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背熊腰氣力壯,開弓搭箭射天狼,


    蛟龍入海魚蝦散,群妖惶恐覓它強。


    鯤鵬道人受到啟發,隱約之間已看見方向,當即對著麻衣人拜道:“多謝前輩指點迷津,隻是一事晚輩還是有所不明,這天地萬物包涵無窮法理,我又如何加以區分截取呢,若是錯亂不堪言辭不達,豈不誤人子弟。”


    麻衣人不由的暗自點頭,這鯤鵬道人當真是好天資、好悟性,自己隻是稍加點撥,便能夠舉一反三,思及根源,有此機緣也在情理之中。


    “正所謂言行一致,汝可取生靈表象以喻其形,周天輪轉以釋其意,日月山川以賦其型,則萬物萬靈皆洞明。”


    鯤鵬道人恍然大悟,腦中迷惑瞬間茅塞頓開,鄭重其事的對著麻衣人禮拜道:“今遇上師得以解開心中困惑,未知前輩尊姓大名,從今往後鯤鵬當以師禮侍之。”


    麻衣人笑曰:“曾戰凶獸荒古間,遊龍戲鳳坐觀天,生來比得眾生早,一個量劫是一年,今朝聖人座上賓,它歲黃土家中客,丈量山川順地絡,敕令封神我為尊。”


    “某乃大地皇者泰皇也,與汝也是機緣巧合,汝既然有此造化,當以正事為主,某自去也。”說完,一身麻衣破布的泰皇三兩步間消失在天際。


    鯤鵬道人凝視泰皇消失的地方久久不能平複,這泰皇祖師當真是德行高深,看來修行之道切不可夜郎自大,這洪荒天地之間不知有多少大神通者潛藏隱修,我當引以為戒、去偽存真以求大道。


    就這樣已經明悟前路的鯤鵬道人踏上了創字造文的路途,日觀萬靈表象,夜觀萬物潛藏,一舉一動之間蘊含道氣流轉,眼中似藏有無盡智慧,胸中似有文華滿溢。


    鯤鵬道人不眠不休、刻苦鑽研,終於在九百年後創造出了最後一個字,得以功成圓滿。隻見鯤鵬道人一身文華之氣直射星鬥,周身浮現三萬六千道神光,仔細看去呈現不同紋路,觀之如沐浴道理,入神魂而直指根源本意。


    與天上的周天星鬥交相輝映,接著化為一道光幕橫貫整個天空,將全部意蘊展示給洪荒萬靈,一時之間無數生靈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不能自拔。


    “吾乃鯤鵬道人,有感萬靈無有傳承,萬族難以交流,今創造文字三萬六千,凡洪荒生靈皆可習之,所謂妖者美好也,凡食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者皆可為妖,此文吾名之曰妖文,望天地眾生鑒之!”


    隨著鯤鵬道人的話語落下,天邊玄黃功德匯聚,無數後天生靈眼含熱淚,向著鯤鵬道人俯首跪拜,感恩其慈悲大德。


    鯤鵬道人又以天空上的文字編繪成一篇基礎吐納之法,傳授洪荒萬靈,至此之後,後天生靈也可吞吐天地之靈氣,食納日月之精華,煉法修行。


    鯤鵬道人傳法萬族,自身氣運大漲,隻覺的靈台清明,天地法理浮於眼前,修為順勢而為突破到大羅金仙巔峰境界,若不是還未習得準聖之法,其道途必是直坐青雲,加之一身功德顯化,當真是一派有德真仙模樣,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昆侖山三清殿中,三清道人看到天地異象,太清老子也不由心生感慨:“這鯤鵬道人果然不凡,當真是有大智慧、大機緣,隻可惜前番被紅雲道人影響錯失白玉蒲團,否則也當是吾道中人啊。”


    玉清道人也不由點頭附和道:“順天應人方為天道,鯤鵬丟失蒲團也是自己福緣不夠,神通又怎及天數,一切命運天數自有輪轉,強求不得。”


    上清道人皺眉道:“天無常勢,萬物都有一線生機,若天道注定我等成聖,那我等悟道苦修又有何意義?若天道注定我等不可成道,那我等還會甘心順從天道演化嗎?依我看來大道五十,天演四九,我等自當與天相爭,截取一線生機。”


    “否則天道應變之下,我等便如同一盤死棋,縱使成聖了道,亦不過是天道之下的傀儡而已,此非我等所求所修之道也。”


    玉清道人不由麵色一變,太清道人也是無奈頭疼,自從紫霄宮聽道回來之後,元始和通天二人修道理念越發分歧,一個主張順應天道變化,一個偏心截取天道生機。


    二人各有其理,互不相讓,以至於悟道論法之時,發生幾番爭吵,如今三人修為皆是大羅巔峰境界,再往後修行便是要走出各自道途,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知往後歲月三兄弟又該何去何從。


    萬壽山五莊觀中,紅雲道人正在向著鎮元子炫耀其新得的靈寶葫蘆時,就見天地起異象,接著便聽到鯤鵬道人的教化道言。


    紅雲道人不由的感慨道:“鯤鵬當真是有德真仙啊,如此一來萬靈受益,後天萬族也有機緣踏上道途,大善也!”


    鎮元子不由臉色一變,看到一旁懵懂無知的紅雲道人,趕緊提醒道:“道兄啊,你已與鯤鵬結下大仇還不自知,如今鯤鵬得此機緣造化,修為必然會突飛猛進,隻怕到時前來尋仇則道兄危矣!”


    紅雲道人一臉驚詫道:“鎮元子休的危言聳聽,我何時與鯤鵬結仇了?”


    鎮元子無奈道:“前日紫霄宮中,道兄跌落蒲團連累鯤鵬也失去座位,那白玉蒲團我等皆知蘊藏聖人機緣所在,如此斷人道途之事,鯤鵬豈能罷休?”


    紅雲道人驚慌失措道:“那該如何是好?我本無心之過,未曾想到會造成如此後果。”


    鎮元子搖搖頭道:“如今事已至此,往後注意小心提防些,隻盼鯤鵬能化解心中怨氣,來日道兄能與之了卻因果。日後切不可如此莽撞,做事當三思而後行。”


    在鯤鵬道人的傳文授法下,洪荒生靈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尤其後天生靈更是如井勃發,天地氣象日新月異。


    洪荒萬族學習妖文,傳承道法,有感鯤鵬道人大德,以妖族自居,尊其為妖師,崇敬有加。


    卻說就在萬族蓬勃發展的時候,不周山盤古殿的巫族也迎來了繁榮昌盛,在祖巫、大巫相繼出世之後,盤古殿血池中的普通精血失去血脈壓製後,也開始紛紛化形而出,一時間不周山旁血煞之氣衝天,無數巫兵巫將孕育而生。


    隨著巫族人數的增加,不周山周圍的血食已經不能滿足巫族的需求,在十二祖巫的率領下,大巫帶小巫,開始向整個洪荒大地遷居。


    十二祖族各鎮一方,大巫帶領族群劃疆而治,每日搭弓射箭、狩獵群獸,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


    這卻苦了其它洪荒萬靈,被這群肌肉大漢滿山林追著跑,稍不留意就便成了巫族的口食,隻能不斷聚集在周圍大妖身旁,以求苟全性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衫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衫秀才並收藏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