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本人寫這部小說的目的,主要是想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思考,通過主人翁荀天的修煉和感悟展示給大家,或許作者所思考的隻是皮毛,也希望大家能提出不同意見,共同探討。


    作者認為,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未必就象我們認知的那樣簡單,因為有許多事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我們活在真實世界的可能性不到十億分之一。


    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也表明,我們所處的世界並非完全由客觀物質構成,而是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我們所感知的現實可能隻是一種表麵現象,而其背後的真實世界可能遠比我們所認識的複雜。


    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已經成為現實。這些技術使我們能夠模擬出極為逼真的虛擬世界,使人們很難區分真實與虛幻。所以,有科學家指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可能隻是一個高級文明所創造出的虛擬現實。


    人類對世界的感知主要依賴於感官,特別是視覺、聽覺、觸覺等。然而,這些感官對於某些極端環境或微觀世界的感知存在局限性。


    我們人類至今沒有走出太陽係,對於宇宙的探知還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我們所認知的現實世界隻是宇宙中非常狹窄的一部分,例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之處,以及暗物質、暗能量、黑洞等等未解之謎,都指向了一個更為廣闊和神秘的宇宙,所以,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以一葉障目。


    世界到底是什麽樣的,作者無法探知,也不加評論,隻是在小說中提出疑問,讓讀者自己去思考。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但科學方法論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既然科學無法解釋,那隻有依靠意識,因為在科學達不到的地方,還有意識的存在,我們完全可以用意識去想象,比如月球上是什麽樣子、火星上是什麽樣子、宇宙是什麽樣子,並不能簡單地認為,科學未認識和解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比如,有人對量子糾纏作這樣解釋:你隻有看見一個人坐在對麵,方才感覺到他的存在,否則,你如果從一開始便不知道有人坐在對麵,你永遠也無法想象出來前方有人。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了有人坐在對麵,你與對麵之人便有了糾纏、有了交集,你方才感受到對方的存在。


    這種糾纏與交集不止是肢體觸碰、語言交流、眼光所及,還包括意識交流、思念。當你思念一個人的時候,你便與他有了交集,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思念。


    加拿大量子光學實驗室公布的一組量子糾纏態波函數圖像,竟然清晰的記錄了量子糾纏最後呈現出來的是“陰陽太極圖”。


    此次試驗中,是通過一個光子分成兩個,然後兩個又繼續碰撞,之後分裂出更多的量子進行碰撞,從而來得到一定的“波函數”,而在中國道家中,也講究一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的哲學結論,因此科學家在思考,到底是某個特定時間出現這樣的圖形,還是古人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隻是沒有進行科學實驗而已。


    再比如小說中提到的:“人為什麽要吃喝,能不能通過直接吸收天地精華,來代替,這樣就省去了中間轉化”,或許有這種可能,但我們已喪失了這種能力。


    比如,所有人的認識裏,生物不能沒有氧氣,但水熊蟲就不需要,這是不是人類自我進化後的結果呢。


    比如,小說裏對何為神明,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明存在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小說裏寫道:人類總是對未知的東西感到神秘,所謂神明就是高等文明生物,或者洞悉宇宙秘密之人。


    小說裏對如何才算是修煉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所謂修煉就是感悟,感悟大自然的規律、感悟大自然的秘密,如果你能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哪怕是皮毛,你也算入道了。


    比如,小說裏對何為輪回、靈魂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自己去觀看。


    康德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


    所以說,我們不要局限於自己目前的認知,要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收獲。


    全文終。


    2024年8月23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極軒轅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光回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光回溯並收藏太極軒轅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