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弘昌我道強,淡坐東海斂鋒芒。


    腳踏山來拳出江,不煉氣術耍刀槍。


    隨著西方大地靈脈被魔修不斷梳理魔化,西方大陸的魔氣一天比一天高漲,作為西方祖脈的須彌山更是魔氣滔天,還有無盡的鋒芒銳氣夾雜其中,在這種環境下一眾魔修的修為也在節節攀升,神通道法威力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修為通玄的大能和有靈目神通的修士,能看到西方大陸上凝聚了一尊無上巨魔的身影,那巨魔張開大口不斷吞噬著西方眾生的氣運,眼神目視東方大陸,像是惡虎般隨時要撲過來。


    此時玉京山上一道人麵色凝重的看著那道魔影,喃喃自語道:“羅睺,為了證道你竟如此倒行逆施,這是自己丟失天命啊,如此一來天道在我,合該貧道承此大運,是時候拜訪一下眾位道友了。”


    頭頂造化玉碟散發道道玄奧之氣,似與道同真,此人便是混元一氣所化的鴻鈞道人,鴻鈞視線又落在了東方大陸之上,眼中閃過玄華妙光,這東方大陸上分別為四道玄光籠罩。一道似與鴻鈞道人的混元一氣相合,一道仿佛在承接天地般,在清靈與厚重之間乾坤轉化。一道好似一張太極圖懸空,陰陽二氣不斷流轉,似在演化無盡玄妙。這最後一道如一個五色華蓋沉浮,上有五行真意各站一方,相互衍生又在相互磨滅,玄之又玄。


    鴻鈞道人就這麽靜靜的看著,眼中似在推演謀劃著什麽,道道寒芒猶如玄冰刺骨,身上三道玄幽之氣飄忽不定,最後長歎一口氣,似有萬古孤獨藏匿。


    陰陽洞天中,陰陽道人坐於太極圖上,看著西方魔影,不由的嗬斥道:“邪魔歪道之法,為求證道裹挾眾生,此非德者所為。”


    乾坤洞中,乾坤道人無奈的歎息道:“羅睺道友,怎會步入歧途,如此之法我不取也。”眼中似有無盡悲憫,似乎在為接下來的抉擇而揪心,雖悲故友,卻也知唯道不可負也。


    五行山上相同的一幕也在發生,五行道人對著西方輕聲道:“羅睺,蒼生何辜?如此貧道說不得要與你做過一場了。”說完此話便閉目入定了,徒留頭頂上的盤古幡搖擺不定,散發出道道鋒銳之氣。


    就在一眾大神愁緒翻滾之時,東海之濱,瀾滄江旁,青雲山上卻是一片祥和。山上有一棟茅草屋,屋前種桃樹,屋後長梅花,門口石桌上紫砂壺散發淡淡清香,一白衣秀士在品茗聞香。


    “果然是上等的苦葉茶,苦中帶甜,甜中蘊香。喝上一口心遊浮雲外,五濁雜氣消,舒經緩骨,提神醒念啊。”


    接著眼神緩緩掃過天邊異象,悠悠的說道:“這量劫一起,修行無盡歲月的這群老友也藏不住了,氣運啊,氣運,可惜此不為我道也。”


    你道此人是誰,正是潛修在此的陸文,自從陸文將神道法則之力斬出化為三道分身後,就一直遊走在洪荒大地,尋找自己的道途。


    隨著天地靈機大盛,越來越多的大神通者根據自身跟腳創下了煉氣之道,一時間洪荒生靈納氣修仙成風。


    陸文本來也想結合自身情況走這煉氣之道,然而又考慮到這煉氣之道終究氣運有限,不可能承載太多人證就道果,與其萬人爭渡,何不自開一道。


    而且自己的優勢也很明顯,自己多年來通過氣血丹的蘊養,一身肉身氣血之力冠絕洪荒,既然如此自己為何不能開創一門武道來?這武道在後世既然能走通,那麽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片坦途,好好經營一番,自己未必不能學那鴻鈞道人一樣,成聖做祖。


    與其與這群天命之人爭奪洪荒氣運,何不靜待時機,等後世人族出世,自己可傳道人族,借助人族天命主角的氣運,證就武道。


    雖說唯道不可相讓,道爭必用死命也,然而這氣運之爭卻無需如此,正所謂時事造英雄,借助天時地利順勢而為,方為堂皇正道,他們有不得不爭的理由,我自有退而結網的道心,春秋過隙,多少豪傑埋藏於不得其時。


    多年來,陸文參悟道體玄機,一舉一動之間蘊含無上真意,捶煉肉身,淬取意誌,已經將武道之法貫通九九。


    這武道第一境,陸文將之稱為煉氣化精,將天地靈氣轉化為自身精元,這與煉氣士的煉精化氣截然相反,一個走的是以天地萬氣蘊養肉身精氣的道路,一個是將自身精氣轉化為所修之法對應的真氣,再借助真氣蛻變元神之法。


    損耗自身非我之法,借萬物錘煉己身,讓身體經過千錘百煉極盡鉛華。接著便是武道的第二境,陸文將之稱為精氣狼煙,一身精氣升華,氣力大漲,可徒手撕裂猛獸,錘煉出一身無敵氣勢,強大精魄可以震懾鬼神。


    這武道第三境,陸文稱之為氣血洪爐,一身氣血至剛至陽,源源不絕,再無力竭之憂,凡陰邪鬼道之物尚未靠近,便會被這洪爐之火化為煙灰,修成此境上可摘星拿月,下可五洋撈鱉,可化作參天巨人,視三山五嶽為平地,五湖四海為池塘,至此再無壽元之患,可堪比大羅道果。


    這武道第四境,陸文稱之為武神真意,此境界又分三重,第一重便是凝聚武道意誌,將武道意誌與自身氣血精氣相合,一招一式宛若有靈,意誌不消戰力不損。第二重便是將武道意誌融入周身血肉,此後滴血重生,落氣成形,殺之不絕也。這第三重便是將武道意誌進一步蛻變成武道真意,意誌影響天地,形成武神領域,領域之內萬道避退,一身真意不懼同境圍殺,可於廝殺中不斷拔高戰意,越戰越勇。


    這武道第五境,陸文稱之為武聖,可成為武道之主,一身武道真意可貫通歲月長河,凡有修煉武道之人,都可以借用力量。武道之軀萬劫不滅,武道意誌恒古不消,也是陸文所追求的混元境界。


    陸文飲完茶後,慢慢舒展身體,幽幽的說道:“這天地氣運我倒是可以不爭,畢竟我也沒有傳道眾生,可是這魔主羅睺魔化西方大陸,裹挾天地生靈,我倒是可以去趁機混一番功德,無量歲月不曾見了,與這群老朋友見見也好,畢竟有些道友以後再想見到可就難了。”


    平靜了一個量劫的洪荒天地大劫又起,不知此劫之後,又要藏送多少生靈。一時間天地變色,劫煞之氣不斷蔓延,當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瀾滄江上一條蛟龍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蛟覆海,天地大劫將起,你領著一眾水族去大海避難去吧,隻要你不作死,躲過此劫還是可以的。”


    正在江水中起風作浪的蛟龍神色巨變,作為龍漢大劫的幸存者,它可深知量劫的可怕,連忙對著天空說道:“師傅,那徒兒等人該何去何往呢?還請師傅指點。”


    陸文的聲音慢慢悠悠的傳來:“從哪裏來,自回哪裏去,天道自由緣法。”


    此蛟龍不是別人,正是昔年被陸文攝去的蛟覆海以及一眾水族,這些年來陸文傳授了些許武道神通,這蛟覆海一直對陸文恭敬有加,常以弟子自居,一直聚攏水族縱橫在瀾滄江中。


    這時旁邊的水族對蛟龍道:“大王,我們是要去東海避難嗎?”“沒聽師傅說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嗎?去什麽東海,我等回北海老家去,以大王我現在的神通,自可在北海逍遙一方,帶你們大塊吃肉飽飲瓊漿。”


    一眾水族興高采烈的跟著蛟覆海向北海而去,畢竟能自由的生活在大海上,誰願意蝸居在江河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衫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衫秀才並收藏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