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亂神誰為尊,立地兩方人妖蹲。


    屠巫煞氣今尤震,母慈子賢南北分。


    一眾妖神如臨大敵,白澤警惕的問道:“不知武祖來此所為何事?”


    陸文見一眾妖神惶恐不安的樣子,輕笑道:“汝等無需擔憂,本尊豈會以大欺小,若是如此汝等安有命在。”


    眾妖神聽道此言,內心也是長舒一口氣,相柳小心翼翼的說道:“武祖,非吾等前來幹涉人族之事,而是女媧娘娘有令,吾等不得不來也。”


    陸文眼神幽幽的說道:“吾今前來,有一良言贈予汝等。”


    九嚶不複以往張狂,溫如鵪鶉道:“武祖請說,吾等照辦就是。”


    陸文瞥了一眼九嚶道:“汝等前來助那伏羲成就人皇,卻不知此乃自毀長城之舉也。昔年伏羲為妖皇自然為群妖張羅,往後伏羲若為人族聖皇,以人族氣運成道,如此伏羲是人是妖尚不可知?需知立場不同,道亦不同,縱是聖人也要為功德氣運有所謀劃。”


    一眾妖神彼此對視,從伏羲對待妖族的態度,心中也有所感應。


    陸文接著又道:“世間萬物,有因有果,汝等妖族與巫族乃是生死之敵,與人族也有深仇大恨,這九黎之族雖是人巫之後,卻與妖族無甚因果,與妖族有因果的恰恰是伏羲統治的人族部落。”


    “伏羲成為人皇,若念及舊情,於汝等也無不可,然其治下之民豈會放過妖族,到時人族氣運昌榮,汝等妖族又豈會落好?”


    “徒為他人道途做嫁衣,損己利人也。”


    白澤等人也覺得此言有理,自己等人幫助仇人成長,未來恐遭遇反噬啊。


    陸文又對著白澤說道:“汝為天地異獸,自負神通,能窺天數流轉,豈會不知汝等妖族氣數日薄西山,劫數業障籠罩未來,前途無望也。”


    “這人族有言人死如燈滅,此言大善,彼時因果俱消,則妖族尚有緩轉餘地,種其因得其果,如何抉擇爾等自可思之。”


    說完,便向遠處走去,雖慢如龜爬,卻是咫尺天涯,三五步間已經消失不見。


    這邊群妖不明所以,隻有白澤如遭霹靂,全身汗如雨下。


    九嚶恢複如常,疑惑道:“這武祖怎的如此虎頭蛇尾,其言不知所雲,汝等可明其意?可是警告吾等不要插手人族之事?”


    眾妖神紛紛搖頭道:“雖不知其意,然其言之有理,吾等需三思而後行啊,白澤那武祖最後好似與汝答話,汝可明其所指?”


    白澤麵如赤火,艱難吐息道:“諸位若是與他人結下大因果,該當如何?”


    相柳脫口而出:“自是如那妖師鯤鵬一般,使之身死道消,因果自除也。”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安靜,眾妖神不由麵麵相覷,仿佛意識到了什麽。


    白澤點頭道:“剛剛那武祖已與吾等明言,羲皇證道與否,吾等妖族境遇難有改變,甚至愈加艱難,若是羲皇治下人族死絕,九黎族承接人族氣運,人妖兩族因果自消,則吾妖族可無憂矣。”


    就連積極主動的妖神英招也不由小聲道:“那吾等該如何抉擇?倘若如此女媧娘娘那邊吾等也不好交代啊?”


    白澤無奈道:“吾等切不可自亂陣腳,當務之急還是協助羲皇完成大業,餘者留待後圖。”


    眾妖神心照不宣的轉移視線,皆是一副心事沉沉模樣。


    這邊伏羲不愧是人族共主,在內心已有決斷後,收拾好心情便來到了群妖棲息的山林中。


    白澤等妖神趕忙迎上,對著伏羲起禮道:“吾等拜見羲皇,受女媧娘娘符詔,今率領群妖來此助羲皇成就人皇尊位。”


    伏羲麵無表情道:“有勞各位了,今因人妖殊途,還請各位暫時隱居於此,不日伏羲將帶領族民北伐,完成一統人族大業,屆時煩請諸位攔住九黎身後的那群巫族。”


    白澤等人紛紛應承道:“羲皇放心,定不讓巫蠻壞吾等大事。”


    接著白澤眼神流轉之間,取出一寶劍,此劍通體漆黑,周身怨煞之氣盈而不散,上麵似有億萬人魂哭嚎詛咒,白澤對伏羲言道:“此乃屠巫劍,可破巫族肉身,昔日妖帝隕落之後落於吾手,大巫真身堅不可摧,羲皇可持此劍與那蚩尤爭鋒。”


    伏羲看到此劍,魂靈好似身陷無邊煉獄,周圍無數人族在向自己發出聲討、嗬罵,一聲聲似有還無的詛咒之音環繞耳旁,不由麵沉似水,默不作聲的接過此劍,轉身便強忍著怒火離開了此地。


    一眾妖神眼睛死死的盯著伏羲的背影,人妖之心終是相隔似海,昔日的羲皇果真變了。


    白澤長歎息道:“剛剛吾以屠巫劍相試,汝等已經看到結果如何了,那武祖所言未曾誆騙吾等,為了吾妖族,卻是不得不做一番計較了啊。”


    眾妖神眼冒寒光,冰冷道:“白澤,事已至此,汝有何謀算可娓娓道來,為了吾妖族存亡,吾等皆願從之。”


    離開群妖棲息之地後,伏羲雖背對著山林,卻好似群妖就在眼前,伏羲如看死物一般對著屠巫劍自語道:“伏羲今日指天為誓,待完成人皇大業,使吾人族大興之後,必為先民報此血仇!”


    伏羲手持屠巫劍離開風兗部落後,直奔宛城而去,此時截教諸仙也紛湧而至,經過上次事後,截教眾仙被上清聖人嚴厲斥責,如今也是按耐住性子,倒也未生是非。


    多寶道人在見到伏羲後,明顯感覺到伏羲身上一股殺機流溢猶如寶劍出鞘,多寶道人也未多想,隻當伏羲是因大戰將至而受到影響,對著伏羲稽首道:“道友,吾等截教弟子受聖人之命,前來為人族統一大業掃清障礙,當與道友共同進退,助道友完成天命,使人族得以大興。”


    伏羲點頭應道:“如今各部民生安定,確實也該北征黎民,早日實現人族統一了。傳吾命令,讓各部落召集勇士,於驪山匯集,人族興盛在此一役,族民自當奮勇當先!”


    隨著伏羲的一聲令下,黃河南岸的部落紛紛響應號召,驪山腳下有無數人族搖旗呐喊,天空之上數萬神龍吟唱,伏羲立於山上對著臣民說道:“上古之初,吾人族微若螻蟻,幸得武祖傳道,諸聖授法,先輩披荊斬棘,方有吾人族今日之盛,伏羲不才,自登共主以來,夙興夜寐,廣集民智,立人倫大序,使吾人族衣食無憂,今北方未定,人族氣數有缺,為保吾人族萬載千秋昌盛,吾欲北伐各部,完成天下一統,望諸君助我!”


    各部臣民匯聚一音,其聲如滄海波生,席卷四野八荒,氣勢如虹,銳不可當。


    “共主大德,人族大興,君民同力,天下安寧!”


    無數勇士手持兵戈,與部落家人依依惜別,雖知戰事危險,卻無人退卻,可見伏羲之德,深入人心也。男兒此去疆場,為我人族隆昌,死可無憾矣。


    驪山之上伏羲也在與華胥氏道別:“母親,人生在世身不由己,伏羲實有太多無奈,然而非如此不可,此去若是功成,孩兒成就人皇尊位,必將厘清鬼魅魍魎,使人族永享太平。”


    華胥氏雖眼藏雲霧,麵露不舍,卻依舊溫婉道:“吾兒素有大誌,不必牽掛老母,吾當守在驪山,等待吾兒凱旋而歸。”


    伏羲對著華胥氏堅定的點了點頭,接著便駕馭戰車帶領諸部向著北方而去,華胥氏望著伏羲遠去的背影愣愣出神,遊子遠行,母必擔憂。


    驪山位於宛城以北,橫貫西南,山中仙靈之氣如霞似霧,左邊群山環繞,右邊黃河之水濤濤,華胥氏端坐於山上,麵朝西北方向,輕聲唱道:“環佩遊寄兮鳥雀飛,馨蘭獨韻兮花愧偎,山泉流淌兮空穀回,盼君歸來兮石可堆,悲戚兮悲兮,驪山老母思子歸。”


    此後常有人在驪山處遇到一婦人,鬢髻當頂,餘發半垂,蔽衣扶杖,神情哀婉,遇人有難,也會出手相助,有緣者曾得其經書一卷,名曰:《伏羲陰符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衫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衫秀才並收藏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