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四鎮最後一任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名將郭子儀之侄。


    當黃小偉真的看到他出現在自己麵前時,卻發現他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麽高大勇武,相反,老人很瘦,脊背倒還算挺拔,可那張飽經風霜,蒼老至極的麵孔上看不出什麽英雄氣,反而更像是鄉下一個守了自家田地一輩子的老農。


    老人坐在自己書房的桌案前,將剛剛洗好的茶杯推到了黃小偉麵前,“不知道今天還能有客人來,但茶葉十九年前就耗光了,隻有這點井水了,別在意。”


    黃小偉抿了抿自己的嘴唇。


    “我其實,不是唐使。”


    老人點了點頭,“我知道。”


    “那些信最近的一封大概都是十幾年前寫的了,所以我知道你不可能是朝廷的使者,但我還是很感謝你,能讓我們在安西軍的最後一天,還能看到來自家鄉的消息,你值得我們一拜。”


    黃小偉茫然的抬起了頭,“最後一天?”


    郭昕沒有回答黃小偉這句話,轉而說道,“你運氣很好,是從南城的方向來的,那裏也是胡人圍三缺一特意留下的口子,我問你,如果將你送出城,你能回到長安麽?”


    黃小偉點了點頭。


    郭昕風吹雨打,皺紋滿滿的老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那能請你走的時候帶一些書信回去嗎?”


    “應該的。”


    老人拿起了那封奏折,靜靜地在手中摩擦著,仿佛是什麽珍寶般,“這封奏折其實很好,也讓很多人心裏再沒了怨氣,但可惜,來的晚了些,晚了很多年......”


    老人笑了出來,“困守孤城這麽多年,我們想要的其實就隻是一個安慰罷了,你知道麽,很多老兄弟們走的時候都以為自己被大唐忘了,以為自己淪為了朝廷的棄子。”


    黃小偉想起了幾十裏外那座破敗酒肆裏靜靜躺了十幾年的幹屍。


    “沒忘.....很多人都還記得你們,我,見過。”


    老人點頭,凝望窗外天際。


    “國負我,我不負國,然國終未負我,人臣之願已了。”


    黃小偉看向了麵前這位白發蒼蒼的高大老人,這位大唐安西四鎮最後一任節度使。


    也是他帶著那寥寥幾萬安西軍守了這麽多年。


    其實黃小偉很想說,沒有必要。


    當年河西走廊被吐蕃奪走,切斷了安西四鎮和長安的聯係後,你們就該走了,真的,沒有人會怨你們,沒有人會怪你們,大唐就連皇帝都以為你們早都不在了,你們確實是被遺忘了。


    即便最初幾年你們或許還想著死守不退,日後等待援軍到來,可,可根本就不可能有援軍了。


    大唐很強盛,但當它爆發內亂的那一天,也注定無力他顧。


    你們何苦等了這麽多年,等到死也沒能再見大唐戰旗。


    似乎看出了黃小偉心中所想,郭昕站起身,來到窗前,負手而立。


    “你還年輕,你還小,這是我們的選擇,也是唐人的選擇,唐人是驕傲的,甚至驕傲到了不願承認失敗,不願親手葬送國土,我有過很多機會率軍離開,可唐人,唐軍將士,該做這種事麽?那就不是唐人了啊,那就不是大唐了啊。”


    黃小偉苦澀搖頭,不知該怎麽說。


    “聽說你是長安人?長安如今還好麽。”老人溫潤的注視著他。


    “我不是長安人。”黃小偉搖了搖頭,“我倒是去過一次,可去的很匆忙。”


    郭昕看著黃小偉,“能請你是麽?隨便說說就好,安平會幫襯你的,就說你從長安來,就說你是長安人。”


    郭昕的目光陡然低落了下去,“因為這對我們這些人而言,很重要。”


    黃小偉不明白為什麽,可還是點了點頭。


    “您剛才說這是安西軍的最後一天,是什麽意思?”


    郭昕擺了擺手,“出去看看吧,回到長安後記得和娃子們說一說,書信寫好後,還來這裏找我,我送你出城。”


    當黃小偉走出這座簡陋的書房的那一刻,他才看到側對自己的郭昕,遙望屋外烈日,用一種很低沉的聲音微微說著。


    “今天是龜茲城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安西軍的最後一天。”


    “是該讓人知道知道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小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小偉並收藏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