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


    天子詢問馬超,這個杜畿能否勝任。


    馬超於是向天子介紹杜畿的履曆。


    杜畿在靈帝時就擔任過郡丞,後來避居荊州,因老母逝世隻身返回京兆。


    “看來這位京兆尹還是個孝子呀!”天子稱讚道。


    馬超順勢說起杜畿回鄉途中遭遇的危機,以此向天子證明此人有機變之能事。


    “沒錯,好叫陛下知道,杜伯侯長於應變,所以臣推薦他出使漢中。”


    “哦?何以見得?”


    “他在回鄉途中遭遇亂軍,同行之人都被殺死,獨他幸存。”


    天子好奇地問:“為什麽別人都死了,唯他獨存?”


    馬超答:“杜伯侯點明亂軍隻求錢財,而後又證明自己身無分文,隻有老母一口棺材。亂軍覺得他說的有理,又敬重他純孝,所以放過他。”


    天子頷首,讚歎此人確實有應變之能,可以出使漢中。


    馬超躬身拜謝天子信任,卻絲毫沒提杜畿曾輔佐過馬超的事。


    天子則完全沒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杜畿的官職是京兆尹,而京兆尹的上頭是雍州刺史鍾繇。


    京兆尹這麽重要的職位,鍾繇肯定會用他的人吧?


    天子想通這點,甚至還在心裏誇馬超舉賢惟公!


    在場另一人,荀攸,則是在朝廷平定關西後才入朝,對關西的人事調動了解得不夠深入細致,所以也沒察覺出什麽不對勁。


    至於當朝廷命令杜畿出使漢中的詔諭送到長安後,雍州刺史鍾繇巴不得把杜畿送走,換上自己的心腹,因此也沒有向朝廷提出異議,反而極力稱讚杜畿!


    於是乎,天子下令,遷杜畿為光祿大夫,守侍中,受命出使漢中,遊說張魯歸附朝廷!


    杜畿原來京兆尹的職位,則被鍾繇舉薦的華歆取代。


    但因為華歆尚在江東,所以京兆尹暫時由鍾繇本人兼顧。


    杜畿在長安收到朝廷調令,他並沒有立刻啟程,而是前往州府拜見鍾繇。


    同時,杜畿還帶給鍾繇一封信。


    一封來自馬超的親筆信!


    州府茶舍,小吏為鍾繇和杜畿兩位大佬上茶。


    鍾繇端起茶杯,一邊茗茶,一邊閱讀馬超的來信。


    不久,鍾繇放下茶和信,笑著對杜畿說:


    “馬孟起的意思我明白了,伯侯自己有什麽想法,不妨說說。”


    杜畿恭敬地說:“鍾公知道的,畿此次出使漢中變數很多。漢中兵精糧足,張魯恐怕不會輕易投降。光靠口舌恐怕……”


    杜畿看向鍾繇,意思讓鍾繇給點兵!


    “嗬嗬~”鍾繇突然發笑,問杜畿,“伯侯,你還沒看過馬孟起的信吧?”


    杜畿老實說:“嗯,在下不敢私拆驃騎給公的信。”


    鍾繇滿意地點頭,然後把馬超的信遞給杜畿。


    他說:“你的擔心,孟起都料到了。”


    杜畿心下大定,好奇地接過信,看馬超在信裏跟鍾繇說了什麽。


    原來,馬超和杜畿一樣,都在信裏請鍾繇派兵!


    不過馬超的意思,是讓杜畿獨自前往漢中,讓鍾繇把兵馬陳列在邊境,一旦有變直接突入漢中!


    杜畿看完頻頻點頭。


    相比讓他帶少量兵馬入漢中,還是馬超的法子更穩妥。


    鍾繇在旁說:“伯侯且放心去,吾會令安定太守郭援、北地太守楊秋領三千精兵屯駐五丈原,隨時可從褒斜道南下,突襲漢中治所南鄭!”


    杜畿拱手言謝。


    “如此,杜畿就放心了!多謝鍾公!”


    鍾繇笑著說:“你我為國效命,何足言謝?去吧,注意安全!”


    杜畿再拜:“諾。鍾公保重!”


    隨後,杜畿收拾行囊,帶著天子賜予的儀仗南赴漢中!


    杜畿前腳剛走,鍾繇的調兵命令就傳往安定和北地兩郡。


    安定太守郭援、北地太守兼忠武將軍楊秋各領一千五百兵馬趕往五丈原屯兵。


    與此同時,涼州方麵,涼州刺史裴茂也收到朝廷命令。


    在馬超的提議下,天子命裴茂調兵入武都郡,對陽平關虎視眈眈。


    裴茂於是調隴西太守馬磾領羌兵三千前往武都,匯合武都太守蘇則。


    蘇則亦征調白馬氐首領楊千萬,封其為白馬校尉,命其領三千氐族部曲配合馬磾屯兵。


    朝廷的動作,並沒有引起漢中張魯的注意。


    因為張魯的軍隊正在白水關和巴西郡兩地與劉璋交戰!


    張魯和劉璋有殺母之仇,二人每年都會交兵,且張魯勝多敗少。他不僅屢次挫敗劉璋試圖染指漢中的野望,還反手占據巴西,從劉璋手中割下一塊大肉。


    所以,張魯的視線始終聚焦於成都方向,對秦嶺以北的朝廷隻是略有防備。


    當朝廷在涼州、雍州兩地的兵馬抵達位置,張魯絲毫沒有察覺!


    而且,在此同時,天使杜畿已經抵達張魯的治所南鄭。


    留守南鄭的張魯謀主閻圃當即命人將情況傳到前線,請張魯立刻返回南鄭。


    張魯在巴西郡得到消息。


    權衡後,張魯留大將楊昂鎮守巴西,繼續與劉璋對峙。


    張魯本人則迅速返回漢中。


    張魯剛回到南鄭,就立刻召見謀主閻圃,詢問事情詳細。


    閻圃告訴張魯,朝廷這次是派使者來招降的。


    張魯沒有明確表態,而是問閻圃:“你覺得,我應不應該歸附朝廷?”


    閻圃回答:“師君,漢川的百姓戶口超過十萬,財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麵地勢險固。師君上可以匡扶天子,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之流,最差也是個竇融,可以不失富貴!”


    閻圃如此說,張魯瞬間領會閻圃的意思。


    他於是說:“既然如此,那我就做齊桓、晉文。但隻是不知道朝廷會否成全我的誌願啊!”


    閻圃趕忙吱聲:“師君有此憂慮,何不把天使請來當麵詢問?”


    張魯點頭,叫人去請朝廷使者杜畿。


    不久,杜畿手執漢節,身穿赤黑公服來到公堂。


    張魯觀察杜畿,覺得杜畿儀表莊重,神情儒雅,既不失親和,又不失朝廷威儀,不禁對杜畿高看一眼。


    張魯問杜畿:“敢問天使姓名?”


    杜畿答:“在下杜畿,字伯侯,京兆杜縣人。”


    張魯感覺有些熟悉,忙問:“可是京兆尹杜伯侯當麵!?”


    杜畿承認:“畿今為天使,遷光祿大夫,不複為京兆尹也。”


    張魯哦了一聲,暗藏玄機道:“那閣下算是入朝為官了,前途不可限量,快哉!”


    杜畿聽出張魯話裏的機鋒,笑著說:“嗬嗬,張師君若能攜漢川百萬生民歸附朝廷,杜畿又何德何能可以讓公羨慕呢?”


    張魯嘴角揚起,滿含歉意道:“站著說話不是禮數,還請天使入坐詳談!”


    杜畿懸著的心放下,微笑著說:“恭敬不如從命。”


    五鬥米道師君、漢中霸主張魯旋即與杜畿商議歸附的細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府儀同三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府儀同三司並收藏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