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歸鄉記


    ---


    大巴車在陳家坳的碎石路上顛簸時,林薇數到第七次被陳默的手掌護住後腦勺。窗外掠過的稻田泛著初秋的金黃,遠處青瓦屋頂上飄起的炊煙被夕陽染成橘紅色。陳默的指節因為緊握行李架而發白,另一隻手卻始終虛攬在林薇腰後,像守護一件易碎的出土瓷器。


    \"到了。\"陳默的聲音混著刹車聲微微發顫。車還沒停穩,林薇就看見站台上兩個不斷揮手的身影——祖父的藍布衫被風吹得鼓起來,陳母踮腳張望時,手裏攥著的帕子一角繡著並蒂蓮。


    \"爺爺!媽!\"陳默跳下車時差點被自己絆倒。林薇跟在他身後,看見婆婆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握住她的手:\"薇薇比照片上還俊!\"老人掌心的繭子蹭得她手背發癢,帶著曬過太陽的棉花被味道。


    爺爺接過行李時,林薇注意到他右手的無名指缺了半截——和陳默鎖骨下的疤痕一樣,是歲月留下的印記。回家的田埂小路上,陳母一直拉著林薇的手,絮絮叨叨說著陳默小時候的糗事:\"八歲那年偷摘李家的梨,被狗追得掉進糞坑......\"


    老宅門前的柿子樹結滿了果,沉甸甸地壓彎枝頭。陳默摸出鑰匙要開門,陳母卻神秘地攔住他:\"等等。\"她從懷裏掏出條紅綢帶,輕輕係在門環上:\"新媳婦第一次進門,要討個彩頭。\"綢帶上用金線繡著\"百年好合\",針腳細密得讓林薇想起手術縫合線。


    堂屋的八仙桌上擺滿了菜,中央的燉盅還咕嘟冒著熱氣。林薇被按在首座時,看見碗底壓著個紅紙包——拆開是枚老銀元,邊緣磨得發亮。\"默伢子滿月時埋在老槐樹下的,\"陳母給她夾了塊肥瘦相間的紅燒肉,\"就等著給媳婦當見麵禮。\"


    西廂房的新床鋪著大紅喜被,被麵上\"百子圖\"的繡樣有些褪色。陳默摸著被角突然笑了:\"這是我媽當年的嫁妝。\"林薇湊近看,發現那些胖娃娃懷裏抱著的不是石榴就是鯉魚,唯獨角落裏有個娃娃捧著本書——書頁上隱約可見\"史\"字。


    \"媽連夜改的。\"陳默的耳根發紅,從枕套裏掏出對布偶,\"你看這個。\"兩隻粗布縫的鴛鴦,一隻翅膀上繡著\"刺史\",另一隻繡著\"太醫令\",針腳歪歪扭扭卻透著可愛。


    灶屋裏,陳母正教林薇燒柴火灶。\"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老人握著兒媳的手添柴,火光映著兩人交疊的剪影。鐵鍋裏的臘肉炒出油香時,陳母突然從灶神像後摸出個小布包:\"這個給你。\"


    布包裏是個老銀鐲子,內側刻著\"永和\"二字。\"陳家祖上是太醫,\"陳母給林薇戴上時手有些抖,\"傳了十八代,就等著給學醫的媳婦。\"鐲子在火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正好映出林薇手腕上那個雄鑰植入留下的針眼。


    晚飯後,爺爺搬出個樟木箱。箱子裏整整齊齊碼著陳默從小到大的獎狀,最底下卻壓著本發黃的《黃帝內經》。\"當年默伢子非要學曆史,\"老人摩挲著書頁,\"我就把祖傳的醫書收起來了......\"林薇翻開書,扉頁上赫然寫著\"陳氏脈案\",墨跡已經暈染開,卻還能辨認出某個藥方旁的批注:\"此方可解青銅毒\"。


    月光從窗欞漏進來,在地上灑下菱形的光斑。陳默鋪床時,林薇正對著鏡子取耳環——那對紅豆墜子是婆婆剛給的\"改口禮\"。鏡中突然多出個人影,陳母端著個陶罐輕輕放在妝台上:\"薇薇,這個你收著。\"


    罐裏裝著曬幹的鳶尾花,花瓣間藏著把青銅鑰匙。\"老宅地窖的鑰匙,\"老人的聲音壓得很低,\"下麵有些......你用得上的東西。\"月光照在鑰匙柄上,那個饕餮紋的眼睛泛著詭異的藍光,和林薇脊椎裏取出的雄鑰一模一樣。


    後半夜下起小雨。林薇驚醒時發現陳默不在床上。她摸到堂屋,看見丈夫跪在神龕前,麵前攤著那本《黃帝內經》。聽見腳步聲,陳默回頭時臉上有未幹的淚痕:\"你看這裏......\"書頁上畫著株青銅樹,樹下跪著個穿官服的人,正在給太醫遞鑰匙——畫旁題著\"刺史太醫本一家\"。


    雨停時天剛蒙蒙亮。林薇在灶屋找到正在生火的陳母,老人從灶膛掏出個烤得焦香的紅薯:\"嚐嚐,默伢子小時候最愛......\"紅薯掰開的瞬間,金黃的瓤裏露出個油紙包——展開是張發黃的地契,背麵用朱砂畫著人體穴位圖,每個穴位都標著漢代地名。


    \"媽......\"林薇的眼淚砸在地契上,暈開了\"陳氏醫館\"四個字。陳母用粗糙的拇指給她擦淚,手上的老繭蹭得臉頰微微發疼:\"地窖裏的東西,該派上用場了。\"


    晨光中,陳默蹲在柿子樹下挖著什麽。鐵鍬碰到陶甕的聲響驚飛了樹上的麻雀。甕裏是個青銅匣子,打開後裏麵整齊碼著十二個瓷瓶,每個瓶身都貼著發黃的標簽——從\"永和三年\"到\"洪武十五年\",最後一瓶寫著\"1998年4月\"。


    林薇的手抖得幾乎拿不穩瓷瓶。陳默從背後環住她,下巴擱在她發頂:\"太醫令大人,現在能配出解藥了嗎?\"晨風吹散她沒紮好的碎發,發絲間已經看不見那些雄鑰結晶的藍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史為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皮糖糖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皮糖糖糖並收藏青史為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