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寶沒接茬,這種話讓她怎麽接呢?
兩人就這麽大眼瞪小眼瞪了一會兒,劉雪麗吃了些甜甜的無花果。
無花果的清涼甜蜜,和炭火的燥熱,兩相抵消,讓眼前少女平複了從山下帶來的惡劣痛心情緒。
她本來就容易把前麵的事情丟開,坐了一會兒就回去修煉了。
也不一定要到活子時再修煉,隻是活子時以後修煉,更加的夜深人靜,沒有人打擾,沒有外界嘈雜的聲音。
活子時是十一點到淩晨一點,兩個小時的時間。
既不特別疲憊,又是安靜時刻,是仙修們打坐的好時光。
打坐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打攪或者被驚嚇,會導致心跳驟停,走火入魔而死。
之所以仙修與仙修的洞府相距甚遠,最少也隔了三個籃球場那麽遠才會有另外一個人的洞府,更遠的甚至隔開幾裏。
而且修煉的人都喜歡住在洞子裏而不是樓房中。
這所有的原因隻有一個真相,就是洞府隻有一個入口,一旦關上,任何人都再也進不去了。
山洞隔音效果也是一等一的好,因為四周圍都被包裹的實實在在,除了窗子和門,別的地方都沒辦法透進來聲音。
打坐入靜時,一點點外界的幹擾,都會被無限放大,讓人心跳失律……
這不是說著玩的,也不是為了編故事,這件事情是真的真的很真。
劉雪麗仍然住自己的方寸靈屋裏,旅居仙修大多如此,並不會因為別人的洞府屋子多,就無所顧忌的住進去。
方寸靈屋牆壁都很隔音,雖然上麵要留氣窗,讓靈氣進來,二氧化碳出去,但是那一點點氣窗的縫隙影響不了修煉之人。
再說,餘寶的洞府周圍,兩千多米之外才有另外一個弟子的洞府,門前的藥園也隔了一些天然石屏障和荊棘屏障。
有些弟子與弟子之間,就是住了幾年都不認識對方。
大家既不願意打攪別人也不願意別人來打攪,都是些獨立自主的人,又都早出晚歸。
有些人長期在外活動,一兩個月不回一次洞府,一年半載見不到隔壁的同門是常事。
這樣一來就幾乎沒有遠親不如近鄰這一說。
劉雪麗回到方寸屋就坐在自己的雲床上安靜打坐,超級大宗門就是好,度仙門的宗門麵積廣大,擁有上千平方公裏的山峰,有親傳到雜役弟子近七萬。
山上靈氣飽和,怎麽使用都源源不斷,修煉起來事半功倍,比她在祥雲宗的親傳弟子洞府都好。
隻是,已經過了這麽久了應該回去見一見師父。
有師父存在的親傳弟子就是這一點不好,能得到師父的親自教導,疼愛,但也被絆住了,時不常的要回去打一個報告,或者送點孝敬。
不是所有的師父都會像父母一樣的關懷弟子的,也有部分師父會像世上一切糟糕的父母一樣壓榨自己的徒弟。
有的師父收徒就是為了壓榨對方的剩餘價值,掠奪弟子的財富,竊為己有。
一般上師都比較有錢,就像一個公司的大佬。
大宗門裏,元嬰以上才有資格收授徒弟,其他的中小型宗門就不一定了。
翌日,天空突然變色,有下雪的征兆,本來之前在飛船上的時候大家約好要去采山的,但是看著變幻無常的天氣,劉雪麗就與餘寶告別了。
兩人邊吃早飯邊說話,劉雪麗道:“可能要下一場大雪,我就不在這邊逗留了,先回宗門,順便把從家裏帶來的小菜孝敬給師父和幾個要好的師兄師姐。
我等會也去小梅那邊告個別,順便也給她說可能出去不成,這樣你就不用放鳥過去和她說話。”
餘寶點頭。
她養了三隻八哥,吐字清晰,言語簡練。
喂過靈藥後能說一長串話,能把主人的話完全複述出來不說,鳥兒還絕不多說一個字。
但平時書簡往來,大家還是喜歡把紙條綁在竹筒裏帶在鳥身上,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安全感,對鳥的信任遠不如自己。
劉雪梅也看著天氣發愁,下一天雪就減少一天收入,雖然她現在不缺錢了,但死水不經瓢舀,再有錢的人,都不敢停下來躺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看到姐姐一個人過來,就知道不能出去了。
劉雪麗講了頭天晚上自己下山去看三叔一家的事,無比憤慨:“你也不要再去找三叔一家了,二叔家你都不要去,說不定我們會像上一輩人一樣,就這樣散了。
小梅啊,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了,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我們也不用求著他們在他們的鍋裏炒冷飯。
人家自以為有本事,我們就是真的局外人,別抱著老想頭,叔伯姐妹是一家的念頭。
餘寶那邊,有空還是要去瞧瞧,這個不一樣的,同一個爹媽的女兒,要經常走動走動。”
劉雪梅遺憾道:“他家那個老二還怪逗的,本來還想和他們好好玩兒,這下看來是玩不成了。
文盲都不好相處,小嬸嬸一字不識,和我們阿娘一樣,橫腸倒肚的。”
劉雪麗搖頭:“別說那麽難聽,很多不識字的人,人也會很好的,識字的人也有混賬東西。
不是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嗎?
不讀書可以心思簡單,讀了書有想法的就多了,想多了就容易出事。”
劉雪麗多看了一邊慢吞吞擇菜的趙嬌娃一眼。
趙嬌娃心有所感,抬頭道:“別看我,我要是能進宗門,也能讀書認字的。”
幾乎所有的宗門收徒以後,都要先問識不識字,不識字的,先去童修堂領課,每天早上去學一個時辰的讀書寫字,隻有學會了認字才能看得懂宗門發的書。
然後再學半個時辰的打坐姿勢和開悟進程講解。
打坐方法書上就有,教書的是築了基的親傳弟子,都是領任務來的。
下午就讓小弟子們回洞府自學了。
親傳弟子們占有宗門更多資源,相應的就要付出更多,時間就沒有辦法隨時自由支配。
他們要給童修們上課教學,要參與宗門之間的交流往來,要被師父支派任務,還要經常去特定的地方曆練,以獲取更大利益。
兩人就這麽大眼瞪小眼瞪了一會兒,劉雪麗吃了些甜甜的無花果。
無花果的清涼甜蜜,和炭火的燥熱,兩相抵消,讓眼前少女平複了從山下帶來的惡劣痛心情緒。
她本來就容易把前麵的事情丟開,坐了一會兒就回去修煉了。
也不一定要到活子時再修煉,隻是活子時以後修煉,更加的夜深人靜,沒有人打擾,沒有外界嘈雜的聲音。
活子時是十一點到淩晨一點,兩個小時的時間。
既不特別疲憊,又是安靜時刻,是仙修們打坐的好時光。
打坐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打攪或者被驚嚇,會導致心跳驟停,走火入魔而死。
之所以仙修與仙修的洞府相距甚遠,最少也隔了三個籃球場那麽遠才會有另外一個人的洞府,更遠的甚至隔開幾裏。
而且修煉的人都喜歡住在洞子裏而不是樓房中。
這所有的原因隻有一個真相,就是洞府隻有一個入口,一旦關上,任何人都再也進不去了。
山洞隔音效果也是一等一的好,因為四周圍都被包裹的實實在在,除了窗子和門,別的地方都沒辦法透進來聲音。
打坐入靜時,一點點外界的幹擾,都會被無限放大,讓人心跳失律……
這不是說著玩的,也不是為了編故事,這件事情是真的真的很真。
劉雪麗仍然住自己的方寸靈屋裏,旅居仙修大多如此,並不會因為別人的洞府屋子多,就無所顧忌的住進去。
方寸靈屋牆壁都很隔音,雖然上麵要留氣窗,讓靈氣進來,二氧化碳出去,但是那一點點氣窗的縫隙影響不了修煉之人。
再說,餘寶的洞府周圍,兩千多米之外才有另外一個弟子的洞府,門前的藥園也隔了一些天然石屏障和荊棘屏障。
有些弟子與弟子之間,就是住了幾年都不認識對方。
大家既不願意打攪別人也不願意別人來打攪,都是些獨立自主的人,又都早出晚歸。
有些人長期在外活動,一兩個月不回一次洞府,一年半載見不到隔壁的同門是常事。
這樣一來就幾乎沒有遠親不如近鄰這一說。
劉雪麗回到方寸屋就坐在自己的雲床上安靜打坐,超級大宗門就是好,度仙門的宗門麵積廣大,擁有上千平方公裏的山峰,有親傳到雜役弟子近七萬。
山上靈氣飽和,怎麽使用都源源不斷,修煉起來事半功倍,比她在祥雲宗的親傳弟子洞府都好。
隻是,已經過了這麽久了應該回去見一見師父。
有師父存在的親傳弟子就是這一點不好,能得到師父的親自教導,疼愛,但也被絆住了,時不常的要回去打一個報告,或者送點孝敬。
不是所有的師父都會像父母一樣的關懷弟子的,也有部分師父會像世上一切糟糕的父母一樣壓榨自己的徒弟。
有的師父收徒就是為了壓榨對方的剩餘價值,掠奪弟子的財富,竊為己有。
一般上師都比較有錢,就像一個公司的大佬。
大宗門裏,元嬰以上才有資格收授徒弟,其他的中小型宗門就不一定了。
翌日,天空突然變色,有下雪的征兆,本來之前在飛船上的時候大家約好要去采山的,但是看著變幻無常的天氣,劉雪麗就與餘寶告別了。
兩人邊吃早飯邊說話,劉雪麗道:“可能要下一場大雪,我就不在這邊逗留了,先回宗門,順便把從家裏帶來的小菜孝敬給師父和幾個要好的師兄師姐。
我等會也去小梅那邊告個別,順便也給她說可能出去不成,這樣你就不用放鳥過去和她說話。”
餘寶點頭。
她養了三隻八哥,吐字清晰,言語簡練。
喂過靈藥後能說一長串話,能把主人的話完全複述出來不說,鳥兒還絕不多說一個字。
但平時書簡往來,大家還是喜歡把紙條綁在竹筒裏帶在鳥身上,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安全感,對鳥的信任遠不如自己。
劉雪梅也看著天氣發愁,下一天雪就減少一天收入,雖然她現在不缺錢了,但死水不經瓢舀,再有錢的人,都不敢停下來躺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看到姐姐一個人過來,就知道不能出去了。
劉雪麗講了頭天晚上自己下山去看三叔一家的事,無比憤慨:“你也不要再去找三叔一家了,二叔家你都不要去,說不定我們會像上一輩人一樣,就這樣散了。
小梅啊,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了,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我們也不用求著他們在他們的鍋裏炒冷飯。
人家自以為有本事,我們就是真的局外人,別抱著老想頭,叔伯姐妹是一家的念頭。
餘寶那邊,有空還是要去瞧瞧,這個不一樣的,同一個爹媽的女兒,要經常走動走動。”
劉雪梅遺憾道:“他家那個老二還怪逗的,本來還想和他們好好玩兒,這下看來是玩不成了。
文盲都不好相處,小嬸嬸一字不識,和我們阿娘一樣,橫腸倒肚的。”
劉雪麗搖頭:“別說那麽難聽,很多不識字的人,人也會很好的,識字的人也有混賬東西。
不是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嗎?
不讀書可以心思簡單,讀了書有想法的就多了,想多了就容易出事。”
劉雪麗多看了一邊慢吞吞擇菜的趙嬌娃一眼。
趙嬌娃心有所感,抬頭道:“別看我,我要是能進宗門,也能讀書認字的。”
幾乎所有的宗門收徒以後,都要先問識不識字,不識字的,先去童修堂領課,每天早上去學一個時辰的讀書寫字,隻有學會了認字才能看得懂宗門發的書。
然後再學半個時辰的打坐姿勢和開悟進程講解。
打坐方法書上就有,教書的是築了基的親傳弟子,都是領任務來的。
下午就讓小弟子們回洞府自學了。
親傳弟子們占有宗門更多資源,相應的就要付出更多,時間就沒有辦法隨時自由支配。
他們要給童修們上課教學,要參與宗門之間的交流往來,要被師父支派任務,還要經常去特定的地方曆練,以獲取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