,她哪裏知道!
回過神來,黃淑珍意識到自己被李昭辭這蹄子給威嚇了,又氣惱地說:“要不是皇上旨意,這薑氏還有個郡主的頭銜,她配入我李家祖祠麽!我們還心善給這東西在這裏擺了那麽多年!再過不久!這破甕在不在宗祠裏都不好說了!”
李昭辭忽然祭出了袖裏的蓮燼,黃淑珍見這蹄子手裏竟拿出了武器,嚇得結結巴巴:“你幹什麽?!你還要殺我不成!你要是殺了我!你不僅要進大牢!這薑氏的金鬥甕我們李家立馬扔門外去!”
桃鏡忽然鄭重地拉住了李昭辭,經過她方才努力的觀察和記憶,說了一句令在場的人都毛骨悚然的話:“小姐!這不是夫人的那尊金鬥甕!”
當年專門為夫人製作的金鬥甕,乃名匠所製,聖上欽賜墓誌銘,外觀怎麽可能這般粗糙?!這分明就是仿製的!
“小姐!這是贗品啊!”
黃淑珍聽了這話,仿若五雷轟頂!
李昭辭此刻仿若地獄羅刹一般一步步靠近黃淑珍,黃淑珍立馬顫抖著聲音說:“我們哪知道?!不是我們幹的啊!”
少女氣勢淩人,身上散發著濃重的殺意,把黃淑珍嚇得腿一軟跌到了地上,見那把明晃晃的刀鋒尖利逐漸逼近自己,黃淑珍立馬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招了!
“當時薑氏的金鬥甕到了我們這兒,我們就立刻在宗祠找了個位置,昭辭!我們什麽也沒動啊!”黃淑珍努力回憶道:“我當時隻看了一眼!這金鬥甕就是一個下人輕輕鬆鬆搬進了宗祠!它來時是什麽模樣!現在就是什麽模樣!”
李昭辭看著黃淑珍這幅模樣,遲疑了一下,若不是李家大房做的,也不能排除當年金鬥甕從京城來時就被掉了包。
但為什麽要將薑氏的金鬥甕換走?!難道那金鬥甕裏有什麽秘密不成?
李昭辭忽然覺得思緒清晰起來,掉包薑氏的金鬥甕隻有一個原因,害死薑氏的凶手擔心薑氏的死因暴露對自己不利,這才進行了這招偷梁換柱!
要是這種情況,隻怕薑氏的金鬥甕已經被人銷毀!這樣一來!她沒辦法找到她娘的死因!也沒法替她娘報仇雪恨!
如今薑氏的金鬥仍舊存在這世上還是已經消失,隻有問出真相才知道!
李昭辭忽然奪門而出!
李家書房內。
老夫人坐在上位,正與李征文交談著。
李征文聽得她娘說的那些髒東西,一時也覺得心驚。
雖不知他們那晚遇到的是不是真實發生的,但此次出行的大部分下人,確確實實是死了。
“娘,會不會是迷魂香。”李征文道:“聽聞最近李莊出了一些用迷魂香搶劫的團夥,他們通常就是將人迷倒,再奪走他人身上的財物。”
“你們說看到的那些東西,會不會是因為聞了他們秘製的迷魂香後意識不清,然後外麵那些下人沒有吸入迷魂香,又發現了那群劫匪準備偷盜,惹怒了他們,所以才殺了那些下人?”
李坤維沉吟一陣,發覺也並無可能,但他們的財物在路上已被盜賊偷走不少,到了那家客棧時,早就沒有什麽好被偷盜的了。
此刻老夫人抬眸,看出來李坤維的疑惑,便對他道:“我們財物早被盜過,可能是因為那群盜賊沒發現財物,這才離開的,要不然我們的命運,可能跟那群下人一樣。”
老夫人聽了大兒子的話,早已深信不疑,這是他們此行倒了血黴,遇到這些東西,想必回京之前,一定要好好祛掉身上的黴運!
聽了老夫人的話,李趙氏一群人無不臉色發白,又慶幸他們被迷魂香迷暈了,醒來還留著一條命。
“我們也是噩運纏身,當年我們李莊的那位泰山北鬥寂滅老祖,還在清緣寺嗎?”
提到寂滅老祖,李家當年對他最為恭謹:“哦!孩子記得,那位鮑爺啊?但前幾年,不知道因為什麽事,已經不在清緣寺了,但還在李莊住著。”
老夫人疑惑道:“不在清緣寺了?這是怎麽回事?”
李征文回想了一下,隻說:“孩兒也不記得了,隻知道鮑爺也不甚在意地離開清緣寺,還放言清緣寺無他是清緣寺的損失。”
老夫人搖搖頭:“鮑爺身為清緣寺的老人了,道行高深,清緣寺竟如此不懂尊師重道,還將鮑爺趕出清緣寺,當真是有眼無珠。”
李坤維聽言也點了點頭,當年他上京,娘還專門為他去這位寂滅老祖求了路平八穩運兆,他最後當上了丞相,娘一直覺得寂滅老祖幫了大忙。
老夫人心急道:“那現在要找鮑爺改運,要到哪裏去找呢?”
李征文聽了這話,便道:“孩兒好像知道這位鮑爺住在哪裏。”
李昭辭問了幾個下人,下人們看她殺氣騰騰的模樣,立刻指引她去了書房。
然而她進到書房,卻沒有看到李趙氏。
其中一個下人告知:“小的好像看到老爺帶著二老爺他們出去了。”
“出去了?”李昭辭攥緊拳頭:“去哪裏?!”
但幾個下人都不知道。
李昭辭轉身就準備出府尋人,卻被一個潤竹所製的輪椅擋住了去路。
坐在輪椅上的戰王說道:“本公子見月色不錯,又睡不著,便在這周圍逛了逛,正巧遇到你,你推本公子走走罷。”
李昭辭看了他一眼,無奈地說道:“抱歉公子,昭辭現在有事。”
戰王點點頭,試探地問了一句:“你要去找李丞相?”
見李昭辭忽然頓住腳,戰王這才緩緩道來:“方才本公子在大門處看到了李丞相,本公子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戰王忽然讓人招呼來了他的馬車,給了李昭辭一個眼神:“本公子帶你去吧。”
當年這帶著皇上旨意的薑氏金鬥甕到他們這兒,她都沒在意,全是下人去做的,她哪裏知道!
回過神來,黃淑珍意識到自己被李昭辭這蹄子給威嚇了,又氣惱地說:“要不是皇上旨意,這薑氏還有個郡主的頭銜,她配入我李家祖祠麽!我們還心善給這東西在這裏擺了那麽多年!再過不久!這破甕在不在宗祠裏都不好說了!”
李昭辭忽然祭出了袖裏的蓮燼,黃淑珍見這蹄子手裏竟拿出了武器,嚇得結結巴巴:“你幹什麽?!你還要殺我不成!你要是殺了我!你不僅要進大牢!這薑氏的金鬥甕我們李家立馬扔門外去!”
桃鏡忽然鄭重地拉住了李昭辭,經過她方才努力的觀察和記憶,說了一句令在場的人都毛骨悚然的話:“小姐!這不是夫人的那尊金鬥甕!”
當年專門為夫人製作的金鬥甕,乃名匠所製,聖上欽賜墓誌銘,外觀怎麽可能這般粗糙?!這分明就是仿製的!
“小姐!這是贗品啊!”
黃淑珍聽了這話,仿若五雷轟頂!
李昭辭此刻仿若地獄羅刹一般一步步靠近黃淑珍,黃淑珍立馬顫抖著聲音說:“我們哪知道?!不是我們幹的啊!”
少女氣勢淩人,身上散發著濃重的殺意,把黃淑珍嚇得腿一軟跌到了地上,見那把明晃晃的刀鋒尖利逐漸逼近自己,黃淑珍立馬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招了!
“當時薑氏的金鬥甕到了我們這兒,我們就立刻在宗祠找了個位置,昭辭!我們什麽也沒動啊!”黃淑珍努力回憶道:“我當時隻看了一眼!這金鬥甕就是一個下人輕輕鬆鬆搬進了宗祠!它來時是什麽模樣!現在就是什麽模樣!”
李昭辭看著黃淑珍這幅模樣,遲疑了一下,若不是李家大房做的,也不能排除當年金鬥甕從京城來時就被掉了包。
但為什麽要將薑氏的金鬥甕換走?!難道那金鬥甕裏有什麽秘密不成?
李昭辭忽然覺得思緒清晰起來,掉包薑氏的金鬥甕隻有一個原因,害死薑氏的凶手擔心薑氏的死因暴露對自己不利,這才進行了這招偷梁換柱!
要是這種情況,隻怕薑氏的金鬥甕已經被人銷毀!這樣一來!她沒辦法找到她娘的死因!也沒法替她娘報仇雪恨!
如今薑氏的金鬥仍舊存在這世上還是已經消失,隻有問出真相才知道!
李昭辭忽然奪門而出!
李家書房內。
老夫人坐在上位,正與李征文交談著。
李征文聽得她娘說的那些髒東西,一時也覺得心驚。
雖不知他們那晚遇到的是不是真實發生的,但此次出行的大部分下人,確確實實是死了。
“娘,會不會是迷魂香。”李征文道:“聽聞最近李莊出了一些用迷魂香搶劫的團夥,他們通常就是將人迷倒,再奪走他人身上的財物。”
“你們說看到的那些東西,會不會是因為聞了他們秘製的迷魂香後意識不清,然後外麵那些下人沒有吸入迷魂香,又發現了那群劫匪準備偷盜,惹怒了他們,所以才殺了那些下人?”
李坤維沉吟一陣,發覺也並無可能,但他們的財物在路上已被盜賊偷走不少,到了那家客棧時,早就沒有什麽好被偷盜的了。
此刻老夫人抬眸,看出來李坤維的疑惑,便對他道:“我們財物早被盜過,可能是因為那群盜賊沒發現財物,這才離開的,要不然我們的命運,可能跟那群下人一樣。”
老夫人聽了大兒子的話,早已深信不疑,這是他們此行倒了血黴,遇到這些東西,想必回京之前,一定要好好祛掉身上的黴運!
聽了老夫人的話,李趙氏一群人無不臉色發白,又慶幸他們被迷魂香迷暈了,醒來還留著一條命。
“我們也是噩運纏身,當年我們李莊的那位泰山北鬥寂滅老祖,還在清緣寺嗎?”
提到寂滅老祖,李家當年對他最為恭謹:“哦!孩子記得,那位鮑爺啊?但前幾年,不知道因為什麽事,已經不在清緣寺了,但還在李莊住著。”
老夫人疑惑道:“不在清緣寺了?這是怎麽回事?”
李征文回想了一下,隻說:“孩兒也不記得了,隻知道鮑爺也不甚在意地離開清緣寺,還放言清緣寺無他是清緣寺的損失。”
老夫人搖搖頭:“鮑爺身為清緣寺的老人了,道行高深,清緣寺竟如此不懂尊師重道,還將鮑爺趕出清緣寺,當真是有眼無珠。”
李坤維聽言也點了點頭,當年他上京,娘還專門為他去這位寂滅老祖求了路平八穩運兆,他最後當上了丞相,娘一直覺得寂滅老祖幫了大忙。
老夫人心急道:“那現在要找鮑爺改運,要到哪裏去找呢?”
李征文聽了這話,便道:“孩兒好像知道這位鮑爺住在哪裏。”
李昭辭問了幾個下人,下人們看她殺氣騰騰的模樣,立刻指引她去了書房。
然而她進到書房,卻沒有看到李趙氏。
其中一個下人告知:“小的好像看到老爺帶著二老爺他們出去了。”
“出去了?”李昭辭攥緊拳頭:“去哪裏?!”
但幾個下人都不知道。
李昭辭轉身就準備出府尋人,卻被一個潤竹所製的輪椅擋住了去路。
坐在輪椅上的戰王說道:“本公子見月色不錯,又睡不著,便在這周圍逛了逛,正巧遇到你,你推本公子走走罷。”
李昭辭看了他一眼,無奈地說道:“抱歉公子,昭辭現在有事。”
戰王點點頭,試探地問了一句:“你要去找李丞相?”
見李昭辭忽然頓住腳,戰王這才緩緩道來:“方才本公子在大門處看到了李丞相,本公子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戰王忽然讓人招呼來了他的馬車,給了李昭辭一個眼神:“本公子帶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