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長河入海


    1. 雪夜檔案


    陳默站在省委大樓頂層,窗外的雪片斜飛,在玻璃上撞出細碎的聲響。


    辦公桌上攤開的《貞觀政要》被翻到了最後一頁——原本空白的紙麵上,不知何時浮現出一行墨跡:


    “刺史之責,不在治人,而在治史。”


    字跡是周明遠的,但墨色新鮮,仿佛剛剛寫下。


    他伸手觸碰,指尖卻穿透了紙頁。整本書突然無風自動,嘩啦啦翻回扉頁,那行二十年前的贈言旁,多了一滴幹涸的血跡。


    窗外,一隻烏鴉落在旗杆頂端,血紅的眼睛直直盯著他。


    ---


    2. 機場的最後一班機


    國際機場的vip候機廳空無一人。


    陳默的工作證在安檢處刷出異常提示,係統顯示他的權限已被臨時凍結。但當他走向登機口時,所有工作人員都像沒看見他一樣。


    廊橋盡頭,林薇的行李箱孤零零地立在艙門前。x光機的殘影還浮在空中,青銅酒器的輪廓裏嵌套著無數細小的銘文,像鎖鏈般纏繞著中央那顆跳動的心髒。


    陳默伸手去碰,行李箱的鎖扣卻自動彈開——裏麵隻有一麵銅鏡,鏡麵裂紋組成一張熟悉的臉。


    是他的倒影,但鏡中人的嘴角正緩緩上揚。


    ---


    3. 青銅匣的終極秘密


    省委機要室的保險櫃發出低沉的嗡鳴。


    陳默輸入周明遠的生日密碼,櫃門彈開的瞬間,寒氣撲麵而來。原本存放解剖報告的隔層裏,靜靜躺著一個全新的青銅匣子——比之前那個小一圈,匣麵紋路卻更加繁複。


    匣底刻著兩行小字:


    “永和三年,梁冀監造。”


    “1998年4月,鄭國棟啟用。”


    當他捧起匣子時,辦公室的燈光突然頻閃。牆上的電子鍾開始瘋狂倒轉,最終停在1998年4月15日23:59。


    玻璃窗映出他的身影,卻穿著二十年前的大學校服。


    ---


    4. 曆史係的重建儀式


    大雪中的曆史係新樓奠基現場,彩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陳默作為特邀嘉賓站在第一排,看著工人們將時間膠囊埋入地基。突然,那根出土的錫杖從展示台滾落,杖首的青銅饕餮直接滾到他腳邊。


    考古隊長尷尬地跑來道歉,可當陳默彎腰幫忙時,卻發現杖首內側刻著一行新字:


    “四人皆飲,唯你成史。”


    話筒裏的致辭聲突然變成電流雜音。陳默抬頭,看見主席台上鄭國棟的座位空著,但茶杯卻在自己手中——茶水上漂浮的茶葉,正緩緩組成一個“楚”字。


    ---


    5. 病房裏的最後對話


    周明遠的病房收拾得幹幹淨淨,連《貞觀政要》都不見了。


    護士遞來一個信封:“老教授臨終前說,等雪停了再給您。”


    陳默站在窗前拆信,裏麵隻有一張泛黃的照片——1998年的考古隊合影,但原本站在邊緣的鄭國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輕時的自己。


    照片背麵新寫了一行字:


    “刺史新製,始於今日。”


    窗外,今年的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雪停了。


    ---


    6. 終局之環


    三個月後的全省監察工作會議上,根據陳默的建議,將改革方案最後一條修改為:


    “建立領導幹部曆史行為追溯製度,重點核查1998年前後重大事件關聯人。”


    簽字筆落下的瞬間,辦公室的青銅匣子突然發出清脆的“哢嗒”聲。匣蓋自動彈開,裏麵靜靜躺著一支藍色安瓿瓶,標簽寫著:


    “永和三年配方,最後一劑。”


    陳默拿起安瓿瓶,窗玻璃映出他的身影——鏡中人正將藥劑注入一杯茶中,而茶杯對麵,坐著二十歲的自己。


    (第十六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史為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皮糖糖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皮糖糖糖並收藏青史為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