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人,生平做了一件壞事,那麽他在世人眼裏,就是個不折不扣,徹頭徹尾的壞人。


    一個壞人,因為一件好事,被載入史冊,或是被世人廣泛知曉,那麽他就是好人。


    換而言之,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在最後的晚年,打了一場敗仗,那麽他在後世人的評價中,肯定會一落千丈。


    就拿白起這件事情來說,他雖然打了勝仗,可卻殺了俘虜。


    若幹年後,當老秦人閱讀這段曆史的時候,他們會說,這個白起,是一個屠夫,劊子手。


    不值得被世人傳唱。


    除非他能以死謝罪。


    身為兵部尚書的曹操,當然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他才說,為了保護白起,來到了這史館,找到了太史令司馬遷。


    後者正色道:“你來晚了,我已經寫好了。”


    說著的同時,還將幾張紙遞給了曹操。


    他拿來一看,頓時深深皺起眉頭。


    隻見上麵寫到:【承平六年十一月三日,時任雲州守將武安君白起,於城中無端殺俘兩萬...】


    “這句話,不能寫在史書上。”


    曹操極其強勢的說道。


    聞言,太史令司馬遷輕笑道:“你是史官,還是本官是史官?本官如何寫史,還用你教?”


    曹操沉聲道:“要是這句話,寫在了史書之上,將來後世人該如何看待武安君?


    未來陛下又將如何處置武安君,才能給天下一個交代?


    武安君是在為我大秦作戰,毫不違言的說,正是因為他的存在,你才能穩坐此間,書寫我國朝之史。”


    司馬遷的態度也很強硬。“我是史官,如實寫史,不可欺瞞於後人,這是我身為史官的底線。”


    曹操瞪向他,半晌後,才無奈道:“稍微改一改吧,最起碼,武安君不是無端殺俘。”


    司馬遷毫不退讓道:“要改也可以,你去告訴陛下,罷了我的官職,不過,即使在野去寫野史,本官也會如實執筆。”


    曹操大怒道:“你寫的不是史,是一個本該有著大好前程,誓死為國朝守著國門的將軍之未來!


    你真該到前線去看一看,那些晉軍將士,是如何殺我秦人,戮我子民,等你看到之後,再來說,這俘虜,該不該殺!


    可是晉國的史官,不會記載他們所犯下的醜陋行徑,他們就連入侵我大秦,都可以寫成是一場正義之戰!”


    說完這句話,便就丟下那張紙,拂袖而去。


    司馬遷望著他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拿起那張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良久之後,才用墨漬將那行字全部塗抹,然後重新寫到:


    【承平...雲州守將武安君白起,因憂降俘叛亂,幹擾守城,遂坑之,數兩萬...】


    換了一個寫法,將來後世人對他的評價,就會有所不同。


    寫好之後,司馬遷苦笑道:“今日之書,將來又不是不會改,何以這般生怒?”


    他是在指曹操。


    事實也確實如此。


    身為史官,首先要做的,是將當前發生的事情,如實記錄下來。


    然後等到將來,需要改的時候,再去做出一些修整。


    比如,有後世史官,奉上頭的命令,或是心血來潮,要為某個人單獨列傳,那麽就會根據之前所寫的史料做出進一步修整。


    “今日能殺俘,明日便能殺俘,難道要每一次為他說辭?你真當史官的字不值錢?”


    司馬遷歎了口氣。


    在這個世界,最貴的字,可能就是史官筆下的字了。


    他們記錄一個人的功績是非時,多一個字或者是少一個字,都足以影響後世人的判斷。


    隨後,曹操知道司馬遷更改的消息時,顯得頗為高興,向蔡京笑道:“看來這司馬遷,也不是太迂腐。”


    聞聲,蔡京可沒有什麽值得高興的地方,反而還有些憂慮,


    “白起這次,可算是捅了一個大簍子。就是不知道,陛下那邊,該如何處置他。”


    曹操道:“陛下賢明,應該不會處置有功之臣,更何況,陛下熟知兵書,也應該知道,那兩萬人,不得不殺的道理。”


    蔡京歎道:“可是,白起此舉,無異於是將我大秦,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是一件麻煩事。”


    函穀關。


    霍光正在向嬴淵匯報這件事情。


    由於丁白纓選擇留在了城關內,所以,她也就擔任起了嬴淵的貼身護衛與婢女。


    霍光在講完白起殺俘的事情後,便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不知陛下將如何處置武安君?”


    自從遠征戰役以來,他與白起的關係,算是比較好的。


    自然不願看到白起出事。


    但這一次,對方鬧出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


    畢竟,列國間,還從來沒有過殺俘的事情傳出。


    如今先例已有,將來,不知又將發生多少次這種事情。


    而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白起。


    嬴淵尚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下意識反問道:“處置?打了勝仗,為何處置?”


    難道打了勝仗,還能處置的嗎?


    這算不算違背係統的約定?


    如果不算的話,那可真是一件喜事啊!


    霍光愣了愣神,未經深思熟慮,便直言道:


    “回陛下,武安君此次殺俘,傳到各國民眾耳朵裏,隻怕會影響我大秦口碑。


    甚至還會因此引來列國厭惡。”


    話音剛落。


    嬴淵先是感到一陣失望。


    就說啊,有功之臣,怎麽能處置呢?


    不過,很快他便又激動起來。


    殺俘能引來各國的厭惡?


    這要是其餘各國,一同伐秦,那秦國就算是有通天的能力,也得滅亡吧?


    想到這裏,嬴淵便直接開口道:“有功之臣,朕為何要處置?朕不僅不會處置,還會重重賞賜白起。


    告訴他,不要怕因為殺俘這種事情,而有什麽心理負擔,讓他大膽的去做,一切都有朕給他撐腰!”


    剛說完,霍光便震撼到瞠目結舌的地步。


    陛下...


    這是什麽意思?


    俗話說,功是功,過是過。


    有功當然賞,可白起有過,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為何陛下肯為他避重就輕?


    還說,不要讓他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難道,陛下是想表達,隻要能打勝仗,殺再多的俘虜也沒事的意思?


    應該是這麽個意思吧。


    一切有陛下撐腰...


    白起啊白起,你真應該慶幸,以你這種性格為將,萬幸遇到的是像陛下這樣的皇帝。


    霍光認為,嬴淵肯定是那個意思,但是,有些話,不能明說。


    隻要能打勝仗,能護衛大秦,用什麽手段都無所謂了。


    但是,一些不光彩的手段,盡可能的還是要隱晦一些。


    這也是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陛下不願明說的理由吧?


    陛下...


    當真是聖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砂糖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砂糖橘子並收藏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