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詩驚四座!
穿越女頻反派:手握十萬大軍的我笑瘋了 作者:不白的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逸軒筆鋒在宣紙上落下,墨汁在素白的紙麵渲染開來,帶著幾分隨性的力道。
原身雖在文學造詣上一塌糊塗,但字跡還算工整,應付眼前的場麵綽綽有餘。
筆尖遊走間,詩句已躍然紙上: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李飛湊過來,看到第一句時還在皺眉,但看到第二句時,眼神瞬間變得鄭重,待看完全詩後,看向顧逸軒的眼神已滿是震驚。
擱筆時,硯台裏的墨汁還在輕輕晃蕩,顧逸軒甩了甩手腕,見李飛正滿臉震驚地看著自己,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這可是大詩人王安石的詩作,在華夏浩瀚如海的詠梅詩中也是名列前茅,李飛能有這種反應,他一點也不意外。
見顧逸軒寫出一首詩作,涼亭外的議論聲也逐漸變大。
剛才挑釁的那個書生見此眼中有了些慌亂,梗著脖子正準備再說些什麽,卻見顧逸軒隨手招來了一旁的侍女。
“勞煩遞交給周文遠與諸位夫子。”
侍女低頭瞥見紙上字跡,雖不懂詩,但見字跡端正,連忙捧著漆盤往主座方向走去。
“張兄放心,不是什麽詩都能入周老眼中。”劉海見狀雖也有些慌亂,但還是對剛才出言挑釁的那人說道。
那位張兄聽劉海這麽說,心中的情緒放鬆了幾分,不過眼神還是一直望著主座的方向。
“顧兄,方才那首詩真是你作的?”李飛從方才的震驚中回過神,連忙對顧逸軒問道。
麵對李飛的詢問顧逸軒隻是笑了笑沒回答他的問題,“李兄看著便是。”
此時周文遠正與身旁的翰林院編修王學士點評一首《春日遊園》,見侍女捧著宣紙過來,不由抬了抬眼皮。
“周大人,這是涼亭內一位公子的詩作。”侍女輕輕將宣紙擱在石桌上。
周文遠聞言望了一眼涼亭處,卻因樹木遮擋並未看見顧逸軒,轉而將目光落在宣紙上。
在看到第一句時,周文遠神情平淡,但目光落在“淩寒獨自開”一句時,渾濁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手中茶盞頓在半空。
一旁王學士見狀,忍不住探過頭來,剛看完第二聯,喉頭便發出一聲驚歎。
“好一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周文遠的手指重重叩了叩石桌,“此句從視覺寫至嗅覺,以雪喻梅而不落窠臼,更見梅香之幽、梅骨之堅!”
他的聲音在園子裏回蕩,原本還在交頭接耳的眾人霎時安靜下來。
李飛隻覺得心跳陡然加快,盯著主座方向,見周文遠將宣紙遞給左側的張閣老,張閣老眯著眼讀了一遍,竟忍不住拍了拍大腿。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妙啊!此詩不寫梅之豔色,獨重梅之精神,短短四句,道盡君子風骨!”
涼亭裏的劉海等人早已傻了眼。剛才還指著顧逸軒罵紈絝的書生,此刻盯著遠處被眾人傳看的宣紙,喉結滾動著說不出話來。
最震驚的當屬林詩雪,她原以為顧逸軒不過是仗著武安侯的身份來詩會湊個熱鬧,卻不想這首詠梅詩一出手,便讓滿座皆驚。
“妹妹,這詩......”劉依棠扯了扯她的袖子,眼中滿是驚歎,“竟比你剛才那首《雪梅》還要高一籌呢。”
林詩雪沒說話,隻盯著顧逸軒所在的涼亭。隻見他正懶洋洋地靠在欄杆上,指尖敲著石桌,仿佛剛才引起轟動的詩作不是出自他手,見她望來,還對她含笑點頭。
看著顧逸軒那俊逸的臉龐,林詩雪臉上不由浮現幾縷緋紅,低下頭不敢看他。
一旁的劉依棠見兩人的小動作,臉上滿是錯愕,看向林詩雪的眼神也愈發懷疑,就這還沒關係?騙鬼呢!
宣紙再次傳到周文遠手中時已有些發皺,老人卻像捧著珍寶般輕輕撫平褶皺。
他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聲音裏帶著難掩的激動:“諸位,今日詩會第一題‘春’,本以為當以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為宗,但此詩另辟蹊徑,以梅詠春,道盡春之先聲!\"
周文遠揚了揚手中的宣紙,目光掃過全場。
“梅者,報春之使也。”
“此詩不寫春之繁華,獨寫春之骨血,牆角數枝,淩寒獨放,看似寫冬,實則寫春;看似寫梅,實則寫人!”
“老夫認為,此詩當為本次詩會魁首!”
園子裏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士子低聲吟誦,有文人提筆在身前宣紙上記錄。
就連方才因為不見佳作還冷著臉的幾位宿老,此刻也紛紛頷首。
顧逸軒聽見周文遠的點評,心中暗歎一聲:到底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竟能從四句詩裏讀出“春之骨血”的深意,古人評詩果然講究托物言誌。
“不知此詩是哪位公子所寫?可否現身一敘,讓我等見識一下能寫出此等佳作的大才?”
周文遠此話一出,其他幾位大學士和園內眾人的目光也隨之望向涼亭的方向。
“李兄,快去啊,能得到諸位大學士的賞識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旁的李飛聽到周文遠的話,趕忙開口催促道。
顧逸軒見此情形眼中滿是無奈,他原本隻是為了應付母親慕容芸才來的詩會,沒想到會因為一首《梅花》變成這樣,隻能說王安石還是太強了。
但就這顧逸軒剛要走出涼亭之時,一道清朗的聲音忽然從園外傳來。
“想不到武安侯一介武人,居然能作出如此佳作,真是讓陸某驚訝啊。”
園內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身著玄色繡金麒麟錦袍,身後跟著幾名護衛的男子闊步走來。
他劍眉星目,眸如深潭,黑發束於金冠,幾縷碎發隨性垂落,腰間羊脂玉帶嵌寶晃動,盡顯尊貴不凡。
顧逸軒看到男子的第一眼,便認出了他的身份。
“錦淵侯,陸懷瑾!”
原身雖在文學造詣上一塌糊塗,但字跡還算工整,應付眼前的場麵綽綽有餘。
筆尖遊走間,詩句已躍然紙上: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李飛湊過來,看到第一句時還在皺眉,但看到第二句時,眼神瞬間變得鄭重,待看完全詩後,看向顧逸軒的眼神已滿是震驚。
擱筆時,硯台裏的墨汁還在輕輕晃蕩,顧逸軒甩了甩手腕,見李飛正滿臉震驚地看著自己,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這可是大詩人王安石的詩作,在華夏浩瀚如海的詠梅詩中也是名列前茅,李飛能有這種反應,他一點也不意外。
見顧逸軒寫出一首詩作,涼亭外的議論聲也逐漸變大。
剛才挑釁的那個書生見此眼中有了些慌亂,梗著脖子正準備再說些什麽,卻見顧逸軒隨手招來了一旁的侍女。
“勞煩遞交給周文遠與諸位夫子。”
侍女低頭瞥見紙上字跡,雖不懂詩,但見字跡端正,連忙捧著漆盤往主座方向走去。
“張兄放心,不是什麽詩都能入周老眼中。”劉海見狀雖也有些慌亂,但還是對剛才出言挑釁的那人說道。
那位張兄聽劉海這麽說,心中的情緒放鬆了幾分,不過眼神還是一直望著主座的方向。
“顧兄,方才那首詩真是你作的?”李飛從方才的震驚中回過神,連忙對顧逸軒問道。
麵對李飛的詢問顧逸軒隻是笑了笑沒回答他的問題,“李兄看著便是。”
此時周文遠正與身旁的翰林院編修王學士點評一首《春日遊園》,見侍女捧著宣紙過來,不由抬了抬眼皮。
“周大人,這是涼亭內一位公子的詩作。”侍女輕輕將宣紙擱在石桌上。
周文遠聞言望了一眼涼亭處,卻因樹木遮擋並未看見顧逸軒,轉而將目光落在宣紙上。
在看到第一句時,周文遠神情平淡,但目光落在“淩寒獨自開”一句時,渾濁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手中茶盞頓在半空。
一旁王學士見狀,忍不住探過頭來,剛看完第二聯,喉頭便發出一聲驚歎。
“好一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周文遠的手指重重叩了叩石桌,“此句從視覺寫至嗅覺,以雪喻梅而不落窠臼,更見梅香之幽、梅骨之堅!”
他的聲音在園子裏回蕩,原本還在交頭接耳的眾人霎時安靜下來。
李飛隻覺得心跳陡然加快,盯著主座方向,見周文遠將宣紙遞給左側的張閣老,張閣老眯著眼讀了一遍,竟忍不住拍了拍大腿。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妙啊!此詩不寫梅之豔色,獨重梅之精神,短短四句,道盡君子風骨!”
涼亭裏的劉海等人早已傻了眼。剛才還指著顧逸軒罵紈絝的書生,此刻盯著遠處被眾人傳看的宣紙,喉結滾動著說不出話來。
最震驚的當屬林詩雪,她原以為顧逸軒不過是仗著武安侯的身份來詩會湊個熱鬧,卻不想這首詠梅詩一出手,便讓滿座皆驚。
“妹妹,這詩......”劉依棠扯了扯她的袖子,眼中滿是驚歎,“竟比你剛才那首《雪梅》還要高一籌呢。”
林詩雪沒說話,隻盯著顧逸軒所在的涼亭。隻見他正懶洋洋地靠在欄杆上,指尖敲著石桌,仿佛剛才引起轟動的詩作不是出自他手,見她望來,還對她含笑點頭。
看著顧逸軒那俊逸的臉龐,林詩雪臉上不由浮現幾縷緋紅,低下頭不敢看他。
一旁的劉依棠見兩人的小動作,臉上滿是錯愕,看向林詩雪的眼神也愈發懷疑,就這還沒關係?騙鬼呢!
宣紙再次傳到周文遠手中時已有些發皺,老人卻像捧著珍寶般輕輕撫平褶皺。
他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聲音裏帶著難掩的激動:“諸位,今日詩會第一題‘春’,本以為當以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為宗,但此詩另辟蹊徑,以梅詠春,道盡春之先聲!\"
周文遠揚了揚手中的宣紙,目光掃過全場。
“梅者,報春之使也。”
“此詩不寫春之繁華,獨寫春之骨血,牆角數枝,淩寒獨放,看似寫冬,實則寫春;看似寫梅,實則寫人!”
“老夫認為,此詩當為本次詩會魁首!”
園子裏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士子低聲吟誦,有文人提筆在身前宣紙上記錄。
就連方才因為不見佳作還冷著臉的幾位宿老,此刻也紛紛頷首。
顧逸軒聽見周文遠的點評,心中暗歎一聲:到底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竟能從四句詩裏讀出“春之骨血”的深意,古人評詩果然講究托物言誌。
“不知此詩是哪位公子所寫?可否現身一敘,讓我等見識一下能寫出此等佳作的大才?”
周文遠此話一出,其他幾位大學士和園內眾人的目光也隨之望向涼亭的方向。
“李兄,快去啊,能得到諸位大學士的賞識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旁的李飛聽到周文遠的話,趕忙開口催促道。
顧逸軒見此情形眼中滿是無奈,他原本隻是為了應付母親慕容芸才來的詩會,沒想到會因為一首《梅花》變成這樣,隻能說王安石還是太強了。
但就這顧逸軒剛要走出涼亭之時,一道清朗的聲音忽然從園外傳來。
“想不到武安侯一介武人,居然能作出如此佳作,真是讓陸某驚訝啊。”
園內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身著玄色繡金麒麟錦袍,身後跟著幾名護衛的男子闊步走來。
他劍眉星目,眸如深潭,黑發束於金冠,幾縷碎發隨性垂落,腰間羊脂玉帶嵌寶晃動,盡顯尊貴不凡。
顧逸軒看到男子的第一眼,便認出了他的身份。
“錦淵侯,陸懷瑾!”