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寶並未腆著臉去父母家,既然之前已經說過不認了,現在就一直坦然的住在姑姑那裏。
劉瑞安也不再一家家去拜訪,而是相當冷淡的住在家裏。
又去另一界的家中轉了轉,姑侄倆去大棚裏撿了一些菜,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娃娃菜,瓢兒白。
中秋節的晚上,劉知意讓大王氏和劉雪梅去叫劉瑞安和餘寶來吃飯:“不管怎麽樣阿安也照顧了小梅大半年,以後我們還要依賴她,要不然在那種地方小娃子是很難混下去的。
餘寶麽,終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也是我們的親生骨肉,她心裏不快活不認我們,我們不能不認她。
再說,這娃現在有錢了,小梅都給錢給我們了,作為一母同胞的孩子,她不會連這個規矩都不懂吧。”
結果就是,大王氏硬著頭皮和自己的二女兒去了小姑家,到門口叫姑侄兩個去家裏吃飯。
“你哥已經把飯菜做好了,宰了一隻雞,吃完飯一起拜月,也算是一家團圓了。
餘寶也去吧,你爹有話和你說。”
劉瑞安看劉雪梅麵子上,不希望小姑娘難堪,自然而然跟著去了。
酒桌上,劉知意喝得有點多,話也越來越有點多:“餘寶啊,我聽你二姐說你賺錢了。你二姐回來就給你阿娘和我各給了一百兩銀子,你看你們同樣是姐妹,雖然前幾年我們有些照顧不周,但肉和布,還有白米,一直都讓那兩口子拿上去的。
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虐待了你,所以這些事情應該不能算在我們頭上吧?
你是不是該向你二姐一樣孝敬我們一下。
飯也吃了菜也吃了,你爹我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餘寶含淚擱下碗筷,轉身出門,然後躲在門外的角落裏哭了起來。
這點錢,隻要這麽一點錢確實不多,但餘寶想到姑姑在無條件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最後也沒有落到一個好。
除了老大家還會來叫吃飯,另外兩家一點動靜都沒有。
自己的生身父親做的這一出,無非是還想向她伸手要錢,親情麽,隻是要錢的借口罷了。
劉瑞安已經在屋子裏咒罵開了:“你可是真好意思,又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小梅願意孝敬你們,那是她自己的意思。
餘寶這些年,你們給過她多大的溫情?
阿娘不在的時候,你們明明可以借此留下她,卻因為感覺跟她沒感情是吧,又把她趕去斜坡。
你們真的是將心偏到了極致,現在還想向她要錢。”
大王氏怒不可遏:“她是我生的,孝敬我們不是天經地義嗎?我們怎麽對不起她了。
你就是想汙蔑我娘家人,我妹妹妹夫把她養這麽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那邊出了事,就算餘寶不給我們錢,按道理也應該上去看一下,一點點事情就這麽難嗎?
劉瑞安,我告訴你,以後你不要再指手畫腳管我家的閑事,餘寶是我生的,老娘明兒就要帶她去斜坡,去給我妹妹妹夫低頭認錯。
她要是不拿出三萬兩銀子來,這事兒沒完。”
劉知意生氣了:“三萬兩也該是拿給老子,而不是拿給那對賤人。
要不是阿安把餘寶帶走了,別說三萬兩,就是三兩銀子都沒有。”
大王氏睡在地上打起滾來:“我不活了,自家娃將她小姨爹害成瘸子,一顆銅板都不掏。這劉家是什麽樣的家教,一個個吃人不吐骨頭,都是狼心狗肺的東西……”
劉雪梅流著淚,出門瞧見餘寶呆呆的站在角落裏,忍不住走她麵前停下來:“他們確實過分了,換我我也得難受。
他們這麽不講理,不知道我們在外麵的生活過得有多驚心動魄,還以為錢都是樹葉子大風吹來的,銀子不是石頭。
姑姑和我說了,很多養女被養父給糟蹋的,幸好你還小,但是我聽到了也還是心驚肉跳。
小姨媽是個什麽人我心裏清楚,小姨爹這個人就難得說了,之前也挺風流的。
阿娘不識好歹,她忘了小姨爹是怎麽吃虧的。
我隻是可憐趙嬌娃,別的人我都不同情。”
餘寶抽噎道:“所有辜負過我的人,欺負過我的人,一星一點曆曆在目,我不會刻意去報複,我也不會再接近他們。
至於給銀子,那就是白日做夢,就算他們再睡上一百年,也休想美夢成真。”
劉雪梅道:“這些我都清楚,對你的難受我也感同身受,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沒辦法指責誰。”
翌日,小王氏全家都來到了大王氏家,劉雪梅忙著招待趙嬌娃。
吃了晌飯,大王氏帶著小王氏來了劉家老宅。
小王氏還沒有見到餘寶,就因為看到院子裏麵的花紅柳綠和菜地翠美而流淚了。
她又嫉又恨,劉瑞安和那個小不死的日子怎麽可能過的這麽好呢?
這半年多因為她男人幹不了重活的原因,導致她整天在地裏忙碌,就很少有時間下來姐姐家背肉背菜了。
再說餘寶已經不養在斜坡,這樣一來她就有點心虛,不敢再三天五天一次的來鎮上的劉家鹵煮店拿肉了。
越是吃不上人家的東西,她越是對小餘寶恨之入骨,心裏一個勁的罵賤人賤人,為什麽要逃跑為什麽要跟著她自己姑姑去了遠方。
導致現在他們家吃肉吃菜都非常的困難,一頓隻敢弄一個菜了不說,不是蘿卜條就是泡野蒜,連正經的新鮮蔬菜都吃不起了。
趙嬌娃卻是一心想要跟著劉雪梅離開了,她已經得知劉雪梅如今的身家,這次一定一定要說服家裏人,跟著表姐離開的。
在家裏種地一百年也賺不了這麽多錢不說,還曬得跟個小乞丐似的。
劉雪梅和餘寶也天天出門采藥趕海,看看人家白嫩的,穿的都比鄉紳們的女兒好。
劉瑞安家的倆下人小書小琴,都穿的細棉麻衣裳,漂亮得仙女似的。
小姑娘怎麽能不心動呢?她緊張得手心的汗都一把一把的出。
她已經四歲半了,腦子裏已經有了貧富差距,有了霓虹輕紗。
她要離開,一定要厚著臉皮離開。
小王氏跪在一臉麻木的餘寶麵前,流淚訴說著自己家計艱難:“你要是真的不幫我們,我們一家都要完了。
曾經是有些小地方對不起你,但如果我們當年不帶走你,你知道我曾經和你說過什麽?”
餘寶看了一眼大王氏:“說過我的親娘要溺死我。
隻可惜你說的太晚了,是我要來見奶奶的時候你才說的。
那時候你就是怕我不回斜坡,你沒想到我的親爹親娘還是不要我吧?”
劉瑞安也不再一家家去拜訪,而是相當冷淡的住在家裏。
又去另一界的家中轉了轉,姑侄倆去大棚裏撿了一些菜,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娃娃菜,瓢兒白。
中秋節的晚上,劉知意讓大王氏和劉雪梅去叫劉瑞安和餘寶來吃飯:“不管怎麽樣阿安也照顧了小梅大半年,以後我們還要依賴她,要不然在那種地方小娃子是很難混下去的。
餘寶麽,終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也是我們的親生骨肉,她心裏不快活不認我們,我們不能不認她。
再說,這娃現在有錢了,小梅都給錢給我們了,作為一母同胞的孩子,她不會連這個規矩都不懂吧。”
結果就是,大王氏硬著頭皮和自己的二女兒去了小姑家,到門口叫姑侄兩個去家裏吃飯。
“你哥已經把飯菜做好了,宰了一隻雞,吃完飯一起拜月,也算是一家團圓了。
餘寶也去吧,你爹有話和你說。”
劉瑞安看劉雪梅麵子上,不希望小姑娘難堪,自然而然跟著去了。
酒桌上,劉知意喝得有點多,話也越來越有點多:“餘寶啊,我聽你二姐說你賺錢了。你二姐回來就給你阿娘和我各給了一百兩銀子,你看你們同樣是姐妹,雖然前幾年我們有些照顧不周,但肉和布,還有白米,一直都讓那兩口子拿上去的。
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虐待了你,所以這些事情應該不能算在我們頭上吧?
你是不是該向你二姐一樣孝敬我們一下。
飯也吃了菜也吃了,你爹我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餘寶含淚擱下碗筷,轉身出門,然後躲在門外的角落裏哭了起來。
這點錢,隻要這麽一點錢確實不多,但餘寶想到姑姑在無條件的情況下幫助他們,最後也沒有落到一個好。
除了老大家還會來叫吃飯,另外兩家一點動靜都沒有。
自己的生身父親做的這一出,無非是還想向她伸手要錢,親情麽,隻是要錢的借口罷了。
劉瑞安已經在屋子裏咒罵開了:“你可是真好意思,又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小梅願意孝敬你們,那是她自己的意思。
餘寶這些年,你們給過她多大的溫情?
阿娘不在的時候,你們明明可以借此留下她,卻因為感覺跟她沒感情是吧,又把她趕去斜坡。
你們真的是將心偏到了極致,現在還想向她要錢。”
大王氏怒不可遏:“她是我生的,孝敬我們不是天經地義嗎?我們怎麽對不起她了。
你就是想汙蔑我娘家人,我妹妹妹夫把她養這麽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那邊出了事,就算餘寶不給我們錢,按道理也應該上去看一下,一點點事情就這麽難嗎?
劉瑞安,我告訴你,以後你不要再指手畫腳管我家的閑事,餘寶是我生的,老娘明兒就要帶她去斜坡,去給我妹妹妹夫低頭認錯。
她要是不拿出三萬兩銀子來,這事兒沒完。”
劉知意生氣了:“三萬兩也該是拿給老子,而不是拿給那對賤人。
要不是阿安把餘寶帶走了,別說三萬兩,就是三兩銀子都沒有。”
大王氏睡在地上打起滾來:“我不活了,自家娃將她小姨爹害成瘸子,一顆銅板都不掏。這劉家是什麽樣的家教,一個個吃人不吐骨頭,都是狼心狗肺的東西……”
劉雪梅流著淚,出門瞧見餘寶呆呆的站在角落裏,忍不住走她麵前停下來:“他們確實過分了,換我我也得難受。
他們這麽不講理,不知道我們在外麵的生活過得有多驚心動魄,還以為錢都是樹葉子大風吹來的,銀子不是石頭。
姑姑和我說了,很多養女被養父給糟蹋的,幸好你還小,但是我聽到了也還是心驚肉跳。
小姨媽是個什麽人我心裏清楚,小姨爹這個人就難得說了,之前也挺風流的。
阿娘不識好歹,她忘了小姨爹是怎麽吃虧的。
我隻是可憐趙嬌娃,別的人我都不同情。”
餘寶抽噎道:“所有辜負過我的人,欺負過我的人,一星一點曆曆在目,我不會刻意去報複,我也不會再接近他們。
至於給銀子,那就是白日做夢,就算他們再睡上一百年,也休想美夢成真。”
劉雪梅道:“這些我都清楚,對你的難受我也感同身受,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沒辦法指責誰。”
翌日,小王氏全家都來到了大王氏家,劉雪梅忙著招待趙嬌娃。
吃了晌飯,大王氏帶著小王氏來了劉家老宅。
小王氏還沒有見到餘寶,就因為看到院子裏麵的花紅柳綠和菜地翠美而流淚了。
她又嫉又恨,劉瑞安和那個小不死的日子怎麽可能過的這麽好呢?
這半年多因為她男人幹不了重活的原因,導致她整天在地裏忙碌,就很少有時間下來姐姐家背肉背菜了。
再說餘寶已經不養在斜坡,這樣一來她就有點心虛,不敢再三天五天一次的來鎮上的劉家鹵煮店拿肉了。
越是吃不上人家的東西,她越是對小餘寶恨之入骨,心裏一個勁的罵賤人賤人,為什麽要逃跑為什麽要跟著她自己姑姑去了遠方。
導致現在他們家吃肉吃菜都非常的困難,一頓隻敢弄一個菜了不說,不是蘿卜條就是泡野蒜,連正經的新鮮蔬菜都吃不起了。
趙嬌娃卻是一心想要跟著劉雪梅離開了,她已經得知劉雪梅如今的身家,這次一定一定要說服家裏人,跟著表姐離開的。
在家裏種地一百年也賺不了這麽多錢不說,還曬得跟個小乞丐似的。
劉雪梅和餘寶也天天出門采藥趕海,看看人家白嫩的,穿的都比鄉紳們的女兒好。
劉瑞安家的倆下人小書小琴,都穿的細棉麻衣裳,漂亮得仙女似的。
小姑娘怎麽能不心動呢?她緊張得手心的汗都一把一把的出。
她已經四歲半了,腦子裏已經有了貧富差距,有了霓虹輕紗。
她要離開,一定要厚著臉皮離開。
小王氏跪在一臉麻木的餘寶麵前,流淚訴說著自己家計艱難:“你要是真的不幫我們,我們一家都要完了。
曾經是有些小地方對不起你,但如果我們當年不帶走你,你知道我曾經和你說過什麽?”
餘寶看了一眼大王氏:“說過我的親娘要溺死我。
隻可惜你說的太晚了,是我要來見奶奶的時候你才說的。
那時候你就是怕我不回斜坡,你沒想到我的親爹親娘還是不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