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十二年五月十九,火山湖島的黎漢部落正沉浸在 “甜火” 豐收的喜悅中。周益站在晶燈旁,看著阿椰用甜火餘燼培育的紅薯藤爬滿火山岩,葉片上的糖霜結晶在陽光下像撒了層細鹽。遠處的港灣裏,阿拉伯商隊的三桅帆船正在卸貨,船首的 “和平” 黎文被海風擦得發亮。
“周帥!” 了望手的驚呼打破平靜,“商船… 是元軍!”
偽裝成商船的元軍戰船突然扯下帆布,露出船身的狼頭圖騰。周益舉起火銃時,看見對方甲板上站著被鐵鏈鎖住的漢人苦力,他們胸前掛著用破布做的 “降” 字旗,卻在看見晶燈時突然振臂高呼:“雷火軍!”
“不要開槍!” 他的警告被火銃轟鳴淹沒。黎漢戰士的 “甜火” 火銃噴出藍色火焰,鉛彈穿透商船帆布,卻在擊中目標時發出悶響 —— 那是用孩童玩具盾牌改裝的護甲,盾牌上還畫著歪歪扭扭的三角梅。
阿椰的火銃墜落在地,她看見一名元軍士兵撲倒在孩童身前,後背的藤甲上繡著 “趙” 字。那士兵轉頭時,露出半張染血的臉,眼中沒有敵意,隻有哀求:“救… 救皇子…”
戰鬥在暴雨中結束。周益踩著滿地狼藉,看見阿椰跪在廢墟中,懷裏抱著個昏迷的幼童,孩子頸間的羊脂玉佩刻著 “趙” 字螭紋 —— 那是南宋宗室的佩飾。阿椰的黎錦圍裙浸滿鮮血,卻在擦拭孩子額頭時,指尖格外輕柔。
“他叫趙承煜,” 元軍傷兵用斷齒的牙咬開竹筒,裏麵滾出半塊傳國玉璽殘片,“闊裏吉思要斬草除根…”
周益接過玉璽,殘片邊緣刻著 “淳佑” 年號,與他在現代博物館見過的真品分毫不差。遠處,阿拉伯商隊的波斯少年正在假裝整理貨物,袖口露出的羊皮紙上,畫著 “甜火” 火銃的擊錘結構。
“周帥,” 阿椰的聲音帶著顫抖,“他才四歲,不知道什麽是元狗。”
幼童突然在她懷裏咳嗽,咳出的血沫染濕了阿椰胸前的火銃圖騰。周益摸出張老的金器鑷子,夾出孩子肩頭的鉛彈 —— 那是他下令改良的 “甜火” 彈,彈頭裹著椰糖,本該減少殺傷力,此刻卻在孩子細嫩的皮膚上燒出焦痕。
當晚,周益下令將繳獲的元軍戰船改造成 “流動醫館”,船帆用黎錦、元軍戰旗、波斯香料袋拚合而成,中央繪著三足陶罐,裏麵盛著漢黎元三色水。阿椰在船頭掛上燕紅葉的柳葉刀,刀柄係著幼童的玉佩,在海風中叮當作響。
“為什麽救他們?” 劉三的質問混著酒精味,他的手臂纏著繃帶,繃帶下是被元軍火銃灼傷的 “雷火” 紋身,“二牛和燕姑娘的仇忘了嗎?”
周益望向晶燈,那裏映著他疲憊的臉,白發比上個月更稀疏了:“如果我們和元狗一樣殺俘,那我們的火銃,和他們的狼牙棒有什麽區別?”
深夜,他在晶燈洞穴中夢見燕紅葉。她穿著染血的黎錦披風,柳葉刀抵在他咽喉,刀刃上的火銃圖騰滴著水,不是血,是火山湖的淡水:“周明遠,寬恕敵人,就是背叛死者。”
他想辯解,卻看見她身後站著二牛、張老、南宮雲,甚至被炮火波及的黎族孩童。他們的眼睛裏沒有溫度,隻有沉默的質問。
現代線:
蘇月盯著辦公桌上的快遞盒,牛皮紙上蓋著 “南海研究所” 的火漆印。打開盒子的瞬間,她屏住呼吸 —— 半塊羊脂玉佩躺在防震棉中,螭紋雕刻與她家族祖傳的玉佩殘片嚴絲合縫,附帶的紙條上寫著:“你的祖先在等你。”
“不可能…” 她的手指撫過玉佩邊緣的火銃刻痕,那是八百年前的工匠用張老的金器刻刀留下的。手機突然響起,導師陳教授的聲音帶著顫抖:“蘇月,你祖父的筆記裏提到過這個玉佩… 它屬於南宋端宗一脈,卻在 1282 年之後離奇失蹤。”
她衝向實驗室,將玉佩與古代線傳來的全息影像比對。當幼童趙承煜的玉佩投影與手中殘片重疊時,儀器突然發出蜂鳴,屏幕顯示:“基因匹配度 99.7%。”
“蘇博士,” 助理舉著檢測報告闖入,“根據碳十四和 dna 分析,這個玉佩的主人… 很可能是您的直係祖先。”
蘇月跌坐在轉椅上,視線落在牆上的火山晶燈素描。素描裏,阿椰抱著幼童站在晶燈旁,孩子手中的玉佩反光形成箭頭,指向周益刻在岩麵上的 “共生” 二字。
窗外,暴雨敲擊著實驗室玻璃,蘇月想起周益在影像裏說的:“文明的傷疤會結痂,但痂下的血肉,永遠記得疼痛。” 她摸出手機,給匿名郵件發去:“如果我的祖先活在 1282 年,他看見的是寬恕,還是懦弱?”
秒針轉動五十圈後,回複來了,附件是段模糊的火銃射擊視頻,背景音裏混著孩童的啼哭與阿椰的黎語歌謠。畫麵最後,周益的白發閃過,配文:“他看見的,是火銃開花前的陣痛。”
火山湖島的醫館船啟航時,幼童趙承煜在阿椰懷裏醒來,指著船頭的柳葉刀笑:“姐姐,刀上有花!”
阿椰摸了摸他的頭,刀穗上的黎錦正滴著海水,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帶,像極了晶燈裏的火銃圖騰。周益站在船尾,望著逐漸縮小的火山湖島,看見晶燈的光束穿透雨幕,在海麵畫出條明亮的路。
他知道,寬恕不是遺忘,而是讓文明的種子,在仇恨的廢墟上重新發芽。就像 “甜火” 的糖霜,終將覆蓋火銃的冷硬,讓暴力的餘燼,滋養出能吃的紅薯。
“周帥!” 了望手的驚呼打破平靜,“商船… 是元軍!”
偽裝成商船的元軍戰船突然扯下帆布,露出船身的狼頭圖騰。周益舉起火銃時,看見對方甲板上站著被鐵鏈鎖住的漢人苦力,他們胸前掛著用破布做的 “降” 字旗,卻在看見晶燈時突然振臂高呼:“雷火軍!”
“不要開槍!” 他的警告被火銃轟鳴淹沒。黎漢戰士的 “甜火” 火銃噴出藍色火焰,鉛彈穿透商船帆布,卻在擊中目標時發出悶響 —— 那是用孩童玩具盾牌改裝的護甲,盾牌上還畫著歪歪扭扭的三角梅。
阿椰的火銃墜落在地,她看見一名元軍士兵撲倒在孩童身前,後背的藤甲上繡著 “趙” 字。那士兵轉頭時,露出半張染血的臉,眼中沒有敵意,隻有哀求:“救… 救皇子…”
戰鬥在暴雨中結束。周益踩著滿地狼藉,看見阿椰跪在廢墟中,懷裏抱著個昏迷的幼童,孩子頸間的羊脂玉佩刻著 “趙” 字螭紋 —— 那是南宋宗室的佩飾。阿椰的黎錦圍裙浸滿鮮血,卻在擦拭孩子額頭時,指尖格外輕柔。
“他叫趙承煜,” 元軍傷兵用斷齒的牙咬開竹筒,裏麵滾出半塊傳國玉璽殘片,“闊裏吉思要斬草除根…”
周益接過玉璽,殘片邊緣刻著 “淳佑” 年號,與他在現代博物館見過的真品分毫不差。遠處,阿拉伯商隊的波斯少年正在假裝整理貨物,袖口露出的羊皮紙上,畫著 “甜火” 火銃的擊錘結構。
“周帥,” 阿椰的聲音帶著顫抖,“他才四歲,不知道什麽是元狗。”
幼童突然在她懷裏咳嗽,咳出的血沫染濕了阿椰胸前的火銃圖騰。周益摸出張老的金器鑷子,夾出孩子肩頭的鉛彈 —— 那是他下令改良的 “甜火” 彈,彈頭裹著椰糖,本該減少殺傷力,此刻卻在孩子細嫩的皮膚上燒出焦痕。
當晚,周益下令將繳獲的元軍戰船改造成 “流動醫館”,船帆用黎錦、元軍戰旗、波斯香料袋拚合而成,中央繪著三足陶罐,裏麵盛著漢黎元三色水。阿椰在船頭掛上燕紅葉的柳葉刀,刀柄係著幼童的玉佩,在海風中叮當作響。
“為什麽救他們?” 劉三的質問混著酒精味,他的手臂纏著繃帶,繃帶下是被元軍火銃灼傷的 “雷火” 紋身,“二牛和燕姑娘的仇忘了嗎?”
周益望向晶燈,那裏映著他疲憊的臉,白發比上個月更稀疏了:“如果我們和元狗一樣殺俘,那我們的火銃,和他們的狼牙棒有什麽區別?”
深夜,他在晶燈洞穴中夢見燕紅葉。她穿著染血的黎錦披風,柳葉刀抵在他咽喉,刀刃上的火銃圖騰滴著水,不是血,是火山湖的淡水:“周明遠,寬恕敵人,就是背叛死者。”
他想辯解,卻看見她身後站著二牛、張老、南宮雲,甚至被炮火波及的黎族孩童。他們的眼睛裏沒有溫度,隻有沉默的質問。
現代線:
蘇月盯著辦公桌上的快遞盒,牛皮紙上蓋著 “南海研究所” 的火漆印。打開盒子的瞬間,她屏住呼吸 —— 半塊羊脂玉佩躺在防震棉中,螭紋雕刻與她家族祖傳的玉佩殘片嚴絲合縫,附帶的紙條上寫著:“你的祖先在等你。”
“不可能…” 她的手指撫過玉佩邊緣的火銃刻痕,那是八百年前的工匠用張老的金器刻刀留下的。手機突然響起,導師陳教授的聲音帶著顫抖:“蘇月,你祖父的筆記裏提到過這個玉佩… 它屬於南宋端宗一脈,卻在 1282 年之後離奇失蹤。”
她衝向實驗室,將玉佩與古代線傳來的全息影像比對。當幼童趙承煜的玉佩投影與手中殘片重疊時,儀器突然發出蜂鳴,屏幕顯示:“基因匹配度 99.7%。”
“蘇博士,” 助理舉著檢測報告闖入,“根據碳十四和 dna 分析,這個玉佩的主人… 很可能是您的直係祖先。”
蘇月跌坐在轉椅上,視線落在牆上的火山晶燈素描。素描裏,阿椰抱著幼童站在晶燈旁,孩子手中的玉佩反光形成箭頭,指向周益刻在岩麵上的 “共生” 二字。
窗外,暴雨敲擊著實驗室玻璃,蘇月想起周益在影像裏說的:“文明的傷疤會結痂,但痂下的血肉,永遠記得疼痛。” 她摸出手機,給匿名郵件發去:“如果我的祖先活在 1282 年,他看見的是寬恕,還是懦弱?”
秒針轉動五十圈後,回複來了,附件是段模糊的火銃射擊視頻,背景音裏混著孩童的啼哭與阿椰的黎語歌謠。畫麵最後,周益的白發閃過,配文:“他看見的,是火銃開花前的陣痛。”
火山湖島的醫館船啟航時,幼童趙承煜在阿椰懷裏醒來,指著船頭的柳葉刀笑:“姐姐,刀上有花!”
阿椰摸了摸他的頭,刀穗上的黎錦正滴著海水,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帶,像極了晶燈裏的火銃圖騰。周益站在船尾,望著逐漸縮小的火山湖島,看見晶燈的光束穿透雨幕,在海麵畫出條明亮的路。
他知道,寬恕不是遺忘,而是讓文明的種子,在仇恨的廢墟上重新發芽。就像 “甜火” 的糖霜,終將覆蓋火銃的冷硬,讓暴力的餘燼,滋養出能吃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