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四人風華敘流年
重生之後,姐妹狂虐白蓮花 作者:王芯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沉舟低笑:“那是你自己笨。不過說真的,比起穿禮服碰杯,我更想跟你們在院子裏擼串喝啤酒。”
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蘇晴托著下巴的手上。她忽然覺得,比起那些講究排場的場合,這種隨口就能聊起“吃什麽更自在”的時刻,才更像生活該有的樣子——不用端著架子,不用記著規矩,身邊是想在一起的人,說的是最實在的話。
大家都笑起來,笑聲撞在窗紙上,驚飛了石榴樹上的麻雀。
蟹粉豆腐的熱氣還在青瓷碗上打轉,蘇晴舀了一勺拌飯,忽然抬頭撞進石無痕的目光裏,嘴裏還含著半口飯,含糊地說:“你上次說那首詩才剛起頭,現在菜都快吃完了,靈感該來了吧?”
石無痕放下筷子,指尖輕輕敲了敲桌麵,像是在打拍子。窗外的石榴樹被風一吹,落下片葉子剛好貼在窗紗上,他看著那片葉子,忽然笑了:“還真來了兩句。”
“快說快說。”蘇晴把筷子往碗上一擱,眼睛亮晶晶的。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高,卻剛好蓋過遠處巷口的車鈴:“陽光曾吻西裝肩,舌尖鮮嚐生煎包。安全帽底藏心願,鑰匙扭轉開天地。”
蘇晚正給顧沉舟夾菜,聞言笑著插嘴:“這就完了?我妹妹的小提琴和我的伴奏呢?”
石無痕看向蘇晴,眼裏的光比碗裏的蟹黃還亮:“別急,還有後半段。多瑙河橋裁入畫,彩虹滑梯疊舊年。老琴新弦驚落月,四人風裏共憑欄。”
蘇晴的臉頰慢慢紅起來,像被夕陽染過的雲。石無痕忽然傾身靠近,聲音壓得更低,隻有她能聽見:“六位數的菜單再厚,抵不過你說‘一起填’時,嘴角的甜。這詩不長,卻夠我們,用一輩子落款。”
顧沉舟“嘖”了一聲,端起茶杯跟石無痕碰了下:“平時簽合同不見你這麽會說,哄姑娘倒是有一套。”
蘇晚笑著擰他胳膊,目光卻落在蘇晴泛紅的眼角,那點濕意裏,藏著比蜜糖還稠的暖意。
蘇晴低頭扒拉著碗底的飯粒,忽然覺得,這口混著蟹香的米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合心意。
原來最好的詩,從不是苦思冥想的雕琢,不過是把眼前的人、碗裏的菜、心裏的話,一句句串起來,剛好夠填滿此刻的光陰,和往後的歲歲年年。
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窗外的陽光透過石榴葉隙漏進來,落在蘇晴碗裏的蟹粉豆腐上,暖融融的。
她忽然覺得,比起七星級餐廳裏那些華而不實的“盛宴”,此刻這桌有笑有聊、有家常味的飯,才是最珍貴的宴席——畢竟,能和在意的人一起,把日子過成帶著煙火氣的詩,比任何昂貴的排場都更讓人踏實。
散席時,顧沉舟開車送蘇晚回家,石無痕牽著蘇晴走在青石板路上。
晚風吹過,帶來桂花香,蘇晴忽然想起什麽:“其實七星級餐廳也不是非要去,要是能在咱們城西項目的樣板間裏,擺張桌子吃你做的麵,好像更有意思。”
石無痕停下腳步,低頭看她,眼裏的笑意漫出來:“好啊,等樣板間裝好,我給你煮麵,加兩個荷包蛋。”
月光爬上老牆,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原來最好的“盛宴”從不在奢華的殿堂裏,而在身邊人的眼裏,在煙火繚繞的日常裏,在那些“一起”的承諾裏,溫柔且綿長。
暮色漫過老巷時,飯局散了場。青石板路上,顧沉舟替蘇晚拉開車門,黑色勞斯萊斯的車門劃出優雅的弧線,車身在路燈下泛著沉穩的光。
“下周一起去維也納玩?”顧沉舟彎腰看著副駕上的蘇晚,指尖輕輕碰了碰她的臉頰。
蘇晚笑著點頭,車窗緩緩升起,隔絕了外麵的聲響。勞斯萊斯駛離巷口,匯入主幹道的車流,朝著顧家那片依湖而建的豪宅區開去——那裏的燈光亮得像星河,車庫裏永遠停著最新款的車,卻總在蘇晚說“想住小公寓”時,默默把別墅的燈光調得暖些,再暖些。
另一邊,石無痕的邁巴赫停在巷口等蘇晴。她剛坐進副駕,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雪鬆味,是他慣用的車載香氛。座椅被調得很低,靠背墊著個軟枕——是上次她說“坐車久了腰累”後,他特意讓人加的。
“直接回學校?”石無痕發動車子,引擎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嗯,明天一早有課。”蘇晴側頭看著窗外,老巷的燈籠一盞盞亮起來,像散落的星子,“剛才顧總說,你們以前常去七星級酒店談事?”
“偶爾。”石無痕打了轉向燈,“但大多時候是應酬,菜沒嚐出味,倒喝了不少酒。”他瞥了眼蘇晴,“比起那些,我更記得你上次在生煎包鋪子裏,吃得嘴角沾油的樣子。”
蘇晴的臉熱了熱,伸手去夠中控台上的糖罐——裏麵總放著她愛吃的水果糖。石無痕卻先一步拿起,剝開一顆葡萄味的遞到她嘴邊:“張嘴。”
甜味在舌尖散開時,車已經駛進校園。蘇晴解開安全帶要下車,石無痕忽然拉住她,從後座拿過個畫板:“設計院剛出的兒童區效果圖,你看看滑梯的顏色要不要再調調。”
畫板上,橙黃色的滑梯旁添了片小小的向日葵花田,是蘇晴上次隨口提的“想讓孩子們能看到花”。
她摸著圖紙上的線條,忽然覺得,比起七星級餐廳裏那些需要穿著禮服享用的精致料理,此刻手裏這張帶著鉛筆痕跡的圖紙,更像一份藏著心意的禮物。
“不用調了,這樣就很好。”蘇晴把畫板遞還給他,推開車門,“路上小心。”
石無痕看著她跑進宿舍樓的背影,直到那盞屬於她的窗戶亮起燈,才發動車子離開。
邁巴赫的車燈劃破夜色,掠過教學樓、操場,最終匯入城市的車流——它曾載著他穿過無數次cbd的霓虹,參加過數不清的高端晚宴,卻在遇到蘇晴後,開始習慣在晚自習結束的校園門口多等十分鍾,在生煎包鋪子前的小巷裏多繞半圈。
勞斯萊斯抵達顧家豪宅時,庭院裏的噴泉正隨著音樂起伏。顧沉舟替蘇晚解開安全帶,牽著她穿過種滿玫瑰的花園:“累不累?我讓張媽燉了燕窩。”
蘇晚搖搖頭,指尖劃過冰涼的雕花欄杆:“剛才晴晴跟石總說悄悄話,不知道在說什麽。”
顧沉舟低頭笑:“大概在說我們倆‘老氣橫秋’,不如他們年輕人浪漫。”他忽然停下腳步,從口袋裏摸出個絲絨盒子,裏麵是對月光石耳釘,“維也納的月光,提前給你戴上。”
耳釘的光澤在路燈下流轉,像把星星別在了耳邊。蘇晚抬手摸著耳釘,忽然想起多年前那個練琴的午後,顧沉舟也是這樣站在窗邊,手裏拿著支剛摘的玫瑰,說“等你去了金色大廳,我就……”後麵的話被風吹散了,卻在多年後的今夜,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溫柔。
而此時的邁巴赫裏,石無痕正看著手機上蘇晴發來的消息:“滑梯旁的向日葵,加得真好。”他笑著回了個“明天帶你去花田選種”,指尖在屏幕上頓了頓,又加上一句“晚安,我的建築師”。
兩輛車駛向不同的方向,載著不同的故事,卻在同一個夜色裏,藏著相似的溫度。
七星級餐廳的水晶燈再亮,也照不進人心最軟的地方;勞斯萊斯和邁巴赫再名貴,最終的意義,不過是把在意的人,穩穩當當地送到想去的地方——無論是燈火璀璨的豪宅,還是書聲琅琅的校園,隻要身邊是對的人,哪裏都是最好的歸宿。
周一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顧家豪宅的庭院裏就停好了那輛黑色勞斯萊斯。司機早已候在車旁,拉開車門時,能看到後座鋪著蘇晚喜歡的米白色羊絨毯。
顧沉舟牽著蘇晚走出來,她身上那件香檳色長裙在晨光裏泛著柔光,手裏拎著個琴盒——裏麵是她那把用了十幾年的小提琴。“真不用帶這麽多東西。”蘇晚看著四名黑衣保鏢正將幾個行李箱搬上後備箱,忍不住輕聲說。
“維也納那邊晚上會比較涼,多帶件外套總是好的。”顧沉舟替她攏了攏被風吹起的碎發,目光掃過保鏢們,“路上機靈點,別讓人靠近車三米內。”
保鏢們沉聲應下,動作利落地上了前後兩輛護航車。蘇晚坐進勞斯萊斯時,發現副駕儲物格裏放著本樂譜,是顧沉舟親手抄的《月光奏鳴曲》,扉頁上寫著“給晚晚”。
“你什麽時候抄的?”她指尖劃過字跡,能感覺到紙頁上殘留的溫度。
“上周開視頻會的時候,偷偷寫的。”顧沉舟發動車子,引擎聲輕得像歎息,“等聽完演奏會,我就在金色大廳給你拉這個,就我們倆,還有……”他瞥了眼後視鏡裏的保鏢車,“他們四個在外麵等著。”
蘇晚忽然笑出聲,眼角卻有點濕潤。以前總覺得他不懂浪漫,隻會用合同和報表表達關心,卻原來,他把浪漫藏在了抄樂譜的間隙裏,藏在“三米內不讓人靠近”的笨拙保護裏,藏在為一場演奏會準備了大半年的期待裏。
車子駛離市區時,蘇晚給蘇晴發了張照片:窗外的朝陽正落在顧沉舟的側臉上,他手裏握著方向盤,另一隻手搭在她的膝蓋上。配文:“出發啦,替我們跟石總說,城西的項目別太累。”
很快收到回複,是蘇晴發來的語音,背景裏能聽到石無痕的聲音:“讓她放心,向日葵苗都澆過水了,等她回來正好開花。”
顧沉舟聽著,嘴角彎了彎:“這小子,就知道用花哄人。”話裏帶著點不易察覺的羨慕。
蘇晚捏了捏他的手:“你也很會啊,比如這個。”她晃了晃手裏的樂譜,“比任何玫瑰都好看。”
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蘇晴托著下巴的手上。她忽然覺得,比起那些講究排場的場合,這種隨口就能聊起“吃什麽更自在”的時刻,才更像生活該有的樣子——不用端著架子,不用記著規矩,身邊是想在一起的人,說的是最實在的話。
大家都笑起來,笑聲撞在窗紙上,驚飛了石榴樹上的麻雀。
蟹粉豆腐的熱氣還在青瓷碗上打轉,蘇晴舀了一勺拌飯,忽然抬頭撞進石無痕的目光裏,嘴裏還含著半口飯,含糊地說:“你上次說那首詩才剛起頭,現在菜都快吃完了,靈感該來了吧?”
石無痕放下筷子,指尖輕輕敲了敲桌麵,像是在打拍子。窗外的石榴樹被風一吹,落下片葉子剛好貼在窗紗上,他看著那片葉子,忽然笑了:“還真來了兩句。”
“快說快說。”蘇晴把筷子往碗上一擱,眼睛亮晶晶的。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高,卻剛好蓋過遠處巷口的車鈴:“陽光曾吻西裝肩,舌尖鮮嚐生煎包。安全帽底藏心願,鑰匙扭轉開天地。”
蘇晚正給顧沉舟夾菜,聞言笑著插嘴:“這就完了?我妹妹的小提琴和我的伴奏呢?”
石無痕看向蘇晴,眼裏的光比碗裏的蟹黃還亮:“別急,還有後半段。多瑙河橋裁入畫,彩虹滑梯疊舊年。老琴新弦驚落月,四人風裏共憑欄。”
蘇晴的臉頰慢慢紅起來,像被夕陽染過的雲。石無痕忽然傾身靠近,聲音壓得更低,隻有她能聽見:“六位數的菜單再厚,抵不過你說‘一起填’時,嘴角的甜。這詩不長,卻夠我們,用一輩子落款。”
顧沉舟“嘖”了一聲,端起茶杯跟石無痕碰了下:“平時簽合同不見你這麽會說,哄姑娘倒是有一套。”
蘇晚笑著擰他胳膊,目光卻落在蘇晴泛紅的眼角,那點濕意裏,藏著比蜜糖還稠的暖意。
蘇晴低頭扒拉著碗底的飯粒,忽然覺得,這口混著蟹香的米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合心意。
原來最好的詩,從不是苦思冥想的雕琢,不過是把眼前的人、碗裏的菜、心裏的話,一句句串起來,剛好夠填滿此刻的光陰,和往後的歲歲年年。
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窗外的陽光透過石榴葉隙漏進來,落在蘇晴碗裏的蟹粉豆腐上,暖融融的。
她忽然覺得,比起七星級餐廳裏那些華而不實的“盛宴”,此刻這桌有笑有聊、有家常味的飯,才是最珍貴的宴席——畢竟,能和在意的人一起,把日子過成帶著煙火氣的詩,比任何昂貴的排場都更讓人踏實。
散席時,顧沉舟開車送蘇晚回家,石無痕牽著蘇晴走在青石板路上。
晚風吹過,帶來桂花香,蘇晴忽然想起什麽:“其實七星級餐廳也不是非要去,要是能在咱們城西項目的樣板間裏,擺張桌子吃你做的麵,好像更有意思。”
石無痕停下腳步,低頭看她,眼裏的笑意漫出來:“好啊,等樣板間裝好,我給你煮麵,加兩個荷包蛋。”
月光爬上老牆,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原來最好的“盛宴”從不在奢華的殿堂裏,而在身邊人的眼裏,在煙火繚繞的日常裏,在那些“一起”的承諾裏,溫柔且綿長。
暮色漫過老巷時,飯局散了場。青石板路上,顧沉舟替蘇晚拉開車門,黑色勞斯萊斯的車門劃出優雅的弧線,車身在路燈下泛著沉穩的光。
“下周一起去維也納玩?”顧沉舟彎腰看著副駕上的蘇晚,指尖輕輕碰了碰她的臉頰。
蘇晚笑著點頭,車窗緩緩升起,隔絕了外麵的聲響。勞斯萊斯駛離巷口,匯入主幹道的車流,朝著顧家那片依湖而建的豪宅區開去——那裏的燈光亮得像星河,車庫裏永遠停著最新款的車,卻總在蘇晚說“想住小公寓”時,默默把別墅的燈光調得暖些,再暖些。
另一邊,石無痕的邁巴赫停在巷口等蘇晴。她剛坐進副駕,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雪鬆味,是他慣用的車載香氛。座椅被調得很低,靠背墊著個軟枕——是上次她說“坐車久了腰累”後,他特意讓人加的。
“直接回學校?”石無痕發動車子,引擎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嗯,明天一早有課。”蘇晴側頭看著窗外,老巷的燈籠一盞盞亮起來,像散落的星子,“剛才顧總說,你們以前常去七星級酒店談事?”
“偶爾。”石無痕打了轉向燈,“但大多時候是應酬,菜沒嚐出味,倒喝了不少酒。”他瞥了眼蘇晴,“比起那些,我更記得你上次在生煎包鋪子裏,吃得嘴角沾油的樣子。”
蘇晴的臉熱了熱,伸手去夠中控台上的糖罐——裏麵總放著她愛吃的水果糖。石無痕卻先一步拿起,剝開一顆葡萄味的遞到她嘴邊:“張嘴。”
甜味在舌尖散開時,車已經駛進校園。蘇晴解開安全帶要下車,石無痕忽然拉住她,從後座拿過個畫板:“設計院剛出的兒童區效果圖,你看看滑梯的顏色要不要再調調。”
畫板上,橙黃色的滑梯旁添了片小小的向日葵花田,是蘇晴上次隨口提的“想讓孩子們能看到花”。
她摸著圖紙上的線條,忽然覺得,比起七星級餐廳裏那些需要穿著禮服享用的精致料理,此刻手裏這張帶著鉛筆痕跡的圖紙,更像一份藏著心意的禮物。
“不用調了,這樣就很好。”蘇晴把畫板遞還給他,推開車門,“路上小心。”
石無痕看著她跑進宿舍樓的背影,直到那盞屬於她的窗戶亮起燈,才發動車子離開。
邁巴赫的車燈劃破夜色,掠過教學樓、操場,最終匯入城市的車流——它曾載著他穿過無數次cbd的霓虹,參加過數不清的高端晚宴,卻在遇到蘇晴後,開始習慣在晚自習結束的校園門口多等十分鍾,在生煎包鋪子前的小巷裏多繞半圈。
勞斯萊斯抵達顧家豪宅時,庭院裏的噴泉正隨著音樂起伏。顧沉舟替蘇晚解開安全帶,牽著她穿過種滿玫瑰的花園:“累不累?我讓張媽燉了燕窩。”
蘇晚搖搖頭,指尖劃過冰涼的雕花欄杆:“剛才晴晴跟石總說悄悄話,不知道在說什麽。”
顧沉舟低頭笑:“大概在說我們倆‘老氣橫秋’,不如他們年輕人浪漫。”他忽然停下腳步,從口袋裏摸出個絲絨盒子,裏麵是對月光石耳釘,“維也納的月光,提前給你戴上。”
耳釘的光澤在路燈下流轉,像把星星別在了耳邊。蘇晚抬手摸著耳釘,忽然想起多年前那個練琴的午後,顧沉舟也是這樣站在窗邊,手裏拿著支剛摘的玫瑰,說“等你去了金色大廳,我就……”後麵的話被風吹散了,卻在多年後的今夜,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溫柔。
而此時的邁巴赫裏,石無痕正看著手機上蘇晴發來的消息:“滑梯旁的向日葵,加得真好。”他笑著回了個“明天帶你去花田選種”,指尖在屏幕上頓了頓,又加上一句“晚安,我的建築師”。
兩輛車駛向不同的方向,載著不同的故事,卻在同一個夜色裏,藏著相似的溫度。
七星級餐廳的水晶燈再亮,也照不進人心最軟的地方;勞斯萊斯和邁巴赫再名貴,最終的意義,不過是把在意的人,穩穩當當地送到想去的地方——無論是燈火璀璨的豪宅,還是書聲琅琅的校園,隻要身邊是對的人,哪裏都是最好的歸宿。
周一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顧家豪宅的庭院裏就停好了那輛黑色勞斯萊斯。司機早已候在車旁,拉開車門時,能看到後座鋪著蘇晚喜歡的米白色羊絨毯。
顧沉舟牽著蘇晚走出來,她身上那件香檳色長裙在晨光裏泛著柔光,手裏拎著個琴盒——裏麵是她那把用了十幾年的小提琴。“真不用帶這麽多東西。”蘇晚看著四名黑衣保鏢正將幾個行李箱搬上後備箱,忍不住輕聲說。
“維也納那邊晚上會比較涼,多帶件外套總是好的。”顧沉舟替她攏了攏被風吹起的碎發,目光掃過保鏢們,“路上機靈點,別讓人靠近車三米內。”
保鏢們沉聲應下,動作利落地上了前後兩輛護航車。蘇晚坐進勞斯萊斯時,發現副駕儲物格裏放著本樂譜,是顧沉舟親手抄的《月光奏鳴曲》,扉頁上寫著“給晚晚”。
“你什麽時候抄的?”她指尖劃過字跡,能感覺到紙頁上殘留的溫度。
“上周開視頻會的時候,偷偷寫的。”顧沉舟發動車子,引擎聲輕得像歎息,“等聽完演奏會,我就在金色大廳給你拉這個,就我們倆,還有……”他瞥了眼後視鏡裏的保鏢車,“他們四個在外麵等著。”
蘇晚忽然笑出聲,眼角卻有點濕潤。以前總覺得他不懂浪漫,隻會用合同和報表表達關心,卻原來,他把浪漫藏在了抄樂譜的間隙裏,藏在“三米內不讓人靠近”的笨拙保護裏,藏在為一場演奏會準備了大半年的期待裏。
車子駛離市區時,蘇晚給蘇晴發了張照片:窗外的朝陽正落在顧沉舟的側臉上,他手裏握著方向盤,另一隻手搭在她的膝蓋上。配文:“出發啦,替我們跟石總說,城西的項目別太累。”
很快收到回複,是蘇晴發來的語音,背景裏能聽到石無痕的聲音:“讓她放心,向日葵苗都澆過水了,等她回來正好開花。”
顧沉舟聽著,嘴角彎了彎:“這小子,就知道用花哄人。”話裏帶著點不易察覺的羨慕。
蘇晚捏了捏他的手:“你也很會啊,比如這個。”她晃了晃手裏的樂譜,“比任何玫瑰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