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著我突然的這聲大喊,先是被嚇得一驚,然後紛紛跟著抬頭,舉著手電筒朝著麵前山壁的高處照去。


    在幾束蒼白的燈柱照射下,隻見陡峭的山壁上不僅僅隻是我看到的那一口黑色的棺材,而是很多!


    全部都是用兩根很粗的木樁插進山壁做為支撐,緊貼著陡峭的山壁懸放。


    因為手電筒的照射範圍有限,我們也不確定這到底有多少懸棺,反正燈光照射之處皆是,少數也有上百,畫麵十分壯觀,昂頭往上看,帶著一種陰森森的壓迫感。


    我知道這是懸棺葬,也叫崖葬,是古代葬式的一種。


    據史書記載,懸棺葬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國內分布廣泛,很多地區都有出現,但基本上大多都是在山上的懸崖峭壁。


    這放置在山洞崖壁上的,我之前連聽都沒聽說過。


    如果猜得沒錯,我們要找的幹越王墓,應該就是眼前的這一片懸棺葬!


    不僅是我,見多識廣的二叔這也是頭一次見,所以臉上的表情比我顯得還要驚奇。


    之前我們猜測,幹越王墓很有可能是借用自然山體洞穴來當做墓塚放置棺槨。


    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沒有墓塚和墓室的懸棺葬!


    “我操了個……”


    孫反帝昂頭望著山壁上的懸棺,忍不住咧著嘴罵了一句:“這是要白瞎了啊!”


    我聽出了孫反帝這話是什麽意思。


    懸棺葬因為沒有墓塚和墓室,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隨葬品,所以也屬於一種簡葬,盜墓賊見了基本上都是搖頭繞道走。


    這也是為什麽至今為止,在四川有些地方仍舊還有很多完好的崖葬存在。


    另一方麵是,這山壁極其陡峭,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最低的懸棺也有十幾米高,並且還有手電筒照射不到的更高的地方,想要爬上去不僅極其困難,而且風險極大。


    至於當時的古人是怎麽把這些碩大的棺材放上去,有專家提出,應該是當時用一種名叫‘天車’的工具,也就是類似於今天的滑索,通過繩索和滑輪慢慢吊上去的。


    但這種工作很費命,我懷疑腳下亂石縫裏的碎骨,可能就是這麽來的。


    雖然我們之前進山尋墓的時候,每人身上也穿戴了一套專業的登山攀岩的滑索工具,並且還有足夠的攀登繩。


    但畢竟我們可不是專業的登山隊,況且還是在這黑暗的山洞裏,無疑更是增加了攀登的難度!


    計劃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我扭頭看了看二叔。


    此時二叔正在昂頭看著山壁上的懸棺,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像是在心裏想著什麽。


    雖然我不知道二叔此時心裏想的是什麽,但以我對二叔的了解,想的肯定是怎麽爬上去。


    反正絕對不是考慮著幹不幹的事兒。


    過了好一會兒,二叔才開口說道:“這肯定是我們要找的幹越王墓!記著陪葬品清單的淺冊壁肯定也不會錯!”


    孫反帝自然也是聽出了二叔話裏的意思,他帶著疑惑的嘀咕道:“這都是棺材,也沒有放陪葬品的地方啊?這不成了打劫裸奔的了?”


    這種懸棺葬在盜墓賊的眼裏就是裸棺。


    所以孫反帝用‘裸奔’來形容,倒也十分貼切。


    可二叔卻搖了搖頭,篤定道:“按照懸棺葬的葬製,身份地位越高的人,懸置的位置就越高,下麵的這些棺材都是陪葬的!重點都在最上麵!”


    說罷,二叔又眯了眯眼看向更高處。


    雖然更高處藏在黑暗裏什麽都看不到。


    但是聽二叔這麽一說,感覺上麵就又更加的蒙上了一層神秘。


    可就這麽眼瞪如銅鈴的幹看著可不行,重要的是怎麽爬上去?


    也就在這時,楊老大主動站了出來,他麵無表情,眼神果決的說道:“我之前也爬過幾座山,有點爬山的經驗,我先上去找地方打膨脹釘!”


    楊老大是我們團隊裏的一員猛將,關鍵時刻打頭陣,還得是他來。


    這就不得不說,鍾紅蟬確實是給我們找了個非常靠譜的幫手。


    既然楊老大都主動請纓了,二叔自然也沒說什麽,直接就點了點頭。


    楊老大提前就脫掉了身上沉重的登山包,輕裝上陣,隻帶了兩捆登山繩,和一包幾十枚膨脹釘,走到陡峭的山壁下,研究了一下路線,就開始徒手往上爬。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楊老二也緊跟在後麵,配合著當個幫手。


    雖然這山壁陡峭的如刀削斧劈,險峻無比,但有些嶙峋的岩石還是勉強可以落下腳,和往上攀爬的受力點。


    隻不過就是危險性極大,尤其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徒手攀爬,這不僅需要專業的技巧,還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沒有任何手滑或者踏空的失誤機會。


    我們幾個人在下麵幫忙照著燈,看著楊家倆兄弟就像是蜘蛛趴在陡峭的山壁上一點點的往上爬,都跟著緊張的手心直冒汗,甚至連大氣兒都不敢多喘一下。


    在爬了五六米高後,楊老大找到一個合適的岩縫,用隨身帶的一把錘子往岩縫裏打進去一根膨脹釘。


    這是專業的攀岩膨脹釘,有將近十公分那麽長,打進岩石縫裏非常牢固。


    膨脹釘也是攀岩必備的工具,不僅可以固定身上的滑索當做保護措施,我們在下麵還能順著固定在膨脹釘上的繩子跟著往上爬。


    在楊老大又往上爬了四五米高,並且在山壁的岩縫裏打了幾個膨脹釘後,我們四個就開始順著固定在膨脹釘上的繩子慢慢的跟著往上爬。


    雖然繩子的結實度,和打在岩縫裏的膨脹釘牢固度足以同時承受我們四個人的力。


    但畢竟小命兒就係在這一根繩子上,隨著越往上爬的越高,我的心裏就越緊張,心都在嗓子眼兒裏跳。


    尤其是不經意的低頭往下一看。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五六米的高度我都感覺出現了心慌氣短,雙腿有點發軟的恐高症狀。


    “抓緊繩子,扣好鎖扣,不要往下看!”


    二叔就跟在我下麵,貌似看出了我的緊張,立馬衝著我大喊了一聲。


    我點了點頭,知道越往下看,就越會增加恐懼感,就像克服恐懼的辦法,就是直接無視恐懼。


    就這麽我們七個人,楊家倆兄弟負責在上麵先打膨脹釘開路,我們四個跟在下麵。


    黑暗山洞的陡峭山壁上,密密麻麻的懸棺中間,七盞頭燈上下排成了一條線,就像是夜空的七星連珠,更像是一條扭曲的大蜈蚣趴在陡峭的山壁上,一點點的在往上爬。


    我們所有人心裏也都沒底兒。


    誰也不知道幹越王的懸棺到底放置在了多高的位置。


    我們要找的記在淺冊壁上的那些陪葬品,到底是以什麽方式放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單手開賓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單手開賓利並收藏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