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再美好的願望也抵不過求一頓飽飯
重生之後,姐妹狂虐白蓮花 作者:王芯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個人往餐館走時,何宸瑜還抱著那隻時不時踢腿的馴鹿玩偶,引得路人頻頻回頭。蘇晴戳了戳玩偶的玻璃眼:“何助理,它剛才叫的頻率,像不像冰島的極光脈動?”
“像,太像了,”何宸瑜哭笑不得地調整抱玩偶的姿勢,“尤其是它踢我肚子那下,跟我算錯時差時石總瞪我的眼神一個節奏。”
石無痕笑著拍他後背:“放心,等會兒吃飯,讓它給你當座上賓。”
選的是家帶小院的私房菜館,院子裏種著叢向日葵,剛過花期,花盤還沉甸甸地低著頭。顧沉舟把蘇晚的椅子往向日葵那邊挪了挪:“你看,在冰島想了一路的花,回來就見著了。”
蘇晚剛坐下,就把包裏的小盒子往桌上推:“先分禮物!晴晴的極光顏料套裝,何特助的‘馴鹿鬧鍾’(已展示),石無痕的冰島苔原標本——跟你上次說的‘做向日葵盆栽鋪麵’剛好配。”
蘇晴拆開顏料,突然指著最深的那管綠:“這色號!跟我畫的煙囪頂一模一樣!”
何宸瑜把馴鹿玩偶放在旁邊的空椅上,正對著自己:“顧總,蘇小姐,你們這禮物太‘貼心’了,我剛發現它能感應上菜——剛才服務員端冷盤過去,它突然喊‘冰島現在早上九點,該吃鱈魚啦’!”
滿桌人都笑起來。顧沉舟給蘇晚夾了塊魚:“這是特意讓老板做的冰島風味鱈魚,用了那邊的海鹽,你嚐嚐像不像在民宿吃的?”
蘇晚剛嚐了口,就聽馴鹿玩偶突然尖叫:“海城中午十二點=冰島淩晨四點,何特助該給向日葵澆水啦!”嚇得何宸瑜手裏的筷子都掉了。
“它還記著澆水的事!”蘇晴笑得直拍桌子,“何助理,你以後再也忘不了時差了吧?”
何宸瑜撿起筷子,故意對著玩偶說:“我現在可是‘晚風裁縫店’首席打烊工,記不記時差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夾了塊排骨放進玩偶前的空碟裏,“給吉祥物加個餐。”
石無痕忽然舉杯:“慶祝蘇晚和顧沉舟回家,也慶祝何特助喜提‘終身難忘獎’。”
碰杯時,院子裏的向日葵被風吹得輕輕搖晃,像在跟著笑。
蘇晚看著滿桌的人,看著何宸瑜和他那隻時不時搗亂的馴鹿玩偶,忽然覺得,所有跨越時差的等待,都在這頓飯裏化成了最實在的暖——就像冰島的極光終會落在海城的花田,那些藏在禮物裏的心意,也早就越過經度,變成了身邊觸手可及的熱鬧。
馴鹿玩偶又突然喊:“極光和向日葵,在同一個時區見麵啦!”
這次,沒人覺得嚇一跳,隻有滿桌的笑聲,混著院子裏的風聲,甜得像加了兩勺蜂蜜的熱紅酒。
飯後的陽光斜斜鋪在街道上,石無痕替蘇晴拎著顏料盒,指腹蹭過盒子上凸起的極光紋路:“去看看新地方?離花田步行三分鍾,陽台能看見你畫的煙囪形狀的雲。”
蘇晴愣了愣,跟著他拐進條栽滿梧桐的小巷。盡頭的公寓樓亮著暖黃的燈,推開門時,畫室的落地窗正對著片小花園,裏麵新栽的向日葵幼苗排得整整齊齊。
“精裝房的重點是這個,”石無痕拉開抽屜,裏麵是套嶄新的畫具,最上麵擺著塊冰島帶回的青石板,“顧沉舟說,這是冰川融水衝刷過的石頭,能磨出極光色的顏料。”
蘇晴摸著微涼的石板笑:“所以你早就瞞著我準備了?”
“暑假該有個像樣的畫室,”他替她把顏料管一一擺進架子,“學校宿舍空了,這裏24小時有熱水,還有……”他忽然從口袋裏摸出把鑰匙,上麵掛著朵向日葵鑰匙扣,“你的專屬鑰匙,比蘇晚姐的那把多刻了個小煙囪。”
另一邊,顧沉舟的車剛拐進顧家大宅的車道。蘇晚看著熟悉的落地窗,忽然笑出聲:“去年這時候,你還在冰島跟我視頻,說‘等你回來,把客廳刷成極光色’。”
“刷了,”顧沉舟牽著她的手往裏走,客廳的背景牆果然是漸變的藍綠,“還加了個小細節。”他按下開關,牆麵上突然映出片動態的極光投影,裏麵藏著朵小小的向日葵,“石無痕說,這叫‘兩個時區的風景同框’。”
蘇晚伸手碰投影裏的光帶,指尖剛好落在向日葵上:“比我想象的還甜。”
而此刻的“晚風裁縫店”,何宸瑜正抱著他的“終身難忘獎”發呆。馴鹿玩偶被他擺在櫃台上,肚子裏的小喇叭突然響了:“海城晚上八點=冰島中午十二點,單身狗該縫布偶啦!”
他歎了口氣,拿起針線時卻忍不住笑——玩偶鹿角上的絲帶上,蘇晚偷偷繡了行小字:“下次帶你來冰島,給你找隻真馴鹿當搭檔”。窗外的月光落在櫃台上,照著他剛起稿的新設計:兩隻牽手的布偶,一隻舉著極光,一隻捧著向日葵,中間標著“時差為0”。
巷子裏的風帶著夏末的暖,吹過三家亮著燈的窗戶。有人在新畫室裏調顏料,有人在大宅裏看極光投影,有人在裁縫店縫布偶——時差終於退場,剩下的,是剛好湊在同一個時區的溫柔。
午後的陽光透過家紡店的玻璃窗,在貨架上投下格子光斑。石無痕推著購物車跟在蘇晴身後,看她指尖劃過一排印著向日葵的床單:“這個!花瓣的弧度跟我畫的一模一樣,連花心的螺旋紋都分毫不差。”
“摸起來也軟,”石無痕捏了捏布料邊緣,“冰島的羊毛毯雖然暖,但沒這個親膚——你夏天睡覺愛踢被子,得用這種透氣的。”
蘇晴忽然指著套藍綠色的四件套笑:“你看這極光圖案!像不像我姐帶回來的海鹽顏色?石無痕,我們買兩套吧,一套鋪床,一套當畫背景。”她忽然想起什麽,轉身往兒童區跑,“對了!還要買個枕頭,要歪歪扭扭的那種,像何助理做的布偶耳朵!”
石無痕笑著跟過去,看著她舉著個月牙形枕頭比劃:“這個角度,剛好能墊著畫畫。”他拿起配套的枕套,上麵繡著行小字“海城22:00=冰島14:00,好夢不分時差”,“連店家都知道時差梗了,看來何宸瑜的故事傳得夠遠。”
蘇晴把枕頭塞進購物車,又抱來條鵝黃色的毯子:“冷的時候蓋這個,像裹著向日葵花盤。”她忽然踮腳湊到石無痕耳邊,“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新畫室的床要挨著畫架,晚上畫累了直接躺,你說會不會夢到在冰島的冰麵上畫畫?”
“會,”他替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劉海,“夢到極光落在你畫的煙囪上,變成金色的花紋。”
結賬時,店員笑著打包:“你們選的這套極光款賣得最好,都說像把星星鋪在了床上。”蘇晴接過袋子時,發現石無痕偷偷多買了個向日葵形狀的暖手寶,標簽上貼著張便簽——“冰島的冬天會很冷,但這個能提前替你存好夏天的溫度”。
走出店門時,蘇晴晃了晃手裏的購物袋:“現在我的新窩才算真正完工啦。”石無痕拎著heavier(更重的)那袋跟在後麵,陽光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購物袋上的向日葵圖案在風裏輕輕晃動,像在跟著他們的腳步,一點點走向被陽光填滿的夏天。
另一邊,“七月中旬,2025年7月16號,楊明遠結束二十多天的工地生涯。他揣著最後一張皺巴巴的大巴票晃進小鎮——這票還是他咬牙買了三包煙,才托工頭幫忙弄來的,畢竟他不敢去車站碰任何要身份證的窗口。
口袋裏的錢被他數了三遍:這二十多天在工地省吃儉用攢下的3410塊,除掉買煙給工頭張哥和車票錢,加上從公寓逃出來時揣著的三萬‘保命錢’——這一路顛沛,早就花得隻剩7200塊了,湊在一起剛過一萬。
錢被他用塑料袋裹了三層,塞進磨破邊的帆布包最裏層的夾層,走一步都能聽見紙幣摩擦的窸窣聲,像根細針,紮得他後頸的汗珠子直往下滾。”
剛來的前五天他幾乎是在鎮上瞎轉,日頭毒得能曬化柏油,他就蹲在供銷社門口的樹蔭下,盯著來往的拖拉機和三輪車。
看到有收廢品的就湊上去問,遇到開小飯館的就扒著門框打聽,可要麽是要身份證登記,要麽是一聽他外地口音就擺擺手。
第四天傍晚,他蹲在橋洞下啃幹硬的饅頭,看著水裏自己胡子拉碴的影子,突然想起工頭踹他時罵的那句“你這種人,到哪都是條喪家犬”,牙咬得牙齦發酸。
直到第十天頭上,他在鎮東頭看到木工廠門口堆著半人高的門板。老板是個瘸腿的中年男人,正蹲在地上抽煙,看見他探頭探腦,吐了個煙圈:“找活?”
楊明遠趕緊點頭,老板上下掃他一眼,指了指牆角的電鋸:“會用不?裝門、拚家具,雜活都幹。不用身份證,但得住這兒——閣樓堆料的地方騰了塊板,能睡。”
“管飯不?”他聲音啞得像砂紙磨過。
“管,中午晚上四菜一湯,跟我一家子同吃。”老板磕了磕煙灰,“月薪三千五,幹滿整月加五百滿勤。但醜話說前頭,這幾天沒活,得等下批木料從縣裏運過來,這幾天算你幫忙收拾場地,管飯,不算工錢。”
楊明遠幾乎是立刻點頭。當天下午,他就跟著老板的兒子清理閣樓——掃掉厚厚的木屑,搬開堆在角落的廢木板,露出塊勉強能躺下一個人的空間。
晚上躺在鋪了層舊麻袋的木板上,能聽見樓下老板一家看電視的聲音,還有遠處稻田裏的蛙鳴,比在工地宿舍聽著呼嚕聲和罵娘聲強太多。
沒活幹的這三天,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幫老板娘擇菜、劈柴,把院裏的廢木料歸置整齊,甚至蹲在井邊把積灰的工具都擦了一遍。
老板娘看他實在,吃飯時總往他碗裏多夾塊肉,老板也偶爾會遞根煙給他。昨天中午,木料終於運到了,他跟著老師傅學裝門框,電鑽的震得他胳膊發麻,手心很快磨出了紅泡,但老師傅拍著他肩膀說“學得快”時,他居然覺得那點疼都透著點熱乎氣。
傍晚收工,他蹲在井邊洗手,看著盆底的泥水慢慢澄清。老板喊他吃飯,矮桌上擺著炒青菜、燉豆腐、煎蛋,還有一碗飄著油花的肉湯。
老板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酒,說:“下個月滿勤給你算五百,好好幹。”他埋頭扒飯,米粒混著熱湯滑進喉嚨,燙得眼眶發酸——在工地時,他隻有蹲在牆角啃冷饅頭的份,工頭的親戚永遠坐在涼棚下,罵他“手腳慢”像罵牲口。
夜裏躺在閣樓,他摸出帆布包裏的錢,借著從瓦片縫漏進來的月光又數了一遍。一萬塊,不多,但夠他在這待一陣子了。樓下的燈滅了,隻有遠處稻田的風偶爾吹過,帶著點稻花香。
他想起工地上被踩在泥裏的飯盆,想起領工錢時被搜身的屈辱,突然覺得這閣樓的黴味裏,竟藏著點能讓人喘口氣的東西。隻是不知道這安穩能撐多久,就像頭頂那片漏月的瓦,誰也說不準哪天會被風雨掀翻。
“像,太像了,”何宸瑜哭笑不得地調整抱玩偶的姿勢,“尤其是它踢我肚子那下,跟我算錯時差時石總瞪我的眼神一個節奏。”
石無痕笑著拍他後背:“放心,等會兒吃飯,讓它給你當座上賓。”
選的是家帶小院的私房菜館,院子裏種著叢向日葵,剛過花期,花盤還沉甸甸地低著頭。顧沉舟把蘇晚的椅子往向日葵那邊挪了挪:“你看,在冰島想了一路的花,回來就見著了。”
蘇晚剛坐下,就把包裏的小盒子往桌上推:“先分禮物!晴晴的極光顏料套裝,何特助的‘馴鹿鬧鍾’(已展示),石無痕的冰島苔原標本——跟你上次說的‘做向日葵盆栽鋪麵’剛好配。”
蘇晴拆開顏料,突然指著最深的那管綠:“這色號!跟我畫的煙囪頂一模一樣!”
何宸瑜把馴鹿玩偶放在旁邊的空椅上,正對著自己:“顧總,蘇小姐,你們這禮物太‘貼心’了,我剛發現它能感應上菜——剛才服務員端冷盤過去,它突然喊‘冰島現在早上九點,該吃鱈魚啦’!”
滿桌人都笑起來。顧沉舟給蘇晚夾了塊魚:“這是特意讓老板做的冰島風味鱈魚,用了那邊的海鹽,你嚐嚐像不像在民宿吃的?”
蘇晚剛嚐了口,就聽馴鹿玩偶突然尖叫:“海城中午十二點=冰島淩晨四點,何特助該給向日葵澆水啦!”嚇得何宸瑜手裏的筷子都掉了。
“它還記著澆水的事!”蘇晴笑得直拍桌子,“何助理,你以後再也忘不了時差了吧?”
何宸瑜撿起筷子,故意對著玩偶說:“我現在可是‘晚風裁縫店’首席打烊工,記不記時差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夾了塊排骨放進玩偶前的空碟裏,“給吉祥物加個餐。”
石無痕忽然舉杯:“慶祝蘇晚和顧沉舟回家,也慶祝何特助喜提‘終身難忘獎’。”
碰杯時,院子裏的向日葵被風吹得輕輕搖晃,像在跟著笑。
蘇晚看著滿桌的人,看著何宸瑜和他那隻時不時搗亂的馴鹿玩偶,忽然覺得,所有跨越時差的等待,都在這頓飯裏化成了最實在的暖——就像冰島的極光終會落在海城的花田,那些藏在禮物裏的心意,也早就越過經度,變成了身邊觸手可及的熱鬧。
馴鹿玩偶又突然喊:“極光和向日葵,在同一個時區見麵啦!”
這次,沒人覺得嚇一跳,隻有滿桌的笑聲,混著院子裏的風聲,甜得像加了兩勺蜂蜜的熱紅酒。
飯後的陽光斜斜鋪在街道上,石無痕替蘇晴拎著顏料盒,指腹蹭過盒子上凸起的極光紋路:“去看看新地方?離花田步行三分鍾,陽台能看見你畫的煙囪形狀的雲。”
蘇晴愣了愣,跟著他拐進條栽滿梧桐的小巷。盡頭的公寓樓亮著暖黃的燈,推開門時,畫室的落地窗正對著片小花園,裏麵新栽的向日葵幼苗排得整整齊齊。
“精裝房的重點是這個,”石無痕拉開抽屜,裏麵是套嶄新的畫具,最上麵擺著塊冰島帶回的青石板,“顧沉舟說,這是冰川融水衝刷過的石頭,能磨出極光色的顏料。”
蘇晴摸著微涼的石板笑:“所以你早就瞞著我準備了?”
“暑假該有個像樣的畫室,”他替她把顏料管一一擺進架子,“學校宿舍空了,這裏24小時有熱水,還有……”他忽然從口袋裏摸出把鑰匙,上麵掛著朵向日葵鑰匙扣,“你的專屬鑰匙,比蘇晚姐的那把多刻了個小煙囪。”
另一邊,顧沉舟的車剛拐進顧家大宅的車道。蘇晚看著熟悉的落地窗,忽然笑出聲:“去年這時候,你還在冰島跟我視頻,說‘等你回來,把客廳刷成極光色’。”
“刷了,”顧沉舟牽著她的手往裏走,客廳的背景牆果然是漸變的藍綠,“還加了個小細節。”他按下開關,牆麵上突然映出片動態的極光投影,裏麵藏著朵小小的向日葵,“石無痕說,這叫‘兩個時區的風景同框’。”
蘇晚伸手碰投影裏的光帶,指尖剛好落在向日葵上:“比我想象的還甜。”
而此刻的“晚風裁縫店”,何宸瑜正抱著他的“終身難忘獎”發呆。馴鹿玩偶被他擺在櫃台上,肚子裏的小喇叭突然響了:“海城晚上八點=冰島中午十二點,單身狗該縫布偶啦!”
他歎了口氣,拿起針線時卻忍不住笑——玩偶鹿角上的絲帶上,蘇晚偷偷繡了行小字:“下次帶你來冰島,給你找隻真馴鹿當搭檔”。窗外的月光落在櫃台上,照著他剛起稿的新設計:兩隻牽手的布偶,一隻舉著極光,一隻捧著向日葵,中間標著“時差為0”。
巷子裏的風帶著夏末的暖,吹過三家亮著燈的窗戶。有人在新畫室裏調顏料,有人在大宅裏看極光投影,有人在裁縫店縫布偶——時差終於退場,剩下的,是剛好湊在同一個時區的溫柔。
午後的陽光透過家紡店的玻璃窗,在貨架上投下格子光斑。石無痕推著購物車跟在蘇晴身後,看她指尖劃過一排印著向日葵的床單:“這個!花瓣的弧度跟我畫的一模一樣,連花心的螺旋紋都分毫不差。”
“摸起來也軟,”石無痕捏了捏布料邊緣,“冰島的羊毛毯雖然暖,但沒這個親膚——你夏天睡覺愛踢被子,得用這種透氣的。”
蘇晴忽然指著套藍綠色的四件套笑:“你看這極光圖案!像不像我姐帶回來的海鹽顏色?石無痕,我們買兩套吧,一套鋪床,一套當畫背景。”她忽然想起什麽,轉身往兒童區跑,“對了!還要買個枕頭,要歪歪扭扭的那種,像何助理做的布偶耳朵!”
石無痕笑著跟過去,看著她舉著個月牙形枕頭比劃:“這個角度,剛好能墊著畫畫。”他拿起配套的枕套,上麵繡著行小字“海城22:00=冰島14:00,好夢不分時差”,“連店家都知道時差梗了,看來何宸瑜的故事傳得夠遠。”
蘇晴把枕頭塞進購物車,又抱來條鵝黃色的毯子:“冷的時候蓋這個,像裹著向日葵花盤。”她忽然踮腳湊到石無痕耳邊,“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新畫室的床要挨著畫架,晚上畫累了直接躺,你說會不會夢到在冰島的冰麵上畫畫?”
“會,”他替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劉海,“夢到極光落在你畫的煙囪上,變成金色的花紋。”
結賬時,店員笑著打包:“你們選的這套極光款賣得最好,都說像把星星鋪在了床上。”蘇晴接過袋子時,發現石無痕偷偷多買了個向日葵形狀的暖手寶,標簽上貼著張便簽——“冰島的冬天會很冷,但這個能提前替你存好夏天的溫度”。
走出店門時,蘇晴晃了晃手裏的購物袋:“現在我的新窩才算真正完工啦。”石無痕拎著heavier(更重的)那袋跟在後麵,陽光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購物袋上的向日葵圖案在風裏輕輕晃動,像在跟著他們的腳步,一點點走向被陽光填滿的夏天。
另一邊,“七月中旬,2025年7月16號,楊明遠結束二十多天的工地生涯。他揣著最後一張皺巴巴的大巴票晃進小鎮——這票還是他咬牙買了三包煙,才托工頭幫忙弄來的,畢竟他不敢去車站碰任何要身份證的窗口。
口袋裏的錢被他數了三遍:這二十多天在工地省吃儉用攢下的3410塊,除掉買煙給工頭張哥和車票錢,加上從公寓逃出來時揣著的三萬‘保命錢’——這一路顛沛,早就花得隻剩7200塊了,湊在一起剛過一萬。
錢被他用塑料袋裹了三層,塞進磨破邊的帆布包最裏層的夾層,走一步都能聽見紙幣摩擦的窸窣聲,像根細針,紮得他後頸的汗珠子直往下滾。”
剛來的前五天他幾乎是在鎮上瞎轉,日頭毒得能曬化柏油,他就蹲在供銷社門口的樹蔭下,盯著來往的拖拉機和三輪車。
看到有收廢品的就湊上去問,遇到開小飯館的就扒著門框打聽,可要麽是要身份證登記,要麽是一聽他外地口音就擺擺手。
第四天傍晚,他蹲在橋洞下啃幹硬的饅頭,看著水裏自己胡子拉碴的影子,突然想起工頭踹他時罵的那句“你這種人,到哪都是條喪家犬”,牙咬得牙齦發酸。
直到第十天頭上,他在鎮東頭看到木工廠門口堆著半人高的門板。老板是個瘸腿的中年男人,正蹲在地上抽煙,看見他探頭探腦,吐了個煙圈:“找活?”
楊明遠趕緊點頭,老板上下掃他一眼,指了指牆角的電鋸:“會用不?裝門、拚家具,雜活都幹。不用身份證,但得住這兒——閣樓堆料的地方騰了塊板,能睡。”
“管飯不?”他聲音啞得像砂紙磨過。
“管,中午晚上四菜一湯,跟我一家子同吃。”老板磕了磕煙灰,“月薪三千五,幹滿整月加五百滿勤。但醜話說前頭,這幾天沒活,得等下批木料從縣裏運過來,這幾天算你幫忙收拾場地,管飯,不算工錢。”
楊明遠幾乎是立刻點頭。當天下午,他就跟著老板的兒子清理閣樓——掃掉厚厚的木屑,搬開堆在角落的廢木板,露出塊勉強能躺下一個人的空間。
晚上躺在鋪了層舊麻袋的木板上,能聽見樓下老板一家看電視的聲音,還有遠處稻田裏的蛙鳴,比在工地宿舍聽著呼嚕聲和罵娘聲強太多。
沒活幹的這三天,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幫老板娘擇菜、劈柴,把院裏的廢木料歸置整齊,甚至蹲在井邊把積灰的工具都擦了一遍。
老板娘看他實在,吃飯時總往他碗裏多夾塊肉,老板也偶爾會遞根煙給他。昨天中午,木料終於運到了,他跟著老師傅學裝門框,電鑽的震得他胳膊發麻,手心很快磨出了紅泡,但老師傅拍著他肩膀說“學得快”時,他居然覺得那點疼都透著點熱乎氣。
傍晚收工,他蹲在井邊洗手,看著盆底的泥水慢慢澄清。老板喊他吃飯,矮桌上擺著炒青菜、燉豆腐、煎蛋,還有一碗飄著油花的肉湯。
老板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酒,說:“下個月滿勤給你算五百,好好幹。”他埋頭扒飯,米粒混著熱湯滑進喉嚨,燙得眼眶發酸——在工地時,他隻有蹲在牆角啃冷饅頭的份,工頭的親戚永遠坐在涼棚下,罵他“手腳慢”像罵牲口。
夜裏躺在閣樓,他摸出帆布包裏的錢,借著從瓦片縫漏進來的月光又數了一遍。一萬塊,不多,但夠他在這待一陣子了。樓下的燈滅了,隻有遠處稻田的風偶爾吹過,帶著點稻花香。
他想起工地上被踩在泥裏的飯盆,想起領工錢時被搜身的屈辱,突然覺得這閣樓的黴味裏,竟藏著點能讓人喘口氣的東西。隻是不知道這安穩能撐多久,就像頭頂那片漏月的瓦,誰也說不準哪天會被風雨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