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青史餘燼
1.
協和醫院特殊監護室的窗簾被晨風吹起,陽光在周明遠的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他的眼皮顫動幾下,突然睜開了眼睛。
“老師?”陳默立刻站起身,手中的《貞觀政要》“啪”地掉在地上。
周明遠的目光緩緩聚焦,卻透著陌生的茫然:“你是……”
床頭病曆本被風翻到最新一頁,神經內科主任的潦草字跡觸目驚心:
“海馬體永久性損傷,記憶停留在1998年4月14日。”
陳默的指尖掐進掌心。他彎腰撿起《貞觀政要》,扉頁上周明遠二十年前的贈言依然清晰:
“治史如觀火,洞悉興衰,可謀未來。”
而此刻的未來裏,他的導師再也認不出他。
---
2.
省委後勤處的垃圾轉運站彌漫著腐爛果蔬的氣味。
陳默蹲在分類垃圾桶前,戴著橡膠手套翻找那麵被環衛工清掃的銅鏡碎片。當他的手指觸碰到最後一塊三角形殘片時,鏡背的銘文在陽光下突然顯現:
“永和三年,丞相府監造。”
——這是東漢外戚梁冀毒殺漢質帝時用的那麵“照骨鏡”的仿製品。
碎片邊緣沾著暗紅色的痕跡。陳默用證物袋封裝時,轉運站的老管理員突然開口:“鄭市長早上也來找過東西。”
他遞來一個燒焦的牛皮紙信封,殘片上依稀可見“1998年張政血鉈”幾個字。
---
3.
曆史係文物鑒定室的紫外線燈下,楚教授的青銅錫杖被拆解成七段。
杖身中空的暗格裏,一卷微型膠卷顯影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1998年的考古隊合影被紅筆圈出四個細節:
1. 周明遠茶杯邊緣的反光裏,張政正在倒液體
2. 林父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解毒劑安瓿瓶
3. 楚教授的錫杖尖端沾著青銅綠鏽
4. 照片邊緣的吉普車裏,年輕時的鄭國棟正在拍照
膠卷最後一幀是張便條,楚教授的字跡力透紙背:
“四人皆罪,唯青史可判。”
---
4.
機場酒店的房間彌漫著消毒水的氣味。
林薇的登機箱大開,裏麵整齊碼放著二十支藍色安瓿瓶和三本泛黃的實驗記錄。陳默拿起最上麵那本,內頁貼著1998年協和醫院的檢驗單複印件——
張政血液檢測:鉈含量0.76mg\/l(注:解毒劑中含緩釋型鉈化合物,可維持該濃度二十年)
浴室傳來水聲。陳默推開虛掩的門,浴缸邊緣搭著林薇的羊絨外套,袖口沾著青銅綠鏽。
鏡麵上用口紅寫著:
**“他喝了我的茶。”**
---
5.
鄭國棟的辦公室彌漫著龍井茶的清香。
“周教授的記憶停留在1998年,未嚐不是好事。”他推過一份紅頭文件,“這是你調任縣域經濟研究處處長的任命書。”
窗外,一群烏鴉落在旗杆上。陳默沒有接文件,而是將銅鏡碎片擺在辦公桌上。
“東漢永和三年,梁冀用這麵鏡子讓漢質帝看見自己的死狀。”他直視鄭國棟的眼睛,“您猜張政最後在鏡子裏看到了誰?”
辦公室突然陷入死寂。鄭國棟的無名指輕微抽搐——這是陳默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右手小指戴著肉色仿真指套。
---
6.
午夜的曆史係大樓火光衝天。
陳默站在警戒線外,看著消防員拖出楚教授焦黑的屍體。老人懷裏緊抱著一本燒剩半邊的《資治通鑒》,可辨的殘頁正是《漢紀四十三》——記載梁冀毒殺漢質帝的章節。
消防隊長遞來一個熔變形的金屬盒:“在死者胸口發現的。”
盒內是一支標著“二巰基丙磺酸鈉”的安瓿瓶,瓶身標簽背麵寫著:
“給下一個觸碰青銅器的人。”
---
7. 新“刺史”上任
三個月後的一次例行會議上,國安局綜合處新任處長陳默正在宣讀《基於漢代刺史製度的基層監督體係改革方案》。
台下第一排,鄭國棟的茶杯突然裂開一道細縫。
茶水浸濕了陳默剛遞上的文件,墨跡暈染間,隱約可見“鉈化合物監管”幾個字漸漸浮現。
(第十三章完)
1.
協和醫院特殊監護室的窗簾被晨風吹起,陽光在周明遠的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他的眼皮顫動幾下,突然睜開了眼睛。
“老師?”陳默立刻站起身,手中的《貞觀政要》“啪”地掉在地上。
周明遠的目光緩緩聚焦,卻透著陌生的茫然:“你是……”
床頭病曆本被風翻到最新一頁,神經內科主任的潦草字跡觸目驚心:
“海馬體永久性損傷,記憶停留在1998年4月14日。”
陳默的指尖掐進掌心。他彎腰撿起《貞觀政要》,扉頁上周明遠二十年前的贈言依然清晰:
“治史如觀火,洞悉興衰,可謀未來。”
而此刻的未來裏,他的導師再也認不出他。
---
2.
省委後勤處的垃圾轉運站彌漫著腐爛果蔬的氣味。
陳默蹲在分類垃圾桶前,戴著橡膠手套翻找那麵被環衛工清掃的銅鏡碎片。當他的手指觸碰到最後一塊三角形殘片時,鏡背的銘文在陽光下突然顯現:
“永和三年,丞相府監造。”
——這是東漢外戚梁冀毒殺漢質帝時用的那麵“照骨鏡”的仿製品。
碎片邊緣沾著暗紅色的痕跡。陳默用證物袋封裝時,轉運站的老管理員突然開口:“鄭市長早上也來找過東西。”
他遞來一個燒焦的牛皮紙信封,殘片上依稀可見“1998年張政血鉈”幾個字。
---
3.
曆史係文物鑒定室的紫外線燈下,楚教授的青銅錫杖被拆解成七段。
杖身中空的暗格裏,一卷微型膠卷顯影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1998年的考古隊合影被紅筆圈出四個細節:
1. 周明遠茶杯邊緣的反光裏,張政正在倒液體
2. 林父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解毒劑安瓿瓶
3. 楚教授的錫杖尖端沾著青銅綠鏽
4. 照片邊緣的吉普車裏,年輕時的鄭國棟正在拍照
膠卷最後一幀是張便條,楚教授的字跡力透紙背:
“四人皆罪,唯青史可判。”
---
4.
機場酒店的房間彌漫著消毒水的氣味。
林薇的登機箱大開,裏麵整齊碼放著二十支藍色安瓿瓶和三本泛黃的實驗記錄。陳默拿起最上麵那本,內頁貼著1998年協和醫院的檢驗單複印件——
張政血液檢測:鉈含量0.76mg\/l(注:解毒劑中含緩釋型鉈化合物,可維持該濃度二十年)
浴室傳來水聲。陳默推開虛掩的門,浴缸邊緣搭著林薇的羊絨外套,袖口沾著青銅綠鏽。
鏡麵上用口紅寫著:
**“他喝了我的茶。”**
---
5.
鄭國棟的辦公室彌漫著龍井茶的清香。
“周教授的記憶停留在1998年,未嚐不是好事。”他推過一份紅頭文件,“這是你調任縣域經濟研究處處長的任命書。”
窗外,一群烏鴉落在旗杆上。陳默沒有接文件,而是將銅鏡碎片擺在辦公桌上。
“東漢永和三年,梁冀用這麵鏡子讓漢質帝看見自己的死狀。”他直視鄭國棟的眼睛,“您猜張政最後在鏡子裏看到了誰?”
辦公室突然陷入死寂。鄭國棟的無名指輕微抽搐——這是陳默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右手小指戴著肉色仿真指套。
---
6.
午夜的曆史係大樓火光衝天。
陳默站在警戒線外,看著消防員拖出楚教授焦黑的屍體。老人懷裏緊抱著一本燒剩半邊的《資治通鑒》,可辨的殘頁正是《漢紀四十三》——記載梁冀毒殺漢質帝的章節。
消防隊長遞來一個熔變形的金屬盒:“在死者胸口發現的。”
盒內是一支標著“二巰基丙磺酸鈉”的安瓿瓶,瓶身標簽背麵寫著:
“給下一個觸碰青銅器的人。”
---
7. 新“刺史”上任
三個月後的一次例行會議上,國安局綜合處新任處長陳默正在宣讀《基於漢代刺史製度的基層監督體係改革方案》。
台下第一排,鄭國棟的茶杯突然裂開一道細縫。
茶水浸濕了陳默剛遞上的文件,墨跡暈染間,隱約可見“鉈化合物監管”幾個字漸漸浮現。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