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裏


    **1**


    省社科聯的青年學者論壇在省委黨校的會議廳舉辦。


    陳默站在會場門口,攥著周明遠教授給他的邀請函,手心微微出汗。他穿著唯一一套像樣的衣服——一件深藍色襯衫和黑色西褲,雖然洗得有些發舊,但熨燙得一絲不苟。


    會場裏已經坐了不少人,大多是三十歲左右的青年學者,三三兩兩地交談著,氣氛輕鬆而熱絡。陳默深吸一口氣,找了個靠後的位置坐下。


    “你是哪個單位的?”旁邊一個戴眼鏡的年輕男子友善地問道。


    “師範大學,曆史係。”陳默簡短地回答。


    “曆史係?”對方略顯驚訝,“這次論壇主題偏向政策研究,曆史係的倒是少見。”


    陳默沒有接話。他環顧四周,發現與會者大多來自社科院、黨校或政府研究部門,言談間不時冒出“政策落地”“治理效能”之類的術語。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可能來錯了地方。


    這時,主持人宣布論壇開始。第一位發言者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張政。


    “當前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麵臨三個結構性矛盾……”張政的聲音沉穩有力,ppt上的數據圖表清晰明了。


    陳默原本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下來。他發現,張政分析的許多問題——比如基層政府權責不對等、傳統產業轉型困境——竟然與他在研究漢代刺史製度時發現的治理難題驚人地相似。


    他不由自主地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錄。


    **2**


    茶歇時間,陳默站在角落小口喝著咖啡,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說話。


    “你對張主任提到的‘條塊矛盾’怎麽看?”


    他轉身,發現問話的正是張政本人。


    陳默猝不及防,差點被咖啡嗆到。他穩了穩神,脫口而出:“這其實和漢代刺史麵臨的‘監察權與行政權博弈’很相似……”


    話一出口他就後悔了——在一個政策論壇上談漢代曆史,未免太不合時宜。


    但張政的眼睛卻亮了起來:“有意思,接著說。”


    二十分鍾後,張政拍了拍陳默的肩膀:“小陳啊,曆史確實是一麵鏡子。下周我們政研室有個內部研討會,討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問題,你有空來聽聽嗎?”


    陳默愣住了。


    **3**


    回校的路上,陳默的手機響了。是母親。


    “小默……”電話那頭,母親的聲音有些哽咽,“你爺……你爺爺住院了。”


    陳默的心猛地一沉。


    原來,陳大山為了多掙點錢,偷偷去鎮上的采石場打工。結果搬運石料時扭傷了腰,現在躺在縣醫院,需要動手術。


    “醫生說……手術費加住院費,要兩萬多……”母親的聲音越來越低,“家裏實在拿不出……”


    陳默握緊手機,指節發白。


    兩萬塊。對他家來說,這是天文數字。


    **4**


    當晚,陳默在宿舍床上輾轉反側。


    書桌上攤開著周明遠送給他的《貞觀政要》,旁邊是張政給他的名片。


    手機屏幕亮起,是林薇發來的信息:


    「明天的讀書會別忘了,晚上七點,文學院309~」


    陳默沒有回複。


    他起身,從抽屜深處翻出一張皺巴巴的傳單——那是上周在校門口收到的,某教育培訓機構的招聘廣告。


    “高薪誠聘考研輔導老師,課時費200元\/小時……”


    窗外的月光冷冷地照進來,映在他緊抿的嘴角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史為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皮糖糖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皮糖糖糖並收藏青史為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