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法正領命,太極殿前的交流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作者:開府儀同三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超現學現賣,叫天子、百官、以及來朝廷借糧的董昭都感到錯愕!
然而,馬超靈光乍現的想法,很快就得到許多官員的讚同。
太傅董承出列,誇讚馬超:“驃騎大將軍聰敏睿智,能效法他人,獻向益州征糧之策!”
“陛下,臣以為,益州牧劉季玉性格暗弱,又恐懼驃騎大將軍的武功,朝廷若下詔令他進貢糧草,實為可行!”
董承率先聲援。
隨後,楊阜、杜畿等人也都跟著支持。
再之後,荀攸、趙彥兩位天子講師也讚成。
直至最後,就連楊彪都覺得這個辦法非常妙,朝廷不僅能支援曹操,還能不花一分錢糧從劉璋那裏倒賺20萬石糧!
劉璋能力低微,性格暗弱,天下人皆知。
朝廷向他征集糧草,成功的概率在六成以上!
但朝廷也需要付出一點代價,劉璋再暗弱無能,也不可能白白交出50萬石糧。
朝廷需要給劉璋甜頭才行。
馬超建議,朝廷可以授其後將軍,錄尚書事,封廣都侯,食邑千戶。
用名利,換實利!
這對朝廷絕對屬於穩賺不虧!
劉璋得到那些名頭,或許可以增強他對益州的控製力。
但在馬超眼裏,劉璋能力平庸,就算把益州控製得再牢靠,將來要攻打也不是什麽難事,單純的水磨工夫罷了。
馬超的建議再次得到朝臣們的一致認同。
天子覺得可行,問誰可以出使成都?
馬超當即舉薦道:“陛下,臣舉薦郎官法正,法孝直!”
法正出列,向天子一拜。
天子想了想說:“朕沒記錯的話,法孝直曾寓居益州吧?”
法正恭敬地回答是,並說自己在益州有許多故交,保證能完成任務!
天子大喜!
雖然大家都知道劉璋拗不過朝廷,但這事也有可能辦砸。
可法正卻敢當堂打包票,倒叫眾人高看一眼!
天子當即提拔法正的官職,授其【灌謁者】,秩四百石。
【灌謁者】是光祿勳的屬官的屬官,直屬上司是【謁者仆射】。其職責是主掌賓讚受事,及上章報問,將大夫以下之喪。
法正跪地謝恩,領受出使益州的差事。
之後,天子再與董昭講,支援曹操的30萬石糧食,朝廷今天就會派人從雒陽糧倉取出。
董昭感激流涕,說自己終於可以安心回去麵見曹操。
天子對董昭感到不喜,因為董昭曾是天子信任的大臣,建安元年東歸時,董昭就陪同在天子身邊。
但董昭如今卻死心塌地地追隨曹操,叫天子有些嫉妒。
“董昭,你的使命已經完成,退下吧!”
天子直呼其名,將董昭從歡喜中驚醒。
但董昭沒什麽好說的,自從他下定決心追隨曹操,每天都對曹操更加推崇。董昭堅定地認為,曹操終究會是掃清天下的那一個!
所以,董昭絲毫不後悔!
他再次向天子叩首,然後頭也不回地退出太極殿。
等董昭離開,天子沒好氣地哼了聲,然後對中常侍穆順揮揮手。
大宦官心領神會,傳令退朝。
馬超、楊彪等大臣也覺今日議了不少事,因此沒有請求天子留下。
朝會結束,馬超率先退出太極殿,太傅董承緊隨其後。
小黃門給他們提鞋,董承一邊穿,一邊笑著說:“孟起,昨日你突遭刺客,吾還沒來得及拜訪。今日可有空,我提兩壺好酒去你府上坐坐?順便嘛,把馬承那小子叫來讓我看看。”
馬超咧嘴笑道:“董公哪裏是想去看吾,分明是念著我那承兒。”
董承被識破,五大三粗地笑笑。
馬超的庶長子馬承與董貴人之女長樂公主有婚約,董貴人是太傅董承的女兒,長樂公主便是董承的孫女。
董承對這樁婚事很上心,隔三差五就想到馬府看一看孫女婿。
馬超當然不會拒絕董承的好意,但他今日還有事,無法親自陪董承。
馬超說:“太傅,吾今日有要事,隻能讓家父陪您喝酒了。”
馬超之父馬騰官拜衛將軍,但自從馬騰入京後就沒有上過朝。老爹打了一輩子仗,年紀雖隻有五旬,卻已經生出頤養天年的心思。
董承聽馬騰在家,拍拍馬超肩膀說:“無妨,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我跟壽成兩個老家夥自喝酒!但有什麽要咱幫忙的,你不可矜持。”
馬超會心一笑,感謝董承。
說來,董承也算是馬超的貴人。雖然馬超第一次到雒陽時,完全是把董承當工具人在用。但隨著雙方利益綁定,董承逐漸成為親密的政治盟友,雙方交情深厚。
馬超和董承正聊著,太尉楊彪、尚書令趙溫、禦史中丞王朗三人結伴走出太極殿。
三人發現馬超在看他們,隻對視一眼,便繞過馬超和董承。
董承輕哼道:“豎儒!”
楊、趙、王背對董承,不約而同地用餘光向後瞥了眼,但都沒有和董承計較。
馬超跟董承附耳道:“太傅,失陪。”
董承點頭,讓馬超自去。
隨後,馬超快步攔住楊彪三人,拱手,笑眯眯地說:“太尉、尚書、禦史,有禮了。”
楊彪露出真假難辨的笑容,拱手回應:“孟起有何事啊?”
尚書令趙溫麵無表情,微微一禮。
馬超的目光越過他們對準王朗:“禦史,不知太學的事情,你考慮得如何?”
王朗皺眉,眼睛瞥向楊彪和趙溫。
楊、趙也看向王朗。
三人私下商議過,楊彪和趙溫都認為王朗接手太學也還可以,那樣太學出來的學生都算是王朗的門生,而王朗又跟楊彪一派,太學生自然也就算作楊彪一派。
隻是,楊彪和趙溫也都舍不得禦史中丞的位置。
他們清楚,一旦王朗轉任博士祭酒,那麽馬超必然會安插人接替禦史中丞。
這是政治規則,有得必有失,否則太學的位置輪不到王朗。
楊彪朝王朗點點頭,暗示王朗可以。
於是,王朗回應馬超:“王朗謝驃騎推舉,朝廷恢複太學是功在千秋的事情,王朗師承楊文烈公,教誨士子是先師夙願也是王朗之夙願。勾管太學,朗義不容辭!”
馬超微笑:“既然如此,待會兒吾會再登門拜訪,與禦史詳談。”
王朗瞳孔微縮。
這次,他沒有看楊彪眼色。
“恭候尊駕。”王朗答應下來。
馬超目光掃過他,又掃過楊彪和趙溫,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然而,馬超靈光乍現的想法,很快就得到許多官員的讚同。
太傅董承出列,誇讚馬超:“驃騎大將軍聰敏睿智,能效法他人,獻向益州征糧之策!”
“陛下,臣以為,益州牧劉季玉性格暗弱,又恐懼驃騎大將軍的武功,朝廷若下詔令他進貢糧草,實為可行!”
董承率先聲援。
隨後,楊阜、杜畿等人也都跟著支持。
再之後,荀攸、趙彥兩位天子講師也讚成。
直至最後,就連楊彪都覺得這個辦法非常妙,朝廷不僅能支援曹操,還能不花一分錢糧從劉璋那裏倒賺20萬石糧!
劉璋能力低微,性格暗弱,天下人皆知。
朝廷向他征集糧草,成功的概率在六成以上!
但朝廷也需要付出一點代價,劉璋再暗弱無能,也不可能白白交出50萬石糧。
朝廷需要給劉璋甜頭才行。
馬超建議,朝廷可以授其後將軍,錄尚書事,封廣都侯,食邑千戶。
用名利,換實利!
這對朝廷絕對屬於穩賺不虧!
劉璋得到那些名頭,或許可以增強他對益州的控製力。
但在馬超眼裏,劉璋能力平庸,就算把益州控製得再牢靠,將來要攻打也不是什麽難事,單純的水磨工夫罷了。
馬超的建議再次得到朝臣們的一致認同。
天子覺得可行,問誰可以出使成都?
馬超當即舉薦道:“陛下,臣舉薦郎官法正,法孝直!”
法正出列,向天子一拜。
天子想了想說:“朕沒記錯的話,法孝直曾寓居益州吧?”
法正恭敬地回答是,並說自己在益州有許多故交,保證能完成任務!
天子大喜!
雖然大家都知道劉璋拗不過朝廷,但這事也有可能辦砸。
可法正卻敢當堂打包票,倒叫眾人高看一眼!
天子當即提拔法正的官職,授其【灌謁者】,秩四百石。
【灌謁者】是光祿勳的屬官的屬官,直屬上司是【謁者仆射】。其職責是主掌賓讚受事,及上章報問,將大夫以下之喪。
法正跪地謝恩,領受出使益州的差事。
之後,天子再與董昭講,支援曹操的30萬石糧食,朝廷今天就會派人從雒陽糧倉取出。
董昭感激流涕,說自己終於可以安心回去麵見曹操。
天子對董昭感到不喜,因為董昭曾是天子信任的大臣,建安元年東歸時,董昭就陪同在天子身邊。
但董昭如今卻死心塌地地追隨曹操,叫天子有些嫉妒。
“董昭,你的使命已經完成,退下吧!”
天子直呼其名,將董昭從歡喜中驚醒。
但董昭沒什麽好說的,自從他下定決心追隨曹操,每天都對曹操更加推崇。董昭堅定地認為,曹操終究會是掃清天下的那一個!
所以,董昭絲毫不後悔!
他再次向天子叩首,然後頭也不回地退出太極殿。
等董昭離開,天子沒好氣地哼了聲,然後對中常侍穆順揮揮手。
大宦官心領神會,傳令退朝。
馬超、楊彪等大臣也覺今日議了不少事,因此沒有請求天子留下。
朝會結束,馬超率先退出太極殿,太傅董承緊隨其後。
小黃門給他們提鞋,董承一邊穿,一邊笑著說:“孟起,昨日你突遭刺客,吾還沒來得及拜訪。今日可有空,我提兩壺好酒去你府上坐坐?順便嘛,把馬承那小子叫來讓我看看。”
馬超咧嘴笑道:“董公哪裏是想去看吾,分明是念著我那承兒。”
董承被識破,五大三粗地笑笑。
馬超的庶長子馬承與董貴人之女長樂公主有婚約,董貴人是太傅董承的女兒,長樂公主便是董承的孫女。
董承對這樁婚事很上心,隔三差五就想到馬府看一看孫女婿。
馬超當然不會拒絕董承的好意,但他今日還有事,無法親自陪董承。
馬超說:“太傅,吾今日有要事,隻能讓家父陪您喝酒了。”
馬超之父馬騰官拜衛將軍,但自從馬騰入京後就沒有上過朝。老爹打了一輩子仗,年紀雖隻有五旬,卻已經生出頤養天年的心思。
董承聽馬騰在家,拍拍馬超肩膀說:“無妨,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我跟壽成兩個老家夥自喝酒!但有什麽要咱幫忙的,你不可矜持。”
馬超會心一笑,感謝董承。
說來,董承也算是馬超的貴人。雖然馬超第一次到雒陽時,完全是把董承當工具人在用。但隨著雙方利益綁定,董承逐漸成為親密的政治盟友,雙方交情深厚。
馬超和董承正聊著,太尉楊彪、尚書令趙溫、禦史中丞王朗三人結伴走出太極殿。
三人發現馬超在看他們,隻對視一眼,便繞過馬超和董承。
董承輕哼道:“豎儒!”
楊、趙、王背對董承,不約而同地用餘光向後瞥了眼,但都沒有和董承計較。
馬超跟董承附耳道:“太傅,失陪。”
董承點頭,讓馬超自去。
隨後,馬超快步攔住楊彪三人,拱手,笑眯眯地說:“太尉、尚書、禦史,有禮了。”
楊彪露出真假難辨的笑容,拱手回應:“孟起有何事啊?”
尚書令趙溫麵無表情,微微一禮。
馬超的目光越過他們對準王朗:“禦史,不知太學的事情,你考慮得如何?”
王朗皺眉,眼睛瞥向楊彪和趙溫。
楊、趙也看向王朗。
三人私下商議過,楊彪和趙溫都認為王朗接手太學也還可以,那樣太學出來的學生都算是王朗的門生,而王朗又跟楊彪一派,太學生自然也就算作楊彪一派。
隻是,楊彪和趙溫也都舍不得禦史中丞的位置。
他們清楚,一旦王朗轉任博士祭酒,那麽馬超必然會安插人接替禦史中丞。
這是政治規則,有得必有失,否則太學的位置輪不到王朗。
楊彪朝王朗點點頭,暗示王朗可以。
於是,王朗回應馬超:“王朗謝驃騎推舉,朝廷恢複太學是功在千秋的事情,王朗師承楊文烈公,教誨士子是先師夙願也是王朗之夙願。勾管太學,朗義不容辭!”
馬超微笑:“既然如此,待會兒吾會再登門拜訪,與禦史詳談。”
王朗瞳孔微縮。
這次,他沒有看楊彪眼色。
“恭候尊駕。”王朗答應下來。
馬超目光掃過他,又掃過楊彪和趙溫,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