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蝦鮮美無比,劉雪梅很愛吃,吃了魚蝦就不再吃飯了,她吃魚蝦可以吃飽。
趙嬌娃一臉嫌棄,她是想起了她爹,又醉又髒的樣子,成天睡在地上滾,站不起來,軟綿綿一坨。
餘寶覺得,醉蝦簡直是人間第一美味,那些螃蟹也不怎麽樣了。
螃蟹的滋味,多少有點像小龍蝦,餘寶和姑姑去另一界吃過小龍蝦,感覺兩種東西大同小異,隻是螃蟹的殼更厚一點,肉更加少一點。
拖網連拖兩網,姐妹幾個才去取地籠。
地籠裏收獲不小,但是幾個人一直幹到星光熠熠,才將所有地籠收完。
魚獲不用說了,千斤有餘。
姐妹仨當場撿撿分分,趙嬌娃和劉雪蓮隻是兩個拖油瓶,她們也沒有儲物袋,當然什麽都不能拿。
劉雪梅要帶著拖油瓶,她又多得兩份。
“明天還下兩回,你們多帶些走,這樣一來一年都夠吃了。”劉雪麗高興道,手裏還拿著一隻蒸好的螃蟹。
菜全部都是她做的,一隻大肚生鐵方便灶,是餘寶剛剛送給她的。
餘寶不好意思拿了這人的東西什麽都不給,便將自用的一台生鐵灶給了她,自己在網上再買一台就是了。
劉雪麗搞清楚了這種灶的妙用後,欣喜不已:“真好啊,這個小灶又可以圍爐吃咕嘟鍋,又可以炒菜,還能擺一大壺水,又能燒炭和柴。
這個比我們平時用的小火爐好太多了,火氣一點也不浪費。”
劉雪梅笑道:“我們早就用上了,所以一頓飯做下來也不費事,大火將飯燒開,就放在後麵燒水的那個位置,慢慢翻燜,前麵炒菜,菜好飯也燜好了。
又不會糊鍋又好吃,真是一舉兩得呢。”
劉雪麗初顯身手,也是把這個灶讚歎了一遍又一遍。
餘寶還送了她一隻大的四十八公分直徑又很厚的元寶鍋,傳熱快不糊鍋,更妙的是人家早就開過鍋了,不沾不鏽。
還有一隻三十二公分的半大的。
又送了一隻一人煮炒的二十五公分直徑的小元寶鍋,一個人炒點菜煮點湯,足夠使用了。
灶台有兩個內鍋圈,加一個小一圈,就恰好是三隻元寶鍋的使用尺寸。
餘寶又用舊了些,更是煎魚不粘,條條魚都完整金黃,令劉雪麗歡喜不已。
餘寶在另一界網購這麽一套,連鍋連灶隻要六百八十塊錢,那邊這幾年鋼鐵價錢都很低,最小的那隻,連鍋連一個炭化過的精美木蓋,才二十八塊錢。
但鍋是真好用,摔不爛使不壞,一鍋一灶傳三代,人死鍋灶全都在。
趙嬌娃低頭吃飯,不時抬頭一笑,一臉乖巧的樣子,實際上心裏的怨恨正快速滋長。
這兩個還真是親姐妹,繡花被子沒有她的份,她現在蓋著的還是從家裏帶來的,還是爹娘從大姨家帶到斜坡,要給餘寶做衣裳的細棉布。
用來給她做了被子,棉胎也是從大姨家拿來的三斤內芯。
這些,都是大姨大姨夫給餘寶準備的,這一家人,這兩個表姐,如今更是不顧她的自尊和臉麵,有餘寶的沒有她的。
劉雪麗對餘寶帶著深深歉意,她哪裏會想到,旁邊什麽都不缺的表妹,已經將她徹底恨上了。
此後大了一些,每年給這個表妹的東西,表妹都把這姐妹倆當成了人家要巴結她,而毫不手軟的收受,最後又各種詛咒。
姊妹幾個快樂的玩了三天,餘寶架飛船帶另外四人南下,又行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八街。
劉雪麗也跟來了,她要看一眼這幾個都住在什麽樣的地方。
劉雪梅請客,在街上吃了鐵板豆腐,才心情大好的騎虎的騎虎,騎驢的騎驢,騎雞的騎雞,騎豹的騎豹,往金烏山上的度仙門而來。
這一片連綿的大山叫金烏山,傳說後羿射日,有一隻金烏就掉在了這裏,這邊的夏天山下特別熱,八街城進了晚春至秋後是沒有熱水沐浴這一說的。
所有的客棧都不供應熱水洗澡的服務,習慣了以後冬天也不供應了。
但坐落在金烏山山頂上的度仙門,冬天常年積雪,夏天卻是個好地方,隻在二十多度。
一條條的山峰,像一條條粗糙的雞腿,扒拉在八街城的旁邊,雞頭部位,就是高高的祥雲峰,當然不能叫烏頭峰或者雞頭峰。
這一處要突兀些,太高的緣故,一年四季祥雲繚繞。
就在餘寶的洞府音韻閣前,那叫石音韻的亭子裏,往下看去,雲海翻湧,如夢似幻,旁邊小溪水如飛珠濺玉,形成小瀑布往下,衝刷石澗,聲響陣陣。
所以矗立在瀑布一側的亭子,才叫石音韻。
姊妹幾個坐在亭子裏,霎那間心曠神怡。
連最小的劉雪蓮都知道:“這裏真好啊,住在這裏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她讀書一年了,識了些字,有了一點審美。
趙嬌娃來過這裏一回,這是第二次過來。
待到劉雪麗到了劉雪梅的瑞雲峰金光洞,便有些不以為然了:“雖然這處也好,但是少了那樣一個瀑布,就少了那麽點韻味。”
劉雪梅不以為然:“那音韻閣在祥雲峰之顛,靈氣特別好,你知道為什麽不是親傳弟子的洞府嗎?
就是因為那股瀑布有點大了,這個季節聽著很舒服,到了梅雨季,天池水位不漲,但無遮無蓋的瀑布,周邊泥沙俱下,水聲如雷,住那邊洞府中的人,整個季節被吵吵,誰能受得了。
夏天又還要開窗,不開窗哪來那麽多靈氣?瀑布又在洞府一則,再往下衝得更高聲音更大。
偶爾在洞府邊和亭中小坐,看著那飛珠濺玉自然是一種享受,長時間轟隆隆的,鬼才受得了!
那處洞府因為被親傳弟子嫌棄,最後才被劃入內門洞府。
要不然那麽高的地方哪裏還有她的位置?”
劉雪麗笑道:“原來是這樣,我才說她的那個洞府特別的大,隔壁還有四間陪修洞府,比你這邊多三處。
看起來那個洞府就有些不一樣,我今晚要去那邊住。”
劉雪梅不依:“我們都分開這麽久了,才說讓你在我這裏住幾天,你怎麽這麽著急忙慌。”
劉雪麗笑道:“你這個洞府裏隻能再多住一個人,趙嬌嬌長住這裏,我總不能把她攆出去我來住吧?
你的方寸樓也隻夠住你們三個,我不和雪蓮睡,小孩子睡夢裏亂轉,腿壓著別人的肚子難受。
你這麽個地方也不夠再擺一棟方寸屋了,我不去她那裏住去哪裏住?
反正你們洞府裏我是不住的,你的方寸樓我也不住,我隻習慣自己的鋪蓋。”
趙嬌娃一臉嫌棄,她是想起了她爹,又醉又髒的樣子,成天睡在地上滾,站不起來,軟綿綿一坨。
餘寶覺得,醉蝦簡直是人間第一美味,那些螃蟹也不怎麽樣了。
螃蟹的滋味,多少有點像小龍蝦,餘寶和姑姑去另一界吃過小龍蝦,感覺兩種東西大同小異,隻是螃蟹的殼更厚一點,肉更加少一點。
拖網連拖兩網,姐妹幾個才去取地籠。
地籠裏收獲不小,但是幾個人一直幹到星光熠熠,才將所有地籠收完。
魚獲不用說了,千斤有餘。
姐妹仨當場撿撿分分,趙嬌娃和劉雪蓮隻是兩個拖油瓶,她們也沒有儲物袋,當然什麽都不能拿。
劉雪梅要帶著拖油瓶,她又多得兩份。
“明天還下兩回,你們多帶些走,這樣一來一年都夠吃了。”劉雪麗高興道,手裏還拿著一隻蒸好的螃蟹。
菜全部都是她做的,一隻大肚生鐵方便灶,是餘寶剛剛送給她的。
餘寶不好意思拿了這人的東西什麽都不給,便將自用的一台生鐵灶給了她,自己在網上再買一台就是了。
劉雪麗搞清楚了這種灶的妙用後,欣喜不已:“真好啊,這個小灶又可以圍爐吃咕嘟鍋,又可以炒菜,還能擺一大壺水,又能燒炭和柴。
這個比我們平時用的小火爐好太多了,火氣一點也不浪費。”
劉雪梅笑道:“我們早就用上了,所以一頓飯做下來也不費事,大火將飯燒開,就放在後麵燒水的那個位置,慢慢翻燜,前麵炒菜,菜好飯也燜好了。
又不會糊鍋又好吃,真是一舉兩得呢。”
劉雪麗初顯身手,也是把這個灶讚歎了一遍又一遍。
餘寶還送了她一隻大的四十八公分直徑又很厚的元寶鍋,傳熱快不糊鍋,更妙的是人家早就開過鍋了,不沾不鏽。
還有一隻三十二公分的半大的。
又送了一隻一人煮炒的二十五公分直徑的小元寶鍋,一個人炒點菜煮點湯,足夠使用了。
灶台有兩個內鍋圈,加一個小一圈,就恰好是三隻元寶鍋的使用尺寸。
餘寶又用舊了些,更是煎魚不粘,條條魚都完整金黃,令劉雪麗歡喜不已。
餘寶在另一界網購這麽一套,連鍋連灶隻要六百八十塊錢,那邊這幾年鋼鐵價錢都很低,最小的那隻,連鍋連一個炭化過的精美木蓋,才二十八塊錢。
但鍋是真好用,摔不爛使不壞,一鍋一灶傳三代,人死鍋灶全都在。
趙嬌娃低頭吃飯,不時抬頭一笑,一臉乖巧的樣子,實際上心裏的怨恨正快速滋長。
這兩個還真是親姐妹,繡花被子沒有她的份,她現在蓋著的還是從家裏帶來的,還是爹娘從大姨家帶到斜坡,要給餘寶做衣裳的細棉布。
用來給她做了被子,棉胎也是從大姨家拿來的三斤內芯。
這些,都是大姨大姨夫給餘寶準備的,這一家人,這兩個表姐,如今更是不顧她的自尊和臉麵,有餘寶的沒有她的。
劉雪麗對餘寶帶著深深歉意,她哪裏會想到,旁邊什麽都不缺的表妹,已經將她徹底恨上了。
此後大了一些,每年給這個表妹的東西,表妹都把這姐妹倆當成了人家要巴結她,而毫不手軟的收受,最後又各種詛咒。
姊妹幾個快樂的玩了三天,餘寶架飛船帶另外四人南下,又行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八街。
劉雪麗也跟來了,她要看一眼這幾個都住在什麽樣的地方。
劉雪梅請客,在街上吃了鐵板豆腐,才心情大好的騎虎的騎虎,騎驢的騎驢,騎雞的騎雞,騎豹的騎豹,往金烏山上的度仙門而來。
這一片連綿的大山叫金烏山,傳說後羿射日,有一隻金烏就掉在了這裏,這邊的夏天山下特別熱,八街城進了晚春至秋後是沒有熱水沐浴這一說的。
所有的客棧都不供應熱水洗澡的服務,習慣了以後冬天也不供應了。
但坐落在金烏山山頂上的度仙門,冬天常年積雪,夏天卻是個好地方,隻在二十多度。
一條條的山峰,像一條條粗糙的雞腿,扒拉在八街城的旁邊,雞頭部位,就是高高的祥雲峰,當然不能叫烏頭峰或者雞頭峰。
這一處要突兀些,太高的緣故,一年四季祥雲繚繞。
就在餘寶的洞府音韻閣前,那叫石音韻的亭子裏,往下看去,雲海翻湧,如夢似幻,旁邊小溪水如飛珠濺玉,形成小瀑布往下,衝刷石澗,聲響陣陣。
所以矗立在瀑布一側的亭子,才叫石音韻。
姊妹幾個坐在亭子裏,霎那間心曠神怡。
連最小的劉雪蓮都知道:“這裏真好啊,住在這裏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她讀書一年了,識了些字,有了一點審美。
趙嬌娃來過這裏一回,這是第二次過來。
待到劉雪麗到了劉雪梅的瑞雲峰金光洞,便有些不以為然了:“雖然這處也好,但是少了那樣一個瀑布,就少了那麽點韻味。”
劉雪梅不以為然:“那音韻閣在祥雲峰之顛,靈氣特別好,你知道為什麽不是親傳弟子的洞府嗎?
就是因為那股瀑布有點大了,這個季節聽著很舒服,到了梅雨季,天池水位不漲,但無遮無蓋的瀑布,周邊泥沙俱下,水聲如雷,住那邊洞府中的人,整個季節被吵吵,誰能受得了。
夏天又還要開窗,不開窗哪來那麽多靈氣?瀑布又在洞府一則,再往下衝得更高聲音更大。
偶爾在洞府邊和亭中小坐,看著那飛珠濺玉自然是一種享受,長時間轟隆隆的,鬼才受得了!
那處洞府因為被親傳弟子嫌棄,最後才被劃入內門洞府。
要不然那麽高的地方哪裏還有她的位置?”
劉雪麗笑道:“原來是這樣,我才說她的那個洞府特別的大,隔壁還有四間陪修洞府,比你這邊多三處。
看起來那個洞府就有些不一樣,我今晚要去那邊住。”
劉雪梅不依:“我們都分開這麽久了,才說讓你在我這裏住幾天,你怎麽這麽著急忙慌。”
劉雪麗笑道:“你這個洞府裏隻能再多住一個人,趙嬌嬌長住這裏,我總不能把她攆出去我來住吧?
你的方寸樓也隻夠住你們三個,我不和雪蓮睡,小孩子睡夢裏亂轉,腿壓著別人的肚子難受。
你這麽個地方也不夠再擺一棟方寸屋了,我不去她那裏住去哪裏住?
反正你們洞府裏我是不住的,你的方寸樓我也不住,我隻習慣自己的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