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這不是加班,是在透支生命
重生之後,姐妹狂虐白蓮花 作者:王芯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俊的鍵盤聲敲得震天響,飯盒被推到一邊,宮保雞丁的殘渣還沾在桌角。他突然停下來,盯著屏幕上剛加完二維碼的設計稿,指尖懸在“保存”鍵上,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辦公室裏隻剩下鍵盤敲擊聲、鼠標點擊聲,還有那份沒吃完的麻辣香鍋,在角落裏散發著越來越淡的熱氣。
另一邊,晚飯後,石無痕拉著蘇晴去後山散步,山道上的路燈亮得晚,他早讓工人裝了感應燈,腳剛踏上台階,暖黃的光就順著山道鋪下去。
“你看,”他指著遠處的燈火,“那片亮的是城區,我們的綠地建起來,從這兒就能看見綠色的輪廓。”
蘇晴點頭,忽然被他拽住手腕往回跑,笑聲驚飛了枝頭的夜鳥。跑到半山腰的亭子,他從口袋裏掏出個小瓷瓶,裏麵裝著新摘的薄荷:“給你放書桌上,夏天能驅蚊。”
回到別墅時,客廳的燈還亮著,石世峰正幫石明皇揉肩,老爺子的呼嚕聲已經輕輕響起。楊曉婷在疊下午的漢服,小陳蹲在旁邊熨燙裙擺,蒸汽嫋嫋的,像給衣料蒙上了層紗。
蘇晴看著這滿室的靜,忽然明白:所謂日子的好,從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是八寶飯裏藏著的桂花蜜,是感應燈亮起的瞬間,是老爺子記得你喜歡茉莉,是有人為你學做一道甜,把“在乎”藏在每個尋常的朝暮裏,細水長流,歲歲年年。
另一邊,窗外的夜空看不到星星,隻有樓體亮化的光映在玻璃上,像層化不開的油。
九點整,程曉東準時合上電腦,程曉東從辦公室出來,打了個哈欠把新的brief(任務指令)放在楊明遠桌上:“這個不急,明早八點前給我就行。”
路過韓俊身邊時探頭看了眼:“差不多了吧?”
韓俊頭也沒抬,屏幕光映在他繃緊的側臉上:“早著呢!”程曉東沒再說什麽,擺擺手走了。
程曉東走後,楊明遠才發現那張紙底下,壓著自己早上寫的便簽:“今晚爭取十二點前睡”,字跡被咖啡漬暈得發藍。
晚上九點二十的寫字樓,電梯間的廣告屏還在循環播放“精英生活”宣傳片,楊明遠靠在轎廂壁上,聽著自己的呼吸聲混進電梯運行的轟鳴。
左手拎著的外賣袋蹭到褲腿,灑出來的湯汁在深色布料上洇出塊淺痕,是今晚的第三份加急餐做宵夜,還沒拆封就涼透了。
辦公室的燈比早上更亮,韓俊的工位還亮著,他把鍵盤敲得像在砸釘子,屏幕上的設計稿改到第七版,客戶剛發來的消息還停在對話框:“再年輕化一點,要像淩晨三點的蹦迪現場。”
韓俊突然笑出聲,笑聲撞在玻璃隔斷上彈回來,帶著點碎碴子似的:“淩晨三點?老子天天見淩晨三點的辦公室,夠不夠年輕化?”
楊明遠喉嚨特別疼,摸出抽屜裏的薄荷糖,糖紙撕開的聲音在安靜的屋裏格外響,含在嘴裏的涼勁壓不住後頸的酸,早上九點到現在,他隻在去廁所時站過三分鍾。
走廊盡頭的安全出口燈閃了閃,韓俊踹開防火門去抽煙,打火機“哢噠”響了三下才打著。火星在黑暗裏明滅,他望著樓下零星的車燈,突然對著空氣罵了句什麽,聲音輕得被風卷走——上周他說要離職,陳姐塞給他一張考勤表,上麵用綠筆標著:“本月全勤,可申請一天調休”。
楊明遠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發現蔡琳珊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手邊還放著沒喝完的咖啡。王哥還在對著屏幕調整字體大小,眼鏡滑到了鼻尖上。他轉頭看韓俊,對方正對著屏幕猛抽煙,煙灰掉在褲子上都沒察覺,桌上的設計稿打印了厚厚一疊,每張上麵都畫滿了修改記號。
十點半,王哥終於長舒一口氣:“搞定!”他拍了拍韓俊的肩膀,對方沒反應,隻是手指動得更快了。楊明遠保存好電競館的終稿,發送給程曉東時,手機顯示十一點零五分。
蔡琳珊被消息提示音吵醒,迷迷糊糊地問:“韓俊,你那三個方案……”
韓俊沒回頭,聲音啞得像砂紙磨過:“還有一個沒弄完。”他麵前的煙灰缸已經滿了,屏幕上的設計圖還在不停修改,光標閃爍得像個不知疲倦的驚歎號。
楊明遠拿起帆布包時,聽見韓俊突然低低地罵了一句,然後是鼠標重重砸在桌上的聲音。窗外的夜已經濃得化不開,寫字樓的燈隻剩下他們這一層還亮著,像個懸在城市上空的孤島。
他對著屏幕揉眼睛,突然發現設計圖的角落裏,不知什麽時候多了個小小的、歪歪扭扭的太陽。盯著那團暖黃看了會兒,指尖懸在刪除鍵上,最終還是收了回來。
牆上的掛鍾跳過十一點一刻鍾,電梯下行的提示音遠遠傳來,又有人下班了。楊明遠翻開下一份文件,紙上的“加急”紅章,像塊燒紅的烙鐵。
次日,天剛蒙蒙亮,石家的車隊就駛離了別墅區。頭車的後備箱裏,李經理塞了滿滿當當的東西:保溫箱裝著張師傅做的三明治,冰桶裏鎮著酸梅湯,連防曬帽都按人頭分好了尺碼——林燕青的是粉色蕾絲邊,石明皇的是寬簷草編款,蘇晴的那頂,帽簷內側縫了圈吸汗布。
車到長城腳下,石無痕先跳下去,轉身給蘇晴開車門時,手在門框上擋了擋:“小心碰頭。”石海霞扶著石明皇下來,老爺子拄著定製的輕便拐杖,杖頭包著防滑膠:“我年輕時來這兒,一口氣能爬到北八樓,現在可不行嘍。”
林燕青早按捺不住,拽著石無敗往台階衝:“比賽誰先到第一個烽火台!”小陳舉著相機跟在後麵,背包裏還背著她的漢服裙裾:“林小姐慢點!台階陡!”石世峰在後麵喊:“別跑!等爺爺跟上!”
蘇晴和石無痕走得慢,她指著城牆磚上的刻痕:“這些字好像是不同年代的。”石無痕掏出手機查:“有的是民國時期刻的,有的是後來遊客留的……不過現在不讓刻了,得保護文物。”
他忽然從口袋裏摸出塊小石子:“你看這紋路,像不像昨晚拚圖裏的那片湖?”
石明皇走一段歇一段,張媽拿著小馬紮隨時準備撐開:“老爺子,喝口酸梅湯?剛從冰桶裏拿的,涼絲絲的。”石世峰擰開瓶蓋遞過去,自己也灌了口,忽然發現瓶身上貼著張小標簽,寫著“少冰,加桂花”——是蘇晴喜歡的口味,李經理連這個都記著。
剛到登城口,穿靛藍布衫的導遊就笑著迎上來,手裏舉著個青銅小鼎模型:“石先生、石老,各位早上好!這長城磚啊,每塊都有講究——您看這磚縫,是用糯米汁混著石灰調的,比現在的水泥還結實,幾百年風吹雨打都不開裂。”
石明皇湊近城牆摸了摸,掌心蹭到磚麵的糙紋:“我小時候聽老人說,修長城的工匠,每塊磚都刻著名字,出了錯要掉腦袋的。”導遊點頭,指著磚上模糊的刻痕:“老爺子說得對!您看這‘王’字,就是當年工匠的姓,現在成了活曆史。”
林燕青舉著相機拍磚縫:“糯米汁?那豈不是能吃?”導遊被逗笑:“理論上能,但這硬度,怕是能硌掉牙。”她轉頭拽石無敗:“你看你看,比你啃的牛肉幹還硬!”石無敗正對著箭窗看風景,聞言回:“等會兒讓你嚐嚐張師傅做的糯米糕,比這磚縫裏的糯米香。”
蘇晴跟著導遊走到敵樓,聽他講“瞭望口”和“射孔”的區別:“您看這斜著的小口,是弓箭手射擊用的,外麵窄裏麵寬,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瞄準敵人。”
石無痕站在射孔前比了個拉弓的姿勢:“以前的士兵在這兒守著,得多冷啊。”導遊笑:“所以敵樓裏有火塘,冬天燒炭火,能暖和點。”
石世峰對城磚的尺寸格外感興趣:“這些磚都一樣大嗎?”導遊蹲下來量:“標準磚長39厘米,寬18厘米,厚9厘米,誤差不超過半厘米。
您看這城牆,上窄下寬,像個梯形,這樣抗風又穩固。”他忽然指著一塊略小的磚:“這塊是後來修補的,您看顏色就不一樣,老磚經過幾百年風雨,透著股沉靜的青灰色。”
石明皇在馬紮上坐定,聽導遊講“烽火戲諸侯”的典故:“那時候遇著敵情,白天燒煙叫‘燧’,晚上點火叫‘烽’,這烽火台就像古代的‘電報站’。”
老爺子點頭:“現在的手機、電腦是快,但哪有這狼煙傳得有氣勢?”石世峰給父親續上酸梅湯:“那時候傳個消息,得一站站往下遞,不像現在,您想孫子了,打個視頻就看著了。”
爬到北四樓,導遊指著遠處的關隘:“從這兒往南,就是咱們剛才來的路;往北,以前是關外。您看這山勢,長城順著山脊走,像條龍盤在這兒,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林燕青張開手臂喊:“我現在像不像守關的大將軍!”小陳趕緊按下快門:“像!就是裙擺被風吹得太亂,像個調皮的將軍!”
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辦公室裏隻剩下鍵盤敲擊聲、鼠標點擊聲,還有那份沒吃完的麻辣香鍋,在角落裏散發著越來越淡的熱氣。
另一邊,晚飯後,石無痕拉著蘇晴去後山散步,山道上的路燈亮得晚,他早讓工人裝了感應燈,腳剛踏上台階,暖黃的光就順著山道鋪下去。
“你看,”他指著遠處的燈火,“那片亮的是城區,我們的綠地建起來,從這兒就能看見綠色的輪廓。”
蘇晴點頭,忽然被他拽住手腕往回跑,笑聲驚飛了枝頭的夜鳥。跑到半山腰的亭子,他從口袋裏掏出個小瓷瓶,裏麵裝著新摘的薄荷:“給你放書桌上,夏天能驅蚊。”
回到別墅時,客廳的燈還亮著,石世峰正幫石明皇揉肩,老爺子的呼嚕聲已經輕輕響起。楊曉婷在疊下午的漢服,小陳蹲在旁邊熨燙裙擺,蒸汽嫋嫋的,像給衣料蒙上了層紗。
蘇晴看著這滿室的靜,忽然明白:所謂日子的好,從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是八寶飯裏藏著的桂花蜜,是感應燈亮起的瞬間,是老爺子記得你喜歡茉莉,是有人為你學做一道甜,把“在乎”藏在每個尋常的朝暮裏,細水長流,歲歲年年。
另一邊,窗外的夜空看不到星星,隻有樓體亮化的光映在玻璃上,像層化不開的油。
九點整,程曉東準時合上電腦,程曉東從辦公室出來,打了個哈欠把新的brief(任務指令)放在楊明遠桌上:“這個不急,明早八點前給我就行。”
路過韓俊身邊時探頭看了眼:“差不多了吧?”
韓俊頭也沒抬,屏幕光映在他繃緊的側臉上:“早著呢!”程曉東沒再說什麽,擺擺手走了。
程曉東走後,楊明遠才發現那張紙底下,壓著自己早上寫的便簽:“今晚爭取十二點前睡”,字跡被咖啡漬暈得發藍。
晚上九點二十的寫字樓,電梯間的廣告屏還在循環播放“精英生活”宣傳片,楊明遠靠在轎廂壁上,聽著自己的呼吸聲混進電梯運行的轟鳴。
左手拎著的外賣袋蹭到褲腿,灑出來的湯汁在深色布料上洇出塊淺痕,是今晚的第三份加急餐做宵夜,還沒拆封就涼透了。
辦公室的燈比早上更亮,韓俊的工位還亮著,他把鍵盤敲得像在砸釘子,屏幕上的設計稿改到第七版,客戶剛發來的消息還停在對話框:“再年輕化一點,要像淩晨三點的蹦迪現場。”
韓俊突然笑出聲,笑聲撞在玻璃隔斷上彈回來,帶著點碎碴子似的:“淩晨三點?老子天天見淩晨三點的辦公室,夠不夠年輕化?”
楊明遠喉嚨特別疼,摸出抽屜裏的薄荷糖,糖紙撕開的聲音在安靜的屋裏格外響,含在嘴裏的涼勁壓不住後頸的酸,早上九點到現在,他隻在去廁所時站過三分鍾。
走廊盡頭的安全出口燈閃了閃,韓俊踹開防火門去抽煙,打火機“哢噠”響了三下才打著。火星在黑暗裏明滅,他望著樓下零星的車燈,突然對著空氣罵了句什麽,聲音輕得被風卷走——上周他說要離職,陳姐塞給他一張考勤表,上麵用綠筆標著:“本月全勤,可申請一天調休”。
楊明遠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發現蔡琳珊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手邊還放著沒喝完的咖啡。王哥還在對著屏幕調整字體大小,眼鏡滑到了鼻尖上。他轉頭看韓俊,對方正對著屏幕猛抽煙,煙灰掉在褲子上都沒察覺,桌上的設計稿打印了厚厚一疊,每張上麵都畫滿了修改記號。
十點半,王哥終於長舒一口氣:“搞定!”他拍了拍韓俊的肩膀,對方沒反應,隻是手指動得更快了。楊明遠保存好電競館的終稿,發送給程曉東時,手機顯示十一點零五分。
蔡琳珊被消息提示音吵醒,迷迷糊糊地問:“韓俊,你那三個方案……”
韓俊沒回頭,聲音啞得像砂紙磨過:“還有一個沒弄完。”他麵前的煙灰缸已經滿了,屏幕上的設計圖還在不停修改,光標閃爍得像個不知疲倦的驚歎號。
楊明遠拿起帆布包時,聽見韓俊突然低低地罵了一句,然後是鼠標重重砸在桌上的聲音。窗外的夜已經濃得化不開,寫字樓的燈隻剩下他們這一層還亮著,像個懸在城市上空的孤島。
他對著屏幕揉眼睛,突然發現設計圖的角落裏,不知什麽時候多了個小小的、歪歪扭扭的太陽。盯著那團暖黃看了會兒,指尖懸在刪除鍵上,最終還是收了回來。
牆上的掛鍾跳過十一點一刻鍾,電梯下行的提示音遠遠傳來,又有人下班了。楊明遠翻開下一份文件,紙上的“加急”紅章,像塊燒紅的烙鐵。
次日,天剛蒙蒙亮,石家的車隊就駛離了別墅區。頭車的後備箱裏,李經理塞了滿滿當當的東西:保溫箱裝著張師傅做的三明治,冰桶裏鎮著酸梅湯,連防曬帽都按人頭分好了尺碼——林燕青的是粉色蕾絲邊,石明皇的是寬簷草編款,蘇晴的那頂,帽簷內側縫了圈吸汗布。
車到長城腳下,石無痕先跳下去,轉身給蘇晴開車門時,手在門框上擋了擋:“小心碰頭。”石海霞扶著石明皇下來,老爺子拄著定製的輕便拐杖,杖頭包著防滑膠:“我年輕時來這兒,一口氣能爬到北八樓,現在可不行嘍。”
林燕青早按捺不住,拽著石無敗往台階衝:“比賽誰先到第一個烽火台!”小陳舉著相機跟在後麵,背包裏還背著她的漢服裙裾:“林小姐慢點!台階陡!”石世峰在後麵喊:“別跑!等爺爺跟上!”
蘇晴和石無痕走得慢,她指著城牆磚上的刻痕:“這些字好像是不同年代的。”石無痕掏出手機查:“有的是民國時期刻的,有的是後來遊客留的……不過現在不讓刻了,得保護文物。”
他忽然從口袋裏摸出塊小石子:“你看這紋路,像不像昨晚拚圖裏的那片湖?”
石明皇走一段歇一段,張媽拿著小馬紮隨時準備撐開:“老爺子,喝口酸梅湯?剛從冰桶裏拿的,涼絲絲的。”石世峰擰開瓶蓋遞過去,自己也灌了口,忽然發現瓶身上貼著張小標簽,寫著“少冰,加桂花”——是蘇晴喜歡的口味,李經理連這個都記著。
剛到登城口,穿靛藍布衫的導遊就笑著迎上來,手裏舉著個青銅小鼎模型:“石先生、石老,各位早上好!這長城磚啊,每塊都有講究——您看這磚縫,是用糯米汁混著石灰調的,比現在的水泥還結實,幾百年風吹雨打都不開裂。”
石明皇湊近城牆摸了摸,掌心蹭到磚麵的糙紋:“我小時候聽老人說,修長城的工匠,每塊磚都刻著名字,出了錯要掉腦袋的。”導遊點頭,指著磚上模糊的刻痕:“老爺子說得對!您看這‘王’字,就是當年工匠的姓,現在成了活曆史。”
林燕青舉著相機拍磚縫:“糯米汁?那豈不是能吃?”導遊被逗笑:“理論上能,但這硬度,怕是能硌掉牙。”她轉頭拽石無敗:“你看你看,比你啃的牛肉幹還硬!”石無敗正對著箭窗看風景,聞言回:“等會兒讓你嚐嚐張師傅做的糯米糕,比這磚縫裏的糯米香。”
蘇晴跟著導遊走到敵樓,聽他講“瞭望口”和“射孔”的區別:“您看這斜著的小口,是弓箭手射擊用的,外麵窄裏麵寬,既能保護自己,又能瞄準敵人。”
石無痕站在射孔前比了個拉弓的姿勢:“以前的士兵在這兒守著,得多冷啊。”導遊笑:“所以敵樓裏有火塘,冬天燒炭火,能暖和點。”
石世峰對城磚的尺寸格外感興趣:“這些磚都一樣大嗎?”導遊蹲下來量:“標準磚長39厘米,寬18厘米,厚9厘米,誤差不超過半厘米。
您看這城牆,上窄下寬,像個梯形,這樣抗風又穩固。”他忽然指著一塊略小的磚:“這塊是後來修補的,您看顏色就不一樣,老磚經過幾百年風雨,透著股沉靜的青灰色。”
石明皇在馬紮上坐定,聽導遊講“烽火戲諸侯”的典故:“那時候遇著敵情,白天燒煙叫‘燧’,晚上點火叫‘烽’,這烽火台就像古代的‘電報站’。”
老爺子點頭:“現在的手機、電腦是快,但哪有這狼煙傳得有氣勢?”石世峰給父親續上酸梅湯:“那時候傳個消息,得一站站往下遞,不像現在,您想孫子了,打個視頻就看著了。”
爬到北四樓,導遊指著遠處的關隘:“從這兒往南,就是咱們剛才來的路;往北,以前是關外。您看這山勢,長城順著山脊走,像條龍盤在這兒,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林燕青張開手臂喊:“我現在像不像守關的大將軍!”小陳趕緊按下快門:“像!就是裙擺被風吹得太亂,像個調皮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