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試之首,最重根骨。


    靈台峰下,一座白骨古壇破地而出,壇高三丈,由無數萬年靈獸之骨鑄就,骨上纏繞著道道銀輝法紋,光芒流轉間似有低語,壓得眾人心神悸動。


    壇頂懸浮一麵古銅色鏡盤,道名“照骨玄鏡”,通體布滿歲月斑痕,其上銘有“觀骨三千道、照魂七輪天”的古文,銘文一動,天地俱寂。


    考核開啟,第一位少年上前,僅一步,鏡麵便浮現灰光,一閃即暗,長老淡淡道:“凡骨一脈,下階。”


    人群中一陣低語。


    隨後數人逐次登壇,有者骨內隱有一紋青輝,有者微呈紫骨之態,皆為中等資質,雖未轟動,但也得認可。


    忽有一道朗聲傳來:


    “楊家楊正,登壇照骨。”


    人群一震,皆讓出道來,隻見楊正一步踏上白骨壇,神情坦然,背脊挺拔如槍,氣息豪放之中卻又凝煉如刀。


    他立於壇中,道鏡未動,骨壇卻忽有轟鳴之聲自地底而起,仿佛共鳴天地。


    下一息——


    照骨玄鏡驀然浮現出一道金色輪廓,其上閃現出三道劍紋脈絡,宛如古劍之骨自其身映照而出,劍骨三鳴!


    一時間,整座廣場光輝四射,連靈台之巔的一位長老都眯眼微笑:“劍骨三鳴,楊家果然不凡。”


    另一執法峰老者更是點頭:“其骨之正,其誌之堅,乃白雲宗百年難得一見之戰骨。”


    下方少年們震動不已:“這便是楊正的資質?三紋劍骨……”


    “怕是初入宗門,便可跨入內門之選!”


    楊正抱拳謝鏡,轉身而下,目光望向秦寧,嘴角一笑,道:“待你登台,我觀你氣息,未必在我之下。”


    秦寧目光微斂,未語。


    就在這時,廣場中再度寂靜,一道靈舟劃空而來,靈舟未落,其人已自舟中縱身躍下,如星墜凡塵,光輝璀璨!


    “北玄洛川,登壇。”


    寥寥五字,卻讓場麵瞬間如臨雷霆。


    洛川身披白袍,周身靈氣自轉,未踏入骨壇,照骨玄鏡已自行浮動,竟在半空輕輕顫鳴,似感其存在。


    洛川負手踏步,目光淡漠,看也未看鏡麵,隻是淡然道:“照。”


    那一刹,鏡光暴漲,金芒四溢,竟見其體內浮現一道雷紋之骨,紋中生雷,骨上躍火,七道金色雷線自其脊骨蔓延至四肢,天雷烙骨!


    “這……是傳說中的雷骨金紋?!”一名宗門副執法長老霍然起身,臉色劇震。


    “七紋雷骨、骨藏神識,此子……非凡天資。”


    “此等資質,不入內門,天理難容。”


    眾弟子麵色蒼白,心中震顫。與洛川之輝相比,自己之骨仿佛凡塵塵埃。


    洛川緩步而下,目光掠過全場,最終在秦寧身上一頓。


    他眸光微眯,冷笑一聲,轉身而去。


    “記住這個姓秦的。”他對隨從淡淡說了一句。


    灰印沉於袖中,似有所覺,微微一顫。


    秦寧低頭,仍未開口。


    骨壇漸暗,試煉尚未結束,真正的神秘,尚未開啟


    忽有一道清音響起,如雪落玉盤。


    “趙家嫡女,趙馨雨,登壇照骨。”


    人群間一陣低語,“趙家?那可是南嶺三大古族之一!”


    “聽說此女天生靈骨,與寒屬性感靈體質相契合,自幼修《玄冰訣》,十五歲便凝出冰輪法影。”


    眾人紛紛讓開道來,隻見少女步履輕盈如煙,衣袂似冰雪流霞,容顏清冷卻不失婉約,黑發披肩,眼若寒潭,眸中不含一絲塵雜之氣。


    她立於骨壇中央,未作一言,素手抬起,袖中靈息微動。


    那一瞬,照骨玄鏡微微震顫,一縷寒芒自天而降,鏡麵映出其體內骨脈流轉——竟是一朵冰蓮,自脊骨處緩緩綻放,九瓣晶瑩剔透,猶如冰玉雕刻而成,隱隱有極寒之氣透鏡而出,令骨壇四周結起一層淡霜。


    “九瓣冰骨,靈脈映形,此乃感靈體質中最上品——寒蓮骨。”一位執法長老低聲喃喃,眼中現出罕有讚賞之意。


    “雖非靈骨,卻極具靈性,適合靈符一脈,若修成冰心大符,甚至可鎮封一域。”


    “趙家果然底蘊深厚。”


    鏡麵之上,冰蓮漸盛,不動不顫,卻如天工凝華,未帶鋒芒,唯有肅清之意流轉。


    趙馨雨眼眸微垂,似未動容,片刻後淡淡行禮,步下壇來。


    她經過秦寧身旁時,忽而停住半步,輕輕一頓。


    並未回頭,也未出聲。


    隻是在那灰衣少年身旁停駐的一息,鏡台忽然傳出一道極微不可察的低吟,仿佛風穿玉骨,未成音。


    她眉目一動,眸光深處一抹異色劃過,旋即無聲走遠。


    而此時,骨壇歸寂,眾人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站於最後、始終未動的少年身影。


    “還剩他一人……秦寧。”執法長老道。


    風,似乎一下子靜了下來。


    執法長老目光掃向最後一人,沉聲道:“秦寧,登壇。”


    廣場之上,喧嘩聲頓止。


    那名一直站在隊尾的灰衣少年,終於緩步邁出。他的步伐不快,卻帶著一種令人莫名心悸的沉靜。身形不高不矮,不壯不弱,麵容清俊如刻,氣息沉於體內,毫無靈壓波動,仿佛隻是一個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少年。


    然而,就在他踏上骨壇的那一刻,天色微沉,骨壇四周風聲遽止。


    照骨玄鏡未有絲毫反應。


    長老微皺眉,低聲道:“靈息未動?”


    他眉心微凝,正欲提醒,卻忽覺周身一冷,仿佛有什麽不可言說的東西,自那少年體內緩緩展開,如古潭波瀾,如深淵開眸,又如星墓之下初醒的某種存在。


    而照骨玄鏡依舊沉默無聲。


    不是無感,而是——不敢感。


    祭壇周圍的骨柱忽然發出極輕顫音,宛若被寒流灌入骨髓深處;而立於壇下的眾多弟子,原本聚焦秦寧的目光,也在這一刻本能地移開,不敢與他四目相對。


    “怎麽回事……我竟生出跪伏之感?”一名體魄強橫的少年低聲喃喃,眼中滿是惶惑。


    “他什麽都沒做……”另一人喃喃,卻雙膝微曲,冷汗自額角滑落。


    執法長老起初還想記錄,卻猛然發現——自己竟無法寫下那少年的骨紋等級。


    不是“凡”,不是“靈”,不是“空”……而是筆尖懸在空中,心神茫然,毫無概念。


    他目光震動,遲疑許久,低聲記下:“骨鏡無顯,等級……不可測。”


    趙馨雨目光落在秦寧背影之上,眼中寒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無法言喻的沉靜。她感知極強,可此刻,她卻無法從秦寧身上捕捉到絲毫修煉氣息,卻又本能地不敢靠近。


    洛川則冷目如刃,麵無表情,拳心卻因長時間緊握而滲出一絲血跡。他的神識在剛才接觸秦寧那一瞬,如墜深淵,被無形割裂。


    “這不是天才……這是災禍。”他心中冰冷浮現這四個字。


    楊正卻目露驚異,轉而輕笑,眼神中未有恐懼,反而有隱隱戰意。


    “此人,有趣。”他說。


    而那名叫秦寧的少年,自始至終未開口、未動靈、未施法,隻是淡淡立於骨壇之上。


    片刻後,他轉身離開,未引鏡光波動,亦未喚醒骨魂。


    唯有他離開那一瞬,整個照骨玄鏡微微一顫,泛起一圈模糊的灰影,如夢如幻,又仿若不曾存在過。


    那是一種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氣息,一種鏡也無法照出的影,一種連道也無法定義的沉靜。


    全場無言,眾生屏息。


    執法長老久久未語,最後隻能低聲宣道:“秦寧,骨鏡無階,列入……不可測。”


    【映靈開輪】


    骨紋試畢,執法峰長老手持法印,於靈台峰中央一按,靈池之陣緩緩開啟。


    七彩靈流如銀河瀉地,自陣中盤旋升騰,化為一座光影旋渦,懸於試道廣場上空。


    此為白雲宗第二試——“映靈開輪”。


    凡具靈骨者,可接引靈氣凝聚於脊輪,顯化其“靈輪相位”。輪數越多,靈韻越純,資質越高。七輪為極,三輪可列上階,五輪為罕見天才,六輪以上……數百年未有一見。


    台下少年們呼吸漸促,紛紛登台。


    有者喚出一輪火焰光輪,熾熱而不穩;有者凝出雙輪,形態模糊,勉強過關。更有一位水屬性靈者,三輪水波相隨,引來驚歎。


    忽有一道清鈴微響,一抹冰藍倩影踏步登台。


    趙馨雨再臨,此番身著素白霓裳,衣袂飛揚,猶如雪中獨蓮。


    她立於靈池之心,靜氣凝神,雙掌交疊於胸前。下一瞬,靈流自動聚攏,未見法印,虛空之上,兩輪寒光緩緩展開,如月華籠雪,清輝映海。


    “冰靈雙輪!本為感靈之體,又得冰心重修,難得。”一位老者輕讚。


    雙輪輕轉如玉盤,未有鋒芒,卻引得靈池水麵自結冰晶,眾人屏息。


    趙馨雨如來如去,未留波瀾,靜靜走下。


    隨後登台者漸多。


    忽然,一聲大笑震天,一名身形偉岸的少年騰空躍上法台,正是楊正!


    “楊家之子,楊正,願領靈輪之試。”


    他朗聲爆命,腳踏靈陣之心,雙掌齊出,靈氣爆湧,三道劍輪呼嘯而出,長空留痕!


    三輪皆為實質,劍意凜然,直逼池邊觀者。


    “此子劍骨靈感強盛,三輪皆穩,無一虛影,劍修之中極佳。”


    楊正哈哈一笑,收勢退下,眾弟子麵色或羨或歎。


    緊接著,一道低沉雷聲轟然炸起。


    “洛川登台。”


    他未言,隻是一踏地麵,天穹之上,五道金色雷輪驟然成型。


    雷意貫空,雲動風生,五輪並現,罕見至極!


    “雷魂五輪!此子天資逆世。”執法峰眾長老皆肅然起身。


    雷光燦燦,映得靈池微顫。洛川如天雷下凡,傲立水幕之巔,冷冷掃視場中諸人。


    眾弟子望而生畏,膽小者已不敢再試。


    但——所有的雷光,在下一人踏入靈池後,忽然寂滅。


    ——秦寧,登台。


    無風,無言。


    他未布法,也未引息,隻是緩緩踏入靈流中央。


    靈池平靜如鏡,未起漣漪。


    然而就在他腳掌落下那一刻,靈陣驟然一震,所有七彩靈流,竟紛紛退避三丈,自動避讓!


    靈光逆流,靈霧遁散,似乎在躲避著某種看不見的壓迫。


    執法長老眼皮一跳,猛地起身。


    “靈陣排斥……非,此子不排斥靈陣,而是……靈不敢近。”


    秦寧立於池心,身無波瀾,眼神平淡,未引絲毫異象。


    然而整座靈池此刻卻宛如凍結,靈輪不現,法光全無。


    趙馨雨再度側目,心中一片冰雪泛寒。


    洛川瞳孔一縮,拳指青筋隆起。


    楊正目露震動,低聲道:“這是……何等之靈體?竟令靈輪失效……”


    執法者欲開口,卻發覺符筆上靈芒熄滅,空空如也。


    他喃喃低語:“無論,不是空缺,而是……無從評測。”


    “此子,不顯靈輪,不現靈階,靈流避讓,符紋拒照。”


    “記錄評注:靈輪不可測,靈體未識,不可定等。”


    秦寧轉身而去,身後靈池緩緩恢複,卻始終波瀾不驚。


    仿佛,剛才從未有人踏足池心。


    唯有那微不可察的灰光,曾在虛空一瞬輕旋。


    【鬥陣試心】


    靈輪測試畢,長老緩緩起身,抬手遙引一道青銅古陣升騰而起,陣紋交織,輝光萬丈,凝成一方八角神台,高懸於靈台峰之巔。


    此為白雲宗第三試——“鬥陣試心”。


    此陣為宗門太初年所鑄,以元神為引,以心念為鋒,入者須破自身幻障、斷執念、鬥靈念,一念不穩,輕則意亂神損,重則走火入魔,終身廢人。


    “鬥陣非戰力試,試其心、試其魂、試其意。”執法長老目光如電,“凡欲證道,先證己心。”


    首位登陣者為一名瘦小弟子,名喚林羽。


    他踏入陣中,立刻被卷入幻境。


    幻象之中,他回到了童年母親被妖獸吞噬之景,林羽淚流滿麵,竟在幻境中哀嚎跪倒,片刻後心識崩潰,被陣靈震出,麵如死灰。


    第二位弟子為一女修,幻境中她所愛之人棄她而去,執念難斷,心亂神離,亦被彈出陣外,口吐鮮血。


    數名弟子接連嚐試,有者闖過三層幻境,有者止步一念。


    大陣冷酷無情,毫不留情地淘汰著心智不堅者。


    忽而,一聲朗笑振空而起。


    “楊正,登陣!”


    他如天將般一躍而上,靈魂之火騰於雙眸。


    陣中幻境突轉,化為一片血海屍山,無邊劍雨襲身。


    楊正持心如劍,怒喝衝破三重幻象,正要踏入第四層,忽然,幻境劇變!


    空中驟現一尊漆黑麵孔、無五官、披血袍的虛影,雙目如蝕日冷光,猛地俯衝而下,口中低語詭咒:“你……不配入宗……”


    這一刻,楊正眉心刺痛,元神劇震,步伐猛地一滯。


    “不對,這不是陣靈的氣息!”


    他心念一動,欲破幻象,然而那血袍身影竟似真靈降世,手中詭刃破開幻夢,直斬其魂台!


    “這幻象是……人為布下!”


    台下,秦寧眉頭微皺,目光投向陣外一角。


    一名穿灰衣的青年修者正立於靈台一柱後,掌心微抬,五指結印,靈息極淡,藏於靈陣中。他臉上帶著詭異冷笑,目光冷冽,遙遙對準陣中楊正。


    洛川則倚立石柱旁,麵無表情,目光漠然地望著陣中激鬥,似早已預知一切。


    而趙馨雨卻輕擰眉頭,似有所覺,微微側首望向秦寧——卻見那灰衣少年依舊寂靜佇立,麵色未有起伏。


    陣中,楊正元神綻光,咬牙怒吼,雙手並起,一道劍光從心魂中劈出,破開血袍幻魘,直逼虛影心髒!


    “滾!!!”


    虛影炸裂,幻象頓散,楊正踉蹌跪地,臉色蒼白如紙,嘴角有血痕,卻終是走出陣中。


    執法長老神色凝重,冷聲道:“心念穩固,破四重幻,雖遇異象,仍自掙脫,內門可列。”


    楊正長吐一口氣,回望鬥陣,眼中寒光微動。


    他並未說出那詭異幻影的異常,但心中已有猜測。


    而那藏於陣後的灰衣青年,見此未果,緩緩退入人群。


    一場暗流,悄然退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源界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覆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覆雨並收藏源界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