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你早有謀劃我便放心了,我會讓憐兒盡快與你成親,畢竟接下來大戰數場,老夫也想借你大婚之喜,衝衝喜氣,為我楚軍助威。”
李世民謙恭拱手,“但憑老將軍安排。”
項燕有些疑惑,“對了,今夜你為何加強了大營守備,蒙恬難不成還敢來夜襲我軍不成?”
見李世民真的點頭,項燕一怔,連連擺手,“不可能,我軍十萬駐守四方,四萬水師封斷水路,東西南北四城之外各有五萬精兵駐守,除此之外我大營都還尚有步卒六萬,輕騎四萬,蒙恬是瘋了敢來此一搏麽。”
李世民搖頭,“老將軍,蒙恬少將軍勇猛過人,但也膽大心細,從這幾日我率軍圍殺他就能看出來,他雖然更喜歡與我大軍擺開陣勢,對壘而戰,但真被逼急了,也不介意兵行險路,更何況其父頭顱多懸掛於我軍大纛一日,便對其是一個折磨,李信麽,受蒙老將軍救命之恩,大概也不會反對蒙恬的決斷,畢竟他們應該也沒想過能活著回鹹陽了,既如此,為何不一試?說不得還能博出一個更好的結果。”
項燕思慮,“有道理,那依你之見?”
李世民雙眸輕轉,微笑開口,“我來安排就好,世民會讓他們知難而退。”
項燕捋須,“嗯,畢竟還要留著他們引秦王援軍到來,今夜殺其精銳一萬便可。”
“世民明白。”
——————
楚王宮中,曹操麵對大秦眾將,有條不紊的發布一道道軍令。
“今夜我軍一萬七千鐵騎全部趁夜色殺出郢都,記住,所有戰馬都需用布蒙住馬蹄和馬眼,全軍帶足火油箭矢,攜帶五天幹糧。”
“劉副將,你領精騎五千為我軍先鋒,但入楚軍大營,便血勇廝殺,不得老夫命令,不可後退一步。”
劉副將低頭拱手,“末將明白。”
“吳校尉聽說你是蒙家老人,麾下有一支三百人的鐵鷹銳士?”
三十多歲臉色黝黑的吳校尉拱手答道,“回先生話,家父隨蒙武老將軍征戰一生,後戰死韓國,在下亦追隨蒙家十五載,蒙老將軍麾下兩千鐵鷹銳士皆由末將統帥,先生盡可吩咐。”
曹操看著他,目光凝重,“世人都言魏有武卒,秦有銳士,鐵鷹銳士乃當年司馬錯將軍所設,傳聞人人不畏死,老夫要你率三百銳士趁夜潛入楚軍後營,在劉副將發起進攻的同時,燒毀楚軍糧草,糧不盡,則士不退,可能做到?”
吳校尉沒有回答曹操的話語,他隻是看向了蒙恬,隨即雙膝跪地,磕頭叩首,“少將軍保重,末將去了。”
蒙恬含淚轉頭,拱手相送,“走好。”
曹操知道,蒙恬知道,吳校尉也知道,老頭根本就沒打算讓這三百銳士回來。
曹操轉而看向李信,吩咐道,“李將軍,你率精騎一萬,當劉副將殺入楚軍大營後,立刻沿北而攻,這裏,郢都西北方向,罔山,那是我軍撤回鹹陽必經之所,老王已派斥候探明,此地有三萬楚軍在山下駐守,兩萬步卒,一萬輕騎,領軍者為項燕心腹愛將景宣與隋唐十八將之一的扁錘將梁師泰,你隻有一萬精騎,但老夫要求你殺的他們節節敗退,甚至要給我打穿楚軍大營,可能做到?”
李信單臂拱手,“李信定不辱使命。”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蒙武最後的一員副將,也是眼下秦軍中資曆最老之人——張闕。
“張副將,你領所有八千步卒,按照老夫事先謀劃現在就帶上東西趕赴罔山,記住,老夫軍令不到,你便不可率軍出戰,要等,死等老夫軍令,明白了麽?”
張闕雙眸一皺,“要等到什麽時候?”
曹操微眯雙眼,輕捋胡須,“玄甲軍一刻不到,你便一刻不準出現,如果李世民真的舍不得用玄甲開陣,那再等老夫軍令。”
曹操囑咐,“記住,出城之後,不可打火把,士卒上山之時也要一切小心,不得被楚軍發現,否則功虧一簣,你九死難贖其罪。”
“末將明白。”
最後,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蒙恬身上,“最後兩千精騎就全都交給蒙將軍了,到時我軍已將楚軍主力大部引走,能否奪回蒙武老將軍的頭,就全看你的本領了。”
蒙恬拱手,“末將領命。”
“雖然城內火油多被帶走,但還有不少酒水,你一並帶去,見著楚軍糧草大營,可萬不要手軟啊。”
蒙恬一笑,“攻其糧,斷其後,先生的教誨蒙恬從不敢忘。”
老人捋須而笑,“那就好。”
黃小偉在一旁聽的雲裏霧裏,“老曹你這到底是要幹嘛呀,我怎麽一點都看不懂啊。”
老頭一笑,“你看不懂,李世民可是看的很清楚,今晚這一戰若可行,我軍便順勢撤走,即便無法退軍,老夫也要憑此戰斷李世民一臂!”
曹操豁然一指罔山,“在此西嶺穀口,老夫要盡滅大唐玄甲軍!”
秦始皇昂首挺胸,“都聽明白了麽,此戰定要功成!全軍立刻生火造飯,一更集結,二更出城!”
“諾!”
所有秦軍將領都出門指揮士卒,整理軍械,殿中隻剩下了黃小偉三人。
黃小偉看著麵前的郢都沙盤,憂心忡忡道,“老曹,你這招行麽?”
曹操搖頭,“最多隻有三成的概率,而這三成還是蒙將軍奪回蒙武老將軍遺骸的機會,我等想趁夜突圍,隻怕連一成的概率都沒有。”
黃小偉歎氣,“這不還是去送的麽,話說老曹,楚軍真能像你想的那樣,方寸大亂,甚至拒不救援麽?”
曹操捋須,“古人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老夫剛才隻做了攻城之法,攻心之策自然也要有,並且都做完了。”
老人眸間光芒閃爍,“李世民,很難對付,但好在,他們內部的矛盾定然極大,那隋唐十八將派係林立,不少人都死於對方手中,心中豈能無怨?他們還分別在楚軍中擔任高位,這就給了老夫可乘之機,更何況原楚軍將領因為這些人的到來,權利被其擠壓,心中可無怨氣?項燕能壓住多久,如此一來,楚軍將領與隋唐一係的矛盾,唐係與隋係的矛盾,其餘隋唐諸侯將領與兩邊共同的矛盾,故敵軍內部可稱為散沙,老夫日落之前便已派人為各位隋唐將領和楚將送去一信,不求他們倒戈一擊,隻要放大其心中對彼此的不滿,致使楚軍軍令不暢,便足夠了。”
說完,老人嘴角勾勒,“說不得還會有更大戰果。”
黃小偉豎起了大拇指,“高啊老曹,不愧是魏武王,牛牛牛。”
老人得意一笑。
與此同時,依舊在大帳內看書的李世民望了望自己手邊那厚厚的一摞離間信,笑笑。
“文采斐然,字字誅心,但可惜,來的晚了些。”
李世民歎息的拍了拍手邊的書信,“看來郢都內來了一位高人,嗬嗬,有趣。”
李世民高聲傳令,“全軍今夜不得入睡,玄甲軍不可卸甲,營外營中守備一切照舊,告訴叔寶讓其率一萬騎兵埋伏在營外五十裏,待我軍令。”
站在一旁侍候守衛李世民安全的尉遲恭微微蹙眉道,“二公子,不介意叔寶今日之言?”
李世民寬慰一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叔寶有何過錯?並無,敬德無需多想,當我認定你們的那一日,天塌地陷也不會變,除非你們背我而去。”
尉遲恭單膝下跪,“臣定誓死追隨二公子。”
李世民親手將他扶起,“說了多少遍,私下無需如此,回營歇息吧,今晚會很累。”
李世民謙恭拱手,“但憑老將軍安排。”
項燕有些疑惑,“對了,今夜你為何加強了大營守備,蒙恬難不成還敢來夜襲我軍不成?”
見李世民真的點頭,項燕一怔,連連擺手,“不可能,我軍十萬駐守四方,四萬水師封斷水路,東西南北四城之外各有五萬精兵駐守,除此之外我大營都還尚有步卒六萬,輕騎四萬,蒙恬是瘋了敢來此一搏麽。”
李世民搖頭,“老將軍,蒙恬少將軍勇猛過人,但也膽大心細,從這幾日我率軍圍殺他就能看出來,他雖然更喜歡與我大軍擺開陣勢,對壘而戰,但真被逼急了,也不介意兵行險路,更何況其父頭顱多懸掛於我軍大纛一日,便對其是一個折磨,李信麽,受蒙老將軍救命之恩,大概也不會反對蒙恬的決斷,畢竟他們應該也沒想過能活著回鹹陽了,既如此,為何不一試?說不得還能博出一個更好的結果。”
項燕思慮,“有道理,那依你之見?”
李世民雙眸輕轉,微笑開口,“我來安排就好,世民會讓他們知難而退。”
項燕捋須,“嗯,畢竟還要留著他們引秦王援軍到來,今夜殺其精銳一萬便可。”
“世民明白。”
——————
楚王宮中,曹操麵對大秦眾將,有條不紊的發布一道道軍令。
“今夜我軍一萬七千鐵騎全部趁夜色殺出郢都,記住,所有戰馬都需用布蒙住馬蹄和馬眼,全軍帶足火油箭矢,攜帶五天幹糧。”
“劉副將,你領精騎五千為我軍先鋒,但入楚軍大營,便血勇廝殺,不得老夫命令,不可後退一步。”
劉副將低頭拱手,“末將明白。”
“吳校尉聽說你是蒙家老人,麾下有一支三百人的鐵鷹銳士?”
三十多歲臉色黝黑的吳校尉拱手答道,“回先生話,家父隨蒙武老將軍征戰一生,後戰死韓國,在下亦追隨蒙家十五載,蒙老將軍麾下兩千鐵鷹銳士皆由末將統帥,先生盡可吩咐。”
曹操看著他,目光凝重,“世人都言魏有武卒,秦有銳士,鐵鷹銳士乃當年司馬錯將軍所設,傳聞人人不畏死,老夫要你率三百銳士趁夜潛入楚軍後營,在劉副將發起進攻的同時,燒毀楚軍糧草,糧不盡,則士不退,可能做到?”
吳校尉沒有回答曹操的話語,他隻是看向了蒙恬,隨即雙膝跪地,磕頭叩首,“少將軍保重,末將去了。”
蒙恬含淚轉頭,拱手相送,“走好。”
曹操知道,蒙恬知道,吳校尉也知道,老頭根本就沒打算讓這三百銳士回來。
曹操轉而看向李信,吩咐道,“李將軍,你率精騎一萬,當劉副將殺入楚軍大營後,立刻沿北而攻,這裏,郢都西北方向,罔山,那是我軍撤回鹹陽必經之所,老王已派斥候探明,此地有三萬楚軍在山下駐守,兩萬步卒,一萬輕騎,領軍者為項燕心腹愛將景宣與隋唐十八將之一的扁錘將梁師泰,你隻有一萬精騎,但老夫要求你殺的他們節節敗退,甚至要給我打穿楚軍大營,可能做到?”
李信單臂拱手,“李信定不辱使命。”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蒙武最後的一員副將,也是眼下秦軍中資曆最老之人——張闕。
“張副將,你領所有八千步卒,按照老夫事先謀劃現在就帶上東西趕赴罔山,記住,老夫軍令不到,你便不可率軍出戰,要等,死等老夫軍令,明白了麽?”
張闕雙眸一皺,“要等到什麽時候?”
曹操微眯雙眼,輕捋胡須,“玄甲軍一刻不到,你便一刻不準出現,如果李世民真的舍不得用玄甲開陣,那再等老夫軍令。”
曹操囑咐,“記住,出城之後,不可打火把,士卒上山之時也要一切小心,不得被楚軍發現,否則功虧一簣,你九死難贖其罪。”
“末將明白。”
最後,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蒙恬身上,“最後兩千精騎就全都交給蒙將軍了,到時我軍已將楚軍主力大部引走,能否奪回蒙武老將軍的頭,就全看你的本領了。”
蒙恬拱手,“末將領命。”
“雖然城內火油多被帶走,但還有不少酒水,你一並帶去,見著楚軍糧草大營,可萬不要手軟啊。”
蒙恬一笑,“攻其糧,斷其後,先生的教誨蒙恬從不敢忘。”
老人捋須而笑,“那就好。”
黃小偉在一旁聽的雲裏霧裏,“老曹你這到底是要幹嘛呀,我怎麽一點都看不懂啊。”
老頭一笑,“你看不懂,李世民可是看的很清楚,今晚這一戰若可行,我軍便順勢撤走,即便無法退軍,老夫也要憑此戰斷李世民一臂!”
曹操豁然一指罔山,“在此西嶺穀口,老夫要盡滅大唐玄甲軍!”
秦始皇昂首挺胸,“都聽明白了麽,此戰定要功成!全軍立刻生火造飯,一更集結,二更出城!”
“諾!”
所有秦軍將領都出門指揮士卒,整理軍械,殿中隻剩下了黃小偉三人。
黃小偉看著麵前的郢都沙盤,憂心忡忡道,“老曹,你這招行麽?”
曹操搖頭,“最多隻有三成的概率,而這三成還是蒙將軍奪回蒙武老將軍遺骸的機會,我等想趁夜突圍,隻怕連一成的概率都沒有。”
黃小偉歎氣,“這不還是去送的麽,話說老曹,楚軍真能像你想的那樣,方寸大亂,甚至拒不救援麽?”
曹操捋須,“古人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老夫剛才隻做了攻城之法,攻心之策自然也要有,並且都做完了。”
老人眸間光芒閃爍,“李世民,很難對付,但好在,他們內部的矛盾定然極大,那隋唐十八將派係林立,不少人都死於對方手中,心中豈能無怨?他們還分別在楚軍中擔任高位,這就給了老夫可乘之機,更何況原楚軍將領因為這些人的到來,權利被其擠壓,心中可無怨氣?項燕能壓住多久,如此一來,楚軍將領與隋唐一係的矛盾,唐係與隋係的矛盾,其餘隋唐諸侯將領與兩邊共同的矛盾,故敵軍內部可稱為散沙,老夫日落之前便已派人為各位隋唐將領和楚將送去一信,不求他們倒戈一擊,隻要放大其心中對彼此的不滿,致使楚軍軍令不暢,便足夠了。”
說完,老人嘴角勾勒,“說不得還會有更大戰果。”
黃小偉豎起了大拇指,“高啊老曹,不愧是魏武王,牛牛牛。”
老人得意一笑。
與此同時,依舊在大帳內看書的李世民望了望自己手邊那厚厚的一摞離間信,笑笑。
“文采斐然,字字誅心,但可惜,來的晚了些。”
李世民歎息的拍了拍手邊的書信,“看來郢都內來了一位高人,嗬嗬,有趣。”
李世民高聲傳令,“全軍今夜不得入睡,玄甲軍不可卸甲,營外營中守備一切照舊,告訴叔寶讓其率一萬騎兵埋伏在營外五十裏,待我軍令。”
站在一旁侍候守衛李世民安全的尉遲恭微微蹙眉道,“二公子,不介意叔寶今日之言?”
李世民寬慰一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叔寶有何過錯?並無,敬德無需多想,當我認定你們的那一日,天塌地陷也不會變,除非你們背我而去。”
尉遲恭單膝下跪,“臣定誓死追隨二公子。”
李世民親手將他扶起,“說了多少遍,私下無需如此,回營歇息吧,今晚會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