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利刃新鋒!裝備煥然虎添翼!
抗戰:潰軍覺醒,亮劍敵寇征程 作者:半拉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沙大捷的繳獲堆積如山,加上薛嶽和重慶方麵的“傾力”補充,虎賁縱隊的裝備水平迎來了質的飛躍:
王承柱的炮兵團升級為縱隊直屬炮兵旅!下轄:
重炮團:新增美製m2a1 105mm榴彈炮12門(薛嶽特批),與原有蘇製、日製重炮混編,射程威力倍增!
山野炮團:統一換裝日製四一式\/改造九零式野炮,機動性提升。
高炮團:新增蘇製m1939 85mm高炮6門(專打高空轟炸機),輔以原有37mm\/20mm炮群,防空網更嚴密。
迫擊炮團:大量裝備美製m2 60mm、m1 81mm迫擊炮,火力密度驚人!(炮兵火力躍升,功勳點+2000!)
步兵單位大量換裝:
突擊隊\/精銳營:列裝美製m1“湯姆遜”衝鋒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八大粒”),近戰火力碾壓!
主力部隊:以三八大蓋(精度高)、中正式(可靠)為主,混裝繳獲的捷克式、布倫式輕機槍及美製m1919重機槍,火力持續性強。
反裝甲力量:除“鐵拳”火箭筒,新增美製“巴祖卡”火箭筒,破甲能力更強!
「叮!步兵火力升級,功勳點+1500!」
張小兵的偵察通訊營擴編為縱隊直屬偵察與電子戰團!裝備繳獲及美援的先進電台、測向儀,甚至有幾套原始的戰場雷達雛形(係統輔助升級)。
繳獲的日軍卡車、摩托車大幅提升機動能力。(情報與機動能力飛躍!)
就在虎賁縱隊埋頭苦練之時,武漢方向的陰雲愈發濃重。
戴老板密報: “雨農兄台鑒:據可靠密報,岡村寧次遭東京大本營申斥,然未去職。其正調集第13師團、第39師團、第68師團及偽軍重兵,沿長江北岸及大別山南麓,構建‘宜昌-荊門-孝感’三重防線,重點拱衛武漢!似有誘我深入,依托江防及丘陵消耗之圖謀!另,日軍‘特高課’及汪偽‘76號’精銳盡出,目標直指兄台!望萬務珍重! 戴笠 叩。” (揭示日軍新部署,預警刺殺威脅!)
趙永山的情報網: “旅座!我們鄂豫邊區的同誌傳來消息,鬼子在武漢三鎮外圍大修工事,強征民夫,還運來了很多大口徑岸防炮!江麵上的鬼子軍艦也多了起來!另外,偽軍中有我們的人,傳回一份簡化版的‘宜昌防線’布防草圖!” (補充戰場細節,提供一手情報!)
係統推演:周大虎結合各方情報,在係統地圖上進行兵棋推演。光幕上,代表日軍的三道防線如同猙獰的鎖鏈,長江天塹與星羅棋布的丘陵構成了天然的屏障。岡村顯然吸取了阿南冒進的教訓,意圖以空間和堅固防禦消耗虎賁鋒芒。
「叮!預判日軍戰略,功勳點+500!」
縱隊指揮部內,巨大的武漢及周邊沙盤前,將星雲集。周大虎指著沙盤,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
“諸位!休整期將盡!兵鋒所指,便是倭寇華中巢穴——武漢三鎮!”
“然岡村寧次非阿南惟畿!其布下‘宜昌-荊門-孝感’三重防線,倚仗長江天險與丘陵地利,欲複製‘天爐’,耗我鋒芒!”
“我虎賁破局之道,在於三字:快、奇、合!”
1. “快”字訣: “我部更名為‘快速反應縱隊’,核心便是快!以機械化行軍(卡車、摩托)結合強行軍,在岡村部署未穩前,直插其防線結合部!目標:荊門! 此地乃二、三重防線樞紐,拿下它,則日軍防線自潰!” (手指重重點在荊門)
2. “奇”字訣:“趙永山!”
“到!”
“命你率敵後遊擊作戰司令部(新四軍主力+本地遊擊隊+縱隊精銳分隊),提前潛入鄂中!任務:a. 破壞交通,襲擾補給;b. 發動群眾,提供情報;c. 最關鍵——在荊門戰役打響時,於敵後製造大規模混亂,奪取關鍵橋梁或隘口! 此乃中心開花之策!” (敵後奇兵!)
3. “合”字訣: “玉宇,擬電薛長官及五戰區李長官(李宗仁):我部主攻方向為荊門!懇請兩戰區:a. 於鄂北(五戰區)、湘北(九戰區)發起牽製性攻勢,吸引日軍兵力;b. 提供空中支援及必要物資補給線保障!此戰非我虎賁獨舞,乃華中會戰之序幕!(戰略協同!)
4. “鐵拳”保障: “王承柱!你的炮旅,是砸開荊門大門的重錘!務必確保彈藥充足,機動到位!”
“張大山(一團)!陳大顯(輔佐趙鴻達的二團)!王鐵頭(突擊集群)!你們是攻堅先鋒!新兵淬火得如何,荊門城下見真章!”
“張小兵!你的‘天眼’,必須時刻洞悉敵情變化!特別是日軍增援路線和空襲預警!”
“王建德、李振鐸!後勤與工兵保障,關乎全軍性命!道路、橋梁、補給,不容有失!”
眾將轟然應諾,眼中燃燒著昂揚戰意!
休整的最後一日,虎賁縱隊萬二將士於撈刀河畔列成鋼鐵方陣!獵獵飄揚的“虎賁”戰旗下,周大虎一身筆挺的中將軍服(山城新授),目光如電,掃視全場:
“弟兄們!”
“長沙的硝煙未冷,青石嶺的血跡未幹!但倭寇尚在,山河破碎!我‘虎賁’將士,豈能安臥?”
他手臂猛然揮向東北:
“在那裏!武漢三鎮!倭寇盤踞,奴我同胞!在那裏!岡村寧次!正張網以待,欲困我雄師!”
“他以為,長江是天塹!他以為,防線是鐵壁!他以為,我‘虎賁’會如他所願,撞個頭破血流!”
周大虎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炸響:
“今日!我周大虎便要告訴岡村寧次!告訴所有侵略者!”
“在‘虎賁’麵前——”
“沒有天塹不可越!”
“沒有鐵壁不可摧!”
“沒有倭寇不可殺!”
“我們的目標——”
“光複荊門!劍指武漢!飲馬長江!”
“虎賁——”
“前進!”
“虎賁!虎賁!虎賁!” 萬餘人同聲怒吼,聲浪如同海嘯,席卷四野!
鋼鐵的洪流再次啟動,帶著淬煉後的鋒芒與必勝的信念,向著烽火連天的鄂中大地,向著新的征途——荊門!滾滾開進!長江的波濤,仿佛也在遠方,為這支不歸的鐵軍,奏響了進軍的號角!
王承柱的炮兵團升級為縱隊直屬炮兵旅!下轄:
重炮團:新增美製m2a1 105mm榴彈炮12門(薛嶽特批),與原有蘇製、日製重炮混編,射程威力倍增!
山野炮團:統一換裝日製四一式\/改造九零式野炮,機動性提升。
高炮團:新增蘇製m1939 85mm高炮6門(專打高空轟炸機),輔以原有37mm\/20mm炮群,防空網更嚴密。
迫擊炮團:大量裝備美製m2 60mm、m1 81mm迫擊炮,火力密度驚人!(炮兵火力躍升,功勳點+2000!)
步兵單位大量換裝:
突擊隊\/精銳營:列裝美製m1“湯姆遜”衝鋒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八大粒”),近戰火力碾壓!
主力部隊:以三八大蓋(精度高)、中正式(可靠)為主,混裝繳獲的捷克式、布倫式輕機槍及美製m1919重機槍,火力持續性強。
反裝甲力量:除“鐵拳”火箭筒,新增美製“巴祖卡”火箭筒,破甲能力更強!
「叮!步兵火力升級,功勳點+1500!」
張小兵的偵察通訊營擴編為縱隊直屬偵察與電子戰團!裝備繳獲及美援的先進電台、測向儀,甚至有幾套原始的戰場雷達雛形(係統輔助升級)。
繳獲的日軍卡車、摩托車大幅提升機動能力。(情報與機動能力飛躍!)
就在虎賁縱隊埋頭苦練之時,武漢方向的陰雲愈發濃重。
戴老板密報: “雨農兄台鑒:據可靠密報,岡村寧次遭東京大本營申斥,然未去職。其正調集第13師團、第39師團、第68師團及偽軍重兵,沿長江北岸及大別山南麓,構建‘宜昌-荊門-孝感’三重防線,重點拱衛武漢!似有誘我深入,依托江防及丘陵消耗之圖謀!另,日軍‘特高課’及汪偽‘76號’精銳盡出,目標直指兄台!望萬務珍重! 戴笠 叩。” (揭示日軍新部署,預警刺殺威脅!)
趙永山的情報網: “旅座!我們鄂豫邊區的同誌傳來消息,鬼子在武漢三鎮外圍大修工事,強征民夫,還運來了很多大口徑岸防炮!江麵上的鬼子軍艦也多了起來!另外,偽軍中有我們的人,傳回一份簡化版的‘宜昌防線’布防草圖!” (補充戰場細節,提供一手情報!)
係統推演:周大虎結合各方情報,在係統地圖上進行兵棋推演。光幕上,代表日軍的三道防線如同猙獰的鎖鏈,長江天塹與星羅棋布的丘陵構成了天然的屏障。岡村顯然吸取了阿南冒進的教訓,意圖以空間和堅固防禦消耗虎賁鋒芒。
「叮!預判日軍戰略,功勳點+500!」
縱隊指揮部內,巨大的武漢及周邊沙盤前,將星雲集。周大虎指著沙盤,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
“諸位!休整期將盡!兵鋒所指,便是倭寇華中巢穴——武漢三鎮!”
“然岡村寧次非阿南惟畿!其布下‘宜昌-荊門-孝感’三重防線,倚仗長江天險與丘陵地利,欲複製‘天爐’,耗我鋒芒!”
“我虎賁破局之道,在於三字:快、奇、合!”
1. “快”字訣: “我部更名為‘快速反應縱隊’,核心便是快!以機械化行軍(卡車、摩托)結合強行軍,在岡村部署未穩前,直插其防線結合部!目標:荊門! 此地乃二、三重防線樞紐,拿下它,則日軍防線自潰!” (手指重重點在荊門)
2. “奇”字訣:“趙永山!”
“到!”
“命你率敵後遊擊作戰司令部(新四軍主力+本地遊擊隊+縱隊精銳分隊),提前潛入鄂中!任務:a. 破壞交通,襲擾補給;b. 發動群眾,提供情報;c. 最關鍵——在荊門戰役打響時,於敵後製造大規模混亂,奪取關鍵橋梁或隘口! 此乃中心開花之策!” (敵後奇兵!)
3. “合”字訣: “玉宇,擬電薛長官及五戰區李長官(李宗仁):我部主攻方向為荊門!懇請兩戰區:a. 於鄂北(五戰區)、湘北(九戰區)發起牽製性攻勢,吸引日軍兵力;b. 提供空中支援及必要物資補給線保障!此戰非我虎賁獨舞,乃華中會戰之序幕!(戰略協同!)
4. “鐵拳”保障: “王承柱!你的炮旅,是砸開荊門大門的重錘!務必確保彈藥充足,機動到位!”
“張大山(一團)!陳大顯(輔佐趙鴻達的二團)!王鐵頭(突擊集群)!你們是攻堅先鋒!新兵淬火得如何,荊門城下見真章!”
“張小兵!你的‘天眼’,必須時刻洞悉敵情變化!特別是日軍增援路線和空襲預警!”
“王建德、李振鐸!後勤與工兵保障,關乎全軍性命!道路、橋梁、補給,不容有失!”
眾將轟然應諾,眼中燃燒著昂揚戰意!
休整的最後一日,虎賁縱隊萬二將士於撈刀河畔列成鋼鐵方陣!獵獵飄揚的“虎賁”戰旗下,周大虎一身筆挺的中將軍服(山城新授),目光如電,掃視全場:
“弟兄們!”
“長沙的硝煙未冷,青石嶺的血跡未幹!但倭寇尚在,山河破碎!我‘虎賁’將士,豈能安臥?”
他手臂猛然揮向東北:
“在那裏!武漢三鎮!倭寇盤踞,奴我同胞!在那裏!岡村寧次!正張網以待,欲困我雄師!”
“他以為,長江是天塹!他以為,防線是鐵壁!他以為,我‘虎賁’會如他所願,撞個頭破血流!”
周大虎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炸響:
“今日!我周大虎便要告訴岡村寧次!告訴所有侵略者!”
“在‘虎賁’麵前——”
“沒有天塹不可越!”
“沒有鐵壁不可摧!”
“沒有倭寇不可殺!”
“我們的目標——”
“光複荊門!劍指武漢!飲馬長江!”
“虎賁——”
“前進!”
“虎賁!虎賁!虎賁!” 萬餘人同聲怒吼,聲浪如同海嘯,席卷四野!
鋼鐵的洪流再次啟動,帶著淬煉後的鋒芒與必勝的信念,向著烽火連天的鄂中大地,向著新的征途——荊門!滾滾開進!長江的波濤,仿佛也在遠方,為這支不歸的鐵軍,奏響了進軍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