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就是事情辦的很順利,順便叔家吃了頓飯,這不時間就晚了。”


    “你們吃過了吧,我也忘了讓人傳個話。”


    “吃過了,還給你留了點在鍋裏,等會餓了想吃自己去盛。”


    “知道了。”


    晏家三兄弟跟著村長兩個兒子一起運糧去了縣裏,侄子們也去打豬草了,家裏就幾個女人在家。


    晏汐回屋把剩下的一點碎布拿出來,周芬也幫著兩人一起做起了頭花。


    說說笑笑間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做完最後一個頭花晏汐舒了口氣,想著定價多少合適,自己也沒時間出去擺攤,還是決定賣給錦繡莊。


    突然間,門外傳來了嘈雜的聲音,晏汐還聽見了晏雨的聲音。


    下一秒,就見晏雨帶了不少人進來,有小孩也有村裏的嬸子。


    “小姑,她們看我頭上的頭花好看,想來問問在哪買的,我都說了你們做的,她們不信,我就帶她們回來瞧瞧。”晏雨一陣小跑過來,趴在了晏汐耳邊說道。


    “喲,晏嬸子,你家小雨說你們在做頭花,原來是真的啊!”


    村裏最愛打扮的王小蝶在看見晏雨頭上的頭花就喜歡得不得了,聽說是晏家做的,想也不想就問老娘要了銅板過來了。


    平時自己在村裏就是最會打扮的姑娘,好看的東西自己居然不是第一個擁有的,這怎麽可以?


    女人天性愛美,看見這麽多樣式的頭花,就是過來瞧個熱鬧的大娘也忍不住湊了過來,拿起一個仔細觀看。


    就是自己不好意思帶,家裏總有適齡的女兒侄女,給她們戴上也能在相看時增色不少。


    “這些頭花怎麽賣的,我挑幾個。”王小蝶看不少人手裏都拿著頭花,生怕自己看上的被別人挑走了。


    晏汐本來還沒想好定價,誰知道現在村裏人都知道了。


    想著按之前在錦繡莊看見的發帶價格略微降點就是了。自己這本來就是新樣式,也不怕她們不買賬,自古以來女人的錢都是最好賺的。


    “綢帶的四文一個,絹布的三文一個,都是一個村的,你們買上五個我在送一個絹布的。”晏汐在心裏想好了定價就直接開口。


    本來有人聽見價格都有些退縮了,聽見買五個還送一個,這種好事錯過了不知道多後悔。


    就是買紅繩也要一文錢一根,這麽好看的頭花錯過了可就沒有了。


    一時間場麵火爆了起來。


    “我要四個布的一個綢的,給你十六文……”


    “我要全是布的,給你……”


    “哎呀,這個蝴蝶的我先看中的,別搶了……”


    “這個小花的我要了,你拿旁邊的……”


    “……”


    一時間晏汐仿佛回到了前世,商場打折促銷時,大爺大媽們腰不酸了,腿不瘸了,戰鬥力堪比特種兵。


    一旁的周芬和馮月看的也是目瞪口呆,這些大姑娘平時一個比一個文靜,現在搶起頭花來也沒比這些嬸子好多少。


    終於,在所有人都選到了心儀的頭花後,場麵總算安靜了下來。


    有些小孩擠不進來,晏汐也幫忙一人挑了一個,這下總算是所有人都滿意了。


    等把所有人送出門後,幾人總算是鬆了口氣,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還別說,我都好久沒見過這種場景了,跟過年村裏殺豬的熱鬧都有的一拚了。”


    “這剩下的頭花也沒多少了,明天我和三哥去鎮上了,再挑點碎布回來,多做點頭花出來。”


    “這東西不難,隻要有布都能做,咱們得抓緊時間,要不了多久鎮上就有別人跟著賣了。”


    晏母剛才在一邊收銅板,現在裝了半匣子,幾人倒出來數的起勁。


    最後晏汐加起來有三百多文,加上送的一共賣了一百多個,剩下的頭花不足一百。


    幾人繼續忙著做衣服,就這兩天馮月已經把三個孩子的衣服做好了,現在正在做晏汐的。


    不得不說馮月有兩把刷子,每天大半時間都在做繡活,還又快又好。


    晏汐先是把曬好的紅薯粉裝了起來,帶上雪王去了村長家。


    讓周琴明天早上可以帶著人去家裏學習做粉條。


    看著時間還早,晏汐決定再上次山,最近家裏事多,很久沒進山了。


    一人一虎朝著山裏走去,晏汐也沒打算走遠,就在山腳附近看看能不能有些收獲。


    走了一陣別說動物,連個人也沒有。


    現在將近十月,地裏早就沒有野菜了,動物也不是傻子,早就躲進了深山。


    最後晏汐在一處山上發現了一顆柿子樹,下麵的還不算熟,頂上已經有鳥兒停在上麵,不用想都知道很甜。


    晏汐秉著不走空的想法,脫了一件褂子鋪在地上,挑著硬一些的摘了一兜,一人一虎才朝著山腳走去。


    柿子沒熟的時候可以曬柿餅,把皮削了放著,最後出霜就是靠它。


    需要注意的是柿子蒂不能摘,不然柿子會壞。


    柿子曬到表皮皺巴,顏色深紅後,放在籃子裏,把曬幹的皮鋪在上麵,捂個幾天就能吃了。


    晏汐小時候吃過,家裏奶奶會做,隨著父母工作越來越忙後,到是很多年沒吃過了,也不知道還是不是小時候的味道。


    進門後幾個哥哥早已到家,正在給桌椅做著最後的打磨,沒有毛刺就可以上桐油了。


    晏母幾人把飯端到堂屋,一家人吃著飯還嘮著家常。


    尤其是晏文,每天回家都要講不少學堂的事,算是家裏的新晉開心果。


    吃完了飯晏文把夫子安排的大字拿了出來,在院子裏寫著。


    晏汐也站在一旁,跟著學了兩天,打算慢慢讓家裏人知道自己也能認字,一直當個文盲晏汐也受不了。


    除了晏汐,小風和小清學的更認真,比晏文還要坐的住。


    晏文在紙上寫,兩人就用樹枝在地上比劃,還邊寫邊念著。


    晏汐知道兩個侄子也想讀書,可他們太小了,剛剛五歲學堂是不收的,私塾最低也要七歲的孩子才能上學。


    太小了定性不夠,夫子也怕影響別的學生。


    晏汐看著兩個侄子渴望的眼神,便讓晏文放學以後教教他們,年齡一到就送兩人上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錦鯉巧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涼風之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涼風之亦並收藏農門錦鯉巧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