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時差裏的糖
重生之後,姐妹狂虐白蓮花 作者:王芯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照進畫室,蘇晚正對著多瑙河的景色寫生,筆尖蘸著鈷藍顏料,在畫布上暈開一片溫柔的夜色。
顧沉舟坐在旁邊的藤椅上翻著畫冊,忽然接到石無痕發來的照片——是蘇晴趴在課桌上睡覺的樣子,嘴角還沾著點麵包屑,旁邊放著本攤開的建築史課本,頁眉處有石無痕用紅筆改的筆記,字跡工整得像印刷體。
“你看晴晴。”顧沉舟把手機遞過去,眼底帶著笑意,“石無痕把她照顧得挺好。”
蘇晚湊過去看,忍不住笑出聲:“這丫頭,上課又睡覺。不過石無痕這字……比她寫的好看多了。”
她忽然想起什麽,“對了,何宸瑜是不是還在天天幫我關店?上次他朋友圈發鎖匠工具,配文說‘新愛好’,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
顧沉舟合上畫冊,替她理了理被顏料沾到的袖口:“石無痕說,何特助最近對‘鎖具研究’興趣濃厚,讓他多練練也好。”他頓了頓,補充道,“早上晴晴想給你打電話,被石無痕攔住了,說怕打擾我們。”
蘇晚放下畫筆,指尖在手機屏幕上敲了敲,給蘇晴發了條消息:“聽說有人上課睡覺被抓包了?晚上記得給我回電話,時差我算好了,你們那邊九點,我這邊兩點,剛好。”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她轉頭看向窗外——多瑙河的水波在夕陽下泛著金紅的光,遠處的摩天輪亮了燈,像串掛在天邊的彩色珠子。顧沉舟從身後擁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想晴晴了?”
“有點。”蘇晚靠在他懷裏,“不過看到她有人照顧,放心多了。”她忽然想起什麽,“石無痕真的在重修啊?我還以為他說著玩的。”
“為了跟你妹妹當同桌,花點心思怎麽了。”顧沉舟低笑,“上次他跟我打電話,說正在研究怎麽畫煙囪,免得被蘇晴笑話。”
畫室裏的老座鍾敲了兩下,發出沉悶的響聲。蘇晚看著畫布上漸漸成形的夜景,忽然覺得,無論是維也納畫室裏的相擁,還是海城教室裏的同桌,原來牽掛從來都不分遠近——就像此刻,她想著妹妹有沒有好好聽課,而幾千裏外的蘇晴,大概也在惦記著她什麽時候能帶著月光石戒指回家。
暮色漸濃時,顧沉舟收起畫具:“晚上去吃你說的那家燉牛肉?老板說今天有新鮮的野莓派。”
蘇晚點頭,抓起外套時,手機震了震,是蘇晴發來的回複,附了張照片:石無痕正在給她講題,側臉對著鏡頭,陽光落在他睫毛上,像落了層金粉。配文是:“姐,你的‘表弟’比教授講得清楚!不過他總盯著我畫的煙囪笑,過分!”
蘇晚笑著回複:“那是因為他喜歡你畫的歪煙囪。”
發送的瞬間,她仿佛能看到海城教室裏,蘇晴紅著臉瞪石無痕的樣子,也能想象到何宸瑜在裁縫店門口對著新鎖歎氣的模樣。原來幸福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島嶼,而是隔著時差、隔著距離,也能彼此照亮的光,溫柔又綿長。
海城的晚自習鈴聲剛響,蘇晴就收到了蘇晚的消息。她舉著手機湊到石無痕眼前,故意揚著下巴:“我姐說,你是因為喜歡我畫的歪煙囪才笑的。”
石無痕正在給她講混凝土配比公式,聞言筆尖一頓,抬眸時眼裏盛著笑意:“你姐說得對。”他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不過更喜歡你臉紅的樣子。”
後排的林曉曉“嘖”了一聲,假裝翻書,肩膀卻抖得像揣了隻兔子。蘇晴的臉果然紅了,抓起筆在草稿紙上胡亂畫著,畫著畫著卻畫出兩個並排的小人,一個頂著歪煙囪似的頭發,一個笑得露出兩顆虎牙。
石無痕瞥見那幅小畫,悄悄用手機拍了下來,設成了屏保。
而此時的維也納,蘇晚正坐在燉牛肉餐廳裏,看著顧沉舟給她切牛排。手機裏彈出石無痕發來的新消息,是張截圖——蘇晴的朋友圈剛更新了條動態,配的是那幅歪煙囪小房子,文案寫著:“重修生石同學說,這煙囪很有‘解構主義’美感。”
“你看這倆孩子。”蘇晚把手機遞給顧沉舟,眼裏的笑意藏不住,“晴晴以前總說石無痕太嚴肅,現在倒會跟他開玩笑了。”
顧沉舟接過手機,指尖劃過屏幕上的小房子,忽然說:“下次讓石無痕帶晴晴來維也納,咱們四個一起去那條有糖果店的小巷,讓她也嚐嚐手工草莓糖。”
蘇晚剛想說“好啊”,手機又震了震,是何宸瑜發來的視頻請求。接通後,屏幕裏的特助正舉著把大鎖,背景是晚風裁縫店的招牌。
“蘇小姐,”何宸瑜一臉生無可戀,“石總讓我研究鎖芯的力學結構,說這是‘建築美學的基礎’,您看我是不是該申請個專利?”
蘇晚笑得直不起腰,顧沉舟接過手機,一本正經地建議:“可以,就叫‘何氏打烊鎖’,我投資。”
掛了視頻,燉牛肉的香氣漫過來,混著窗外的晚風。蘇晚看著顧沉舟眼裏的笑,忽然覺得,這場跨越時差的牽掛,其實更像一場溫柔的接力——她在維也納被他嗬護著,而她的妹妹,正在海城被另一個人小心收藏著。
夜色漸深時,海城的教室裏,晚自習結束的鈴聲響起。石無痕替蘇晴背起書包,兩人並肩走在香樟樹下,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
“明天早課要交的圖紙,畫完了嗎?”他問。
蘇晴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我姐說晚上九點給我打電話,到時候讓你跟她聊聊‘建築美學’?”
石無痕腳步一頓,低頭看她眼裏狡黠的光,低笑出聲:“好啊,正好跟她匯報下,她妹妹的煙囪畫得越來越有‘解構主義’了。”
晚風穿過樹梢,帶著夏末的暖意。兩個城市的月光,此刻正分別落在兩對並肩而行的身影上,溫柔得像一場未完的夢。
海城晚上九點整,蘇晴的手機準時響起,屏幕上跳著“姐姐”兩個字。她剛把畫好的建築圖紙塞進文件夾,立刻接起來:“姐!”
石無痕坐在旁邊的長椅上,手裏轉著支鋼筆,聽見蘇晚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來,下意識放輕了動作。
“聽說某人的煙囪畫得有進步?”蘇晚的聲音帶著笑意,背景裏隱約有水聲,大概是在多瑙河邊散步,“我們這兒剛過下午兩點,陽光好得很,正準備去看一場露天音樂會。”
蘇晴扒著欄杆晃腿:“羨慕!你們那兒現在是不是穿薄外套就行?我剛看天氣預報,維也納才十七度,我們這兒還三十多度呢。”她忽然想起什麽,把手機往石無痕那邊遞,“姐,石無痕說要跟你匯報‘煙囪進度’。”
石無痕無奈地接過手機,語氣瞬間變得正經:“蘇晚姐,蘇晴的圖紙進步很大,尤其是煙囪部分,已經掌握了基本比例,就是……偶爾還會歪向東南方向。”
聽筒裏傳來蘇晚和顧沉舟的笑聲,顧沉舟的聲音插了進來:“讓她多練練,下次我們回去,檢查作業。”
“知道了顧總。”石無痕應著,把手機遞回給蘇晴,眼底卻藏著笑——他剛瞥見蘇晴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小人,正舉著錘子砸歪煙囪,旁邊標著“石同學”三個字。
蘇晴又跟蘇晚聊了幾句,叮囑她注意安全,掛電話時特意看了眼時間:“剛好聊了十五分鍾,沒耽誤你們聽音樂會吧?”
“放心,”石無痕替她合上文件夾,“露天音樂會七點才開始,現在他們大概在喝下午茶。”他低頭看她,“圖紙畫累了吧?帶你去吃甜品。”
甜品店的玻璃櫃裏擺著草莓慕斯,像維也納糖果店裏的草莓糖,透著清甜。蘇晴舀了一勺放進嘴裏,忽然說:“我姐說,顧總在維也納天天陪她數路燈,還說多瑙河的日出比合同好看。”
石無痕笑了,替她擦掉嘴角的奶油:“那我們明天早起,去看學校後山的日出,比他們的多瑙河近多了,還不用倒時差。”
而此時的維也納,顧沉舟正牽著蘇晚走向露天音樂廳。陽光穿過梧桐葉的縫隙,在她發間跳躍。
“晴晴好像跟石無痕挺聊得來。”蘇晚想起剛才電話裏妹妹的笑聲,比平時亮了好幾個調。
“嗯,”顧沉舟低頭幫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絲巾,“石無痕早上發消息說,蘇晴的煙囪終於畫直了,他獎勵了她一塊草莓慕斯。”
音樂廳裏傳來小提琴聲,溫柔得像月光。蘇晚靠在他肩上,忽然覺得,時差帶來的不是距離,而是讓這份牽掛有了更細膩的層次——當她在陽光下聽音樂會時,妹妹正在夜色裏吃著甜品;當她數著維也納的路燈時,有人正在替她守護著海城的星光。
兩場溫柔的時光,隔著七個小時的距離,卻在各自的時區裏,悄悄發著光。
海城夜裏十一點,宿舍樓已經熄了燈,蘇晴趴在床上,借著手機屏幕的光給蘇晚發消息:“姐,你們那邊應該是下午四點吧?露天音樂會結束了嗎?”
屏幕那頭隔了幾分鍾才回複,大概是剛從嘈雜的音樂廳出來。蘇晚發來一張照片:夕陽把多瑙河染成橘紅色,顧沉舟站在河邊,手裏拿著支剛買的棉花糖,糖絲在風裏飄得像透明的網。配文:“剛結束,準備去吃冰淇淋,你那邊該睡了吧?”
蘇晴蜷在被子裏笑,手指在屏幕上敲:“睡不著,在想明天早上去後山看日出要帶什麽。石無痕說明天四點半就得出發,說晚了會被晨練的大爺搶位置。”
消息剛發出去,對麵床鋪的林曉曉翻了個身,迷迷糊糊地說:“放心吧,石總肯定連保溫杯都給你準備好了……”
蘇晴沒接話,指尖劃過照片裏顧沉舟手裏的棉花糖,忽然想起下午石無痕幫她整理畫具時,悄悄往她背包裏塞了包暖寶寶——“後山風大,別凍著”。
而維也納的下午四點半,顧沉舟正替蘇晚舔掉唇角的冰淇淋漬。她舉著手機給妹妹回消息:“讓石無痕多穿點,山上比市區冷。對了,你們那邊淩晨一點前必須睡,不然明天起不來。”
“知道啦!”蘇晴回了個吐舌頭的表情,乖乖退出聊天框。黑暗裏,她摸了摸枕頭下的小本子,裏麵夾著石無痕畫的那隻趴在歪煙囪上的貓,此刻像在黑暗裏眨著眼睛。
淩晨四點半的海城,天還墨黑一片。蘇晴被手機鬧鍾吵醒時,石無痕已經站在宿舍樓下等了,手裏拎著個保溫袋,裏麵是熱豆漿和三明治。他穿了件黑色衝鋒衣,襯得眉眼更清俊,見她跑下來,自然地接過她的背包:“昨晚沒睡好?眼下有黑眼圈。”
“才沒有。”蘇晴嘴硬,打了個哈欠。
顧沉舟坐在旁邊的藤椅上翻著畫冊,忽然接到石無痕發來的照片——是蘇晴趴在課桌上睡覺的樣子,嘴角還沾著點麵包屑,旁邊放著本攤開的建築史課本,頁眉處有石無痕用紅筆改的筆記,字跡工整得像印刷體。
“你看晴晴。”顧沉舟把手機遞過去,眼底帶著笑意,“石無痕把她照顧得挺好。”
蘇晚湊過去看,忍不住笑出聲:“這丫頭,上課又睡覺。不過石無痕這字……比她寫的好看多了。”
她忽然想起什麽,“對了,何宸瑜是不是還在天天幫我關店?上次他朋友圈發鎖匠工具,配文說‘新愛好’,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
顧沉舟合上畫冊,替她理了理被顏料沾到的袖口:“石無痕說,何特助最近對‘鎖具研究’興趣濃厚,讓他多練練也好。”他頓了頓,補充道,“早上晴晴想給你打電話,被石無痕攔住了,說怕打擾我們。”
蘇晚放下畫筆,指尖在手機屏幕上敲了敲,給蘇晴發了條消息:“聽說有人上課睡覺被抓包了?晚上記得給我回電話,時差我算好了,你們那邊九點,我這邊兩點,剛好。”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她轉頭看向窗外——多瑙河的水波在夕陽下泛著金紅的光,遠處的摩天輪亮了燈,像串掛在天邊的彩色珠子。顧沉舟從身後擁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想晴晴了?”
“有點。”蘇晚靠在他懷裏,“不過看到她有人照顧,放心多了。”她忽然想起什麽,“石無痕真的在重修啊?我還以為他說著玩的。”
“為了跟你妹妹當同桌,花點心思怎麽了。”顧沉舟低笑,“上次他跟我打電話,說正在研究怎麽畫煙囪,免得被蘇晴笑話。”
畫室裏的老座鍾敲了兩下,發出沉悶的響聲。蘇晚看著畫布上漸漸成形的夜景,忽然覺得,無論是維也納畫室裏的相擁,還是海城教室裏的同桌,原來牽掛從來都不分遠近——就像此刻,她想著妹妹有沒有好好聽課,而幾千裏外的蘇晴,大概也在惦記著她什麽時候能帶著月光石戒指回家。
暮色漸濃時,顧沉舟收起畫具:“晚上去吃你說的那家燉牛肉?老板說今天有新鮮的野莓派。”
蘇晚點頭,抓起外套時,手機震了震,是蘇晴發來的回複,附了張照片:石無痕正在給她講題,側臉對著鏡頭,陽光落在他睫毛上,像落了層金粉。配文是:“姐,你的‘表弟’比教授講得清楚!不過他總盯著我畫的煙囪笑,過分!”
蘇晚笑著回複:“那是因為他喜歡你畫的歪煙囪。”
發送的瞬間,她仿佛能看到海城教室裏,蘇晴紅著臉瞪石無痕的樣子,也能想象到何宸瑜在裁縫店門口對著新鎖歎氣的模樣。原來幸福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島嶼,而是隔著時差、隔著距離,也能彼此照亮的光,溫柔又綿長。
海城的晚自習鈴聲剛響,蘇晴就收到了蘇晚的消息。她舉著手機湊到石無痕眼前,故意揚著下巴:“我姐說,你是因為喜歡我畫的歪煙囪才笑的。”
石無痕正在給她講混凝土配比公式,聞言筆尖一頓,抬眸時眼裏盛著笑意:“你姐說得對。”他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不過更喜歡你臉紅的樣子。”
後排的林曉曉“嘖”了一聲,假裝翻書,肩膀卻抖得像揣了隻兔子。蘇晴的臉果然紅了,抓起筆在草稿紙上胡亂畫著,畫著畫著卻畫出兩個並排的小人,一個頂著歪煙囪似的頭發,一個笑得露出兩顆虎牙。
石無痕瞥見那幅小畫,悄悄用手機拍了下來,設成了屏保。
而此時的維也納,蘇晚正坐在燉牛肉餐廳裏,看著顧沉舟給她切牛排。手機裏彈出石無痕發來的新消息,是張截圖——蘇晴的朋友圈剛更新了條動態,配的是那幅歪煙囪小房子,文案寫著:“重修生石同學說,這煙囪很有‘解構主義’美感。”
“你看這倆孩子。”蘇晚把手機遞給顧沉舟,眼裏的笑意藏不住,“晴晴以前總說石無痕太嚴肅,現在倒會跟他開玩笑了。”
顧沉舟接過手機,指尖劃過屏幕上的小房子,忽然說:“下次讓石無痕帶晴晴來維也納,咱們四個一起去那條有糖果店的小巷,讓她也嚐嚐手工草莓糖。”
蘇晚剛想說“好啊”,手機又震了震,是何宸瑜發來的視頻請求。接通後,屏幕裏的特助正舉著把大鎖,背景是晚風裁縫店的招牌。
“蘇小姐,”何宸瑜一臉生無可戀,“石總讓我研究鎖芯的力學結構,說這是‘建築美學的基礎’,您看我是不是該申請個專利?”
蘇晚笑得直不起腰,顧沉舟接過手機,一本正經地建議:“可以,就叫‘何氏打烊鎖’,我投資。”
掛了視頻,燉牛肉的香氣漫過來,混著窗外的晚風。蘇晚看著顧沉舟眼裏的笑,忽然覺得,這場跨越時差的牽掛,其實更像一場溫柔的接力——她在維也納被他嗬護著,而她的妹妹,正在海城被另一個人小心收藏著。
夜色漸深時,海城的教室裏,晚自習結束的鈴聲響起。石無痕替蘇晴背起書包,兩人並肩走在香樟樹下,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
“明天早課要交的圖紙,畫完了嗎?”他問。
蘇晴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我姐說晚上九點給我打電話,到時候讓你跟她聊聊‘建築美學’?”
石無痕腳步一頓,低頭看她眼裏狡黠的光,低笑出聲:“好啊,正好跟她匯報下,她妹妹的煙囪畫得越來越有‘解構主義’了。”
晚風穿過樹梢,帶著夏末的暖意。兩個城市的月光,此刻正分別落在兩對並肩而行的身影上,溫柔得像一場未完的夢。
海城晚上九點整,蘇晴的手機準時響起,屏幕上跳著“姐姐”兩個字。她剛把畫好的建築圖紙塞進文件夾,立刻接起來:“姐!”
石無痕坐在旁邊的長椅上,手裏轉著支鋼筆,聽見蘇晚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來,下意識放輕了動作。
“聽說某人的煙囪畫得有進步?”蘇晚的聲音帶著笑意,背景裏隱約有水聲,大概是在多瑙河邊散步,“我們這兒剛過下午兩點,陽光好得很,正準備去看一場露天音樂會。”
蘇晴扒著欄杆晃腿:“羨慕!你們那兒現在是不是穿薄外套就行?我剛看天氣預報,維也納才十七度,我們這兒還三十多度呢。”她忽然想起什麽,把手機往石無痕那邊遞,“姐,石無痕說要跟你匯報‘煙囪進度’。”
石無痕無奈地接過手機,語氣瞬間變得正經:“蘇晚姐,蘇晴的圖紙進步很大,尤其是煙囪部分,已經掌握了基本比例,就是……偶爾還會歪向東南方向。”
聽筒裏傳來蘇晚和顧沉舟的笑聲,顧沉舟的聲音插了進來:“讓她多練練,下次我們回去,檢查作業。”
“知道了顧總。”石無痕應著,把手機遞回給蘇晴,眼底卻藏著笑——他剛瞥見蘇晴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小人,正舉著錘子砸歪煙囪,旁邊標著“石同學”三個字。
蘇晴又跟蘇晚聊了幾句,叮囑她注意安全,掛電話時特意看了眼時間:“剛好聊了十五分鍾,沒耽誤你們聽音樂會吧?”
“放心,”石無痕替她合上文件夾,“露天音樂會七點才開始,現在他們大概在喝下午茶。”他低頭看她,“圖紙畫累了吧?帶你去吃甜品。”
甜品店的玻璃櫃裏擺著草莓慕斯,像維也納糖果店裏的草莓糖,透著清甜。蘇晴舀了一勺放進嘴裏,忽然說:“我姐說,顧總在維也納天天陪她數路燈,還說多瑙河的日出比合同好看。”
石無痕笑了,替她擦掉嘴角的奶油:“那我們明天早起,去看學校後山的日出,比他們的多瑙河近多了,還不用倒時差。”
而此時的維也納,顧沉舟正牽著蘇晚走向露天音樂廳。陽光穿過梧桐葉的縫隙,在她發間跳躍。
“晴晴好像跟石無痕挺聊得來。”蘇晚想起剛才電話裏妹妹的笑聲,比平時亮了好幾個調。
“嗯,”顧沉舟低頭幫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絲巾,“石無痕早上發消息說,蘇晴的煙囪終於畫直了,他獎勵了她一塊草莓慕斯。”
音樂廳裏傳來小提琴聲,溫柔得像月光。蘇晚靠在他肩上,忽然覺得,時差帶來的不是距離,而是讓這份牽掛有了更細膩的層次——當她在陽光下聽音樂會時,妹妹正在夜色裏吃著甜品;當她數著維也納的路燈時,有人正在替她守護著海城的星光。
兩場溫柔的時光,隔著七個小時的距離,卻在各自的時區裏,悄悄發著光。
海城夜裏十一點,宿舍樓已經熄了燈,蘇晴趴在床上,借著手機屏幕的光給蘇晚發消息:“姐,你們那邊應該是下午四點吧?露天音樂會結束了嗎?”
屏幕那頭隔了幾分鍾才回複,大概是剛從嘈雜的音樂廳出來。蘇晚發來一張照片:夕陽把多瑙河染成橘紅色,顧沉舟站在河邊,手裏拿著支剛買的棉花糖,糖絲在風裏飄得像透明的網。配文:“剛結束,準備去吃冰淇淋,你那邊該睡了吧?”
蘇晴蜷在被子裏笑,手指在屏幕上敲:“睡不著,在想明天早上去後山看日出要帶什麽。石無痕說明天四點半就得出發,說晚了會被晨練的大爺搶位置。”
消息剛發出去,對麵床鋪的林曉曉翻了個身,迷迷糊糊地說:“放心吧,石總肯定連保溫杯都給你準備好了……”
蘇晴沒接話,指尖劃過照片裏顧沉舟手裏的棉花糖,忽然想起下午石無痕幫她整理畫具時,悄悄往她背包裏塞了包暖寶寶——“後山風大,別凍著”。
而維也納的下午四點半,顧沉舟正替蘇晚舔掉唇角的冰淇淋漬。她舉著手機給妹妹回消息:“讓石無痕多穿點,山上比市區冷。對了,你們那邊淩晨一點前必須睡,不然明天起不來。”
“知道啦!”蘇晴回了個吐舌頭的表情,乖乖退出聊天框。黑暗裏,她摸了摸枕頭下的小本子,裏麵夾著石無痕畫的那隻趴在歪煙囪上的貓,此刻像在黑暗裏眨著眼睛。
淩晨四點半的海城,天還墨黑一片。蘇晴被手機鬧鍾吵醒時,石無痕已經站在宿舍樓下等了,手裏拎著個保溫袋,裏麵是熱豆漿和三明治。他穿了件黑色衝鋒衣,襯得眉眼更清俊,見她跑下來,自然地接過她的背包:“昨晚沒睡好?眼下有黑眼圈。”
“才沒有。”蘇晴嘴硬,打了個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