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誤


    段鯤初遇謝蘊之,是在永和十年的春分宴上。少女執一柄素紗團扇,扇麵繡著\"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筆鋒竟與段鯤藏於袖中的《金剛經》批注如出一轍。


    \"殿下可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謝蘊之將團扇輕叩案幾,驚落半盞碧螺春。茶湯漫過《女誡》扉頁時,段鯤望見她腕間纏著褪色的紅繩——那是大理國寒門學子為亡母守孝的舊俗。


    三皇子嗤笑:\"謝小姐與癡兒論佛,不如與孤賞花。\"段鯤忽將茶渣撒向階前牡丹,花泥混著碎瓷片,竟拚出\"眾生平等\"四字。謝蘊之的繡鞋尖沾了泥,當夜卻將這幅殘畫拓在宣紙上,題曰《泥中偈》。


    市井緣


    秋雨淅瀝的午後,段鯤掙脫侍從鑽進西市舊書鋪。掌櫃之女阿蕪正踮腳擦拭《妙法蓮華經》的函套,青布裙擺掃落積灰的《南華經》。段鯤蜷在角落讀\"子非魚\"篇,忽見阿蕪將餿水潑向討飯的癡兒。


    \"他偷吃供佛的米糕!\"阿蕪叉腰瞪眼。段鯤摸出荷包裏的金瓜子,卻見癡兒將米糕掰碎喂簷下病雀。雀兒振翅時墜落,段鯤拾起奄奄一息的小雀:\"子非雀,安知米糕非良藥?\"阿蕪怔然,將《楞嚴經》墊在漏雨的窗欞下。


    寒夜燈


    臘月宮宴,段鯤見謝蘊之獨坐回廊。她解下紅繩係在梅枝,繩結處懸著半塊碎玉:\"家父今日將《泥中偈》獻與陛下,換了嶺南三千流民的賑災糧。\"


    梅香浸透她袖口的墨痕,段鯤認出是《維摩詰經》的殘句:\"從癡有愛,則我病生。\"夜雪壓斷梅枝時,紅繩墜入雪堆,謝蘊之忽然落淚:\"殿下可知,這繩結原該係在赴考書生的棺木上?\"


    眾生相


    上元夜,段鯤與阿蕪混跡燈市。賣糖翁的獨輪車撞翻乞兒,阿蕪將新裁的《地藏經》墊在傷者頭下:\"佛經最宜止血。\"段鯤望著經卷染血,忽憶起那年井底刻星圖的癡兒。


    \"“公子可信輪回?”阿蕪輕聲問道,仿佛這隻是一句無關緊要的閑話。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碎糖上,然後將它們小心翼翼地喂給了瘸腿老犬。


    此刻,滿街的花燈如繁星般璀璨,照亮了阿蕪鬢角的那道舊疤。那道疤痕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明顯,仿佛是她過去經曆的某種印記。


    段鯤默默地看著這一切,他的手不自覺地伸進袖子裏,摸到了謝蘊之送給他的那本《泥中偈》。書冊的紙張還帶著些許潮濕,顯然是剛剛被雨水打濕過。他翻開書頁,隻見墨跡未幹的地方,有幾處已經被雨漬暈染開來,模糊了原本的字跡。


    段鯤凝視著那些暈開的墨痕,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他想起了謝蘊之,想起了他們之間的種種過往,以及那些未曾說出口的話。


    “此間眾生,何曾需要輪回?”段鯤低聲呢喃道,這句話似乎既是對阿蕪的回答,也是他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自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淵秘錄:七絕升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頭怪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頭怪嬰並收藏玄淵秘錄:七絕升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