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秦家江山,二世而亡
穿越成世子,開局就要謀反嗎 作者:燕子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夜皇朝雖然節節敗退,但是憑著各路藩王和朝廷的底蘊,還是東拚西湊了三十萬大軍出來。
這是最後的家底,要是還攔不住離秦國的攻勢,千夜皇朝就會步了撫玉國的後塵。
於朝廷而言,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候,根本不容有失。
然而這最後的希望還是破滅了。
雙方在京畿之地的廣袤平原上決一死戰。
剛開始的時候還算勢均力敵,廝殺之間有來有回。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離秦國的優勢就逐漸凸顯出來。
要知道千夜皇朝這三十萬大軍多半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頂多也就是各州之間偶有摩擦的時候才虛張聲勢一番。
反觀離秦國的兵甲,無論是去年的南下攻打撫玉國也好,還是如今的北上反攻千夜皇朝也罷,大多數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活著爬出來的。
論起驍勇善戰和悍不畏死,哪能是朝廷兵甲所能比的?
於是勝負的天平逐漸開始向離秦國傾斜。
尤其是周胖子在李仲寅的授意下以奇兵突襲了千夜皇朝後方的糧草重鎮之後,當囤積糧草被悉數付之一炬的消息傳回前線,直接讓朝廷大軍的士氣跌落到了穀底。
原本就是靠著最後的一口氣硬撐著,如今連糧草都沒了,這仗還怎麽打?
趁著千夜皇朝的兵甲人心惶惶,葉世離和李仲寅當即一拍即合。
兩人同時率軍傾巢而出,所過之處,千夜皇朝的兵甲如同被割了麥子一般成片倒下。
這一戰,離秦國付出了四萬兵甲傷亡的代價,卻讓朝廷三十萬大軍潰不成軍。
除了三萬人馬狼狽逃回泰安城,其餘不是變成了孤魂野鬼,就是成了離秦國的俘虜。
而在經過這次的兵敗如山倒之後,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千夜皇朝的氣數已經盡了。
葉世離本以為秦家天子會負隅頑抗。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當離秦國征北大軍還在休整的時候,千夜皇城的當朝首輔卻以使者身份前來。
元西塘以前雖然和葉宗明私交甚密,但也隻是見過幼年的葉世離幾麵而已。
如今看到長大成人且儀表堂堂的太子殿下,不禁感慨萬千。
誰能想到一年之前的離州王府還在忍氣吞聲,現在不僅覆滅了撫玉國裂土為皇,還反過來將千夜皇朝逼入了絕境?
想到秦家天子已經沒了當初的意氣風發,現在隻能每日借酒消愁,元西塘當即苦笑不已。
其實他本不想來的,奈何皇命在身,也隻能厚著臉皮來這裏了。
元西塘將一封蓋著千夜皇朝傳國玉璽大印的書信交給了年輕的太子殿下。
葉世離打開一看,頓時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按信上所說,千夜皇朝願意投降。
隻要離秦國肯退兵,千夜皇朝不僅將南方的大片領土和城池割讓給離秦國,還會稱臣歲貢。
在元西塘看來,朝廷做出了這麽大的退步,於情於理,離秦國都該知足才對。
可惜葉世離卻根本不為所動。
如果是父皇在此,大概會顧念舊情。
但他可是兩世為人,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
尤其自己之前還沒秦家天子幾次三番要置於死地。
葉世離怎麽可能咽下這口氣?
所以那封書信又被元西塘原封不動的帶了回去。
短暫的休整之後,葉世離便率領大軍將泰安城團團圍住。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千夜皇朝已無再戰之力。
哪怕秦家天子身披鎧甲親自上陣誓死要於泰安城共存亡也無濟於事。
這最後的垂死掙紮隻持續了不過兩三個時辰而已,南側城門就被攻破。
眼看大勢已去,秦家天子不願被俘受辱,於城頭之上拔劍自刎。
秦家江山,二世而亡。
葉世離率軍攻入泰安城,但是在無數人的人心惶惶之中,他卻並未如同想象中的那樣大開殺戒。
但是對於有些人,該清算的賬還是要清算。
郭景煥毫無意外的被身首異處。
除此之外,很早之前就潛伏在皇城的離州密諜也整理了一份名單出來。
這些人之前都是在廟堂上以極其激進的態度針對過離州。
年輕的太子殿下沒有任何心慈手軟,將上麵羅列的人悉數斬殺。
當然除此之外,殷長嘯一家也不可能幸免於難。
可笑這位江南道樞密使還在葉世離麵前大談父輩之間的生死之交。
然而當葉世離冷笑著把殷雨晴所做過的事情都說出來之後,殷長嘯直接癱軟在了地上。
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唯一的女兒對葉世離不喜,卻沒想到心思竟然那般歹毒。
若非如此,殷家或許還有大難不死的可能。
但是葉世離現在對殷雨晴已經恨之入骨,怎麽可能放過殷家?
最後的結果就是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處死,老弱婦孺發配懷陽關。
可即便是葉世離這點最後的慈悲,也沒有留住“餘孽”的性命。
子午暗中出手,直接斬草除根。
此時的殷雨晴早就被人從離州王府轉移到了永安城的皇城內。
雖然還是被關在冷宮內度日如年,不過有些消息還是能傳入她的耳朵裏。
當這個女人得知了殷家上下一百七十二口悉數慘死的事情,直接就昏死了過去。
這可把步搖婆婆嚇了個半死。
太子殿下早就有言在先,殷雨晴必須在這裏孤獨終老。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以無盡的悔恨來度過餘生。
好在殷雨晴隻是氣急攻心而已,很快就悠悠轉醒。
痛不欲生之下,她恨不得將葉世離生吞活剝。
可是殷雨晴現在修為盡失,已經和廢人沒什麽區別。
要殺葉世離,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殷雨晴知道報仇無望,精神終於崩潰,一度想要求死。
但是步搖婆婆哪能讓她如願?
如果這個女人死了,她們也要跟著陪葬。
所以她們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守在殷雨晴身邊。
哪怕殷雨晴滴水不進,也會被步搖婆婆等人強迫張開嘴巴進食,當真是生不如死。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
殷雨晴幾乎每夜都在以淚洗麵。
更可怕的是她還年輕,這種生不如死日子簡直就是無窮無盡。
這是最後的家底,要是還攔不住離秦國的攻勢,千夜皇朝就會步了撫玉國的後塵。
於朝廷而言,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候,根本不容有失。
然而這最後的希望還是破滅了。
雙方在京畿之地的廣袤平原上決一死戰。
剛開始的時候還算勢均力敵,廝殺之間有來有回。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離秦國的優勢就逐漸凸顯出來。
要知道千夜皇朝這三十萬大軍多半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頂多也就是各州之間偶有摩擦的時候才虛張聲勢一番。
反觀離秦國的兵甲,無論是去年的南下攻打撫玉國也好,還是如今的北上反攻千夜皇朝也罷,大多數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活著爬出來的。
論起驍勇善戰和悍不畏死,哪能是朝廷兵甲所能比的?
於是勝負的天平逐漸開始向離秦國傾斜。
尤其是周胖子在李仲寅的授意下以奇兵突襲了千夜皇朝後方的糧草重鎮之後,當囤積糧草被悉數付之一炬的消息傳回前線,直接讓朝廷大軍的士氣跌落到了穀底。
原本就是靠著最後的一口氣硬撐著,如今連糧草都沒了,這仗還怎麽打?
趁著千夜皇朝的兵甲人心惶惶,葉世離和李仲寅當即一拍即合。
兩人同時率軍傾巢而出,所過之處,千夜皇朝的兵甲如同被割了麥子一般成片倒下。
這一戰,離秦國付出了四萬兵甲傷亡的代價,卻讓朝廷三十萬大軍潰不成軍。
除了三萬人馬狼狽逃回泰安城,其餘不是變成了孤魂野鬼,就是成了離秦國的俘虜。
而在經過這次的兵敗如山倒之後,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千夜皇朝的氣數已經盡了。
葉世離本以為秦家天子會負隅頑抗。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當離秦國征北大軍還在休整的時候,千夜皇城的當朝首輔卻以使者身份前來。
元西塘以前雖然和葉宗明私交甚密,但也隻是見過幼年的葉世離幾麵而已。
如今看到長大成人且儀表堂堂的太子殿下,不禁感慨萬千。
誰能想到一年之前的離州王府還在忍氣吞聲,現在不僅覆滅了撫玉國裂土為皇,還反過來將千夜皇朝逼入了絕境?
想到秦家天子已經沒了當初的意氣風發,現在隻能每日借酒消愁,元西塘當即苦笑不已。
其實他本不想來的,奈何皇命在身,也隻能厚著臉皮來這裏了。
元西塘將一封蓋著千夜皇朝傳國玉璽大印的書信交給了年輕的太子殿下。
葉世離打開一看,頓時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按信上所說,千夜皇朝願意投降。
隻要離秦國肯退兵,千夜皇朝不僅將南方的大片領土和城池割讓給離秦國,還會稱臣歲貢。
在元西塘看來,朝廷做出了這麽大的退步,於情於理,離秦國都該知足才對。
可惜葉世離卻根本不為所動。
如果是父皇在此,大概會顧念舊情。
但他可是兩世為人,深知斬草除根的道理。
尤其自己之前還沒秦家天子幾次三番要置於死地。
葉世離怎麽可能咽下這口氣?
所以那封書信又被元西塘原封不動的帶了回去。
短暫的休整之後,葉世離便率領大軍將泰安城團團圍住。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千夜皇朝已無再戰之力。
哪怕秦家天子身披鎧甲親自上陣誓死要於泰安城共存亡也無濟於事。
這最後的垂死掙紮隻持續了不過兩三個時辰而已,南側城門就被攻破。
眼看大勢已去,秦家天子不願被俘受辱,於城頭之上拔劍自刎。
秦家江山,二世而亡。
葉世離率軍攻入泰安城,但是在無數人的人心惶惶之中,他卻並未如同想象中的那樣大開殺戒。
但是對於有些人,該清算的賬還是要清算。
郭景煥毫無意外的被身首異處。
除此之外,很早之前就潛伏在皇城的離州密諜也整理了一份名單出來。
這些人之前都是在廟堂上以極其激進的態度針對過離州。
年輕的太子殿下沒有任何心慈手軟,將上麵羅列的人悉數斬殺。
當然除此之外,殷長嘯一家也不可能幸免於難。
可笑這位江南道樞密使還在葉世離麵前大談父輩之間的生死之交。
然而當葉世離冷笑著把殷雨晴所做過的事情都說出來之後,殷長嘯直接癱軟在了地上。
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唯一的女兒對葉世離不喜,卻沒想到心思竟然那般歹毒。
若非如此,殷家或許還有大難不死的可能。
但是葉世離現在對殷雨晴已經恨之入骨,怎麽可能放過殷家?
最後的結果就是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處死,老弱婦孺發配懷陽關。
可即便是葉世離這點最後的慈悲,也沒有留住“餘孽”的性命。
子午暗中出手,直接斬草除根。
此時的殷雨晴早就被人從離州王府轉移到了永安城的皇城內。
雖然還是被關在冷宮內度日如年,不過有些消息還是能傳入她的耳朵裏。
當這個女人得知了殷家上下一百七十二口悉數慘死的事情,直接就昏死了過去。
這可把步搖婆婆嚇了個半死。
太子殿下早就有言在先,殷雨晴必須在這裏孤獨終老。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以無盡的悔恨來度過餘生。
好在殷雨晴隻是氣急攻心而已,很快就悠悠轉醒。
痛不欲生之下,她恨不得將葉世離生吞活剝。
可是殷雨晴現在修為盡失,已經和廢人沒什麽區別。
要殺葉世離,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殷雨晴知道報仇無望,精神終於崩潰,一度想要求死。
但是步搖婆婆哪能讓她如願?
如果這個女人死了,她們也要跟著陪葬。
所以她們幾乎是寸步不離的守在殷雨晴身邊。
哪怕殷雨晴滴水不進,也會被步搖婆婆等人強迫張開嘴巴進食,當真是生不如死。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
殷雨晴幾乎每夜都在以淚洗麵。
更可怕的是她還年輕,這種生不如死日子簡直就是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