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坐下,天南海北地閑聊起來。
郭敬明說:“我們始名縣八十萬人口,沒有道觀,但是有一座淨修庵,一座迎福寺,信眾近二十萬人。基督教堂大大小小卻有七八十個,信徒人數更多。這個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左永程說:“教堂其實沒有那麽多,大多數都是十幾二十幾個人,臨時找間房子做個聚會點,讀讀《聖經》,唱幾首讚美詩罷了。”
李興銳說道:“正經的頌經祈禱倒也無妨,我們清水縣有一個叫陳國清的牧師,號召信徒每人花八百塊錢購買天國的戶口,說是往生以後,在天國裏已經有了戶籍,所以有很多信徒都交了錢。”
郭敬明說:“這是明顯的借宗教名義騙錢,若是在始名縣,我早就派人把他抓起來了!”
李興銳道:“我們縣負責這一塊兒的名叫曹陽,他不知收了賄賂沒有,下邊的人反映給他,他從來不過問。我家老娘問他是怎麽回事兒,他推托說宗教自由,給了我家老娘十萬塊錢,也就不了了之了!”
郭敬明問:“清水縣有多少信徒?”
李興銳說:“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正不比始名縣少!”
李白果吃驚地說:“每人八百?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左永程說:“宗教信仰自由並不是說宗教活動自由,一切都在政府的領導下,容不得胡作非為,敗壞了社會風氣!”
周兵心想,明明是一樁詐騙案,偏偏有些人不作為,這也是無語了。聽得左永程如此說,也就說道:“左公子一語中的,可見思想覺悟很高的!”
李興銳說:“左大哥那是站得高,看問題也就深刻。”
周兵說:“信仰這個問題,由來已久。郭縣長那裏不是有個副縣長嗎?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領導就喜歡他嗎?他工作真有成績,勤勤懇懇的,他老老實實的,清清白白的,到最後他發現他什麽都沒得到。那他的道德信仰會不會產生問題?他會不會問一個問題,我為什麽要做個好人呢?我為什麽要勤勤懇懇的工作呢?我為什麽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呢?
其實你應該告訴他,做好人也好,做好事也好,從來沒有一個預設好的一個報答在後麵等著他!
所以,當人們對道德有利益的希望的時候,他將來一定會失望,在失望的時候他一定會對道德產生懷疑,懷疑之後就有可能他就不再做好人了,道德的危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左永程說:“複大哥言之有理!那這個問題應該怎麽辦呢?”
周兵點了一支煙,繼續說:“怎麽辦?我告訴大家很好辦,這個問題人類已經把它解決了。人類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人類今天不會這麽體麵。
人類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人類今天還像動物一樣在叢林世界裏麵弱肉強食呢!
那麽人類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兩種方法,第一,宗教的解決辦法,假如我今天是個牧師,我在這兒講經,然後我說大家要做好人,你們要互相愛護,不能損人利己,要幫助他人。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麽要做好人?我就講一句話:做好人,你將來上天堂,做壞人,你將來下地獄,你看著辦嘍!
宗教就這麽簡單,就把這問題解決了。他真的把這個悖論解決的特別好,它有沒有利益的許諾啊,沒有!你活著的時候沒許諾的,但是真的沒有利益的許諾嗎?他是有的,在死後啊,所以既沒有許諾又有許諾,既讓你做好人,又讓你不失望,既讓你不失望,又不讓你不急功近利。
所以宗教是解決道德悖論問題最徹底,同時也是最純粹的方法。為什麽徹底呀?你不可能對他產生疑問,不會有一個人死了的人跑回來告訴你,那是騙人的,那邊沒有天堂。死了的人永遠回不來,沒死的人又沒去過。這兩邊世界叫彼岸嘛對吧,中間隔著一條河嗎?為什麽我們人類需要有一個彼岸呢?彼岸的存在是為了保證我們此岸的生活,彼岸的價值是讓我們在此岸的生活有體麵。
那為什麽又很純粹呢?因為它解決了你的急功近利的問題。我們一般人做一點好事馬上就想到有報答嗎?領導已分配工作了,就想問有報酬嗎?有錢嗎?
你看我們今天的社會多浮躁,多急功近利。為什麽我說有信仰的人往往顯得比較淡定呢?他不著急的,他做一輩子好人,但同時他一輩子可能顛沛流離,一輩子可能都是受了委屈,受了冤屈。但是他永遠都很淡定。為什麽呢?因為他想,死了以後我就好了!
他把工作間放在今生,把領工資的地方放在來世,不要急著領工資,死了以後再去領。所以我聽過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是一個事實,但是上帝是一個價值!”
這些理念也都是周兵經常參加一些沙龍活動時聽別人說的。如今麵對這些井底之蛙,自然是侃侃而談。
周梅的眼裏閃出了小星星,“複大哥真是學識淵博!”
左永程道:“思想深刻,啟迪智慧!”
郭敬明說道:“我們今天可能會有人信仰不同的宗教,但是個人行為不是國家意識形態,更何況,在孟子那個時代,中國根本就沒有宗教,那中國的道德靠什麽呢?”
周兵說道:“在孟子之前,中國的道德靠史官文化,什麽史官文化?就是曆史他給你的許諾。是說你這個人一輩子做好事,將來你可以進入曆史,在曆史上留下美好的名聲。
所以你看我們中國人一個人死了以後,我們對他最高的評價是什麽,永垂不朽!所以我說為什麽要需要一個彼岸世界呢?即使是中國的史官文化,他也是給你一個死後的許諾,也不是在今生給你的許諾。讓你不朽。
不朽文化是什麽意思呢?你死了,反正你什麽都不知道了!”
郭敬明說:“但是我們知道,那有些明白的人就想了,我都死了,我什麽都不知道了,你朽與不朽跟我有什麽關係啊?
所以這個不朽的文化它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現在大家都在說:假使我有身後名,不如生前一杯酒。你看這話講的多徹底呀,活著的一杯酒呢是實實在在的,死後的名聲誰又知道呢?我都變成一堆白骨了,我還管死後的名聲幹嘛?”
左永程大笑道:“敬明弟弟說得好!我們還是喝酒吧!”
郭敬明說:“我們始名縣八十萬人口,沒有道觀,但是有一座淨修庵,一座迎福寺,信眾近二十萬人。基督教堂大大小小卻有七八十個,信徒人數更多。這個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左永程說:“教堂其實沒有那麽多,大多數都是十幾二十幾個人,臨時找間房子做個聚會點,讀讀《聖經》,唱幾首讚美詩罷了。”
李興銳說道:“正經的頌經祈禱倒也無妨,我們清水縣有一個叫陳國清的牧師,號召信徒每人花八百塊錢購買天國的戶口,說是往生以後,在天國裏已經有了戶籍,所以有很多信徒都交了錢。”
郭敬明說:“這是明顯的借宗教名義騙錢,若是在始名縣,我早就派人把他抓起來了!”
李興銳道:“我們縣負責這一塊兒的名叫曹陽,他不知收了賄賂沒有,下邊的人反映給他,他從來不過問。我家老娘問他是怎麽回事兒,他推托說宗教自由,給了我家老娘十萬塊錢,也就不了了之了!”
郭敬明問:“清水縣有多少信徒?”
李興銳說:“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正不比始名縣少!”
李白果吃驚地說:“每人八百?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左永程說:“宗教信仰自由並不是說宗教活動自由,一切都在政府的領導下,容不得胡作非為,敗壞了社會風氣!”
周兵心想,明明是一樁詐騙案,偏偏有些人不作為,這也是無語了。聽得左永程如此說,也就說道:“左公子一語中的,可見思想覺悟很高的!”
李興銳說:“左大哥那是站得高,看問題也就深刻。”
周兵說:“信仰這個問題,由來已久。郭縣長那裏不是有個副縣長嗎?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領導就喜歡他嗎?他工作真有成績,勤勤懇懇的,他老老實實的,清清白白的,到最後他發現他什麽都沒得到。那他的道德信仰會不會產生問題?他會不會問一個問題,我為什麽要做個好人呢?我為什麽要勤勤懇懇的工作呢?我為什麽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呢?
其實你應該告訴他,做好人也好,做好事也好,從來沒有一個預設好的一個報答在後麵等著他!
所以,當人們對道德有利益的希望的時候,他將來一定會失望,在失望的時候他一定會對道德產生懷疑,懷疑之後就有可能他就不再做好人了,道德的危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左永程說:“複大哥言之有理!那這個問題應該怎麽辦呢?”
周兵點了一支煙,繼續說:“怎麽辦?我告訴大家很好辦,這個問題人類已經把它解決了。人類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人類今天不會這麽體麵。
人類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人類今天還像動物一樣在叢林世界裏麵弱肉強食呢!
那麽人類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兩種方法,第一,宗教的解決辦法,假如我今天是個牧師,我在這兒講經,然後我說大家要做好人,你們要互相愛護,不能損人利己,要幫助他人。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麽要做好人?我就講一句話:做好人,你將來上天堂,做壞人,你將來下地獄,你看著辦嘍!
宗教就這麽簡單,就把這問題解決了。他真的把這個悖論解決的特別好,它有沒有利益的許諾啊,沒有!你活著的時候沒許諾的,但是真的沒有利益的許諾嗎?他是有的,在死後啊,所以既沒有許諾又有許諾,既讓你做好人,又讓你不失望,既讓你不失望,又不讓你不急功近利。
所以宗教是解決道德悖論問題最徹底,同時也是最純粹的方法。為什麽徹底呀?你不可能對他產生疑問,不會有一個人死了的人跑回來告訴你,那是騙人的,那邊沒有天堂。死了的人永遠回不來,沒死的人又沒去過。這兩邊世界叫彼岸嘛對吧,中間隔著一條河嗎?為什麽我們人類需要有一個彼岸呢?彼岸的存在是為了保證我們此岸的生活,彼岸的價值是讓我們在此岸的生活有體麵。
那為什麽又很純粹呢?因為它解決了你的急功近利的問題。我們一般人做一點好事馬上就想到有報答嗎?領導已分配工作了,就想問有報酬嗎?有錢嗎?
你看我們今天的社會多浮躁,多急功近利。為什麽我說有信仰的人往往顯得比較淡定呢?他不著急的,他做一輩子好人,但同時他一輩子可能顛沛流離,一輩子可能都是受了委屈,受了冤屈。但是他永遠都很淡定。為什麽呢?因為他想,死了以後我就好了!
他把工作間放在今生,把領工資的地方放在來世,不要急著領工資,死了以後再去領。所以我聽過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是一個事實,但是上帝是一個價值!”
這些理念也都是周兵經常參加一些沙龍活動時聽別人說的。如今麵對這些井底之蛙,自然是侃侃而談。
周梅的眼裏閃出了小星星,“複大哥真是學識淵博!”
左永程道:“思想深刻,啟迪智慧!”
郭敬明說道:“我們今天可能會有人信仰不同的宗教,但是個人行為不是國家意識形態,更何況,在孟子那個時代,中國根本就沒有宗教,那中國的道德靠什麽呢?”
周兵說道:“在孟子之前,中國的道德靠史官文化,什麽史官文化?就是曆史他給你的許諾。是說你這個人一輩子做好事,將來你可以進入曆史,在曆史上留下美好的名聲。
所以你看我們中國人一個人死了以後,我們對他最高的評價是什麽,永垂不朽!所以我說為什麽要需要一個彼岸世界呢?即使是中國的史官文化,他也是給你一個死後的許諾,也不是在今生給你的許諾。讓你不朽。
不朽文化是什麽意思呢?你死了,反正你什麽都不知道了!”
郭敬明說:“但是我們知道,那有些明白的人就想了,我都死了,我什麽都不知道了,你朽與不朽跟我有什麽關係啊?
所以這個不朽的文化它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現在大家都在說:假使我有身後名,不如生前一杯酒。你看這話講的多徹底呀,活著的一杯酒呢是實實在在的,死後的名聲誰又知道呢?我都變成一堆白骨了,我還管死後的名聲幹嘛?”
左永程大笑道:“敬明弟弟說得好!我們還是喝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