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城南平原。


    朝廷聯軍擺開陣勢!


    王淩命令軍隊布下【一字橫陣】,一萬步軍分成十個縱隊,每縱5行20列。


    如此布陣,朝廷聯軍的前排陣線竟誇張地長達3千餘米!


    敵軍視野之內,盡是漢軍!


    對麵,蔡瑁在金鼓台望見朝廷聯軍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陣,頓覺詫異。


    他完全沒有料到朝廷會有如此之多的軍隊!


    不都說,漢室將亡嗎?


    王淩哪來這麽多兵!!!


    荊州軍的兵將們看到朝廷聯軍的軍陣比己方還要長,難免軍心浮動。


    本來他們就不願意和朝廷交手,朝廷一方的人數要是還比他們多的話那怎麽打得過?


    荊州軍人人自疑。


    而這,正是王淩想要的效果!


    王淩之所以布下一字橫陣,就是要製造假象,朝廷兵多的假象!


    至於劉表、蔡瑁會不會察覺?


    王淩自信不會。


    他昨天才率軍抵達宛城,劉表不可能這麽快查清己方軍力。


    當然,王淩的軍陣也並非沒有破綻,相反,他的軍陣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太薄!


    朝廷聯軍陣線如此薄弱,敵軍很容易直接打穿己方軍陣!


    這麽薄的軍陣隻要一處被突破,立馬就會導致軍隊全麵崩潰,所以王淩最好有後手,否則他單是開戰前的布陣就輸給敵人了。


    在朝廷對麵,蔡瑁擺出常規的三線陣列。


    五萬荊州軍分成九個大方陣,每個方陣又由無數小方陣組成。


    前軍三陣共三千人,皆荊州軍精銳。


    中軍三陣兩萬五,尋常士卒,蔡瑁的金鼓台位於中軍正中央


    後軍兩萬,絕大部分是民夫,俗稱——氣氛組。


    蔡瑁的軍陣一看就比王淩的穩健太多!


    前軍精銳負責突擊,中軍隨時支援,後軍氣氛組打call維持士氣,這才是正統的古代軍陣。


    不過蔡瑁的軍陣從氣勢和外觀上講,就完全比不過王淩的一字橫陣了。


    人在戰場上是很難用肉眼看清敵軍虛實的。


    所以盡管王淩的軍陣隻有薄薄的5排,可離遠了看那也是千軍萬馬!


    雙方布好陣,太陽也逐漸爬上三竿。


    南陽盆地的荒原,氣氛肅殺!


    兩軍士卒緊張地盯著對麵,大冬天,兜鍪下的前額和後頸已布滿汗珠。


    “呼律律——”


    將領的戰馬不安地打著響鼻。


    兩軍主將遲遲不下令,叫將士們心情愈發焦躁!


    忽然!


    宛城門樓上,十餘名赤膊大漢敲響戰鼓!


    咚咚————!!!


    雙方兵卒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


    撲通撲通。


    心跳開始加速,呼吸亦變得沉重。


    咚咚————!!!


    二通鼓,兩軍的下級軍官紛紛扯著嗓子怒吼:“備戰————!”


    “哈——————!!!”


    戰場上頓時響起金屬雜音,前排士兵端起長戟,握緊環首刀和盾牌。


    三通鼓!


    咚咚——!


    朝廷聯軍一方,主將王淩拔出佩劍,勒緊韁繩。


    黑色牝馬抬起前蹄,發出響亮的嘶鳴聲。


    鏗————!


    “三軍聽我號令,進攻——————!!!”


    “殺——!殺——!殺——!”


    朝廷聯軍開始進兵!


    荊州軍一方,蔡瑁命人吹響號角,命令前軍精銳迎戰!


    蔡和、蔡勳、劉琦三人各自率領一千部曲出擊。


    由於朝廷聯軍看上去人數眾多,荊州軍的動作十分謹慎和克製。他們緩緩迎向朝廷軍,在百步、七十步、五十步時向朝廷軍射出三輪箭雨。


    而朝廷軍同樣在相同步數以弓箭還擊。


    箭雨過後,雙方都若無其事地繼續進兵,除開戰場上多出上百具屍體!


    三十步,王淩率先下令衝鋒!


    萬餘朝廷軍步卒視死如歸地向敵軍殺去!


    前排將士端著長戟,狠狠撞入荊州軍陣中!


    “殺啊啊啊————!”


    “啊!”


    金鐵聲和慘叫聲沒能嚇到兩軍戰士,相反,雙方的廝殺愈演愈烈!


    荊州軍前陣和朝廷軍交手之際,戰場兩側,因為陣線長度而多出的朝廷軍部隊還在前進!!


    王淩的一字橫陣兩翼,如同兩隻螃蟹鉗子,包向荊州軍側翼!


    荊州軍前軍精銳的正麵和側麵同時遭到攻擊,壓力驟增!


    本來王淩的部隊隻有薄薄的5排,蔡勳、蔡和、劉琦三人完全可以憑借更精銳的軍隊直接擊穿王淩。


    但當他們的側翼遭到包夾後,荊州軍的三名前線將領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保守策略。


    三人都下令讓軍隊穩住,不要冒然突擊。


    而這正中王淩下懷!


    戰場局勢持續焦灼,荊州軍一方,主將蔡瑁指揮能力欠缺的一點暴露出來。


    麵對前軍遲遲無法取得進展的局麵,蔡瑁沒有任何行動。


    他認為,前軍能在敵軍的包夾下堅持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說明敵軍的戰鬥力不如己方精銳,隻要鏖戰下去,等敵軍攻勢衰減,己方就可輕鬆獲勝!


    如果朝廷軍主將不是王淩,而是其他庸人的話,蔡瑁的判斷絕無問題。


    可是,他的對手是王淩!


    就在前線持續焦灼時,王淩采取了下一步動作!


    朝廷軍後方,王淩對候命的王昶說:“文舒,本將命你領五百騎兵攻擊敵軍側翼!”


    王昶抱拳領命:“諾!”


    隨後,朝廷軍後方突然揚起煙塵!


    太原王氏的五百精銳騎兵出動!


    戰場上,蔡瑁敏銳地察覺到朝廷軍後方的異動。


    他立馬做出精確判斷:“是敵軍騎兵出動了!來人,通知劉磐,命他領兩千騎軍出戰!”


    “諾!”


    小兵策馬前往後軍。


    原來,蔡瑁和王淩一樣,將荊州軍的騎兵藏在後陣!


    統領荊州騎兵的將領是劉表的從子——劉磐!


    劉磐乃襄陽悍將,為人驍勇!孫策在世時,劉表遣劉磐襲擾西安、艾等諸縣,孫策為了對付劉磐,特意命太史慈鎮守當地,劉磐才不再襲擊孫策的地盤。


    劉表召回劉磐後,命他訓練騎兵。


    劉磐練兵大半年,今日終於再次出山!


    他在後陣得到命令,大笑著對身旁一名部將說道:“哈哈哈!黃漢升,咱們可又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啊!”


    一襲黑甲,長髯銅麵的黃忠提起長槊:“請將軍下令,末將願為將軍前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府儀同三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府儀同三司並收藏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