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米蘭亭局長帶走了霍金會,黃力親自押運珍寶送到了展覽館。


    王繼聖和坤沙、素姬和侯貴文,來到了長江邊,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杜玉良和霍金會,二人又是一陣唏噓。


    坤沙說道:“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竟然還有如此心機?”


    王繼聖歎息道:“一個渺小的人,一個卑微到極處的人,也是一個好兒子,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唯獨不是一個好人!盡管如此,我對他倆仍然恨不起來。”


    坤沙道:“那是你宅心仁厚,同情心泛濫。你還給了他們兩家每家十萬元錢,若是在我的手下,早就裝進麻袋沉江了!”


    王繼聖說道:“無論他們做了什麽,我隻做我覺得自己應該做的!”


    坤沙問:“下一站到哪裏去?”


    王繼聖笑道:“我陪著大哥遊覽一下長江,然後到香港,去把我的師娘接到歡樂島上,讓她與我的師父團聚。大哥覺得好嗎?”


    坤沙道:“客隨主便!在我們緬甸,隻有一條伊洛瓦底江,你們中國人稱它為大金沙江,全長僅有兩千公裏。〞


    王繼聖道:“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他從雪山走來,奔騰萬裏入海!”


    坤沙笑道:“有一萬裏嗎?”


    “其實全長大約6300公裏,古人計程是以市裏為單位,一市裏等於500米,豈不是一萬二千六百裏嗎?〞


    坤沙道:“原來萬裏長江也不是浪得虛名啊!”


    “長江發源於青海省的唐古拉山,他途經西藏,雲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級單位,最終匯入東海。


    長江流經五大地理單元,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它橫跨了三個階梯,東西海拔落差6000多米,河網密集,支流眾多。


    他孕育了華夏民族滋養的萬物。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麽浪漫的一條河流,到底是一副怎樣的麵孔呢?”


    坤沙說道:“我讀過描寫長江的古詩詞,那是何等磅礴氣概,從遠古奔向未來!”


    “是啊!”王繼聖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張若虛以孤篇壓全唐,何等氣魄,而他描繪的長江更是雄渾壯麗。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讀過這首詩,那滔滔的長江水,那奔騰的氣勢,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裏,升騰起許多神秘的向往。”


    坤沙看著長江的盡頭,“長江兩岸的青山連綿起伏一直通向天際,大山深處炊煙嫋嫋,白雲環繞,那是先輩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裏留下了很多人點點滴滴的回憶。長江從遠古走向未來,從源頭流向大海,一路奔騰不息。有人覺得她神秘,有人覺得她多情,也有人覺得她太古老,肩負了太多的滄桑。”


    王繼聖道:“詩人愛長江,讚美長江的詩歌有一萬多首。


    楊慎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壯懷激越;杜甫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淒涼感傷;李白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氣勢磅礴。長江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炎黃子孫如何能不愛大江,更愛描寫大江的古詩詞!”


    坤沙問道:“阿聖遊覽過長江嗎?”


    王繼聖說:“我從重慶上船,一直到上海下船,算是遊了長江的中遊和下遊吧!”


    “景色一定是美麗壯觀吧?”


    “長江的每一段都有專屬的名字,比如上遊的沱沱河、通天河和金沙江,通天河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而得名通天,它的全長為八百多公裏,西遊記裏唐僧師徒4人坐龜背過河落水,曬經書的橋段就在通天河。


    金沙江因為水裏麵沙土是黃色而得名,其中虎跳峽段的垂直落差3790米,是萬裏長江的第一大峽穀!


    中下遊的長江在不同的地段它也有不同的名字,四川的宜賓到湖北的宜昌叫做川江,重慶的奉節到湖北的宜昌,叫做三峽段。


    江西的九江一帶叫做潯陽江,安徽境內的長江叫做皖江。


    八大支流從西向東依次是亞龍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和贛江。


    更神奇的是,每一條支流和長江的交匯處啊,都會誕生一座舉足輕重的城市。


    從西往東依次來說,雅礱江是西部最大的一條支流,它與長江的交匯處形成了全國著名的城市叫做攀枝花,它是萬裏長江流經的第一座城市。這裏礦產資源極其豐富,被稱作世界釩鈦之都。


    岷江跟長江的交匯處,形成了四川的宜賓,從宜賓開始往下遊走,長江才正式稱之為長江,所以,宜賓也被稱為萬裏長江第一城,它也被稱為中國的酒都,你一定聽過這裏的五糧液。


    岷江上的都江堰有著2200多年的曆史。嘉陵江與長江的交匯點便在於我們現在所在的重慶朝天門,從這裏開始常將正式開啟的黃金水道的身份。


    烏江跟重慶交匯處是重慶涪陵榨菜之鄉,涪陵往下遊一直到重慶的奉節縣,重慶有個白帝城,劉備曾在次托孤,李白曾在此吟過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從重慶的奉節到湖北的宜昌,就是三峽段,從西往東依次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延綿400裏,在古代三峽段呢,曾經被當作是生死路,他也曾吸引了很多的詩人在此賦詩。瞿塘峽全長八公裏,是三峽中最短的,也是最險的一段。到湖北的巴東縣是巫峽,全長46公裏,當年的元稹,最有名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寫的就是巫峽。


    從屈原的老家湖北的秭歸縣一直到湖北的宜昌是西陵峽,全長66公裏,是三峽最長的一段。宜昌安放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


    宜昌向東再無高山,向西則是四川盆地,整體地勢西高東低,無論是蓄水還是區位,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宜昌呢也是長江上遊和中遊的分界線。


    湘江與長江交匯處形成的嶽陽市,嶽陽市有座嶽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範仲淹寫給嶽陽樓的名句。


    順著嶽陽樓再往東去是湖北縣級市赤壁,著名的赤壁之戰就在這裏。這也是古代曆史上第一場在長江上進行的大規模的江河作戰。


    漢江與長江交匯處形成的英雄城市武漢。武漢的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李白曾在此寫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鄱陽湖邊上有一個城市叫做九江,鄱陽湖上有一座廬山,廬山有人文聖山的名譽,曆史上曾經吸引了3000多位的詩人,留下了一萬六千多首詩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李白送給廬山的。


    最終長江在魔都上海結束了萬裏行程,古老的長江一路奔騰,切割出了峽穀沃野,一路山川名勝,一路文化曆史,這就是長江的魅力。我們現在就站在長江邊上,長江是我國的第一長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徒恩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舞的蒲公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舞的蒲公英花並收藏師徒恩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