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十三年九月廿二,火山礦脈的入口處,黎族巫師正在用雞血祭祀岩神,血珠滴在新開采的硝石結晶上,發出 “滋滋” 的輕響。周益握著張老遺留的金器探針,看著探針在礦層間劃出藍火花 —— 那是天然硝石與火山鐵砂摩擦的產物,與他記憶中現代火藥的焰色反應分毫不差。


    “南宮先生的牛痘術救了三百條命。” 黎族酋長的藤杖點在礦脈岩壁,上麵新刻的 “雷火共生” 圖騰還滲著岩油,“黎人說話算話,礦脈三層以下,隨你們挖。”


    坑道深處,阿椰正用黎錦帕子過濾牛痘膿液,淺金色的黏液在帕子上凝成絲線,意外粘住了散落的火藥顆粒。她忽然想起張老臨終前的批注:“以血養火,火自溫馴”,試著將黏液滴入硝石粉末,顆粒竟自動聚合成均勻的小球,不再像以往那樣鬆散。


    “周帥!” 她的呼喊在礦脈中回蕩,驚飛了棲息的蝙蝠,“用黎錦濾過的牛痘膿,能讓火藥聽話!”


    周益接過她手中的 “火藥球”,觸感像裹了層糖衣的石子。陽光從礦脈裂隙射入,照見球體表麵的黎錦纖維 —— 那些細密的紋路,竟與現代火藥的 “顆粒化工藝” 異曲同工。“張老說的‘血’,” 他忽然頓悟,“不是人血,是黎錦裏的棉膠蛋白,和牛痘膿液發生了反應!”


    礦脈中層的火藥工坊裏,劉三正用廢火銃管炒製硝石,忽聞坑道傳來悶響。他衝出去時,看見轉角處騰起藍煙,一名 “黎族醫者” 正蜷縮在地,腰間滾落的牛皮袋裏掉出狼頭紋的火藥包 —— 那是元軍斥候的標準配置。


    “細作!” 劉三的火銃托砸向對方手腕,卻見那人耳後閃過狼頭刺青。爆炸餘波掀開其衣襟,胸口烙著闊裏吉思的 “火妖” 徽記,傷口處的牛痘結痂混著甜火殘粉,正在發出滋滋的聲響。


    “帶回去審問。” 周益撿起對方掉落的羊皮紙,上麵用蒙文畫著牛痘接種的流程,關鍵處標著 “偷自漢人妖法”。他望向礦脈深處,新開采的硝石堆成小山,表層的牛痘黏液在陽光下泛著虹光 —— 那是黎漢技術共生的第一道封印。


    現代線:


    蘇月的鑽探船在南海某火山島岩芯中提取到特殊樣本,顯微鏡下,硝石晶體表麵附著層狀有機物,經質譜分析,竟是 13 世紀牛痘病毒與黎錦纖維的複合物。更驚人的是,這些有機物中檢測出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測序顯示為黎漢混血,其中一段線粒體 dna 與雷生的 “lh-001” 樣本完全匹配。


    “蘇博士,” 助理舉著基因圖譜衝進修實驗室,“岩芯裏的 dna 存在人工編輯痕跡,和 1281 年的瘟疫血清樣本相比,多了段能分解硝石毒性的基因片段。”


    她盯著圖譜上的螺旋結構,忽然想起《雷火錄》中 “以血養火” 的批注。當岩芯樣本放入量子共振艙,艙壁竟顯形出阿椰過濾牛痘膿液的場景,少女的黎錦帕子在礦脈微光中輕輕抖動,每根纖維都像在編織文明的密碼。


    火山礦脈的黃昏,周益坐在硝石堆旁,看著阿椰用牛痘黏液給火藥球裹上第二層黎錦纖維。她的指尖染著淡金色,那是甜火與牛痘共生的顏色。“知道嗎?” 他忽然說,“八百年後,會有人在岩芯裏發現這些黏液,他們會叫它‘文明的膠水’。”


    阿椰抬頭,礦脈裂隙的月光穿過火藥球,在她臉上投出細碎的光斑:“那時候,火銃是不是早就鏽成犁頭了?”


    他笑了,笑聲混著遠處的鑽探聲 —— 那是黎族少年在開采新的硝石層,他們的藤甲上掛著牛痘結痂磨成的護身符。“會的,” 他說,“但這些裹著黎錦的火藥球,會讓後人知道,我們的火,從一開始就帶著人的溫度。”


    元軍細作的審訊在晶燈洞穴進行,當他看見阿椰手中的牛痘膿液時,眼中閃過恐懼:“你們竟敢拿病毒養火……”


    “不是養火,是養人。” 周益指向洞壁的壁畫,上麵畫著黎漢戰士用牛痘救下元軍幼童的場景,“硝石會爆炸,病毒會死亡,但黎錦裏的棉膠蛋白,永遠記得怎麽把危險,變成保護。”


    現代實驗室的警報突然響起,岩芯樣本的牛痘病毒竟在無菌環境下開始複製,其 rna 序列自動修複著硝石晶體的分子缺陷。蘇月看著監控錄像,發現病毒的運動軌跡,竟與八百年前礦脈裏阿椰的手指軌跡,完全一致。


    礦脈深處,新開采的硝石層中,天然形成的 “雷火” 二字在月光下閃爍。周益知道,這不是巧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宋末,海上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先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先濱並收藏穿越宋末,海上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